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语文 第05课 离骚(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第第 0505 课课 离骚(第离骚(第 0202 课时)课时)1翻译下列句子并体会句式的特点。(1)进不入以离尤兮。译文:_(无标志被动句,“不入”翻译为“不被接纳”)(2)不吾知其亦已兮。译文:_(宾语前置句,宾语“吾”前置于“知”前)(3)长余佩之陆离。译文:_(定语后置句,定语“陆离”后置于“余佩”后,“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含义。(1)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将反(_ _ _ 助词,_ _)(2)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使动用法,_ _ _ _ _)(3)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_ _ _ _ _)(4)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_ 通“_
2、”,_ _ _)(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_ _ _)(6)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_ _ _ _)2(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形容词用作动词,_ _ 形容词用作动词,_ _)(8)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_ _)(9)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_ _ _)(10)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_ _ _ _ 通“_”,_)(11)余独好修以为常(_ 形容词用作名词,_)(1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_ _ _)1 1 (1 1)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到朝廷做官而不被(君王)接纳。(2 2)不了解我也罢了啊。)不了解我也罢了啊。(3 3
3、)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2 2 (1 1)观察、选择观察、选择 看得清看得清 久久久久 用在句中表停顿用在句中表停顿 返回返回(2 2)使使返回返回 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 回原路回原路 趁着趁着 走迷了走迷了路路(3 3)缓行,使动用法缓行,使动用法 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长着兰草的水边高地 快跑快跑 于彼,在那里于彼,在那里 停下来休息停下来休息(4 4)不被君王所用不被君王所用 罹罹 遭受遭受 指责,归罪指责,归罪 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指未出仕前的服饰,比喻原先的志向(5 5)把把当作当作 古时上衣
4、称为古时上衣称为“衣衣” 古时下衣称为古时下衣称为“裳裳”(6 6)也就算了啊也就算了啊 只要只要 确实确实 美好美好(7 7)加高加高 高耸的样子高耸的样子 加长加长 修长的样子修长的样子(8 8)光泽光泽 光明纯洁的本质光明纯洁的本质(9 9)回头看回头看 放眼观看放眼观看 指辽阔大地指辽阔大地(1010)繁多繁多 众多装饰品众多装饰品 服饰品之芳香浓烈服饰品之芳香浓烈 更加更加 彰彰 明显、显著明显、显著(1111)爱美,比喻修身养性爱美,比喻修身养性 常规常规(1212)分解分解 疑问代词,难道疑问代词,难道 受创而改变受创而改变1作者在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情况下是如何选择的?体现了他怎样
5、的品格?3他将自己比喻成鸷鸟,情愿随流水逝去,也不肯做出世俗的行为;情愿固守清白而献身正道,也“不忍为此态” 。以上选择体现了他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远大志向和为正道献身的高贵品格。2第二段,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中的“悔”字应怎样理解更贴切?它与“虽九死其犹未悔”中的“未悔”是否矛盾?为什么?它在结构上有何作用?(1) “悔” ,追悔(反省) ,后悔。 (2)不矛盾,因为二者意义有差别, “未悔”是表示对自己的选择的坚定, “悔相道之不察兮”中的“悔”是对自己走过的路的反省。 (3)在结构上开启下文。3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句中“芰
6、荷” “芙蓉”喻指什么?诗人为何要“高余冠” “长余佩”?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这两个诗句描绘了诗人什么样的自我形象?(1)高洁的德行。 (或:崇高的品德。 ) (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坚定了走自己的路的决心。 (3) “高余冠” “长余佩”明确地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无悔于选择。 (4)描绘了诗人德行高洁的君子形象。4作者在诗中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可以从外部、内部两个角度把握,方法不一)作者为我们塑造出一位拥有唯美高洁的外在形象, (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剑,荷叶做的上衣,荷花缝缀的下装,众多的饰品,扑鼻的香气)至善至美的内在品质的, (忧国忧民,坚
7、持真理嫉恶如仇,洁身自好,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5作者主要通过哪种艺术手段为我们塑造这一“可与日月争光”的光辉形象?比兴:“蕙纕” “揽芷” “鸷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词句告诉我们作者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都表现了作者对美德的追求,表现了作者的人格高洁。对比:“众女”指奸佞小人,表现了作者对小人的轻蔑和不屑。对比使得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的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夸张:诗人以异花香草象征自己的品德,以富有优美的形象,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更把诗人的形象刻画的崇高
8、、伟岸、挺拔,在写实的基础上增加了异样的光芒和色彩。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后裔(y)摄提(sh)搴阰(b)皇舆(y)B宿莽(s)骐骥(j)驰骋(chng)孟陬(zhu)4C庚寅(yn)昌被(p)謇謇(jin)纯粹(chu)D踵武(zhng)申椒(jio)蕙茝(chi)险隘(i)2下列加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揣度B日月忽其不淹兮不淹:不淹没C来吾道夫先路也先路:做前驱带路D夫唯灵修之故也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3下列各句中没有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不吾知其亦已兮B步余马于兰皋兮C背绳墨以追曲兮D长余佩之陆离4下列各句中的“虽”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虽九死
9、其犹未悔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D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B美国 2003 年调整了签证政策,规定申请留学签证的申请时间要在所申请学校开学前的 3 个月到 2个星期内进行。C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面对有 5 名具有 NBA 打球经验的美国队,中国队并不怯阵,整场比赛打得气势如虹,最终以三分优势战胜对手。6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和煦的春风带来生机盎然的季节,学校
10、社团的招新活动再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男女学生纷至沓来,踊跃报名。B机场附近山顶的大量无线发射台严重影响飞行安全,目前虽有一些已搬下山,但这对实现机场净空不过是九牛一毛。C东方大学城在短短四年内就以 2.1 亿元自有资金获取了 13.7 亿元巨额利润,这种惊人的财富增长5速度确实匪夷所思。D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在考试前一定要保持轻松的心态,采用疲劳战术和题海战术只能事倍功半。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运用角度的提示,看看还能运用到哪些作文话题之中。屈原如同开在山峰高洁的雪莲,他宁愿孤独终生,也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这都是一颗爱国心的驱使,正是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才厌恶小人和佞臣,
11、才希望自己的君主“亲贤臣,远小人”。但屈原的这一切都是一种梦想,现实根本不给他实现的空间,最后,理想非但没有实现,还落了个被流放的下场,当自己的一切希望破灭了的时候,他只有以死来明志,他的自杀是可以被世人所理解的,这是一场必然,换句话说只有死才能留下自己对国家的忠诚,他不仅以自己的生命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还为后人筑造了精神的故乡。运用角度:“高洁”“爱国”“忠诚”等。这个作文素材还可运用到与“_”“_”等话题相关的作文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渔 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
12、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选自楚辞补注,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的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色憔悴颜色:脸色B何故深思高举高举:大力宣扬6C而能与世推移推移:指时间、时势的变化D安能以身之察察察察:皎洁的样子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
13、词语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屈原坚守人格节操的一组是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但绝不回避,而是恬然自安,将自我的情操寄托于无尽的大自然中,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和节操。B屈原说明自己被流放的原因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即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由此引
14、出渔父的进一步的议论。C屈原听从了渔父的建议后,渔父微微一笑,摇着船桨,口中唱着“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离屈原而去。D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显得执着、决绝,他始终坚守着高尚的人格,追求自身的清白高洁,宁愿舍弃生命,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即使理想破灭,他也至死不渝。5结合歌词内容,分析渔父唱“沧浪歌”的用意是什么。6文章最后一段不见于史记屈原列传中,试从写作的角度看,就该不该保留这一段,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屈原庙赋7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
15、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传说中的黄河之神,即河伯)教之以上诉。历九关而见帝兮,帝亦悲伤而不能救。怀瑾佩兰而无所归兮,独惸惸乎中浦。”峡山高兮崔嵬,故居废兮行人哀。子孙散兮安在?况复见兮高台。自子之逝今千载兮,世愈狭而难存。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zhu)方以为圆。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又或为之
16、臣佐。变丹青于玉莹兮,彼乃谓子为非智。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违国去俗死而不顾兮,岂不足以免于后世。呜呼!君子之道,岂必全兮?全身远害,亦或然兮。嗟子区区,独为其难兮。虽不适中,要以为贤兮。夫我何悲,子所安兮。【注】屈原庙赋:朱熹认为苏轼此文是为发屈原之心而作,并认为其词气与屈原暗合。曰惟:句首语气助词。伊:指屈原。黾勉:勉力,努力。1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过屈原之遗宫 遗:生活过的B去家千里兮 去:离开C又或为之臣佐 佐:辅佐D全身远害 全:全部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赋怀沙以自伤兮既替余以以纕兮B独嗷嗷其怨慕兮其如土石何C独惸惸乎中浦
17、吾独穷困乎此时也D黾勉于乱世而不能去兮忍尤而攘诟3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子孙散兮安在B宜夫人之不吾与8C将子无怒,秋以为期D不吾知其亦已兮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是采取“骚体赋”的形式写成的,是为了纪念“骚体赋”的创始人屈原,此赋是发屈原之心而作,其词气与屈原有暗合之处。B本赋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叙写了江峡的崔嵬山峰、峭壁惊湍、江畔荒凉寂寞的屈原故居和屈原徘徊江上、怨慕楚王、思念故国的矛盾心理。C苏轼通过对屈原庙的瞻仰,一方面表达了对屈原不知委曲求全做法的惋惜,另一方面也借此抒发自己被贬的愤懑。D本文同离骚一样,大量运用句尾助词“兮”字,使
18、文章唱叹有致,哀婉缠绵而又悲壮遒劲,读来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2)贤者畏讥而改度兮,随俗变化斫方以为圆。(3)惟高节之不可以企及兮,宜夫人之不吾与。(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香草美人中国文人的妾妇心理张秀敏虽说王逸在其楚辞章句离骚序中对“香草美人”进行了解析,但是对于“香草美人”的理解是众说纷纭。闻一多先生只用一句“男人说女人话”对“香草美人”进行了简单明了的解释,虽然这种说法不十分精确贴切,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种艺术手法所具有的特点。令人疑惑的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并不只是个人行为,
19、却是极为常见的, “香草美人”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继屈原之后备受文人喜爱。许多文人都进入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以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 先秦文学中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便以盛装的女性盼望男性的欢爱来隐喻对君王恩遇的期待,其核心便是弃妇衍生的闺怨情结。在离骚中“借男女以喻君臣”:“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众女嫉余以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在这里屈原自比为女子,因为佩戴香草而加罪,众多女流嫉妒9自己美丽的双眉,而对自己造谣中伤。这些诗句,都是以女性口吻所作,即“男人说女人话” ,从女子心理角度出发,自喻为女子,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周乐诗曾列举屈原、宋玉、曹植
20、、辛弃疾诗词中男人说女人话的许多例子,关于辛弃疾,他说:“即以豪放风格见长的辛弃疾也有如许忸怩的词章:长门事,准拟佳期误,娥眉曾有人妒 (摸鱼儿 )” 。周乐诗从理论上说明:“自拟闺中少妇娇媚幽怨的诗词,频频出现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当我们进入封建等级社会秩序时可以发现,因为他们受到王权统治中心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处境使他们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因而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 ” 那么,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的现象呢?这是与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有关系的。父子、男女、君臣是维系家庭、家族和国家的基本社会关系。但父子之间是血缘关系,君臣、男女之间是非血缘关
21、系,因而在主从关系上产生了相似性:男女是家庭的君臣,君臣是国中的男女。班昭在女诫中云:(女人)事夫如事天,与孝子事父、忠臣事君同也。这样,男性诗文中君臣之遇的关系,便与表现男女感情的各式主题形成对应意义:渴望报效相思;怀才不遇美人迟暮;为臣王重用宠幸;受冷落薄情;遭排挤打击弃妇。男性作家在君臣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与女性在夫妻关系中被统治受压抑的处境相同,所以易于通感。男性作家作为为男性,在强大的社会秩序中,能找准的位置就只能是统治压抑之下的女性的位置。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 “香草美人”备受文人喜爱,但是人们对于它的理解不尽相同
22、。B闻一多先生对“香草美人”的“男人说女人话”的解释比王逸在楚辞章句离骚序中的解析更为准确。C屈原香草美人的话语系统对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文人都借女性的角度来进行诗词创作。D “男人说女人话”就是自喻为女子,来抒发作者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实际就是一种弃妇闺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对“香草美人”的解释为“男人说女人话” ,文章便是围绕着这一观点展开分析的。B文章提出“男人说女人话”的观点后,分别选用了屈原离骚和辛弃疾摸鱼儿的例子加以佐证分析。C中国文学史上出现这种“男人说女人话”现象的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D在作者看来“香草美人”既是带有
23、特殊隐喻的意象,同时又是一种独特的比兴手法。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10A闻一多先生“男人说女人话”的解读,说明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但仅为一家之言,还值得商榷。B屈原在离骚中自喻为女子,实际是“借男女以喻君臣” ,抒发不得楚怀王恩遇的苦闷与无奈。C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所以他们在社会秩序中只能对应女性位置,被贬入以女性作为象征的客体地位。D男女与君臣的主仆关系非血缘关系,相似性源自君臣、夫妻等组成的二元对立的统治与被统治的等级压迫关系。【2015 年高考四川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的画线部分断句。(限画 8 处)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
24、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选自隋书经籍志四)1D【解析】A 项,“阰”的读音是“p”,上坡的意思;B 项,“陬”是平舌音;C 项,“粹”也是平舌音。2B【解析】“不淹”是不久留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3C【解析】A 项为宾语前置句,B 项为状语后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4B【解析】B 项,“虽”的意思是“虽然”。其余三项都是连词,即使。 5C116B【解析】“纷至沓来”指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匪夷所思”比喻言谈行动超出常情,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B 项“九牛一毛”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
25、一部分。句子所谈是虽有一些发射台已搬下山,但对实现净空作用太小,因而使用不当。7示例:个人与国家 梦想与现实(一)1B【解析】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2A【解析】两个“而”都表示顺承关系。B 项,前一个“为”是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的语气;后一个“为”是介词,“给”。C 项,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土地”。D 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因为”;后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3C【解析】句写屈原的面貌;句是渔父唱的歌的歌词;句是渔父说的话。4C【解析】屈原没有听从渔父的建议。5歌词中的“水清”意指太平盛世,“水浊”意指世道浑浊,根据世道决定进退,体现了一种豁达潇洒的人
26、生态度。渔父唱此歌意思是要劝屈原与世推移。12【解析】作答本题,可选择应该保留,也可以选择不应该保留,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认为应该保留,可从结构完整和便于塑造渔父形象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不应该保留,可从突出屈原形象、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的角度进行思考。【参考译文】屈原遭到了放逐,在湘江边上游荡。他沿着江边走边唱,面容憔悴,模样枯瘦。渔父见了,问他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屈原说:“天下都是浑浊不堪的,只有我清澈透明(不同流合污),世人都迷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拘泥于事物,而能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世上的人都肮脏,您何不搅浑泥水,扬起浊波?
27、大家都迷醉了,您何不吃酒糟,喝薄酒?为什么要思虑深远,行为保持高尚,以致让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怎能让清白的身体沾染上污浊的外物呢?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鱼腹。怎么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尘埃呢?”渔父听了,微微一笑,摇起船桨动身离去,口中唱道:“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双脚。”渔父于是远去了,不再同屈原说话。(二)1D【解析】全:使完美,保全。2C【解析】都是介词,相当于“于”;A 项,连词“来”/介词“因为”;B 项,“助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28、D 项,均为连词,分别表“转折”/“并列”。3C【解析】C 项,为介词结构后置,A、B、D 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4C13【参考译文】小船浮波顺流来到了楚地,经过屈原大夫生活过的居所。我放眼眺望江上重叠的山峦,这便是你魂牵梦萦的故里。想当年,你再次被放逐南荒之地,曾渡过大江的汹涌巨浪。你离开家园跋涉千里,生无归宿死无墓地。悲哀啊!人当然都不免一死,可是决定怎样死却很不容易。你独自在江边徘徊不已,想离开人间又未拿定主意,你俯首千丈峭壁,江中的急流让人心惊胆悸。你吟成怀沙自伤怀抱,令人叹息你为什么独抱着自沉的心意。诗的结尾陡然惨烈之极,你决心离开人世却沉吟犹豫。“难道我不能远走高飞到国外游历?难道我
29、不能急流勇退、洁身隐居?我独自嗷嗷不停地倾诉对君王的怨慕,只恐怕君臣的关系更加疏离。生前既不能奋力争辩直进忠言,死后仍期望君王受到感发改变行为。如果我的祖国已遭到颠覆,我也决心不吝惜生命而苟活下去。我拜托江神代我告冤,黄河神却叫我向玉帝申诉。我一连闯过九重天门去见玉帝,玉帝也为我悲伤却不能救助。我怀揣美玉、身佩香草而无处容身,只能在水滨孤独忧伤。”江峡上的山峰巍峨高大,屈原故居荒废使行人悲哀。你的子孙后代都散失在哪里?何况我又见到你故居残败的高台。你离开人世迄今已过千年,世道更加褊狭,人生更加艰难。贤良的人忧谗畏讥而改变做人的准则,随世俗之风顺应变化,摒弃方正而崇尚世故圆滑。人们在乱世中竭力挣
30、扎,却舍不得洁身退隐。有的竟然做了助纣为虐的大臣。你想把一幅色彩脏乱的图画改成美玉般洁白,人们就说你太不明智。只有高尚的节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那些小人当然不是我的同类。告别祖国,抛弃人世,义无反顾地赴死,难道这就不足以免受后人的非议指责?啊!君子之道,难道一定要这样追求完美吗?保全生命,远离祸害,或许也是正确的吧。我叹息你专心一意,独自去努力做力所能及的事。尽管你的言行过于激烈不够适中,但要紧的是,你不愧是一位高尚贤良的君子。那么,我还悲伤什么?屈子啊,愿你的灵魂安息吧。(三)1A14【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
31、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C【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 C 项,“原因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伦理结构”错,以偏概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封建伦理结构有关,也与封建等级社会秩序中王权的压抑有关。3C【解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 C 项,因果倒置。“男性作家被迫使用受压抑的女性话语”是结果的表现。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言己离别愁思,申杼其心,自明无罪,因以讽谏,冀君觉悟,卒不省察,遂赴汨罗死焉。【名师点睛】此题文字虽来自课外,但好在对其中所讲人物屈原并不陌生,而且,学过的课文报任安书中也有类似语句,比如各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一语,可为“楚有贤臣屈原被谗放逐乃著离骚八篇”断句。至于剩下部分,可先找出其中动词,再根据其主语,特别是宾语或补语的情况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