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_张英.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182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_张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_张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_张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_张英.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 13卷第 5期 沈 阳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l. 13, No.5 2011 年 10 月 JOURNAL OF SHENY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Oct. 2 0 11 文章编号 : 1008-3863(2011)05-0092-03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张英 (沈阳师范大学学生处,辽宁沈阳 110034) 摘 要:分析了信息技术给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带来的革新和支持,在全面把握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 文识字写字教学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探宄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整合,进行优势互补的途径,提出了利 用信息化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具

2、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 623 文献标识码: A Reform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in Primary School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ANG Ying (Students Affairs Divis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he innovation and support that the information brought to the Chinese tea

3、ching methods, especially to reading and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are analyzed. Consi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conception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dynamic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IT-based teaching methods is expounded; the ways to

4、 realiz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 and innovate the Chinese teaching methods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explored. Key words: 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 teaching methods on reading and writing; IT-based 识字写字教学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始终 , 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我国文化教育的起点。 只有识字写字的基础打好了,才能顺利地进行阅 读和写作。根据新课程标准 m的要求,小学语 文识字

5、写字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一定数量的汉 字,而且还要教给学生识字写字方法,培养识 字写 字兴趣和能力,以达到能准确、灵活应用的目的。 正如周晓文和李国英先生所说 :“ 识字教学是一项 综合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综 合运用文字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的复杂过 程。 ” 2如何使识字写字教学走向符合时代精神 的科学化道路?如何利用高科技与现行识字写字 教学更好地整合?现在的世界己是信息化世界 , 促进识字写字教学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现代化信 息技术手段参与并主导识字写字教学,做到与时 俱进。 我们用汉字、说汉语,而汉字的教学 一 识字 写字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我国启蒙教育的起点。汉 字是一种音

6、、形、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识字写字 教学是将汉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的统一过程, 是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共同活动以刺激大 脑建立对某一个字的音、形、义的完整概念。 一、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与信息技 术结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 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 图像以及声音信息 ,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 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3。信息技术 与识字写字的特点可以互补、互助,它的简洁性和 收稿日期: 2011 03 29 作者简介:辽宁省教育厅中国传统汉字教育研宄课题 (2009B16)。 作者简介:张英 ( 1981 ),女,辽宁沈阳人,沈阳

7、师范大学讲师。 第 5 期 张英: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 93 直观性都是传统识字写字教学所无法与之媲美 的,对提高和拓展学生的记忆,减轻教师说教无实 的负担,都与传统识字写字教学有着天壤之别。 诸多识字写字教学案例的实践经验证明,将信息 技术用于识字写字教学必然会成为教学的主流和 支柱 4,其优势如下: (1) 帮助正音,以提高师生的普通话水平,使 字音有共同、统一的标准。新课程的语文课程标 准要求学讲普通话,那么这就要求正确读准每个 生字的字音。汉语拼音是一套记音符号,通过学 习汉语拼音可以帮助识字教学和矫正读音。念起 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合乎学生的兴趣,又容易 记忆。但许

8、多偏远农村或口音浓重地区的教师普 通话不规范,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读音,利用信息 技术,在学习字、词、句的时候用计算机标准的声 音来代替部分不规范教师的读音,这一问题就能 迎刃而解了。例如,学生在学习 “ 船 ” 这个字时,一 方面计算机提供标准发 音 “ chudn” 及整个拼读过 程 :ch u dn chudn;另一方面,在 “ 船 ” 字旁附 有动态小画面,船,既形象,又具体,比单一的听教 师讲更能增加学生的记忆,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 泼、新颖,形成一种 “ 师生共勉,共同参与 ” 的新教 学形式。 (2) 演示书写,展现汉字书写的进化和简化 过程,学好汉字的内涵修养,规范书写标准。新课

9、程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按笔顺、注意间架结构、 规范书写汉字。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可以分析 字的结构和笔顺,把写字的全过程 起笔、行 笔、收笔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易于理解,且便于 记忆和摹仿 。例如 “ 马 ” 字的笔顺,第二笔 “ 竖折折 勾 ”不易掌握,就可制作一个 “ 马 ” 字的 Flash动 画,一笔笔画出来,还可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 在认识笔顺的同时欣赏美丽的动画,从而加深记 忆。书写是记忆汉字最好的途径,合理地利用信 息技术并结合自身的努力,就会写出规范、漂亮的 汉字,从而陶冶人的情操。 (3) 了解字形。汉字是由独体字或合体字形 成的方块字,可分为上下、左右、包围、半包围等多 种

10、结构形式。而字的结构以及构字的偏旁和部 首,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独创和独有的文化精髓。 偏旁、部首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一个偏旁、 部 首一般由两笔或更多的笔画构成。用信息技术 来介绍字的偏旁、部首就容易多了,例如 “ 蓝 ” 字,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 “ 蓝 ” 字的结构比较复杂,因 此在学习时最好进行偏旁分割。首先,从屏幕由 下而上移入红色 “ 廿 ” ,再各从左右两边分别移入 “ IJ” 和 “ 、 ” ,最后从下而上移入红色 “ 皿 ” ,最后 组成生字 “ 蓝 ” 。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 旁,大都具有表示意类的作用,如 “ 山 ” 字旁的“ 岛、 屿、岗、峰、岭、峭 ” 等字,

11、字义都跟山有关 ;“ 火点 底 ” 、 ” 部的 “ 热、烈、煮、蒸、煎、焦 ”等字都跟 火有关。这些用信息技术很容易具体、形象地体 现出来,部首用一种颜色固定不变,其他的部分用 另一种颜色一换,新字就产生了,便于学生理解和 比较。 (4) 理解字义,正确使用。汉字是表意文字, 它博大、厚重、美丽、睿智与缜密,为汉字教学内容 的人文性和趣味性创造了条件,而大部分汉字能 独立表意,它们既能表达一定的概念、情感、意象, 也能使人产生联想,体会汉字的演变规律和构形 规律。汉字的构字方法被人们简称为 “ 六书 ” ,即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它们能揭示 汉字的造字和应用规律。这里只用象形

12、字为例来 说明信息 技术的作用。象形字就是描绘事物的形 状,通过适当的变形和夸张来建立的汉字,它在汉 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却是构成汉字的基本构件。 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如 “ 日 ”“ 月 ” 等 ;有的像事 物的特征部分,如 “ 云 ” 等 ;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 有必要的附带部分,如 “ 雨 ” 的雨点。这类字可以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形象地对比和灵活展现。 信息技术在识字写字教学上的应用可以通过 动画、音乐等视听效果,把汉字灵活、生动、形象地 表现出来 .把拼音、字音、字形、字义以及字的书写 有机地结合起来,快捷迅速、简单易懂、兴趣盎然, 既符合汉字的识写 规律,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 理规

13、律。 综上所述,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识字写字教学 能帮助学生在文字的认知领域建立一个科学有序 的系统,它具有科学、规范、易学、易记、高效的特 点,使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在接受刺激 的同时,又主动地协调运作,实际体验读、说、听、 写。在增强识字写字的教学效果和效率方面,都 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 字写字教学的方法 为了在高度信息化的未来发挥汉语汉字更大 的作用,改变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现状。我们的识 字写字教学必须从落伍、低效、刻板的教育模式中 解放出来,在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写字 教学新理念的前提下,对传统识字写字教学(随文 识字、集中识字、注音

14、识字 5)合理的继承和创新, 94 沈 阳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第 13卷 探索在信息环境下识字写字教学的新方法。 1. 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设置情境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画等 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 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 识字往往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学中顺应学 生的心理,创设新颖有趣的识字写字情景,能激发 他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 到识字写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 字写字的乐趣。 2. 利用多媒体领读学习字音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准确规范地提供汉 字的整个拼读过程,同时配有发音器官演示图,能 更好

15、地教会学生运用舌、唇、软腭、硬腭等发音位 置和形状的变化,做到精确标准的发音。有条件, 还可以增加打字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字音及汉 语拼音的同时通过练习拼音打字增强记忆。 3. 利用多媒体领写学习笔顺、偏旁和部 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变静态为动态,搭建形体与 笔画的变化关系,使学生了解其一笔一画的前后 顺序,建立起汉字的形一义联想,把先人的抽象思 维过程动态化。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 促进作用。通过计算机的书写演示,可以让学生 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部首、典型的基本字及 结构,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发展 学生智力,有利于进行学习的迁移

16、。 4. 利用多媒体演示学习字义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枯燥的印刷符号变成 生动的生活彩图。从字的造字法入手,把古人造 字时的用意用 抽象的字义绘制成形象生动的画 卷,从古文字中找出相应的象形字、会意字、指事 字等,利用动漫技术将其演变为与现代楷书形体 相似的字。这种通过 “ 观察具象的图画一想象抽 象的文字 ” 的多媒体学习方式能向学生灌输有关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汉字的性质、汉字的结构 等识字的方法,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 性,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识字效率。 5. 利用多媒体测试巩固学习效果 这是对学生识字写字效果的一个检测,也是 进一步巩固加强汉字音、形、义之间联系的 板块

17、。 测试可以以游戏测试为主,它符合学生好动、参与 欲望强烈的特点,具有挑战性,容易激发起学生参 与的内部动机,使学生头脑中建立的音、形、义之 间的联系更加巩固。 6. 利用多媒体阅读加强实践应用 这部分可以由故事、歌谣、谜语等形式组成,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应用情境,寓教于乐。可以 把学生所识的汉字编排进故事、歌谣、谜语中,内 容生动有趣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听 故事、唱歌谣、猜谜语的过程中巩固所学汉字,淡 化学生在头脑中刻意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 降低了认知难度,同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 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就是以多媒体为 教学的核心手段,吸收其他识

18、字写字教学法的优 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识字写字环境,让 学生在识字写字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培养学生 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为以后学习打下坚 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M 北 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10. 2 周晓文,李国英 .识字教学软件制作中的汉字学理念 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6): 50 53. 3 孟广均 信息资源管理导论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116. 4 周琼 .多媒体技术与新型识字教学 上海市实验学校新 教材评价 J.课程。教材。教法, 2001(3):29 34

19、. 5 施茂枝 .也谈识字教学必须遵循的三大规律 兼评几大 识字教学体系的得与失 J.课程。教材。教法, 2001(7):31 33 【责任编辑王立坤】 (上接第 91页) 教学实效性提高,促进新疆高中生的价值观生长, 并真正的领悟 “ 四个认同 ” ,筑起文化领域的坚实 高墙,维护新疆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 .课程与教师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5-256. 2 Stevens W. Poems M . New York: Vintage Book, 1947: 97. 31费孝通 .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 1997(3): 15 21. 4 费孝通 .重建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回顾和体会 J.中国社会 科学, 2000(1): 1 22. 5 海德格尔 .存在与时间 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店, 1987:146 152. 6 杨金海 .人的存在论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5: 248. 【责任编辑王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