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10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10篇)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10篇) 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以下是我整理的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希望可以供应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1) 春晓 孟浩然唐代 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赏析 春晓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做,意境非常美丽。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绽开描写和联想,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酷爱和怜惜之情。此诗没有采纳干脆叙写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过“春晓”(春天早晨)自己一觉醒来后瞬间的听觉感受和联想,捕获典
2、型的春天气息,表达自己宠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到处鸟儿的欢鸣。诗人惜墨如金,仅以一句“到处闻啼鸟”来表现充溢活力的春晓景象。但人们由此可以知道就是这些鸟儿的欢鸣把懒睡中的诗人唤醒,可以想见此时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 正是这可爱的春晓景象,使诗人很自然地转入诗的第三、四句的联想:昨夜我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究竟被摇落了多少呢?联系诗的前两句,夜里这一阵风雨不是疾风暴雨,而当是轻风细雨,它把诗人送入香甜的梦乡,把早晨清洗得更加明丽,并不行恨。但是它终归要摇落春花,带走春光
3、,因此一句“花落知多少”,又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消逝的淡淡哀怨以及无限遐想。 宋人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是古今传诵的名句。其实,在写法上是与春晓有共同之处的。叶诗是通过视觉形象,由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把人引入墙内、让人想象墙内;孟诗则是通过听觉形象,由阵阵春声把人引出屋外、让人想象屋外。只用淡淡的几笔,就写出了晴方好、雨亦奇的繁盛春意。两诗都表明,那盎然的春意,自是阻挡不住的,你看,它不是冲破了围墙屋壁,呈现在你的眼前、萦回在你的耳际了吗? 施补华曰:“诗犹文也,忌直贵曲。”(岘佣说诗)这首小诗仅仅四行二十个字,写来却曲屈通幽,回环波折。首句破题,“春”字点明季节
4、,写春眠的香甜。“不觉”是朦朦胧胧不知不觉。在这暖和的春夜中,诗人睡得真香,以至旭日临窗,才甜梦初醒。流露出诗人爱春的喜悦心情。次句写春景,春天早晨的鸟语。“到处”是指四面八方。鸟噪枝头,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闻啼鸟”即“闻鸟啼”,古诗为了押韵,词序作了适当的调整。三句转为写回忆,诗人追忆昨晚的潇潇春雨。末句又回到眼前,联想到春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翻为惜春,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予在对落花的叹息上。爱极而惜,惜春即是爱春那潇潇春雨也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时间的跳动、阴晴的交替、感情的微妙改变,都很富有情趣,能给人带来无穷兴味。 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
5、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最自然的诗篇,是天籁。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2)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译文 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从池塘里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踪,浮萍被船儿荡开,水面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 赏析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子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
6、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子公的天真无趣、活泼调皮的可爱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 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特别可爱、可亲。整首诗犹如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精确地捕获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 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致勃勃地采到莲花,早已遗忘自己是瞒着大人静静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藏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楚明显的水路痕迹。诗
7、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特别可爱、可亲,整首诗犹如大白话,富有韵味。 白居易是一位擅长写叙事诗的大诗人。他的长篇叙事诗,将所叙事物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好听,饱含着诗人自己的情感。同样的,他的诗中小品,更通俗平易。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3) 小儿垂钓 朝代:唐朝|作者: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古诗简介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全神贯注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微环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仔细、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
8、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活灵活现的形象,言辞流畅,清爽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翻译/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赏析/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
9、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无趣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原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殊当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用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
10、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志向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干脆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胆怯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慧。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胆怯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冷眼旁观。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白“遥招手”的缘由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
11、,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珍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调,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4) 出塞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 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静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画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织运用,在修辞上
12、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示意,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始终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斗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如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
13、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自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奇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人心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困难的。既有对久戍士卒的深厚怜悯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面的愿望;又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相识到斗争的正义性,因而个人利益听从国家平安的须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生活中的一个典型画面来揭示士卒的内心世界。景物描写只是用来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汉关秦月,无不是融
14、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 色调。把困难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厚含蓄,耐人寻味。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5)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赏析 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实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意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
15、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爽自然,想象丰富奇妙,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诗的两句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诗人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种语言毫不犹豫,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的确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忱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肯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挚友同是不拘俗礼、欢乐自由的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的后半是抒情。第三句遥接起句,进一步说明放船地点在桃花潭。“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
16、为结句预伏一笔。 桃花潭水是那样的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净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意更有多少深呢?耐人寻味。清沈德潜很观赏这一句,他说:“若说汪伦之情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境只在一转换间。”(唐诗别裁)明显,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方而采纳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意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中国诗的传统主见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
17、率,直露,缺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起先,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潇洒,很有情味。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6) 所见 朝代:清朝|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突然闭口立。 古诗简介 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是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本诗描绘了一幅林中牧童一派天真欢乐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宠爱之情。 翻译/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响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突然想要捕获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立刻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上。 赏析/鉴赏 野外林阴 道上
18、,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快乐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突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视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踌躇满志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纵;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改变,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
19、会、去遐想、去思索。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7) 鹿柴 王维唐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听到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余光映入了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赏析 第一句“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殊喜爱用“空山”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诗里,它所表现的境界却有区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净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安静幽美;而“空山不见人”,则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犹如太古之境。“不
20、见人”,把“空山”的意蕴详细化了。 假如只读第一句,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比较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但闻”二字颇可玩味。通常状况下,宁静的空山尽管“不见人”,却非一片静默死寂。啾啾鸟语,唧唧虫鸣,瑟瑟风声,潺潺水响,相互交织,大自然的声音其实是特别丰富多彩的。然而此刻,这一切都杳无声息,只是间或传来一阵人语声,却看不到人影(由于山深林密)。这“人语响”,好像是破“寂”的,事实上是以局部的、短暂的“响”反衬出全局的、许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
21、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深林,原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宁静与幽暗,虽分别诉之于听觉与视觉,但它们在人们总的印象中,却常属于一类,因此幽与静往往连类而及。根据常情,写深林的幽暗,应当着力描绘它不见阳光,这两句却特意写返景射入深林,照映的青苔上。读者猛然一看,会觉得这一抹斜晖,给幽暗的深林带来一线光亮,给林间青苔带来一丝暖意,或者说给整个深林带来一点生意。但细加体会,就会感到,无论就作者的主观意图或作品的客观效果来看,都恰与此相反。一味的幽暗有时反倒使人不觉其幽暗,而当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
22、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剧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特殊是这“返景”,不仅微弱,而且短暂,一抹余晖转瞬逝去之后,接踵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幽暗。假如说,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静美和壮丽,是大自然的千姿百态的美的两种类型,其间原本无轩轾之分。但静而近于空无,幽而略带冷寂,则多少表现了作者美学趣味中独特的一面。同样写到“空山”,同样侧重于表现静美,山居秋暝色调明朗,在幽静的基调上浮动着安恬的气息,蕴含着活泼的朝气;鸟鸣涧虽极写春山的静谧,但整个意境并不幽冷空寂,素月的清辉、
23、桂花的芳香、山鸟的啼鸣,都带有春的气息和夜的安恬;而鹿柴则带有幽冷空寂的色调,尽管还不至于幽森枯寂。 王维是诗人、画家兼音乐家。这首诗正体现出诗、画、乐的结合。无声的清寂、无光的幽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清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留意。诗人正是以他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调、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但是这种敏感,又和他对大自然的细致视察、潜心默会分不开。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8) 登鹳雀楼 王之涣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理想,反映了盛唐时期人
24、们主动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丽,气概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实、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阔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终点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涯,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
25、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殊宽广,特殊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行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涯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干脆视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如一条金色的飘带,飘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的方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其次层楼(非
26、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究。“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向往。这两句诗发表争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非常自然、非常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实哲理的争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
27、示和宣扬哲理。像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完美无缺,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由其中。这是依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调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备。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假如不是气概充足,一意贯连,很简单雕琢呆板或支离破裂。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
28、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非常成熟的。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9) 静夜思 李白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宁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劳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家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耀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
29、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醒悟,他翘首凝视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家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射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家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深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
30、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妙新奇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也许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心情,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常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
31、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清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四周的环境告知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
32、!这时,他完全醒悟了。 秋月是格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简单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视着月亮,也最简单使人产生遐想,想到家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慢慢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深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显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爽朴实,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简单理解的,却又是体会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悟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
33、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古诗原文及赏析幼儿园(精选篇10) 咏柳 贺知章唐代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奇妙的剪刀。 赏析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观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材,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常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起先,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
34、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示意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终,那视之无形的不行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
35、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赐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相互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恒久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
36、时候;和下文的“绿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绿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奇妙灵活,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建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方新颖贴切是此诗的胜利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顺。” 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2页 共22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第 22 页 共 2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