(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案.doc

上传人:随风 文档编号:718905 上传时间:2019-06-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4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一、自我诊断一、自我诊断 知己知彼知己知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2016 年福建卷高考试题)与王昆绳书(清)方苞苞顿首:自斋中交手,未得再见。接手书,义笃而辞质。虽古之为交者岂有过哉。苞从事朋游,间近十年,心事臭味相同,知其深处,有如吾兄者乎!出都门,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开涤;又违膝下色养久,得归省视,颇忘其身之贱贫。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梦中时时见兄与褐甫辈抵掌,今故酣嬉笑呼,觉而怛然增离索之恨。苞以十月下旬至家,留八日,便饥驱宣、歙,间入泾河。路见左右高峰刺天,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万叠,风云往还,古木、

2、奇藤、修篁郁盘有生气。聚落居人,貌甚闲暇。团念古者庄周、陶潜之徒,逍遥纵脱,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天地日月山川之精,浸灌胸臆,以郁其奇,故其父亲皆肖以出。使苞于此间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耕且养,穷经而著书,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其所成就,未必遂后于古人。乃终岁仆仆,向人索衣食,或山行水宿,颠顿怵迫,或胥易技系,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君子固穷,不畏其身辛苦憔悴,诚恐神智滑昏,学殖荒落,抱无穷之志而卒事不成也。苞之生二十六年矣,使蹉跎昏忽,常如既往,则由此而四十、五十,岂有难哉!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每念兹事,如沉疴之附其身,中夜起立,绕屋徬徨。仆夫童奴怪诧

3、不知所谓,苞之心事谁可告语就?吾兄其安以为苞策哉!吾兄得举。士友间鲜不相庆,而苞窃有惧焉。退之云:“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愿时自觉也。苞迩者欲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而求其所以云之意。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第第1818讲讲 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思教材版本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课时说明2 课时知识点知识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复习目标复习目标掌握常见的120个常见的实词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的用法复习重点复习重点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复习难点复习难点词类活用现象2日月迅迈,惟各勖励,以慰索居。苞顿首。(选自四部丛

4、刊本方望溪先生全集集外文 )【注】本文是方苞在科举受挫后写给中举的学友王昆绳的回信。色养:指孝养侍奉父母。褐甫:方苞的另一位朋友。胥易技系:形体劳累,心怀忧惧。蔑蔑:藐小,不足称道。退之: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义笃而辞质 笃:深厚B会合不可以期 期:约定C向人索衣食 索:搜寻D士友间鲜不相庆 鲜:少【答案】C【解析】答题时答所给的词语的解释带到原文中去,看语句是否通顺,向人“搜寻”衣食显然不通顺,索应是“索要”的意思。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达方苞愿望的一组是( ) (3 分)运舟南浮,去离风沙尘埃之苦 得一亩之宫、数顷之田,

5、耕且养胸中豁然,不为外物侵乱 束缚于尘事,不能一日宽闲其身心 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 穷治诸经,破旧说之藩篱A B C D【答案】D【解析】答题时首先看题干是什么人物的什么要求,此题是“方苞”的“愿望”不是方苞的愿望,是现实的处境。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方苞在回信中讲述自己的近况,并自我鞭策,不愿虚度光阴碌碌无为。B方苞无法告诉僮仆的心事,是指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C心中提醒王昆绳中举后对别人的庆贺要冷静对待,表达了对他的深情厚谊。D这封信虽然流露出忧虑的情绪,但主要是表达了努力治学著书立说的志向。【答案】B【解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内

6、容的题目,注意“人物” “事件” “时间” “地点”的差别,选项 B“没能过上像庄子、陶渊明那样的隐居生活”错误,应为“无所得于身,无所得于后,是将与众人同其蔑蔑也” ,就是虚度年华,没有功成名就。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1)岩居而川观,无一事系其心。 (3 分)(2)虽冒风雪,入逆旅,不敢一刻自废。 (3 分)【答案】 (1)在山岩上居住,在河岸边观水,没有一件事能束缚他们的心怀。 (2)即使冒3着风雪(赶路) , (或者)入住旅馆,一刻都不敢自行荒废。【解析】注意重点词语和语意的流畅, “岩”名词作状语修饰“居” ,译为在山岩上。 “系束缚” “虽即使” “逆

7、旅旅馆” 。【参考译文】自从斋中分别,再也没有见面。接到你的书信,情义深厚而文辞质朴,就是古代那些知己朋友也未必超过这样的。我出门游学交友,其间已将近十年,志趣相投,相处很深的,没有再比得过兄长你了!离开都门,乘船向南,算是远离风沙尘埃之苦,耳目如同受到洗涤,为之开阔;又因为长年不能尽孝,所以应该回家问候探望(父母) ,忘却自身的贫贱。唯独挂念几位好友,只能远隔异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梦中时常见到兄长你与戴名世言谈热烈,新老朋友嬉笑欢呼的情景,醒来(每每)就增添离群索居的伤感。我在十月下旬到家,在家中八日,便被饥饿驱使, (只好)出入于宣城和歙县之间(找事做) 。走到泾河的时候,路上看到左右

8、高耸的山峰直指天空,水清泠见底,崖岩参差交错,重重叠叠,风云往来不定,古木、奇藤、修竹都茂盛盘曲,富有生机,远近聚居的人们看上去很是闲适,不由得想到古代庄周、陶潜这些人,逍遥自乐,居于岩穴之中和观览流水,心中没有世俗的琐事。天地日月山川的精华,浸润(着它们)而让它们更加新奇勃发,那些居民也就很像这些古木、奇藤、修竹。 (如果)让我能在其间有那么一亩地的房子、几顷耕田,自给自足,并能埋首研习经典、写书,心胸豁然,不被外物侵犯扰乱,那我所得的成就未必就不及古人。可是现在却是一年到头劳顿不已,低声下气向别人索取衣食,或山行水宿,颠踣流离,或因为被烦事束缚不得已与人交换技艺,身心不能有一日的宽闲。君子

9、可以坚守穷困,不怕自身的辛苦憔悴, (只是)实在担心神智纷乱,学问荒废,停止,有高远的志向但最终一事无成啊。我今年已经二十六岁了,这样虚度时光一直下去到四十岁、五十岁,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既无益于自己,也对后人没好处,将与芸芸众生一样的渺小。每想到这事,就好像身上附着不治的重病,半夜起来,绕着屋子彷徨不已。家里的仆人、童奴感到奇怪又不知说什么,唉,我的心事能跟那个说呢?幸好你中了举人!士友间自然少不了庆贺之意,只是我内心还是惶惑的。韩愈说:“众人之进,未始不为退。 ”只愿(用这话)时时提醒自己。我近来要好好研读各种经书,要打破旧说的门户,探究经书的真意。即使冒风雪严寒,住简陋旅馆,也不敢一

10、时一刻的松懈、荒废。日月匆匆,唯有各自勉励来慰藉这索居的苦寒。二、温故知新二、温故知新 夯实基础夯实基础1 1一词多义一词多义4这种情况包含两层含意:一是指一个词有多个义项,一是指一个词可能属于不同的词类。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例如:“间”间缝。 史记管晏列传:“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中间。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缝隙,空隙。 庖丁解牛:“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介入其间,参与。 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隔开,隔绝。 桃花源记:“遂与外人间隔。 ”断断续续

11、,间或。 邹忌讽齐王纳谏:“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隔阂。 左传哀公二十七年:“故君臣多间。 ”挑拨离间。 史记屈原列传:“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暗中,偷偷地,悄悄地。 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乃屏人间语”抄近路,抄小路。 鸿门宴:“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 又如:“朝服衣冠”的“朝” ,应该读 zho,义为“早晨” ,名词,是本义。因古代大臣朝见皇帝是在早晨,所以引申为“朝(cho)拜” ,动词,课文中“皆朝于齐”的“朝”就是“朝拜” ,进一步引申为大臣朝拜皇帝的地方,即“朝廷” ,如:“于是入朝见威王”中“朝”即是此义。 识记一词多义可以从词语的本义入手,分析各个义项之间的联系,按照发散

12、特点进行识记。 2 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词。古今意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1 1)词义扩大)词义扩大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的广泛了。由原来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 ,本义指“兽皮” ,现指“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 ,如“树皮” “牛皮” 。 利用通感方法扩大的,如“甘” ,原意是“美” “甜” ,现在除了“味美”之外,还有“心里乐意”的意思,如“甘心情愿” ;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 (西门豹治邺)的“好” ,专指女子相

13、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好”则可以泛指一切美好的东西,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由只表示某一事物的一部分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如“秋” ,泛指“秋天” ,后扩大到指“一年”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专用名扩大到通用名的,如“江” “河” ,原指“长江” “黄河” ,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 。(2 2)词义缩小)词义缩小即一个词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由较宽泛变为较狭窄了。词义的表示范围缩小了,如“丈夫” ,古代指“男子” ,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 。 词义的义项减少了,如“劝” ,古代有“鼓励” “劝说”之意,如今只有“劝说”之义;“让”在文言文中既可以表示辞让、谦让之义,又可以表

14、示责备之义,现只表示前义了。5(3 3)词义转移)词义转移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涕” ,古义指眼泪,今义中除“感激涕零”等极少数成语仍保留古义外,一般都解为“鼻涕” ;又如“币” ,古义指“礼物” ,今义指“钱” 。由甲义转为乙义。如“假” ,古义是“借”的意思,今义表示与“真”相对。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如“去” ,古义为“离开” ,今义为“往” ,古今方向正表示相反。(4 4)词义强化弱化)词义强化弱化如“诛” ,最初只是“责问、谴责”之义,后来有了“杀戮、杀死”之义,词义强化了;再如“怨” ,古义表示“仇恨、怀恨” ,现在仅表示“埋怨、责备” ,词义弱化了。(5 5)感情

15、色彩变化)感情色彩变化如“爪牙” ,古义是指武士,褒义词;今义是指坏人的帮凶,贬义词。 “乖” ,古义是“偏执” ,贬义词;今义是“听话,安顺” ,褒义词。 “谤” ,古义是“议论、批评别人的过错” ,中性词;今义是“诽谤” ,贬义词。(6 6)名称说法改变)名称说法改变 如“目”改称“眼睛” , “寡”改说“少”等。3 3通假字通假字 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1 1)通用字)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反”通“返” , “知”通“智” 。(2 2)假借字)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

16、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借代。假借字中“本有其字”而古人不用的情况比较突出。如“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 3)古今字)古今字古时候有某一字,后来为了辨明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概念,用不同的字形来表现,造成了一个或几个今字,让原来的古字表示另一个或另几个概念。如“莫”通“暮” , “益”通“溢” 。通假字和本字本来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但是,在阅读时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如: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

17、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 ”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其中最后一句“况鞍县柱乎?”如果只是考虑“县”的意义,很难将这句话解释通顺,而如果能比较顺利地把“县”推断出是“悬”的通假字,那这句话就很容易翻译了。4 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6(1 1)名词的活用)名词的活用 1)名词的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的活用为一般动词当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事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时,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了。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比较

18、普遍的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其活用的语境主要有:名词+名词,非并列修饰关系,且无谓语,一般前一个名词做动词。例: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 ) 名词“军”活用为动词,驻军左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名词“刃”活用为动词,用刀杀名词+代词,这时名词一般活用为动词。 例: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口技 ) 名词“名”活用为动词,说出抑本其成败之迹(伶官传序 ) 名词“本”活用为动词,探究,追究副词(能愿动词)+名词,这时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 ) 名词“雨”活用为动词,下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 ) 名词“水”活用为动词,游泳名词

19、用“而” 、 “则” 、 “以”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相连接,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 名词“衣冠”活用为动词,穿衣、戴帽执此以朝(项脊轩志 ) 名词“朝”活用为动词,朝拜时间名词+名词,后面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为动词。例:朝歌夜弦(阿房宫赋 ) 名词“歌” “弦”活用为动词,歌唱,弹奏古代汉语不仅普通名词能活用为动词,方位名词也常常活用作动词。 例: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前赤壁赋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项羽之死 ) 名词“东”活用为动词,向东进发东亦客也(祭十二郎文 ) 名词“东”活用为动词,在东面居住2)2)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

20、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名词“舍”用作使动词,翻译为“让住宿”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项羽之死 ) 名词“王”用作使动词,翻译为“使做王” 。3)3)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7名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 名词“宾客”用作意动词,译为“把当作宾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宫赋 ) 名词“鉴”用作意动词,译为“把当作一面镜子” 。4)4)名词活用作状语名词活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中,一般只有时间名词才能直接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

21、接作状语的很少见。而在古代汉语中,不但时间名词可以作状语,普通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也极为常见,很值得我们注意。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所起的作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还具有比较浓厚的修辞色彩。常见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 名词“廷”做动词“叱”的状语,在朝廷上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例: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 名词“箕畚”做动词“运”的状语,用箕畚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 名词“法”做动词“斩”的状语,按照法律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少时,一狼其一犬坐于前(狼 ) 名

22、词“犬”做动词“坐”的状语,像狗那样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 ) 名词“翼”做动词“蔽”的状语,像鸟的翅膀那样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陈情表 ) 名词“犬马”做动词“怖惧”的状语,像狗和马那样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名词“兄”做动词“事”的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时间名词用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主要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 例: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 名词“朝” “暮”分别做动词“往” “归”的状语,早晨,晚上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 名词“日”做动词“扳”的状语,每天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方位名词也可以直接用作状

23、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趋向。 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 名词“外”做动词“将”的状语,在外面(2 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1)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文言文中,形容词如果处在主语或宾语及判断句谓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和意义,它就活用为名词。 例: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 形容词“美” “难”用作名词,美好的事情,难得的事(人)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 形容词“乏困”用作名词,缺乏的东西而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 ) 形容词“欢”用作名词,友好关系2)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形容词本身

24、是不能带宾语的,但有时后面却带了宾语(但又不是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这时候形容词就活用为动词。例: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两小儿辩日 ) 形容词“热” “凉”用作动词,感到热,感到凉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形容词“威”用作动词,威震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 形容词“敝”用作动词,损害3)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就活用为使动词。 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州 ) 形容词“绿”用作使动词,使变绿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过秦论 ) 形容词“愚”用作使动词,使变愚蠢秦王恐其破璧 形容词“破

25、”用作使动词,使破碎4)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 形容词“异”用作意动词,认为奇异单于壮其节(苏武传 ) 形容词“壮”用作意动词,认为雄壮(3 3)动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 1)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活用为名词9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 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 动词“伏”用作名词,伏兵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 动词“收藏” “经营”用作名词

26、,收藏和经营的宝贝2)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一般说来,活用作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动词“斗”用作使动词,使相互争斗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 动词“走”用作使动词,使逃走及物动词也有活用为使动的,但较少见。 例:晋侯饮赵盾酒(左传晋灵公不君 ) 动词“饮”用作使动词,使饮酒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 动词“朝”用作使动词,使朝拜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27、 动词“负”用作使动词,使担负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与使动用法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这就需要认真具体分析具体语言环境,根据上下文来分辨。3)3)动词的为动用法动词的为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这种用法就是动词的为动用法。 例: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 动词“死”的为动用法,为而死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 动词“哀”的为动用法,为哀叹(4 4)数词的活用)数词的活用 六王毕 ,四海一。 数词“一”活用为动词, “统一”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数词“万千”活用为动词, “千变万

28、化”三、典例剖析三、典例剖析 思维拓展思维拓展考点考点 1.1.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2017 年浙江卷高考试题)上池州李使君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10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

29、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 “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

30、,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楚王问萍实,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

31、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选自樊川文集 ,有删节)【注】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缪:通“谬” 。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期:期待。B真可惜也 可惜:令人惋惜。C使圣人微旨不传 微:精深微妙。D参之于上古 参:检验。【答案】B【解析】B 项, “真可惜也”的“可惜” ,结合语境“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11以温慎”可知,应该是应予爱惜。【易错点】没

32、有考虑古今异议的问题,用现代汉语的理解去解释了“可惜”二字。【方法点拨】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主要考查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也就是说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就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一个词,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考点考点 2.2.古今异义古今异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题。 (2017 年江苏卷高考试题)汪容甫先生行状王引之先生名中,字容甫,江都人。少孤,好学。贫不能购书,助书贾鬻书于市,因遍读经史百家,过目成诵。年二十,应提学试,试射雁赋第一,补附学生,诗古文词日益进。仪征盐船阨于火,焚死无

33、算,先生为哀盐船文 ,杭编修世骏序之,以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由是名大显。当世通儒如朱学士筠,卢学士文弨,见先生所撰,咸叹赏以为奇才。年二十九,始颛治经术。谢侍郎墉提学江左,特取先生为拔贡生。每试,别为一榜,列名诸生前。侍郎尝谓人曰:“予之先容甫,以爵也;若以学,则予于容甫当北面矣。 ” 其见重如此。朱文正公提学浙江,先生往谒,答述扬州割据之迹、死节之人,作广陵对三千言,博综古今,天下奇文字也。毕尚书沅总督湖广,招来文学之士。先生往就之,为撰黄鹤楼铭 ,歙程孝廉方正瑶田书石,嘉定钱通判坫篆额,时人以为“三绝” 。先生于六经、子、史以及词章、金石之学,罔不综览。乃博考三代典礼,至于文字训诂、名物

34、象数,益以论撰之文,为述学内外篇。又深于春秋之学,著春秋述义 ,识议超卓,论者谓唐以下所未有。为文根柢经、史,陶冶汉、魏,不沿欧、曾、王、苏之派,而取则于古,故卓然成一家言。性质直,不饰容止,疾当时所为阴阳拘忌、释老神怪之说,斥之不遗余力。而遇一行之美、一文一诗之善,则称之不置。事母以孝闻,贫无菽水,则卖文以养,左右服劳,不辞烦辱。其于知友故旧殁后衰落,相存问过于生前,盖其性之笃厚然也。年五十一,卒于杭州西湖之上。先生,家大人之所推服也。其学其行,窃闻于趋庭之日久矣。而先生于予所说尚书训诂,极奖励,以为可读父书,则又有知己之感焉。虽不能文,尚欲扬榷而陈之,以告后之君子。(选自王文简公文集 ,有

35、删节)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助书贾鬻书于市 鬻:卖B先生往谒 谒:拜见12C称之不置 置:置办D尚欲扬榷而陈之 陈:陈述 【答案】C【解析】C 项,置:放弃。【易错点】用现在汉语的理解习惯来理解文言词语。【方法点拨】积累和掌握文言实词的基本步骤是:逐步积累,反复巩固,扩展延伸。具体地说就是:学新带旧,以旧证新。可采用代入法,联系上下文正确判断。用成语的知识去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考点考点 3.3.通假字通假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7 题。(2016 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

36、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

37、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2)

38、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答案】 (1)难道没有刚正的人,但禁不住抵触排挤,大多无法安身。(2)副使崔应麟见到百姓吃湖泽中的雁粪,便装入袋中给陈登云看,登云随即送至朝廷。【解析】译的时候,应先找名词,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胜”,禁受得住。“齟”,抵触排挤。 “安”,使动用法,使身安。 “啖” ,吃。 “囊”动词,装进去。13“示”给看。同时要注意句中的人名,官职名,比如“刚直之人” “副使崔应麟” “泽中”“登云”【易错点】“矢”字理解成箭头,但在这里应通“屎”,指粪便。【方法点拨】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比如“刚直之人” “副使崔应

39、麟” “泽中” “登云” 。然后再看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考点考点 4.4.词类活用词类活用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4-7 题。(2016 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傅珪,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中,授编修,寻兼司经局校书。与修大明会典成,迁左中允。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

40、录。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礼部事视他部为简,自珪数有执争,章奏遂多。帝好佛,自称“大庆法王”。番僧乞田百顷为法王下院,中旨下部,称大庆法王与圣旨并。珪佯不知,执奏:“孰为大庆法王?敢与至尊并书,大不敬。”诏勿问,田亦竟止。珪居闲类木讷者。及当大事,毅然执持,人不能夺,卒以此忤权幸去。教坊司臧贤请易牙牌,制如朝士,又请改铸方印。珪格不行。贤日夜腾谤于诸阉间,冀去珪。御史张羽奏云南灾。珪因极言四方灾变可畏。八年五月,复奏四月灾,因言:“春秋二百四十二年,灾变六十九事。今自去秋来,地震

41、天呜,雹降星殒,龙虎出见,地裂山崩,凡四十有二,而水旱不与焉,灾未有若是甚者。”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会户部尚书孙交亦以守正见忤,遂矫旨令二人致仕。两京言官交章请留,不听。珪归三年,御史卢雍称珪在位有古大臣风,家无储蓄,日给为累,乞颁月廪、岁隶,以示优礼。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而珪适卒,年五十七。嘉靖元年录先朝守正大臣,追赠太子少保,谥文毅。(节选自明史傅珪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极陈时弊十事,语多斥权幸,权幸益深嫉之。(2)又谓珪刚直忠谠,当起用。吏部请如雍言,不报。【答案】 (1)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

42、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译出大意给 3 分, “权幸” “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 (2)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译出大意给 3 分, “忠谠” “报”14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 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句首应添加主语;“权幸” ,受宠的权贵之人;“嫉” ,痛恨。第二句中, “忠谠” ,忠实,敢于直言;“报” ,回复。【易错点】翻译句子时,没有注意古今异义的情况。【方法点拨】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

43、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 ;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 ;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 ;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四、举一反三四、举一反三 成果巩固成果巩固 考点考点 1.1.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2016 年江苏卷高考试题)祖讳汝霖,号雨若。幼好古学,博览群书。少不肯临池学书,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遂输粟入太学,淹蹇二十年。文恭捐馆,家难渐至。大父读书龙光楼,辍其梯,轴轳传食,不下楼者三年。江西邓文洁公至越,吊文恭。文恭墓木已拱,攀条泫然,悲咽

44、而去。大父送之邮亭,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盖文洁中忌者言,言大父近开酒肆,不事文墨久矣,故见大父辄欷歔。是日将别,顾大父曰:“汝则已矣,还教子读书,以期不坠先业。”大父泣曰:“侄命蹇,特耕而不获耳,藨蔉尚不敢不勤。 ”文洁曰:“有是乎?吾且面试子。 ”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大父走笔成,文不加点。文洁惊喜,击节曰:“子文当名世,何止科名?阳和子其不死矣!”甲午正月朔,即入南都,读书鹤鸣山,昼夜不辍,病目眚,下帏静坐者三月。友人以经书题相商,入耳文立就,后有言及者,辄塞耳不敢听。入闱,日未午,即完牍,牍落一老教谕房。其所取牍,上大主考九我李公,詈不佳,令再上,上之不佳,又上,至四至五,房牍且尽矣。教

45、谕忿恚而泣,公简其牍少七卷,问教谕,教谕曰:“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 ”公曰:“亟取若笑资来!”公一见,抚掌称大妙,洗卷更置丹铅。 易经以大父拟元,龚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乙未,成进士,授清江令,调广昌,僚寀多名下士。贞父黄先生善谑弄,易大父为纨袴子。巡方下疑狱,令五县会鞫之。贞父语同寅曰:“爰书例应属我,我勿受,诸君亦勿受,吾将以困张广昌。 ”大父知其意,勿固辞,走笔数千言,皆引经据典,断案如老吏。贞父歙然张口,称:“奇才!奇才!”遂与大父定交,称莫逆。满六载,考卓异第一。【注】文恭:张元汴,号阳和,谥文恭,张汝霖的父亲,张岱的曾祖父。 藨蓘:耕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6、( )15A不事文墨久矣 事:从事B病目眚 病:疲惫C詈不佳 詈:责骂D令五县会鞫之 鞫:审讯【答案】B【解析】查其是否同语境吻合,B 项的“病”一词多义,其本义是指不健康的现象。该选项把它解释为“疲惫” ,而“目眚”是眼睛害病之意,若将此解释代入原文,则文理不通,故选 B 为正确答案。考点考点 2.2.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4 题。(2016 年北京卷高考试题)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

47、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