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熟悉的陌生人——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熟悉的陌生人——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素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熟悉的陌生人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第二讲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当时已经86岁的贺知章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还乡。那个时候的官员没有退休政策,要么干到领导看不顺眼把你贬官流放,要么干到皇帝批准你回家安享晚年然后入土为安。贺知章在唐朝乃至历朝历代的官员中都是最幸运的之一,他少年成名,状元及第,而且做官一路官运亨通。他还归乡里时,唐玄宗亲自写诗送给他,皇太子率百官为他饯行。可是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官员在回乡时写下了两首回乡偶书,抒发了一些小情绪: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贺知章86岁归故乡
2、时,距他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年左右,这就是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此时的家乡对贺知章来说依然是熟悉的故土,门前镜湖依然泛起波涛,可是他对于家乡来说,却不再是那个熟悉的贺知章了。哪怕他的口音依然没变,可是随着自己的衰老,故乡的旧相识一个个地逝去,而迎接贺知章的,则是在故乡生长起来的下一代人,他们即使听说过“文章四友”“饮中八仙”,恐怕也不曾见过贺知章。于是便有了“客从何处来”的询问是的,久未归乡的贺知章在自己的故乡被当作了他乡来客,他成了这片土地上最熟悉的陌生人。一生顺遂的贺知章在86岁回到故乡同年仙逝,不知道这“身在故乡为异客”的惆怅是不是他过早离开人世的原因。【儿童笑问,贺知章恐怕笑不出来。】回
3、到乡土中国,上回我们说到中国的乡土社会是一种孤立和群聚并存的社会形态,其中群聚是为了农耕的生产和生活,只是手段,而孤立和隔膜才是目的。彼此相对孤立,较少交流的村落是乡土社会的基础。这种如今看起来非常封闭落后的社会形态在当时却被认为是十分理想的,老子甚至认为“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才是最理想的。我们理解古人,理解传统的时候,既不能厚古薄今,觉得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什么都是对的,也不能厚今薄古,认为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现代人的智商就是吊打古人的。一种社会形态的长期存在,一定有其原因,这背后的社会基础让很多如今看来不可理解的现象在当时成为一种“非如此不可”的必然选择。
4、这个原因就写在乡土中国里。乡土社会与外界相对隔膜,而小范围长期群聚的社会形态,直接促使熟人社会产生。费孝通先生指出,“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小孩子农忙的时候跟着十三姨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跟着七舅姥爷读书识字,周围的人要么是亲戚,要么是亲戚的亲戚,要么是亲戚的亲戚的亲戚,反正都是熟人。过的日子呢,也无非是放牛,结婚,生娃,娃继续放牛,结婚,生娃在传统的乡土社会里,村落里的人其实和地里的庄稼很像,周而复始,一代之后又一代。萧红在生死场里说:“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5、”其实,未必有那么忙,在乡村,人、动物、植物一起,悠然地生,悠然地死。 讲到这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不从中国的基层出发,而是从国家的管理和统治的阶层出发来思考:对于漫长的古代王朝统治者来说,管理怎样的老百姓更舒服呢?那当然是听话的咯!那么最好有多听话呢?当然是要多听话有多听话咯!人如果像动物一样听话当然不错,但动物偶尔也会造反的嘛!你看,养条狗它可能会拆家,养匹马你还得准备好一片草原,太难了!最好就是植物人我是说,像植物一样的人。最好呢,就像地里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一茬接一茬,每年到点儿了交粮食,到点儿了参加统一劳动,到点儿了来帮忙打仗。真的是特别方便,尤其秦统一中国之后,大一
6、统中央集权的统治者对百姓更是予取予求,只要安排到位,长城都给你造出来!只要安排到位,太行王屋两座山也给你移走!当皇帝日子这么爽,停滞一点、闭塞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因此,从统治阶级的角度出发,虽然并不是他们造就了一个停滞和闭塞的社会,但他们绝对没有动力去改变这种状况。如果统治者没有改变的动力,那么老百姓有没有改变的动力呢?毕竟,相对于给古代统治者带来的好处,生活在乡土社会里的古代老百姓可能没那么爽。在孤立和群聚的双重作用下形成了熟人社会,而这种熟悉的环境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来说,意味着选择权的稀缺。人们平素所接触的人和事是生而与俱的,并非由选择得来。对一个成熟的乡土社会来说,人是生活在一个“先我而在
7、”的生活环境中,无须选择,实际上也无从选择,生活是天经地义的,根本没有选择这一说。直到隋唐开科举之后,中国乡土社会里的男性终于多了一个人生选项,那就是读书考科举,进入统治机构里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多了一个选项,其实人生并没有丰富,并且这个选项和多数乡村百姓无关,却让中央集权的统治更加巩固。对于百姓来说,从前是天高皇帝远,只要听话和敬畏就可以了。现在开个针眼大小的孔,让你看到里面的光,还告诉你:“快来呀,从这里挤进来成为我们的一员吧!”你说底下的百姓还不倍感皇恩浩荡,趋之若鹜!这也难怪唐太宗忍不住感叹:“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由此,英雄来帮忙治国,百姓在地里等着被收割,你说这个乡土社会好不好?
8、想来,这就是乡土社会结构能够长期存在的原因。 讲清楚了乡土社会对于古人的好处,我们还得跟随费孝通先生的思路,回到中国社会的基层来。刚才说了,在乡土社会结构里,乡村百姓其实没啥好处,被封闭在村庄里,被固定在土地上,过着没有选择的理所当然的日子。这种生活怎么看都是惨淡的、没有指望的。但是费孝通告诉我们:不对!乡土社会的孤立和群聚,构建起的熟人社会,让乡土、让村庄成为一个美好的地方。在中国的乡土,熟人间的熟悉是从时间、从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生的亲密的感觉。费孝通说,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冶熏陶出来的结果,他举了论语中的第一句“学而时习之”来谈这个问题。他说,“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
9、陶冶、熏陶,“不亦说(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正是这种亲密,才会产生愉悦感。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不会感到压抑与束缚,相反,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得的经验和礼俗。由于一切都太熟悉了,所以说话做事都是如此得心应手,这种物质生活上的自由自在会进一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于是呢,家乡的饭菜是最好吃的,家乡的气候是最宜人的,家乡的人是最可爱的。这个家乡可以是东北的黑土地,可以是陕北的黄土高坡,可以是四川的盆地,也可以是江南的水乡。事实上中国人并不习惯于将自己世代居住的地方称为“乡土”,那太过学术化了。我们习惯于称之为“故乡”或者“家乡”。故乡
10、并不是一个束缚或者压迫人的地方,而是我们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归宿,是我们期待的落叶归根。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就是我们该去也想去的地方。在故土生活,不是一件悲惨的事情。而离开故土,不得归乡,则是人生的大不幸。 【2007年的电影落叶归根,主角历尽艰难护送工友的尸体回老家,却发现故乡已被摧毁。一众笑星演绎了一个乡土社会的悲情故事。】于是我们能够去体会贺知章写下两首回乡偶书时的心境了,五十年的游宦生涯,斩断了他和故乡之间的这种“熟悉”。一生仕途顺遂,得朝野景仰、万众欣羡,可那又如何呢?“衣锦”想要“还乡”,故土仍在,可那已经不是他的故乡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想,面对这样的笑,这个86岁的最熟悉
11、的陌生人肯定早已老泪纵横了。其实不只是贺知章,在古人和今人的诗文里,乡愁一直是一个浓得化不开的抒情主旋律。诗经里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惆怅;乐府诗里也有“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的悲怆。我们如今读乡土中国,站在了一个理论的高度上,再回到现实中,进入到这些作品里,才是真正把书读通的做法。之后我们继续读乡土中国,也要时不时联系各种读过的或者没读过的书,把书读懂,把书读通。 讲清楚了乡土社会结构对统治者的好处,也讲明了熟人社会对普通百姓的重要意义,我们还要继续往下思考:在这样一个孤立的、封闭的熟人社会里,知识和文化是如何传承的呢?为什么中国的传统文化积累深厚,可在漫长的古代和费孝通生活的民国时代,民间的文盲率却始终那么高呢?我们今天生活的社会显然不是熟人社会,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如今的陌生人社会与从前的熟人社会之间的相同和不同呢?这是我们接下去要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