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指导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指导设计.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指导设计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2020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设计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了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方程的解等知识,对方程已有初步认识.但这个过程没有给“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准确的理性的概念.学生在小学学习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已经经历了简单方程的简答、简单数量关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解方程的能力.这时解方程的操作依据为加减法、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简单算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一些实际问题认识一元一次方程。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感悟到方程是
2、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模型。二、过程与方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再对列出的方程进行对比、归纳,最后概括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增强数学教科书的人文色彩。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难点是让学生根据多种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感受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的意义,列出方程.重点是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活动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问题:我的年龄乘 2 减 5 等于 65,你知道老师多大了吗?(2)以
3、小组为单位,学生自己编题,做猜年龄的游戏,每个小组会有几个不同的等式.结合小学学过的等式的概念、方程的概念对所列等式进行观察分析.(一)小组得出如下的结果.1、我的年龄的 2 倍减 5 得 232、我的年龄的 2 倍减 5 得 213、我的年龄的 2 倍减 5 得 194、我的年龄的 2 倍减 5 得 17(二)小组接着算出了以上四位同学的实际年龄为14、13、12、11.并由此得出了四个等式:设某人的年龄为X 岁,2X-5=232X-5=212X-5=192X-5=17二、情境引入一元一次议程的概念1、引入情境要求1、找出每个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2、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3、设出未知数,用代
4、数式表示出相等的量。4、列出你所要的方程,解决问题。目的:以问题串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思考列方程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关键又是什么(1)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 40 厘米,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 15 厘米,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 1 米(2)某长方形足球场的周长为 310 米,长和宽之差为 25 米,这个足球场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米?(3)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据(2001 年 3 月 28 日新华社公布)截至 2000 年 11 月 1日 0 时,全国每 10 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为 3611 人,比 1990 年 7 月 1 日 0 时增长了153.94%.如果设 1990
5、 年 6 月每 10 万人中约有 x 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那么可以得到方程:_。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X-5=232X-5=212X-5=192X-5=1740+15X=100,2X+(X+25)=310X(1+153.94%)=3611上面情境中的几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由学生对比,观察,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定义: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三、延伸拓展,巩固内化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1、某数的 20%减去 15 的差的一半等于 3,求此数。、x 为何值时,互为倒数。、长方形的周长是
6、 30,且相邻两边的差为 5,求长方形的长和宽。2、若 2x3-a-1=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a=。3)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年龄编一道应用题,并列出方程。4)请根据方程 2X+3=21 自己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四、课堂小结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列方程的一般步骤五、作业布置作业:(P132)习题 1?,3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1让学生在简单的背景问题中,一点一滴地体会分析已知量、未知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对列方程的帮助,其正做到分解难点、降低难度、突破难点的目的.2授课时要设法让学生体会运用方程建模的优越性,将能使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重要数学模型成为学生学习后续知识的自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