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教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课程标准】了解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政治发展脉络,认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与民族交融的表现、隋唐衰亡的表现及过程。认识五代十国政权的并立局面,知道隋唐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就。【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的新成就。2、通过分析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总结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隋唐时期是国家大一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3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隋唐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经济
2、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民族团结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重点难点:重点:隋唐盛世(盛世表现、脉络、成因、影响)难点:隋朝灭亡、唐朝中后期的动荡原因及影响、教训)【学习过程】一、隋唐兴亡1、建立 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统一 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3、建设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拓展 评价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材料一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3、皮日休汴河怀古生:评价:隋炀帝时期大运河的开凿,过度役使民力,是导致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运河的开通,同时又是唐代得以巩固大一统局面的重要前提。 4、隋朝的暴政与灭亡暴政: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小结:隋炀帝的功业与下场政治:改革官制;颁大业律;迁都洛阳军事:攻灭吐谷浑;征讨契丹,大宴突厥;征讨流求;三征高句丽经济:开凿大运河文化:科举进士科;藏书事业外交:巡视西域各国、新罗、倭国、赤土国南征林邑、北过突厥,好大喜功的雄心帝王三征高丽、盗贼蜂起,隋朝灭亡的前奏余音二、唐的兴起与繁
4、荣1、唐帝国的建立和统一起兵: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 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统一:派兵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2、唐朝政治演变(1)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2)武周政治: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3)开元盛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3、民族关系(1)原因: 北方和西南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交通发达使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唐朝前期的统治者推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5、 (2)唐与突厥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突厥可汗,东突厥灭亡,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 8世纪,支持回纥再灭东突厥 西突厥: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3) 唐与回纥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改名回鹘,后大部分迁入河西走廊和西域,逐渐形成维吾尔族。(4)唐与靺鞨(册封)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5)唐与吐蕃 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 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基本停止纷争。(6)民族交融的影响(1)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
6、,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2)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1、安史之乱(1)“安史之乱”原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政治腐败(2)过程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8年,史称“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于763年被唐平定。(3)影响: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从此,唐朝由盛转衰。形成藩镇割据局面。破坏了北方的经济。迫使
7、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2. 藩镇割据(1)背景:“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2)表现: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在经济上,拥有财权;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3)影响: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
8、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死于宦官之手:顺宗、宪宗、敬宗由宦官拥立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影响: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4、黄巢起义(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控制政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5、五代十国(1)五代: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五代除后唐定都洛阳外,其余都定都开封。(2)十国: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