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张性心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张性心衰课件.ppt(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舒张性心衰的新概念1.主要内容主要内容t概念概念t发病率病率t机制机制t诊断断t治治疗t预后后2.前言t 近年来,临床有越来越多的左心衰竭或右心衰 竭的患者伴左室射血分数(L VEF)正常,甚至典 型的急性左心衰竭和肺水肿的患者中也有25%的 人LVEF正常t 这些新情况使舒张性心衰迅速演变为称临床一个 重要的独立体征t 组织多普勒超声技术的普遍应用,使舒张性心衰 的临床诊断更为简明、可靠3.概念t 传统理论:心脏的4个生理学特性 与心脏的电生理有关: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与机械功能有关:收缩性t 经典理论:心脏的舒张是一个被动充盈的过程4.概念t新理论:心脏的5个生理学特性 与心脏的电生理
2、有关:自律性 兴奋性 传导性 与机械功能有关:收缩性 舒张性t舒张过程含有被动与主动成分5.概念t 定义:是由左心室舒张期主动松弛能力受损和 心肌顺应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导致左心室舒张 期的充盈受损,心搏量减少,左室舒张末压 (LVEDP)增高而发生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左室射 血分数(LVEF)大致正常,心脏舒张功能异常的临 床综合征t 病因:老龄、肥胖、高血压病、肥厚性心肌病、浸润性心肌病、限制性心肌病、肺动脉高压、心 包疾病和房颤等6.发病率:与收缩性心衰平分秋色t定义、诊断标准、入选人群的不同使不同文献统计的舒张性心衰发生率跨度较大,范围在30-74%之间。美国心肺血液病研究院2006年
3、公布的资料表明,舒张性心衰已占心衰总人数的52%,使舒张性心衰与收缩性心衰的发病率平分秋色。7.发病率:增高的趋势明显从因心功能不全而住院的病人群体看,收缩性心衰的住院率有下降倾向,而舒张性心衰的住院率有增高的趋势8.机制一:钙超载tCa2+运转障碍是核心9.机制一t 正常心肌细胞的Ca2+流动:(1)L型Ca2+通道开放,细胞 Ca2+顺浓度差进入细胞内,胞浆内游离Ca2+增多,通 过兰尼碱受体,激发肌浆 网释放大量的Ca2+到胞浆,作用于肌丝使之收缩 (2)心肌细胞收缩后,肌浆 网上耗能的Ca2+泵将Ca2+摄回肌浆网中,心肌细 胞舒张正常心肌正常心肌细胞的胞的CaCa2+2+循循环10.
4、机制一t舒张期Ca2+疏散的途径:()肌浆网耗能摄入 ()线粒体摄取部分Ca2+,等下次心肌细胞再次除极时向胞浆内释放 ()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的Ca2+泵,Na+/Ca2+交换,将少量的Ca2+疏散到细胞外11.机制一t正常心肌细胞的Ca2+流动:12.机制一t心肌细胞的舒张障碍:钙超载 试验与临床资料都已表明,存在舒张功能障碍的动物和人体都存在心肌细胞的钙超载。t钙超载:是Ca2+“疏散”功能出现障碍的结果。即任何引起Ca2+再摄入和排出细胞外障碍的因素都能引起钙超载和舒张功能障碍,包括肌浆网再摄入Ca2+、的能力和速率下降、CAMP介导的磷酸化障碍、受磷蛋白的磷酸化下降等t处于缺血、心肌肥大
5、的细胞容易发生钙超载13.机制二:心肌细胞的僵硬t正常时,心肌细胞的弹性与肌联蛋白密切相关。肌联蛋白横跨肌小节,在心肌细胞内起到分子弹簧链的作用。心肌细胞收缩时,肌联蛋白处于弹簧被压的状态,因而储存着弹性恢复的势能。心肌细胞收缩结束时,肌联蛋白储存的弹性势能将转化为弹性回复的动能,促进心肌细胞的舒张。t当肌联蛋白的表达及数量受损时,心肌细胞的弹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并引起舒张功能减退。14.机制三:左室压力/容积机制t高血压病、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心室舒张末压得明显升高,左室容量明显缩小,影响了心室充盈,使压力与容量曲线左移,形成向心性重构,长期存在压力负荷过重而发生舒张性心衰。t
6、慢性容量负荷过重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容积明显扩大,心室扩张伴左室舒张末压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升高并不明显,常伴发收缩性心衰,15.机制三t不论收缩性还是舒张性心衰,均有左室舒张末压的升高,只是两者引发的原因截然不同:收缩性心衰是因左室收缩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射血而使 舒张压升高,舒张性心衰则是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左室舒张末压升高,后者升高的程度更为明显。t显然,左室舒张末压的升高将引起左房压升高,左房衰竭,进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淤血、呼吸困难、甚至心 室衰竭,这种殊途同归的过程可做为两种不同类型心衰引 起相同临床表现的机制。16.机制四:其他影响因素t心率:心率改变时,舒张功能的各项参数都将
7、相应改变,心率增快时舒张期缩短明显,有效舒张期也随之缩短,E/A比率下降,反之,心率减慢可使E/A比率升高。受体阻滞剂治疗舒张性心衰的机制与降低心率的作用有关。tE峰受损:心室舒张期包括等容舒张 期、快速充盈期、缓慢充盈期,以 及心房射血期。心室的快速和缓慢 充盈期形成了舒张早期E峰的升支和 降支,存在心室肥厚、僵硬、限制,以及心包限制力的加大都能引起心 室充盈受损,进而影响E峰。据此可解释舒张性心衰与高血压病伴 发几率较高的临床现象。17.机制四:其他影响因素tA峰受损: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并使房内压升高,并使舒张晚期左房室间压差再次增大而形成跨二尖瓣的血流的A峰,心房舒张晚期这一作用称为辅助
8、泵作用。心房辅助泵作用约占整个舒张功能的30%。心房肌纤维化、房颤、房室间期不良等情况均能引起心房辅助泵作用的下降,影响舒张功能。这可能解释为什么心房颤动是舒张性心衰常常伴发的临床疾病。18.机制四:其他影响因素t有效舒张期缩短:舒张期E峰与A峰的持续时间代表二尖瓣处于开放的时间,属于左室的有效舒张期。正常时,其持续时间约为整个心动周期的50-60%,当E峰和A峰持续时间短于心动周期的40-45%时,将明显影响心脏的舒张功能。PR间期过短可能引起A峰被切尾(图A)PR间期过长可引起E、A两峰的融合(图B),两者均使有效舒张期缩短,严重时引发舒张性心衰。19.症状与体征:与收缩性心衰几乎相同t舒
9、张性心衰时左室向心性重构的特征是“腔小压高”。所谓“压高”是指舒 张期,尤其是左室舒张末期压升高,进而引起左房和肺静脉压升高,引起肺淤血,出现与收缩性心衰相同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综合征”的各 种临床表现。临床资料表明,大约25%的急性左心衰竭系舒张性心衰引起。t舒张性心衰进一步发展,压力和容积异常加剧时,将引起肺动脉压高 压,引起右室舒张期容量和压力关系异常,导致舒张期右室压力升高 ,进而右房和腔静脉压升高,出现体循环淤血及症状。t应当注意,舒张性心衰“腔小压高”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既是舒张功能障 碍的后果,又是维持其基本心搏量的重要代偿机制。因此,临床过度 应用利尿剂或静脉扩张剂时,可使肺静脉压和
10、左房压下降过度,左室舒张末压的过度降低能破坏这一代偿作用使舒张期容量进 一步减少,心搏量反而降低。20.症状与体征:临床表现t左心衰竭:舒张性心衰患者存在肺淤血时,可使患者出现心悸、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甚至肺水肿。t右心衰竭:右室舒张功能障碍发生后,患者将出现体循环淤血的多种临床表现:颈静脉怒张、肝大、下肢浮肿等。t临床充血性心衰综合征中,约70%由收缩性心衰引起,30%由舒张性心衰引起。21.症状与体征:心衰时的体征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收缩性心衰与舒张性心衰的体征存在一定差别:t舒张性心衰患者面色常呈暗红色、口唇暗紫,而收缩性心衰患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t呼吸困难的不同:舒张性心衰的早期,患
11、者安静或轻度活动时无明显不适,外表如健康人,运动时则明显胸闷、气短、唇紫、下肢浮肿,但颈静脉充盈、怒张不明显。而收缩性心衰患者休息时就有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加剧,乏力更明显。tS3和S4奔马律:急性左心衰时,听诊可闻及奔马律。收缩性心衰时心室(S3)奔马律常见,心房(S4)奔马律少见,舒张性心衰时相反。t孤立性“左房扩大”:当超声心动图或其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存在“孤立性左房扩大”时,应当考虑是否存在舒张性心衰。对于有频发呼吸困难,体循环淤血而无肺部疾病患者,都考虑是否是舒张性心衰引起的肺淤血及相关症状。22.临床诊断:1+1+1的诊断模式t舒张性心衰的诊断模式可简单归纳为1
12、+1+1的诊断模式:第一个1:是指病人确有心衰的症状或体征,第二个:1是患者左室射血分数50%,第三个1:既代表有客观的实验室诊断依据而且诊 断依据的积分需要达到1分。舒张性心衰的实验室诊断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23.临床诊断:有创性检查和无创性检查t应用有创心腔内压力测定技术时,当肺动脉楔压12mmHg或左室舒张末压16mmHg时,则实验室诊断指标满1分,而满足了第三个1的标准,使诊断成立。t无创性检查 (1)积1分的项目: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的E/E比值15(2)积0.5分的项目: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的E/E比值8时、NT-pro BNP220/ml、BNP220/ml、超声血流多普勒检查E
13、/A220/ml或BNP220/ml 先积0.5分时,还需另外的0.5分诊断才能成立,此时,血流多普 勒检查结果一项阳性或组织多普勒E/E 8时,均可使实验室诊断 的积分达到1分而满足诊断条件。24.临床诊断:1+1+1的诊断模式25.临床诊断:E/E比值tE:指血流多普勒测定的舒张早期E峰值,tE:指经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的二尖瓣环的运动速度(m/s),能反映左室舒张早期充盈容积的变化。t正常时,E值较高,幅度较大。随着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加重,E值呈稳定的进行性下降,结果E/E比值随左室舒张功能的下降呈稳定性的升高。26.临床诊断:第三个127.治疗:与收缩性心衰雷同但有区别t舒张性心衰的治疗
14、:有效的药物治疗尚未肯定,可以参考的资料也仍然有限,因此,统一的规范化治疗方案。t目前临床应用治疗收缩性心衰的药物(洋地黄类除外)均能缓解舒张性心衰的症状,为了证实两者的药物治疗雷同的询证医学研究正在进行中。t目前,舒张性心衰的治疗仍以经验性治疗为主,治疗原则包括控制血压,降低心室率,利尿减轻体液潴留,减少充血的症状和体征。t治疗可应用的药物,除洋地黄类药物不能应用外,其他6种收缩性心衰的治疗药物,包括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I、ARB、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均可应用。而小剂量联合用药已成为舒张性心衰目前治疗的主要策略。28.治疗:ACC/AHA2005年治疗建议29.治疗:美国心衰协会2006年指南30.预 后t就目前的资料而言,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的自然病史是否不同还无肯定结论,仍然需要设计更为合理的前瞻性询证医学研究。与收缩性心衰相比,舒张性心衰的死亡率略低,而住院率两者几乎持平。31.谢谢!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