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441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标新高考】考点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尊礼,主张“为国以礼”;道家“非礼”,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家否定礼治,提倡法治。这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 )A.私学兴起,民间思想异常活跃B.礼崩乐坏,需要重建社会秩序C.思想自由,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诸侯争霸,分封秩序开始瓦解2.先秦儒家学派主张将“学”“思”和“行”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形成了“养心、养气”之说,即所谓“求放心”“有心养心”“养浩然之气”等等。这说明先秦儒家学派( )A.强调仁

2、礼重要性B.注重主体自觉性C.突出教化功能性D.主张格物致知论3.汉武帝派董仲舒弟子吕步舒办理淮南狱案,吕步舒根据春秋断狱,无须奏请朝廷。“既还奏事,上皆是之”。这表明( )A.儒学统治地位已确立B.汉代政治深受儒学影响C.汉代社会秩序较混乱D.儒家伦理成为日常规范4.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该言论( )A.体现了三纲五常和天人合一思想B.继承了春秋时期儒学的全部精髓C.将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D.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5.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

3、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说明宋代理学( )A.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B.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D.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6.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因定居陕西眉县横渠镇而被称为“横渠先生”)说:“(人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一直为人们传颂,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横渠四句”旨在说明( )A.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B.心学的内容、地位和作用C.圣贤对社会进步的贡献D.读书求学应该谦虚谨慎7.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4、”、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等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观念。这些观念( )A.反映了中国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促使传统儒学进入反思和批判阶段C.突破了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D.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成功转型8.近代史上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在倡导民权之说时,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孙中山等革命派在宣传民权主义时,也借助明夷待访录。这一现象说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价值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制B.积极推动了以后的反专制斗争C.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D.具有反封建制度的普遍适用性二、材料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

5、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摘编自论语孟子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摘编自韩非子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

6、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摘编自汉书(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10.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这一思想体系不断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

7、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摘编自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材料二 船山(王夫之)视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在这个历程里,气之阴与阳不断地融合,如是,气与理俱日新不已。这种哲学适用于政府与历史上,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理既只是存现于具体事物与制度之中,那么宋明新儒家所制定为社会之典范的“天理”,就根本不存在了。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材料三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的清

8、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帝王选中儒家,经历上千年的时间,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摘编自任继愈儒家与儒教(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2)依据材料二指出王夫之反对理学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所学,请以其同时代的一位思想家的观点为材料二中“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提供一则佐证。综合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3)根据材料三,列举史实说明从儒家思想到“儒教”的两次改造。试分析这种改造的历史影响。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原有的社会秩序亟需重建,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情况,

9、各家学说分别提出了不同主张。儒家倡导恢复礼乐秩序以治国;道家倡导无为而治,认为是因为过分强调“礼”导致了“忠信薄”和社会动荡;法家主张以“法”管理国家,原有社会秩序的瓦解是导致材料中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本质原因,故选B项。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A项,题目中“养气”“养心”与仁、礼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B项,题目中“养气”“养心”和“学”“思”“行”都强调自己对自己的督促,体现主体自觉性。故B项正确。C项,题目中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并不是需要教化。故C项错误。D项,“格物致知”是指探究事物原理,获得智慧与感悟,而题干强调的是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

10、案为B。3.答案:B解析:董仲舒的弟子按照春秋断案并得到了皇帝的肯定,说明皇帝认可儒学治国的理念,故选B项;由材料的信息无法判定儒学的统治地位是否确立,排除A项;汉武帝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稳定,排除C项;材料强调春秋是审判的依据,未涉及日常行为规范,排除D项。4.答案:A解析:董仲舒将天地、阴阳、春夏与君臣、夫妇、父子联系起来,结合“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可知体现了三纲五常和天人合一思想,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董仲舒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而这并不是先秦儒家思想的内容,因此B项排除;天理是宋明理学的内容,C项排除;材料并未体现董仲舒的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D项排除。5.答案:B解析:材料“与汉代董

11、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反映了宋代理学与汉代董氏儒学、先秦儒学相比有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发展,故B项正确。理学并非否定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而是发展了其学说,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理学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故排除C项。宋代理学并不属于近代学术体系,故排除D项。6.答案:A解析:紧扣题干材料中“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的信息,可知这反映出人应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故选A项。心学兴起于南宋时期,不符合题干时间限制,排除B项。材料“横渠四句”强调读书人的社会责任,并非论述圣贤的个人贡献,排除C项。材料旨在说明读书求学的目的,而不是应该坚持的求学

12、态度,排除D项。7.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思想体现了这一时期出现了批判传统儒学的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基础上出现的,有利于促使中国传统儒学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而进行自我反思与革新,故选B项。明清时期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新思想本质上并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排除C项。明清进步思想并未推动中国社会转型,D项错误。8.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无论是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还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他们都借鉴黄宗羲的思想宣传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说明明夷待访录带有早期民主启蒙色 彩,推动了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B项正确。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并不倡导民主制,也不是资产

13、阶级的代表,更没有体现具有资产阶级思想,排除A、C两项;材料不能反映普适 性.而是强调黄宗羲思想对后世的作用,排除D项。9.答案:(1)相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不同: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2)特点: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君权至上。成: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发动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败: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

14、亡。(3)意义:适应了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尊新王万乘之国行仁政改朝易姓”可知孔子主张国家统一,复兴周王统治秩序,孟子主张建立新王朝,施行仁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立足于春秋战国的政治局势分别从春秋时期周王室统治权威及孔子主观愿望、战国时期诸侯称王局面及孟子对周王室统治的失望进行分析阐述。(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有能服术行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从推崇法、术、势、实行法治、提倡君主权威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

15、合所学从秦国以法治国思想对国家统一及集权体制建立的作用及秦朝实行法家思想导致暴政而亡的历史结果进行分析阐述。(3)根据材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并结合所学从适应时代需要、理论发展、国家统一的历史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10.答案:(1)新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夯实了儒家的形而上学的基础)。(2)依据:进步的历史观。(或“事物是发展的观点”)佐证:列举黄宗羲、顾炎武的思想说明即可。(如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臣平等”“限制君权,以学校作为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出“众治”、揭露君主专制的弊端、主张“经世致用”等皆可)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

16、向极端,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3)改造:西汉时,董仲舒以“天人感应”神化君权,以“三纲五常”来巩固等级制度;宋朝时,朱熹等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孔子神化为被崇拜的偶像。影响:巩固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使孔孟思想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第一小问“新特点”由材料一中的信息“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即可得出“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2)第一小问“依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宇宙为一生生不息之历程”即可得出“事物是发展的观点”;第二小问“佐证”可从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观点思考作答;第三小问“特点”由材料二中的信息“导致了反传统而大胆的结论”即可得出“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潮”。(3)第一小问“改造”可依据西汉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思想、南宋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作答;第二小问“历史影响”可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塑造民族性格等角度思考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