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_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学习习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
2、力,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乐于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等学习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经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
3、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
4、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_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二、本册教材分析二、本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习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
5、容主要包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1)混)混合运算;合运算;(2 2)观察物体;)观察物体;(3 3)加与减;)加与减;(4 4)乘与除;)乘与除;(5 5)、周长;、周长;(6 6)乘法;)乘法;(6 6)年、月、日;)年、月、日;(7 7)数学)数学好玩;好玩;(8 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习,一个总复习。习。具体特点是:具体特点是:1.1.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动手操作与抽象概括相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结合,体验乘、除法意义,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感。
6、2.2.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在空间和图形学习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3.3.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教材为教师留下了创造空间,可结合自身教学要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求,生发新的教学设想,内化自己的教学设计。三、总体教学目标:三、总体教学目标:(一)(一)、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1.1.在单元学习中,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学生通过“数一数”“数一数”、“分一分”“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
7、的意义。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_ 2.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二)(二)、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培养 1.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2.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3.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8、。理、判断其结果。(三)(三)、情感与态度、情感与态度 1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2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学科学习计划进度表数学学科学习计划进度表周周次次课课题题课课 时时日期日期第第 1 1 周周混合运算混合运算 4 4 课时课时 9 9、1 19 9、5 5第第 2 2 周周混合运算混合运
9、算 3 3 课时课时 9 9、9 99 9、1212第第 3 3 周周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观察物体及单元测验 4 4 课时课时 9 9、15159 9、1919第第 4 4 周周加与减加与减 4 4 课时课时 9 9、_22229 9、2626第第 5 5 周周加与减加与减 3 3 课时课时 9 9、289289、3030第第6 6周周加与减及单元测验加与减及单元测验 3 3课时课时 10 10、810810、1111第第7 7周周乘与除乘与除 4 4课时课时 10 1013131010、1717第第8 8周周乘与除及单元测验乘与除及单元测验 4 4课时课时 10 1020201010、2424
10、第第9 9周周整理与复习整理与复习 4 4课时课时 10 1027271010、3131第第1010周周周长周长 4 4课时课时 11 113 31111、7 7第第1111周周周长及单元测验周长及单元测验 4 4课时课时 11 1110101111、1414第第1212周周乘法乘法 4 4课时课时 11 1117171111、2121第第1313周周乘法乘法 4 4课时课时 11 1124241111、2828第第1414周周乘法及单元测验乘法及单元测验 4 4课时课时 12 121 11212、5 5第第1515周周年月日年月日 4 4课时课时 12 128 81212、1212第第161
11、6周周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数学好玩及单元测验 4 4课时课时 12 1215151212、1919_、_第第1717周周认识小数认识小数 4 4课时课时 12 12、22221212、2626第第1818周周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认识小数及单元测验 4 4课时课时 12 12、29291 1、2 2第第 1919 周周综合复习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迎接考试。4 4 课时课时 1 1、5 51 1、9 9第第 2020 周周12121 1、1616第第 2121 周周19191 1、2323第第 2222 周周26261 1、3030综合复习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迎接考试。4 4 课时课时 1 1综合复习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迎接考试。4 4 课时课时 1 1综合复习综合复习 迎接考试。迎接考试。4 4 课时课时 1 1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