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105300 上传时间:2022-02-1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数学观察物体教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共4篇))第1篇:人教版二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具:

2、CAI课件、小猪存钱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呀,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讲述故事内容) 师:这些盲人叔叔呀,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 他们说的对吗?(不对)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你能帮助他们想个办法吗?第 1 页 学生汇报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盲人叔叔全听到了,说你们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这节课呀,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研究怎样正确地观察物体,才不至于像盲人叔叔们一样。板题:观察物体二、观察物体,顺思导学1、确定方位。师:(出示小猪)这是什么?(生答小猪)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只小猪可爱吗?我为每个小组准

3、备了一只小猪,喜欢吗?(喜欢)那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它加入我们小组。请你悄悄地告诉它,你坐在它的哪一边? 师:你们对小猪说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师:坐在小猪前边的同学朝我挥挥手。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小猪的前后左右。2、观察小猪。(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小猪的什么? (课件出示:你坐在小猪的哪一边,看到了它的什么?) 学生汇报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第 2 页 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小猪,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

4、。) 师:现在你又在小猪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小猪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师:我想采访坐在小猪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小猪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师:哪儿不一样呢? 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小猪是不一样的。请问小猪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小猪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小猪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小猪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3) 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第

5、 3 页 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小猪的一个面,要是能让每个人都看到小猪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小猪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学生尝试操作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小猪转一圈,也可以让小猪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 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小猪,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师: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小猪是不一样的。从

6、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小亮、小明、小红一个礼物,大家看。(出示第67页上的恐龙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学生各抒己见) 2、67页的做一做第 4 页 3、70页的第1题4、欣赏 课件出示庐山图片和古诗题西林壁四、回顾全课,梳理评学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今天刘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其实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有的时候会受到肉眼和其它一些条件的限制,所以啊,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我们的

7、观察,请看大屏幕1、放大镜师:它可以把一些很小的文字、图片进行放大2、望远镜师:观察比较远的物体我们可以依靠它3、显微镜师:这是显微镜,通过这个工具啊,可以看见很多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物体,很多科学家就是借助它来观察一些微生物或者细胞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实践延学第 5 页 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家里的物品,说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听,你看到的是哪一部分?老师相信你一定说得非常好。第 6 页第2篇:小学数学二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一教案教学设计2图形与几何 第2课时 观察物体(一)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8、 设计说明复习的效果虽然受复习次数的制约,但它不完全取决于复习的次数。复习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复习的正确组织。本节课复习的是观察物体的知识,意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精心为学生创设从不同位置进行观察的情境,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物体和立体图形作为观察对象,激发学生已有的观察经验,引导学生结合经验,通过想象、思考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简单物体学生准备 玩具飞机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球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1结合教材习题,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物

9、体的形第 1 页 状。(1)课件出示教材102页7题。 连一连。(2)看图想象:4个小朋友观察到的分别是哪个图形? (3)讨论、交流。(可用玩具飞机等代替小猪储蓄罐进行实际观察,先给人物起名,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描述。如图: 小文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前面,他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正面;小光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右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右,尾巴朝左;小红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她看到的是小猪储蓄罐的后面;小明站在小猪储蓄罐的左边,他看到的小猪储蓄罐头朝左,尾巴朝右) (4)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

10、系。2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同一立体图形的形状。 (1)课件出示: (2)讨论、交流。 (3)实际操作。 (4)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交流及操作,使学生对学过的第 2 页 立体图形有了从整体到局部的认识,建立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间的联系,初步渗透了三视图的知识。 3复习用推理法解决简单的问题。(1)利用手中的立体图形感受从不同位置观察的形状。 (注意:从不同位置观察球,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从侧面观察圆柱,所看到的形状都一样) (2)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圆),这个立体图形是我们学过的,它可能是什么? (3)讨论、猜测。 (4)观察、验证。(观察立

11、体图形,得出结论: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正方体、长方体或圆柱;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这个立体图形可能是圆柱或球)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想象、推理,帮助学生实现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为学生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巩固练习1连一连。(1)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个面?(连一连)第 3 页(2)他们分别画的是哪幅图?(连一连)第 4 页第3篇:苏教版数学二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

12、到的不同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所在的位置。2、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诱趣激学1、师:孩子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我们的课,你们紧张吗?(紧张;不紧张),那请转过身去,举起你们的右手,向老师们打个招呼:(老师们好!)再举起你们的左手向老师们问好;(老师们好)举起你们的双手,高呼(欢迎你们!)。好,孩子们真乖!请转过

13、身来,坐下。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有四个盲人,他们也想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子,让我们来听第 1 页 一听盲人摸象的故事吧。小朋友们,他们摸到的是几只大象吗?那为什么得出的结论不一样呢?他们分别是从大象的那一面摸到的?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大象图),请同学们分别说出这是从大象的哪一个位置所看到的图形? (板书:前面-后面-侧面。)2、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师:四个盲人因为只摸到了大象的一部分,所以把大象说成了萝卜,扇子、柱子和绳子。那我们在观察物体的时候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二、

14、观察物体,顺思导学 1、确定方位。师:下面我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位新成员储钱罐,你们喜欢吗?那就请它们分别坐在你们位置的中央。下面请坐在储钱罐前面的小朋友向我挥挥手;请坐在储钱罐后面的小朋友挥挥手;左面的呢?右面的呢?(意在让学生分清前后左右。)师:我知道了,你们就分别坐在储钱罐的前后左右。 2、观察储钱罐。(1) 在自己座位上观察。第 2 页 师:从你这个位置上看到了储钱罐的什么? 学生汇报师:其他同学观察的结果也是这样吗?有补充吗? (2) 交换位置再观察师:刚才你们在自己的位置上观察了可爱的储钱罐,现在咱们换换位置再观察。好吗?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换换位,左面和右面的同学也换换位。准备好,

15、轻轻地换。(学生起身换位。)师:现在你又在储钱罐的哪边?仔细观察,你看到的储钱罐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汇报师:我想采访坐在储钱罐前面和后面的同学,现在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和你刚才看到的一样吗? 学生汇报师:哪儿不一样呢?师:哦,从前面和后面看储钱罐是不一样的。请问储钱罐左边和右边的同学,你们可要仔细看了,你刚才看到的和现在看到的相同吗? 学生汇报预设:有的同学会说一样,有的同学会说完全不一样 出现矛盾冲突时,学生再次观察储钱罐左右两边,并在组内讨论。第 3 页 小结:从左边和右边观察储钱罐是不是一样呢?(学生齐声:不一样!)你们从细节观察并解决了问题,好样的!从储钱罐的前面和后面看是不一样的,从左

16、边和右边看也是不一样的。从前后左右观察小猪师:咱们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只能看到储钱罐的一个面,要是能看到储钱罐的前后左右四个面,那才过瘾呢!有什么好办法吗?在小组里讨论后,试一试 方案一:到其他几个同学的位置上看看方案二:人走一圈的办法太麻烦。我们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我们只要坐在位置上就可以看到它的前后左右了。 学生尝试操作师:好的,每转一个方向停一下,看清楚了吗?这两种方法都很好,可以围着储钱罐转一圈,也可以让储钱罐转一圈,小组商量定下一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观察。 (伴随着轻柔的音乐,学生进行观察活动。)师:同学们从前后左右再次观察了储钱罐,你们看到的一样吗?(不一样。)为什么? 学生汇报师

17、: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储钱罐是不一样的。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第 4 页 1、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特别高兴。老师也给赵亮、王丽、江铃、丁一四位同学一个礼物,大家看。(课件展示茶壶图)你能很快说出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说说理由。(小组讨论,各抒己见,汇报交流)2.小游戏:考考大家,比比谁的反应快。我说动作你来做。 伸左手,伸右手,左手拉右耳,右手拉右耳老师和大家一起做。出左手,老师的怎么和大家不一样?老师做错了吗?那大家做错了?那为什么我们不一样?那你知道老师的右边是那边吗?左边呢?前面呢?后面呢? 那我换个方向站,你还能指出我的前后左右吗?这样

18、站呢?那我想和大家的前后左右一样我该怎么站呢? 3、孩子们,你能说出你的位置前后左右的同学吗?你看到的又是同学的哪一面呢?(指名回答)师:孩子们真聪明!那现在翻开你们的课本第48页,做一做课堂活动吧。请认真观察,并连线。 学生汇报交流。(课件展示)四、总结反思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观察物体)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观察的?(前面、后面和侧面)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观察物体吗?(上面、下面。.)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观察到第 5 页 的物体形状一定不一样吗?(不一定)第 6 页第4篇:二级观察物体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辨认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19、,能辨认从某个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在观察、拍照、展示、评价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物体的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重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初步体会局部和整体的关系。难点:辨认从不同的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会根据看到的新装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让我们来听一听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 2.故事引入:星期天,李奶奶带着他的小孙子东东、明明和欢欢去动物园看大

20、象。东东他们就把奶奶拉到了象园,奶奶说:“唉,我老了,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清楚,就坐在门口等你们,这大象嘛,还是你们看过后说给我听吧!东东急急忙忙走到了大象的前面看了看,说:“奶奶,奶奶,大象啊有两个大大的眼睛,一个长长的鼻子,两只耳朵像两把大扇子。”明明跑到了大象的后面大声地说:“奶奶,大象就像是两根柱子顶个门,门上有根摆来摆去的长鞭。”欢欢走到大象的侧面说:“奶奶,其实大象就像是四根柱子上有座墙壁。”奶奶说:“乖孩子们,你们都把我弄糊涂了,难道有三只大象?”3、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 4引出课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

21、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 观察物体,并齐读课题)2、猜猜我是谁的游戏。(1) 让小朋友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看图猜东西。(每组看的图不同)从上面看 从侧面看 从正面看(2) 各组交流。奖励游戏中反应最快,最能干的小朋友, (3) 把四幅图画连起来想,是什么东西?(4) 讨论:只看物体的一面、一部分时出现不同意见的原因。 (5)、师小结:对,我们只观察物体的一部分,对物体的认识就不全面。你能谈谈该怎样观察吗?(要认真、仔细、要看全面、还要认真思考。)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我们就按照你们刚刚说的方法来观察物体吧二、构建新知,各个小组观察自

22、己小组的玩具。 (一)、本位观察 1、实际导入小组长们,请你们赶快拿出带来的玩具吧,我们要观察观察。有哪位小组长愿意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的玩具长得什么样吗?2、请每一小组的同学观察玩具,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观察要求:头不要偏,和玩具一样高,手不要动)(本位思考)3、请一两个小组做代表汇报一下自己的观察结果。说说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和屏幕上哪张照片是一样的?(课件出示各个小组玩具的图片)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板书:正面、侧面、后面)4、讨论:为什么每个小组内观察的是同一个玩具,看到的样子却不一样呢? (因为每个人站的位子不一样,看到的样子就不一样。) (二)、换位观察(选一个小组的同学

23、,记住最开始看到的样子,然后按顺时针方向换位置 说说你每次看到的和刚才的是否一样)教师设计提问:你们看到的形状和刚才的一样吗?那你现在看到的是玩具的那一面呢?为什么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不一样呢?这是怎么回事?小结:对,原来我们换了位子,位置发生了变化,观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状也不一样了。 三、实践应用、创新发展 1、教学课本68页的例1 小明、小亮、小红、小芳也在观察物体,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投影出示例1的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想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是谁看到的就和相应的图片连一连。之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2、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礼物来(出示玩具房子),想请你们给拍拍照。

24、(1)、你想站在什么角度拍照呢?(老师在来之前也给它来了一些特写,不知刚刚你们照的和老师的是否一样?课件出示图片)(2)、如果我要拍摄它的全部呢?该怎么办? (生可能会说两种办法:转动玩具房子或者绕着房子转一周) 你认为哪种办法更好呢?如果这是一幢真的房子,你能让它转动吗?3、巩固新知(1).课本68页做一做。这时开来了一辆汽车,同学们都很好奇,围着这辆汽车,想看个究竟。(课件出示四名学生围着汽车图)这是汽车的哪一面?(逐一设问)这四名同学分别看到了汽车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注意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区别)。(2)、课本70页第3题.同学们,现在你们会观察了吗?其实在咱们的身边还有许多熟

25、悉的物体,比如数学书,你观察过吗?有三位同学正在观察他们的数学书呢?这摞数学书的正面、后面、侧面分别是谁看到的呢?请你们连一连。4、眼力大比拼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特别的会学习、会倾听、还特别的会思考。下面我想考考大家的眼力,我们来一个“眼力大比拼”好吗?(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四、巩固练习1、学生疲劳,中场休息这节课已经进行了三十分钟了,同学们可能有点累了,下面我们就来休息一下,欣赏一些美丽的图片。(课件边播放音乐,边出示图片)看完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精美的图片都是从各个角度进行拍摄的, 2、书上的练习:70页第1、2题。 五、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的开心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收

26、获? 引导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的知识,形成清晰系统的认识。 如果时间还有剩余的,可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不 形 同 状 位 不 置 同 正面 侧面 后面3、全面观察刚才同学们在观察的时候都只是观察到它的一个面,如果我要看到它的每个面那该怎么办呢?(3)、小结: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观察方法。对于一些大的。不能动的物体 ,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这样才能观察的更清楚、更全面。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