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84866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两首教学设计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章节名称诗经两首学时第一课时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

2、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荐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荐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

3、闹情景。学习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诗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1体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学情分析初中阶段是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启发、引导学生注重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民族文化观念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对文言文和诗歌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每篇文章内容不同,还是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课前重视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疏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这对学习课文大有益处。对

4、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不能一味的用看似高深的知识单纯的炫耀自己的学识,更要从简单入手,让学生感觉到学习语文并不困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少讲,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说多练,并且多动手加以强化训练,才能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也才能真正体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性。学习目标1.诵读,把握好语速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2.研读,抓细节,感受“君子”和“淑女”的形象。3.助读,把握诗经中比兴等艺术手法。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1.预习课文,解决生字词。2.反复诵读,查找资料,了解诗经。学习策略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圈点勾画法。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

5、堂展示)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注意力集中听,调动所有知识储备,跟随老师走进古诗天地。1.找出本课易读错、写错的字词。2.提前搜集整理诗经相关资料。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活动一诵读,感受音韵美1.听读,读准字音。2.范读,读准节奏。3.自由,读出韵味。1.跟读,学生自行标注生字的读音,同时注意感受朗读时的语气和节奏。2.听范读,注意两字一顿的读法。3.自由读,从文中找出双

6、声、叠韵、叠字的词汇,小组合作,体会其作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准字音是基础;读清节奏、读出韵味是关键。听读、范读、自读、齐读等诵读方式灵活多样,让学生在书声琅琅中体会音韵之美。活动二研读,赏析形象1.选读,读出画面。2.分层朗读,读出形象。 1.王国维曾夸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此可见,绝佳的诗、绝佳的画便该是二者的合二为一。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想象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试用恰当的语速语调朗读。2.故事的主人公是“君子”和“淑女”,怎样的品质才配得上这两个称谓呢?试抓住细节,用圈点勾画的方式做批注;并尝试分角色朗读,演绎形象之美。 诗言情。在诗歌精炼语言的背后,蕴含着

7、诗人丰富的情感。选读,想象画面,给学生一个发挥想象的平台,丰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赏析人物,分角色朗读,给学生一个情感的抓手,完善学生对人物的认知。活动三助读,体会手法美1.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积累。2.探寻其他艺术作品中比兴手法的运用。3.再读诗句,体会比兴手法之妙。1.学生搜集整理并展示文学常识,了解诗经是一部书。2.学生小组合作,探寻陕北民歌和一些歌词中的比兴手法。 3.生读课文,体会比兴手法的精妙,并尝试和着音乐吟唱这首传颂千古的爱情歌谣。资料助读,帮助学生建立未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畅谈感受、理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体会诗经的手法之美。达标检测1.学生互考,当堂掌握课文背诵。2

8、.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能够明确说出“淑女”、“君子”的品质。3.尝试举例其他作品中的比兴手法。板书设计所听:关关雎鸠 关雎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两首教学设计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备课教师:康婧 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七中学章节名称诗经两首学时第二课时课标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营造特定的氛围,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创造美的情趣。内容与学情分析内容分析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

9、、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学习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诗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1体

10、会诗歌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学情分析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虽年代久远,但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兼葭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抒写了主人公对伊人的倾慕之恋,以及欲见而不得的惆怅、执著之情。课前我认真研读了有关诗经的相关著作,明确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决定从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美入手,让学生按学习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我只是一个引导者,很多问题都是引导学生从课文里寻找答案,然后再让学生当堂完成相关练习题,加强理解记忆。学习目标1.诵读,把握好语速语调,读出韵律和节奏。2.品读,抓描写,欣赏诗

11、歌中的意境美。3.研读,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1.查找一些关于诗经的歌曲。2.复习比兴的写作手法。学习策略自学与合作探究学习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设计意图落实目标导入新课同学们,有人会唱在水一方这首歌吗?它是早些年一首电视连续剧的插曲,根据蒹葭改编而成,可见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有很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蒹葭。注意力集中听,调动所有知识储备,跟随老师语言展开回忆与想象。1.展示江南图片2.复习人物描写方法3.说说水浒传红楼梦里的人物。提高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拓宽学生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活动一诵读,感受音韵美1.听读

12、,听清字音和节奏。2.自由读,读出韵脚。3.吟诵,感受音韵美。1.听读,做好生僻字的标记。 2.自由读,圈出诗中押韵的字。 3.吟诵,画线标注出蒹葭的叠音词。这一板块重点聚焦韵律的感受和模仿,在反复听、跟唱、模仿的过程中,不断揣摩和理解文字的含义,为文本理解打下基础。活动二品读,欣赏意境美。 1.译读,感受意境。2.品读,欣赏意境。1.译读,请学生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对诗句的理解。2.品读,思考,文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有何变化?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尝试描绘“秋水伊人”的形象。译读,以诗译诗,尽量做到灵动简约、音韵和谐,期待学生的译文中仍有诗经的节奏均匀、钟鼓之音。品读,抓住意象体会诗的意境。活动三创读,体悟情感美。1.通读全诗,体会重章叠句的美。2.创读,体会情感。1.通读全诗,通过每小节字词的替换,研讨重章叠句的表现形式。2.学生自由朗读,揣摩用恰当的语速表达出的人物心情。穿插“重章叠句”,让文本的相关知识、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语速的把握,加上感叹词的添加,有创意地研读人物的情感。达标检测1.学生互考,当堂掌握课文背诵。2.了解文章所写的内容,能够描绘文中景物变化,并说出景色描写的作用。3.通过反复诵读,说清重章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板书设计蒹葭含蓄美 意境美 朦胧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