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精品文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7183163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精品文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精品文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精品文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精品文稿.ppt(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态度的学习与改变第1页,本讲稿共26页w1、态度的、态度的认知成分认知成分w是对情境及情境中我们所想到的一些对象的认识是对情境及情境中我们所想到的一些对象的认识或了解。或了解。w2、态度的、态度的情感成分情感成分w由于我们的认识而产生的感情色彩。由于我们的认识而产生的感情色彩。w3、态度的、态度的行为成分行为成分w是我们是否愿意作出某种举动的倾向或反应的准备状是我们是否愿意作出某种举动的倾向或反应的准备状态。态。第2页,本讲稿共26页w二、品德的性质二、品德的性质w什么是品德?什么是品德?w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品德即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表现

2、出来的为准则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稳定特征。第3页,本讲稿共26页w品德的构成成分有三:品德的构成成分有三:w1、道德观念(认知)、道德观念(认知)w2、道德情感(情感)、道德情感(情感)w3、道德行为(行为)、道德行为(行为)第4页,本讲稿共26页w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w相同之处:概念可通用;相同之处:概念可通用;w 构成成分一致。构成成分一致。w区别:区别:w1、涉及范围不同,态度、涉及范围不同,态度 品德品德w2、价值内化水平不同、价值内化水平不同w价值内化的水平:接受价值内化的水平:接受-反应反应-评价评价-组织组织-价值性价值性格化格化第5页,本讲稿共26页w态

3、度可以从低到高,各个水平皆持有,但品德只指态度可以从低到高,各个水平皆持有,但品德只指价值内化成为个体性格的一部分。价值内化成为个体性格的一部分。第6页,本讲稿共26页第二节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w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态度与品德的形成w加涅认为,发生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主要情境有加涅认为,发生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主要情境有三个:三个:w1、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w2、知晓行动的成功;、知晓行动的成功;w3、人的榜样作用。、人的榜样作用。第7页,本讲稿共26页w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经典条件反射作用w通过条件反射作用,使人对某些刺激产生某些习得性通过条件反

4、射作用,使人对某些刺激产生某些习得性的情绪反应。的情绪反应。w如小孩看见医生就害怕。如小孩看见医生就害怕。第8页,本讲稿共26页w知晓行动的成功:知晓行动的成功:w此情境是源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刺此情境是源于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斯金纳认为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是强化的结果,即:激和反应之间联结的建立是强化的结果,即:w 强化强化w S Rw由此联系到态度的形成,可以这样认为:由此联系到态度的形成,可以这样认为:第9页,本讲稿共26页w态度产生于成功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是因为得到态度产生于成功的体验,而成功的体验是因为得到强化强化而产生的。而产生的。w如,某一学科上的成功会

5、使个体对这门学科产生积如,某一学科上的成功会使个体对这门学科产生积极的态度,甚至于终身从事此学科研究。极的态度,甚至于终身从事此学科研究。w心理学家在强调强化对态度产生的重要性外,还特别注心理学家在强调强化对态度产生的重要性外,还特别注意到了另一种形式意到了另一种形式自我强化自我强化,它在儿童态度形,它在儿童态度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第10页,本讲稿共26页w它的过程是这样的:它的过程是这样的:w成人外部强化成人外部强化儿童产生自我控制儿童产生自我控制儿童产生自儿童产生自我强化,我强化,w由此,儿童获得了他所尊重的那些榜样人物的伦理或由此,儿童获得了他所尊重的那些榜样人物的伦理

6、或道德行为准则,使之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道德行为准则,使之成为自己性格的一部分。第11页,本讲稿共26页w人的榜样作用人的榜样作用:w这是心理学家认为的对态度形成或改变最重要的情境。这是心理学家认为的对态度形成或改变最重要的情境。w这源于班杜拉的研究。这源于班杜拉的研究。w他提出的替代强化、观察学习实际都涉及到模仿,主要他提出的替代强化、观察学习实际都涉及到模仿,主要对榜样人物的模仿。对榜样人物的模仿。w模仿可以在多种情况下,真实的,虚拟的。模仿可以在多种情况下,真实的,虚拟的。w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模仿的对象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模仿的对象也有所不同。第12页,本讲稿共26页w二、态

7、度改变的过程二、态度改变的过程w凯尔曼的研究,三个过程:凯尔曼的研究,三个过程:w1、顺从、顺从w2、认同、认同w3、内化、内化第13页,本讲稿共26页w有一个研究曾涉及到不同的交流内容对态度改变起何种作用。有一个研究曾涉及到不同的交流内容对态度改变起何种作用。w前提:经验认为,简单的劝说不利于态度的改变。前提:经验认为,简单的劝说不利于态度的改变。w实验:给简单的劝说加以各种引申或扩充,如引经据典;或充满感实验:给简单的劝说加以各种引申或扩充,如引经据典;或充满感 情,声泪俱下;或威胁;或利诱;或摆明利害关系等等。情,声泪俱下;或威胁;或利诱;或摆明利害关系等等。w实验结果:种种信息对态度改

8、变无明显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传递实验结果:种种信息对态度改变无明显作用,真正起作用的是传递信息的人和信息源特征。信息的人和信息源特征。第14页,本讲稿共26页w有研究者总结出能够影响人态度改变的传递者的特征:有研究者总结出能够影响人态度改变的传递者的特征:w1、外表的魅力;、外表的魅力;w2、象征地位的着装和谈吐;、象征地位的着装和谈吐;w3、劝说者的年龄、种族和国籍;、劝说者的年龄、种族和国籍;w4、劝说者的态度;、劝说者的态度;w5、获悉劝说者过去行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的证据。、获悉劝说者过去行为得到奖励或惩罚的证据。第15页,本讲稿共26页w凯尔曼也强调劝说者的重要性,曾提出要使态度得以有效

9、改变,凯尔曼也强调劝说者的重要性,曾提出要使态度得以有效改变,w首先,传递信息的人应当具有一定权利,从而向听者传递了一种首先,传递信息的人应当具有一定权利,从而向听者传递了一种 “屈从交流屈从交流”;w其次,传递者受人尊敬和敬佩,从而使听者产生一种其次,传递者受人尊敬和敬佩,从而使听者产生一种“认同的交流认同的交流”;w第三,传递者是某方面的权威,因而有更高的信赖度,从而促使听第三,传递者是某方面的权威,因而有更高的信赖度,从而促使听者形成一种者形成一种“内化组合内化组合”的交流。的交流。第16页,本讲稿共26页w三、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三、影响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w一)外部条件一)外部条

10、件w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教养方式;w主要涉及到父母的教养模式。主要涉及到父母的教养模式。w社会风气;社会风气;w同伴集体的作用。同伴集体的作用。第17页,本讲稿共26页w社会风气和同伴集体,我们可以认为是群体规范的作用。社会风气和同伴集体,我们可以认为是群体规范的作用。w当群体中的某种看法逐渐成为公认的、并接受下来的看法、观念等,当群体中的某种看法逐渐成为公认的、并接受下来的看法、观念等,成为群体遵循的东西,这就是群体规范。成为群体遵循的东西,这就是群体规范。w某种群体规范的形成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某种群体规范的形成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第18页,本讲稿共2

11、6页w二)内部条件二)内部条件w1、认知协调与否、认知协调与否w认知失调论认知失调论:w提出者;费斯廷格提出者;费斯廷格w主要观点:态度的认知元素是由若干基本元素构成的,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认主要观点:态度的认知元素是由若干基本元素构成的,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认知元素不协调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会有焦虑和不愉快反应,个体试图知元素不协调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会有焦虑和不愉快反应,个体试图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w他认为,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他认为,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第19页,本讲稿共26页w认知不平衡认知不平衡(P1

12、99)w也称之为平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也称之为平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w他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他认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w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很广泛,包括外界的一切事物、世上的各种人、各种观念他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很广泛,包括外界的一切事物、世上的各种人、各种观念等,这些对象有些是有联系的,有些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等,这些对象有些是有联系的,有些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整体叫单元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

13、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单元关系单元关系。第20页,本讲稿共26页w人在对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人在对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海德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感,海德把这叫做感情关系。w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w如;一个人和他的朋友及朋友的穿着,如发生感情关系,就形成一如;一个人和他的朋友及朋友的穿着,如发生感情关系,就形成一个模式个模式第21页,本讲稿共26页 w O 这为这为POX模式模式w P代表个人代表个人,O代表有关系的某人,代表有关系的某人,w X代表有关

14、系的某物、某现象、某观点代表有关系的某物、某现象、某观点w P X w海德海德认为,三者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衡状态:认为,三者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平衡状态:wP喜欢喜欢O,P也喜欢也喜欢O的穿着;的穿着;P讨厌讨厌O,P也讨厌也讨厌O的穿着,这时个人对单元的知觉的穿着,这时个人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协调,认知体系呈平衡状态。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协调,认知体系呈平衡状态。第22页,本讲稿共26页w相反,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相反,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与对单元内两个对象的感情关系相矛盾时,其认知体系就出现不平衡。时,其认知体系就出

15、现不平衡。w平衡与不平衡各有四种模式,平衡与不平衡各有四种模式,w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是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是平衡结构;w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是不平衡结构。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是不平衡结构。w这一理论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这一理论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的相互影响。第23页,本讲稿共26页w2、智力水平、智力水平w3、教育程度、教育程度w4、道德认知水平、道德认知水平第24页,本讲稿共26页第三节第三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w1、说服、说服w证据的提供有两类:双面证据和单面证据证据的提供有两类:双面证据和单面证据w说服的方式有两种: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说服的方式有两种: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w说服的进程应是:由浅入深。说服的进程应是:由浅入深。第25页,本讲稿共26页w2、利用群体规定、利用群体规定w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w4、价值辨析、价值辨析w5、小组价值讨论、小组价值讨论w6、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第26页,本讲稿共2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