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106432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4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同步检测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第一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一、选择题1下列每组中的两种物质之间的关系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H2O和H2O2B. CC60和C70 DCaO和Ca(OH)22关于O2和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者混合后仍属于纯净物O2转化为O3属于化学变化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A BC D3下列有关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几种元素组成化合物时,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B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C碱性氧化物均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均是非金属氧化物D碳酸是纯净物,而盐酸是混合物4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

2、“”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选项甲乙丙丁戊AAlH2SO4NaOHCuCl2Al2O3BHClZnH2SO4FeMgCl2CCCuOHClO2CODNa2CO3Ca(OH)2NaOHHClCO2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一步反应可实现硫酸向硫酸铜的转化B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铜杂质时,可通过加入Ba(OH)2 溶液除去C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遇稀硫酸显蓝色D不慎把浓硫酸洒在皮肤上时,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6如图是按一定的方法给物质进行的分类,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B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C

3、标准2是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D类别1是混合物,类别2是单质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 胶体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明矾能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D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8下列物质中,属于无色分散系的是()A39度的白酒 BFe(OH)3胶体C水 DCuSO4溶液9某同学要在“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A.稀硫酸 B.氧气C.二氧化碳D.氧化钙10从物质类别的通性角度分析,下列说法错误

4、的是()A金属单质可以与非金属单质反应B酸性氧化物可以与碱反应C非金属单质一定能与酸反应D碱性氧化物可以与水反应11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P2O5、SO2、SO3、Cl2O7归为一类,下列物质中,完全符合此共性而能归为此类物质的是()ACaO BCOCSiO2 DH2O1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最本质的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09107 mB胶体是一种均一、稳定的纯净物C用平行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D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制得Fe

5、(OH)3胶体13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她发现的青蒿素用以治疗疟疾,挽救了数百万患者的生命。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它属于()A单质 B混合物C无机物 D有机物14下列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Ca(OH)2 BNa2OCSO3 DH2SO415按照交叉分类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16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含等量FeSO4和Fe2(SO4)3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5.536 nm之间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得的分散

6、系属于悬浊液B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Fe2O3D所得分散系为胶体,且胶粒直径即为氢氧化铁分子直径二、非选择题17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1)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生石灰还可以跟酸及酸性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作干燥剂?为什么? 。18(1)某同学将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划分为一类。该同学的分类依据为_。(填字母,下同)A酸类 B碱类C氧化物 D干燥剂(2)生石灰属于_

7、。A酸 B碱C盐 D纯净物E化合物 F金属氧化物G非金属氧化物 H碱性氧化物I酸性氧化物(3)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生石灰还可以与二氧化碳、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分别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19如图所示,五角星上排列的A、B、C、D、E五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相互之间的连线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A、C、E均为氧化物,A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在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而D可以用来检验A;C和E反应能生成D。(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D_。(2)B除了制取A外的另一种用途是_。(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这五种物质之间

8、两两发生反应,其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20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对硫酸、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据图回答问题。总结一:硫酸的化学性质(1)写出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请补充一个实验,完善硫酸的化学性质,X可以是_(用化学式表示)。(3)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总结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4)乙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5)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乙

9、同学所得的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_,请设计实验证明盐酸过量:_。(6)丁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作同素异形体,A、D两项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B项是钠原子和钠离子。2A解析:O2与O3为不同分子,二者混合后为混合物,错误。3D解析:碳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项错误;石墨、金刚石均由C元素组成,二者混合后为混合物,B项错误;某些金属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如Mn2O7,C项错误;HCl气体溶

10、于水才能形成盐酸,故盐酸是混合物,D项正确。4A解析:B项,Zn与MgCl2不反应;C项,HCl和O2不反应;D项,Ca(OH)2和NaOH不反应。5C解析:A项,此转化可通过反应H2SO4Cu(OH)2=CuSO42H2O实现,正确;B项,Ba(OH)2可与CuSO4发生反应:CuSO4Ba(OH)2=BaSO4Cu(OH)2,而不与氯化钾溶液反应,故可以通过加入Ba(OH)2溶液除去氯化钾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正确;C项,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遇稀硫酸显红色,不正确。6A解析: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A错误;标准1是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将其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B正确;标准2是根据物质所含元素

11、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正确。7D解析: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A正确;血液是胶体,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正确;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可作净水剂,C正确;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溶液无此性质,D错误。8A解析: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水是纯净物,C项排除;题目中前提为无色分散系,Fe(OH)3胶体为红褐色,CuSO4 溶液呈蓝色,B、D项排除;白酒为乙醇的水溶液,属于分散系,且满足前提条件无色,故选A。9C解析:据题意知,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碳反应,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为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

12、2NaOHNa2CO3+H2O、C+CO22CO。10C解析:根据相关类别物质的通性可以较容易做出判断。其中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非金属单质、酸、盐反应;酸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碱、碱性氧化物反应;非金属单质可以分别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反应(与酸反应不是其通性);碱性氧化物可以分别与水、酸、酸性氧化物反应。11C解析:已知题述物质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是酸性氧化物。CaO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CO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B错误;SiO2是酸性氧化物,C正确;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D错误。12B解析:A项,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09107 m,正

13、确;B项,胶体是混合物,错误;C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用平行光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时的现象不同,正确;D项,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正确。13D解析: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是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14C解析:Ca(OH)2是碱,而不是氧化物,A错误;Na2O是碱性氧化物,B错误;SO3和碱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水,故为酸性氧化物,C正确;H2SO4是酸,不是氧化物,D错误。15A解析:CuSO4为硫酸盐、可溶性盐,Ag2CO3为难溶性盐,B项错误;NaHCO3属于盐,CH3

14、COOH属于酸,C项错误;Mn2O7属于金属氧化物,D项错误。16B解析:分散质粒子直径在5.536 nm之间,所得分散系为胶体,所以不是悬浊液,A错误;该分散系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正确;分散质是黑色的,而Fe2O3是红棕色的,C错误;该胶体分散质是黑色的,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的,而且胶粒是很多分子的集合体,不是一个分子,D错误。二、非选择题17(1)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答案合理即可)(2)CaO+H2OCa(OH)2(3)CaO+2HClCaCl2+H2O(4)不能,因为生石灰全部变为Ca(OH)2后,小纸袋中的物质就不能再起到干燥作用解析:(1)关于CaO的类别,从

15、不同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答案,例如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又因为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是钙元素,因此还是金属氧化物,同时也是一种碱性氧化物等。(2)生石灰吸水并能和水反应生成Ca(OH)2,因此生石灰可以作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3)CaO是碱性氧化物,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aCl2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aO+2HClCaCl2+H2O。(4)由于生石灰吸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若生石灰完全反应,则固体不再具有干燥作用,故小纸袋中的物质不能长期作干燥剂。18(1)D(2)D、E、F、H(3)CaOH2O=Ca(OH)2(4)CaOCO2=CaCO3CaO2

16、HCl=CaCl2H2O解析:(1)浓硫酸、NaOH固体、生石灰等物质都是干燥剂;(2)生石灰属于纯净物、化合物、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3)生石灰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2,常作干燥剂;(4)生石灰与二氧化碳及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CaOCO2=CaCO3,CaO2HCl=CaCl2H2O。19(1)CO2Ca(OH)2(2)用于金属表面除锈(3)CaOH2O=Ca(OH)2(4)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解析:A是氧化物且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之一,则A为CO2;D能够用来检验CO2,则D是Ca(OH)2;C和E都是氧化物,二者反应生成DCa(OH)2,说明它们分别是CaO和H2O中

17、的一种;实验室中B可以用来制取A(CO2),则B是HCl和CaCO3中的一种,结合图中的反应关系,DCa(OH)2不可能与CaCO3反应,则B只能是HCl,B(HCl)不与H2O反应,但能与CaO反应,说明E是CaO,C是H2O。(1)A的化学式是CO2,D的化学式是Ca(OH)2。(2)盐酸(HCl的水溶液)还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3)C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4)这五种物质之间两两发生反应,H2O与CaO、CO2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O2与Ca(OH)2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HCl和CaO、Ca(OH)2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现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

18、型是置换反应和分解反应。20(1)Fe2O33H2SO4=Fe2(SO4)33H2O(2)Na2CO3(3)2NaOHH2SO4=Na2SO42H2O(4)碱性(5)HCl、CaCl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锌粒,若有气泡产生,则盐酸过量(合理即可)(6)有白色沉淀生成NaOH解析:(1)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2)酸可以与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反应,说明X属于盐,可以是Na2CO3。(3)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即图中的氢氧化钠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4)酚酞遇到碱性溶液变红,故由现象可知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5)过量的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溶液显酸性,故红色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Cl、CaCl2。可利用盐酸的化学性质,通过反应现象来证明盐酸过量,如向溶液中加入锌粒,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6)碳酸钠可以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故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只要反应发生,一定有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可能有一种剩余,也可能恰好完全反应,故反应后的溶质一定有氢氧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