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pdf

上传人:l*** 文档编号:716605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校课程改革之我见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从 80 年代产生至今也只 30 来个年头,而针对于中职教育的课程改革步伐却一直没有停止过,从 2009 年开始,一场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作为中职学校的一线教师,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中,理所当然地被推向了风口浪尖,让我不得不去思考有关课程改革的一些相关问题。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来阐述就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以期抛砖引玉。一、课程改革是什么顾名思义,课程改革就是对课程的改革,这看起来像是一句废话,其实不然。要想搞清楚课程改革,必须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什么是课程?二是为什么要改革?目前,对于课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胡学

2、增在现代课程论纲要中,认为课程的概念至少有 7 种不同的观点:把课程视为教材;把课程视为科目和学科;把课程视为学程;把课程视为给学习者提供的学习计划;把课程视为已获得的全部经验;把课程视为教学的指南;把课程视为目的、内容、大方法的统一。张华博士在课程与教学论中把课程定义归为如下三类: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并且指出课程的发展呈现如下6个趋势:第一,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第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第三,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第四,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第五,从

3、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the nullcurriculum)并重;第六,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从以上的一些观点中,我们不难看出,课程的内涵越来越广泛,这也就意味着把课程改革仅仅看作是发几份文件、编几本教材、上几堂好课、开几次会议、发表几篇论文是片面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在进行课改的过程中,应该始终明确课改的目标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二、课程改革做什么课程改革有宏观、中观、微观之分,不同层面有不同的要求和做法。在2009年 9 月市教育局颁布的宁波市进一步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

4、了总体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以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为目标,改革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具有宁波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新体系,全面提升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在实施意见中又针对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保障与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情况,我认为,课程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专业设置的科学性。课改的目标是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首先应该体现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应该明确,该专业培养的学生适合哪些岗位?这些岗位是否为目前或将来当地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在这些岗位

5、中,中职学生的岗位竞争力如何?而这些信息的获得,必须是建立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2.校企联合的有效性。中职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与企业用工紧密相连,所培养的学生能否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也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在校企联合方面,目前普遍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学校方面在寻求校企合作上一直处于被动局面。其实,作为企业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巨大需求,只是学校没有找到跟企业有效合作的对接点。3.课程安排的合理性。课程设置直接体现了培养目标,在当前提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背景下,作为具体的某一专业,它的职业核心能力是什么?该专业适应的岗位集群所需的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定向模块是什么?在学生今后不同发

6、展需求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升学与就业的课程安排?目前,这些问题仍处在尚未解决的状态中。4.课程开发的系统性。课程的开发与课程模式的构建相关联,而中职教育的课程模式构建则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如何在现有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特色、适合本校教育教学特点的校本课程,以及将这些课程进行有机组合从而形成多元培养目标、满足多元需求、容纳多种课程形态的多元整合课程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这需要从学校层面出发,组织有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方便。5.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课程改革的实施,最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这就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针对专业及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组织课堂教学。6.教学评价的全面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素养,需要改变以往的传统终极评价方法,代之以灵活的、多样的、全面的、综合的评价体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跟踪相结合。7.教育教学的综合性。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需要全方位的配合,单纯从专业、学科层面去努力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这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形成良性循环的校园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