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八章.pptx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7181009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八章.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八章.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八章.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第八章.ppt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第第八八章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2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4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n智力是指以思维力为核心,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各种认知能力的总和。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学前儿童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相互协调的基本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志。学前儿童的

2、智力水平是有差异的,只要基本符合该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就属于正常。(一)智力发展正常5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正常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活动时或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注意力集中、记忆力正常。(2)求知欲强,爱动脑,想象力丰富。(3)语言表达能力与同龄人相符,无口吃现象。(4)对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事,乐于自己做,不过分依赖别人的帮助。(5)对别人委托的事,能够比较认真地完成。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6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n情绪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又是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表现为喜、

3、怒、哀、乐等形式。情绪状态良好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是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学前儿童的情绪是否稳定,情绪反应是否适度,是心理是否健康的直接表现。(二)情绪稳定,情绪反应适度7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前儿童情绪处于积极稳定状态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对待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适度反应。(2)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活动效率高。(3)对生活充满希望,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4)具有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及保持与周围环境动态平衡的能力。(5)能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8 01 学

4、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学前儿童情绪处于消极状态,容易形成不良的性格,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沉默,不喜欢与人交流。(2)淡默,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3)智力操作效果差。(4)易怒,情绪波动大。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9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n学前儿童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人际交往的技能缺乏,但是,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情况能够表现出其心理健康状况。学前儿童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三)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10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乐于与人交往,也希望通过交往来获得

5、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2)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3)客观评价别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4)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1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n行为协调统一是指人的思想与行为协调统一,行为反应的水平与刺激程度相适应,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行为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行为协调统一程度越来越高。(四)行为协调统一12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6、方式能基本处于协调统一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思维有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2)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3)表达情感的方式合理和成熟。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3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行为不能达到协调统一的学前儿童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思维混乱,语言不符合逻辑。(2)注意力分散,做事三心二意。(3)行为上经常前后矛盾,行为反应变化无常。(4)缺乏自控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4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n性格是个性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虽然学前儿童

7、的性格还没有稳定,但基本性格倾向已经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能为学前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五)性格特征良好15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热情、勇敢、自信、主动、诚实等性格特征,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有以下几方面:(1)有充沛的精力,注意力集中。(2)心情开朗和愉快,处事乐观。(3)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4)合群,能与小朋友和睦相处,在集体中受到欢迎和信任。(5)应变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6)自控力较好,没有不良行为、不良习惯和嗜好。(7)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良好。1.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16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1 学前儿童心理健

8、康的标志n学前儿童不健康的心理往往以各种行为表现出来,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多动症等问题行为。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应没有严重的或复杂的心理卫生问题。(六)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17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一)情绪障碍n儿童期恐惧是学前儿童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恐惧是指对危险的一种预感,是人们企图摆脱、逃避某种物体或情景,又苦于无力时的一种情感。n如果学前儿童恐惧的表现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影响正常生活等,就应去医院诊治。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的恐惧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老师要鼓励他们去观察和分析各种自然现象,使其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和道理。1儿童期

9、恐惧18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焦虑症是一种以恐惧和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但无具体的指向性。它的主要表现是情绪焦虑、行为不安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的焦虑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与老师应共同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家长和老师要循循善诱,注意启发引导,不溺爱也不放任自流,对孩子的期望要符合其自身的年龄、性格和智能水平等,不要苛求。其次,要帮助孩子养成科学合理的作息习惯。此外,还要注重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开朗的性格,帮助孩子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等。2焦虑症19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屏气发作

10、又称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在学前儿童时期较多见的发作性神经官能症。它的主要表现是学前儿童在遇到不符合自身意愿的事情时,突然出现急剧的情绪爆发,如发怒、惊惧、哭闹等,随即发生呼吸暂停。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屏气发作的发生,家长应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生活氛围的调节,尽可能地消除引起幼儿心理过分紧张的种种因素。此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分溺爱和迁就孩子。3屏气发作20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暴怒发作是宣泄不良情绪的一种过火行为,多见于学前儿童,频繁发作可成为一种情绪障碍。它的主要表现是学前儿童在其要求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挫折时,可能会表现出哭闹、尖叫、

11、在地上打滚、用头撞墙、撕东西、扯头发等过激的行为。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暴怒发作的发生,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分溺爱和迁就孩子,而应教会他合理地宣泄情绪。对于暴怒发作的孩子,在第一次出现时家长和教师不要妥协,而应坚持讲道理,必要时可以将孩子暂时隔离在一个无危险的地方,以不让其参与活动为惩罚,绝不迁就其不合理的要求。4暴怒发作21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二)睡眠障碍n梦魇是学前儿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多见于37岁的儿童,主要表现为做噩梦。学前儿童的梦魇只要不是频繁发作,可不做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承受压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梦魇的

12、发作也会自然减少或消失。此外,学前儿童平时应保持生活规律,避免白天过度兴奋和劳累而导致梦魇发生。1梦魇22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夜惊是睡眠障碍的一种表现,其发生与白天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常见于25岁的学前儿童,且男孩多于女孩。n若学前儿童夜惊发作的情形不是很明显或较少发作,可不做特殊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会自行消失。要特别注意的是,少数儿童的夜惊不属于睡眠障碍,而是癫痫发作的一种形式,如果孩子经常发生夜惊,在白天时的精神、行为也有异常,应及早去医院诊治。2夜惊23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三)语言障碍n

13、发育性语言障碍又称语言发展迟缓,是指因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它主要表现为口语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到相应年龄仍不能讲完整的句子,甚至仅能讲少数单词,有的表现为讲话词不达意或构音不清。n如果学前儿童智力发育及其他方面均正常,而仅是由于个体差异而说话晚一点,父母不必惊慌,只要及时加强语言训练,随着年龄增长,孩子会逐渐获得语言能力。当发现孩子比同龄孩子语言发育慢时,应及早去医院检查。1发育性语言障碍24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口吃是指在说话的时候在字音或字句上不自主地表现出不正确的停顿、延长和重复现象。口吃大都发

14、生在25岁。需要注意的是,这一年龄段的学前儿童语言功能还不完善,说话常有迟疑,一般到上小学前发育正常就不属于口吃。2口吃25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四)饮食障碍n神经性厌食是指由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一种饮食障碍,主要表现为节食、厌食,进而缺乏食欲、消瘦。长期厌食将严重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包括智力发育。对于发生神经性厌食的幼儿,家长可通过行为矫正法来消除幼儿厌食的情绪,然后加以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摆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培养正确的饮食观念。1神经性厌食26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神经性呕吐是指由心理因素和教育不

15、当而引起的胃肠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呕吐。对于发生神经性呕吐的幼儿,家长首先要保持镇定,避免语言、表情等暗示和强化;对于呕吐程度严重者,则应及时送医诊治。2神经性呕吐27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五)品行障碍n攻击性行为是学前儿童中最常见的一种品行障碍,到学龄期后则日渐减少。它的主要表现是当学前儿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身体上或语言上的攻击方式,从而引起同伴或成人与自己对立和争斗。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量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其次,教会孩子文明、友善待人;再次,教会孩

16、子通过合理的途径将负面情绪宣泄出来;最后,注重幼儿爱心和移情能力的培养。1攻击性行为28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说谎是学前儿童常见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意说谎、有意说谎两种情况。n为了预防学前儿童说谎行为的发生,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其次,教育孩子诚实是美德,如果孩子是出于无意说了谎,要与孩子一起商量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怎么说;再次,及时揭穿孩子的谎话,不能使其谎话得逞,因为每一次得逞都是对说谎行为的一种强化;最后,注意营造宽容气氛,鼓励孩子讲真话,并积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2说谎29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

17、.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六)其他问题n遗尿症是指学前儿童在5岁后仍不能控制排尿,大多数发生于夜间。部分学前儿童刚进入幼儿园不适应,因紧张不安而偶然尿裤子或觉得有尿意总往厕所跑,并不属于遗尿症,只要帮助他们熟悉环境,消除紧张不安的情绪,尿频、尿急的现象也就自然消失了。对于遗尿症的孩子,也不用过分紧张,首先要排除各种生理疾病的可能,再进行适当的训练和矫治即可。1遗尿症30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习惯性摩擦阴部是指学前儿童发生的摩擦会阴部(外生殖区域)的习惯动作,一般多见于13岁的幼儿。习惯性阴部摩擦一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或消失,极少数会持续到

18、成年。这种行为的纠正并不容易,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持续的干预。同时,家长与教师需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避免因过分紧张而造成幼儿不良行为的恶化。2习惯性阴部摩擦31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2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n咬指甲是在学前儿童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无意识行为,是缓解紧张、分散注意力的一种不良的习惯性做法。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会逐渐消退。若学前儿童仍保留这种动作,并成为习惯,则应该及时纠正。3咬指甲癖32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一)生理因素1遗传遗传影响着人的身高、体型、面部特征等,是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例如,身材高大、

19、体型匀称、面容端正的学前儿童易形成自尊、自信甚至自大、高傲的心理特征;而身材矮小、五官不协调或有些生理缺陷的学前儿童容易受到同龄伙伴的奚落、羞辱,以致形成自卑、孤独、不善交际的心理特征。此外,许多遗传病都可能造成智力缺陷,很多精神疾病都具有遗传特性,可见,如果家族有遗传病史,会直接影响后代的身心健康。33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2后天的脑损伤后天造成的脑损伤或疾病可直接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例如,外伤引起的脑震荡,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性脑膜炎,蚊虫传播的乙型脑炎,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会影响学前儿童的智力,诱发一系列问题行为。34 0

2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二)心理因素1动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人的需要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家长只注意满足学前儿童的生理需要(如吃饱、喝足、穿暖等),而忽略了他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安全感、被爱、被尊重、被别人称赞等,使其某些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特征。35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2情绪不良情绪是学前儿童与他人交往和参与各种活动的障碍,长期紧张、压抑、恐惧会使他们产生各种问题行为。消除不良情绪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21、3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个性的组成部分,对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着调节作用。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自我是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环境的基本条件之一。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学前儿童个性的健全发展。因此,家长和教师应对幼儿的自我认识加以引导与纠正。36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三)社会因素1家庭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的行为、人格特征、亲子关系、教育观念、教育方法,都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学前儿童的家庭温馨、成员关系融洽,会促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家庭结构不健全,或者受到父母虐待,父母过分溺爱,父母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等都可能对他们的心理发展

22、造成不良影响。37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2幼儿园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环境:幼儿园的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对学前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人员:学前儿童对幼儿教师、保育员有着很大的依赖性。因此,幼儿教师作为学前儿童接触较多的“早期照管人”,其一言一行、教育方法等都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等,也会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直接影响。38 0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1.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影响因素3社会社会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是广泛而复杂的。幼儿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

23、一些不适合他们的影视作品、流行用语、图书、光盘等也充斥着他们的眼睛和心灵,这对于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学前儿童来说,情绪和行为必将受到影响。因此,要了解每一种因素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准确地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与现实条件,才能找到促进他们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39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40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2.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发展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强,心理极不成熟,对事物的辨别与把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

24、外界因素的干扰。此外,我国的独生子女受父母过分关注和保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信及缺乏责任感等不健康心理。因此,推广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幼儿心理健康保健工作,能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引导,进而促进学前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良性发展,培养其健全的人格,使其对社会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41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一)总目标n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让学前儿童掌握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性意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情绪与情感,学会和同伴友好地相处,能听取父母及老师的教导;让他们获得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懂得关心与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

25、能力、学习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42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二)年龄阶段目标2.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年龄段目标34岁(1)培养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引导学前儿童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情绪,初步学会排解自己的不愉快,喜欢与别人分享快乐。(3)在他人的帮助下能较快适应集体生活,转换新环境时情绪能较快稳定,睡眠、饮食基本正常。(4)愿意与同伴合作玩玩具和游戏,能勇敢地玩一些户外大型玩具。(5)知道男女在外形上的差异,了解并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43 0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目标2.2 学前儿童心理

26、健康教育的意义年龄段目标45岁(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不高兴时能较快缓解。(2)能较快适应人际环境中发生的变化,如换了新老师能较快适应。(3)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能与小朋友互相合作,团结友爱,愉快地与同伴一起参加各类活动。(4)能自觉遵守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5)培养学前儿童的求知欲,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6)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学会爱自己的亲人、朋友与老师。56岁(1)学会与人合作、分享,学会换位思考,用积极的心态去理解、帮助他人。(2)学会思考,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3)学会正确对待挫折、困难,勇敢坚强。能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对力所能及的事情有自信

27、,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合作意识。44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45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一)情感表达与情绪调整教育(1)带领学前儿童认识喜、怒、哀、乐等表情,丰富儿童的情绪体验。(2)运用儿歌、舞蹈、表演、故事、图片等形式让儿童进一步了解各种表情与情绪间的关系。1表情与情绪感受的关系46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运用谈话、绘画等方式说说自身遇到各种情景时的情绪状态。(2)讲述故事消气商店

28、,并让学前儿童亲身到小狐狸的商店去体验,互动式的情景可帮助儿童快速进入状态。2用语言表达情绪47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可运用我的五官我俩不一样等活动来让学前儿童正确认识自身与他人,但由于小、中、大班幼儿自我认识和评价的活动目标不同,所以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状况选择活动内容。(2)通过绘画、照镜子等方式开展多样化的评比,让学前儿童理解每个人的能力有差异。3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评价48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引导学前儿童发现、学习转换负面情绪的方式,并用儿童自己喜欢的方式加以调节。(2)教

29、会学前儿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宽容自己、帮助他人,学会感受他人的负面情绪,并引导其用同理心去谅解与帮助对方。4情绪调整和控制49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二)社会交往技能教育教师可通过角色游戏、区角游戏等活动教导幼儿正确地称呼周围的人,并可结合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礼貌地和人打招呼、互相交流。1礼貌待人教师可设立一些节日的庆祝活动,号召幼儿带上自己喜欢的玩具和食物与伙伴分享,感受和表达与人分享的快乐。2分享50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用故事给你一半让儿童明白合作的重要性。结合有关合作的游戏

30、,教导幼儿应逐步在学习中相互谦让、商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些工作或游戏内容。3合作培养学前儿童的同理心,促进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由于小、中、大班幼儿的活动目标不同,幼儿教师在设置关于以“关心他人”为主题的活动时可根据幼儿的程度选择具体活动内容。4关心他人51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导学前儿童正确对待陌生人的技巧和方法。如可通过故事小兔子乖乖教导小、中班幼儿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5正确对待陌生人52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1生活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养成按时作息

31、,规律饮食、排便的生活习惯,促使他们机体活动按照一定的生物规律运转,进而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如幼儿园园规或班级常规的制定,均可帮助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53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2卫生习惯培养学前儿童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理发、早晚刷牙等良好的卫生习惯。一方面,家长可通过对学前儿童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与引导从而培养幼儿卫生习惯;另一方面,幼儿园可利用一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及故事潜移默化地让幼儿形成讲卫生的观念。例如,歌曲健康歌刷牙歌我要自己洗和故事我好干净两只小牙虫的对话等都是非常适合学前儿童的卫生习惯教育素材。54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

32、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3行为习惯学前儿童的行为习惯与他们的心理健康密不可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幼儿积极乐观心态的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则会扭曲幼儿的健康心理。因此,家长应该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加以观察与规范,一旦发现幼儿频繁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要及时与幼儿园老师反映与沟通,合理帮助幼儿纠正;另一方面,幼儿园老师可观察记录学前儿童的活动情况,并将他们的不良情况根据问题的轻重加以分类,随后进行针对性解决。55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瑞典教育家爱伦凯指出:“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形成正确思想和优

33、秀人格的基础。”古有孟母三迁,今有择校而居,这些例子无不体现出良好环境对儿童健康发展的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为幼儿创设纯净的物质生活环境,如干净的空气、饮用水及居住环境等,还要为他们提供美好的社会大环境,如各类优秀文化、平等关爱的教育环境等。(一)创设良好的环境56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幼儿园应为不同年级的学前儿童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课程,从而对幼儿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幼儿教师需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结合当下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幼儿讲解不易理解的心理健康常识。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接受程度不一,这类心理健

34、康教育课程应根据各个年龄班的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二)开设心理健康课程57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既有德育、智育和养育等教育因素,也有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既有兴趣、情感成分,也有意志、个性成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到学前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全面渗透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主要途径。全面渗透教育指的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融合到幼儿教育的全过程,使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体现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

35、,都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最为典型的活动是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它是教师向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幼儿园一日生活安排,对学前儿童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事项进行随机教育。(三)实行全面渗透教育58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前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受其周遭环境的影响,其中,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在关心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掌握心理健康常识、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是家长在教育幼儿时的基础;在幼儿园教育中,老师可通过专门的心理健

36、康教育活动、讲座、宣传栏等的开设,为幼儿家长提供完善的了解渠道,也为幼儿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是家庭与幼儿园通力合作的结果,两者只有通过科学、有机的合作,才能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与有效性。(四)促进家园合作59 03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途径3.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咨询指的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企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然而,学前儿童的心理咨询有其特殊性,因为他们不像青少年或成人那样可用语言进行沟通。因此,在幼儿心理咨询中,常使用行为治疗、游戏治疗等方法为幼儿解决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幼儿园应配备专门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老师,对心理健康方面有问题的幼儿进行针对性跟踪与辅导。情节严重的幼儿,教师可建议其家长带其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处进行系统的纠正。(五)提供心理咨询服务60 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