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蚕病的种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蚕病的种类.ppt(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蚕病防控专题蚕病防控专题刘吉平刘吉平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2010-3-21主 要 参 考 书 目2010-3-21蚕 病 学绪绪 言言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论论第二章第二章 病毒病病毒病第三章第三章 细菌病细菌病第四章第四章 真菌病真菌病第五章第五章 原生动物病原生动物病第六章第六章 节肢动物病节肢动物病第七章第七章 中毒症中毒症第八章第八章 消消 毒毒第九章第九章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2010-3-21绪 言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 解放初期解放初期pp19601960年
2、代年代年代年代pp1970197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pp1980198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pp19901990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二、蚕病研究的近况二、蚕病研究的近况二、蚕病研究的近况二、蚕病研究的近况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四、四、四、四、蚕病防治现状蚕病防治现状蚕病防治现状蚕病防治现状2010-3-21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一、我国蚕病学的发展过程pp解放初期,农村养蚕各种病害十分猖獗,微粒子病成灾。解放初期,农村养蚕各种病害十分猖獗,微粒子病成灾。n n开展了
3、各种病原对理化因子和消毒剂的稳定性,发现新鲜石灰浆在防开展了各种病原对理化因子和消毒剂的稳定性,发现新鲜石灰浆在防治脓病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制定了相应的消毒防病规程。治脓病方面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并制定了相应的消毒防病规程。n n19561956年,开始重点研究质型多角体病。年,开始重点研究质型多角体病。n n19581958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全年多次养蚕,空头病和软化病爆发。年,开始大规模推广全年多次养蚕,空头病和软化病爆发。n n19591959年,发现非包含体病毒引起的蚕病。建立三级制种四级繁育和微年,发现非包含体病毒引起的蚕病。建立三级制种四级繁育和微粒子病检疫制度。粒子病检疫制
4、度。2010-3-21p1960196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n n开展了病毒感染、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和蚕病爆开展了病毒感染、生理状态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和蚕病爆发的关系,为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发的关系,为蚕病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理论依据。n n“灭蚕蝇灭蚕蝇”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为蝇蛆病防治作出重要贡的发明和推广应用,为蝇蛆病防治作出重要贡献。献。n n开始研究各种养蚕用消毒剂和防病药物。开始研究各种养蚕用消毒剂和防病药物。n n与桑树品种和养成、蚕品种培育和繁殖、养蚕方法等技术与桑树品种和养成、蚕品种培育和繁殖、养蚕方法等技术的改良相适应的以消毒防病
5、为主体蚕病防治技术体系初步的改良相适应的以消毒防病为主体蚕病防治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建立。2010-3-21p1970197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n n漂白粉、防病一号、毒消散等蚕药的研制成功,以及在漂白粉、防病一号、毒消散等蚕药的研制成功,以及在养蚕生产上的大量推广,为蚕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养蚕生产上的大量推广,为蚕病防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n n对真菌病、细菌病和软化病的病原微生物学开展了广泛对真菌病、细菌病和软化病的病原微生物学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的研究。n n较大规模的国际交流开始,在家蚕病原微生物学、致病较大规模的国际交流开始,在家蚕病原微生物学、致病机理、家蚕抵抗性和流行病等方面开始较为
6、系统的研究。机理、家蚕抵抗性和流行病等方面开始较为系统的研究。n n家蚕微粒子病的集团母蛾检验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家蚕微粒子病的集团母蛾检验技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2010-3-21pp19801980年代年代年代年代n n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消特灵等蚕用兽药的推广,为养蚕防病提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和消特灵等蚕用兽药的推广,为养蚕防病提供重要保障。供重要保障。n n出现氟化物污染对养蚕业的严重危害,从蚕品种抗性、氟化物出现氟化物污染对养蚕业的严重危害,从蚕品种抗性、氟化物检测,以及各种防氟技术应运而生。由此对养蚕布局等也产生检测,以及各种防氟技术应运而生。由此对养蚕布局等也产生重大影响。重大影响。n
7、 n由于蚕种繁育形式和养蚕方式的改变,家蚕微粒子病在局部蚕由于蚕种繁育形式和养蚕方式的改变,家蚕微粒子病在局部蚕区爆发,开始了对家蚕微粒子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区爆发,开始了对家蚕微粒子病广泛而深入的研究。n n抗菌肽和家蚕有关抗性物质的研究得到关注。抗菌肽和家蚕有关抗性物质的研究得到关注。n n脓核病病毒等病原的分子生物学和超微结构学等研究得于开展。脓核病病毒等病原的分子生物学和超微结构学等研究得于开展。n n各种蚕病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各种蚕病的快速检验技术研究。2010-3-21pp19901990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年代及以后n n开展了大规模的微粒子病流行病学调查,形成了开展
8、了大规模的微粒子病流行病学调查,形成了“三控一严三控一严”(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控制胚胎传染、严格管理控制桑园虫害、控制环境污染、控制胚胎传染、严格管理)、桑叶叶面消毒和成品卵检验技术等防微措施。)、桑叶叶面消毒和成品卵检验技术等防微措施。n n部分蚕区出现严重的农药和工业污染物对养蚕的危害,开展了部分蚕区出现严重的农药和工业污染物对养蚕的危害,开展了农药和工业污染物对家蚕毒性等的研究。农药和工业污染物对家蚕毒性等的研究。n n省力化养蚕的要求日趋明显,适合于这些模式的防病技术体系省力化养蚕的要求日趋明显,适合于这些模式的防病技术体系研究得到关注。研究得到关注。n n开始全面重视基础研
9、究,部分研究成果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开始全面重视基础研究,部分研究成果为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防治技术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2010-3-21二、蚕病研究的近况二、蚕病研究的近况1995-20081995-2008蚕业科学蚕业科学蚕业科学蚕业科学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2010-3-21微粒子病2010-3-21病毒病2010-3-21 细菌病2010-3-21pp1995-20081995-2008蚕桑通报蚕桑通报蚕桑通报蚕桑通报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2010-3-21pp1995-20081995-2008中国蚕业中国蚕业中国蚕业中国蚕业
10、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发表论文2010-3-21l l从病害的种类而言,微粒子病的实际发生率并非第一,但从病害的种类而言,微粒子病的实际发生率并非第一,但因其危害的严重性而受到高度的关注。因其危害的严重性而受到高度的关注。l l因农药或工业污染引起的中毒是目前养蚕中最为突出的问因农药或工业污染引起的中毒是目前养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题。l l病毒病,尤其是核型多角体病成为农村养蚕最为严重的传病毒病,尤其是核型多角体病成为农村养蚕最为严重的传染性蚕病。染性蚕病。n n微粒子病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产业重要性,以及生物学中微粒子病因其自身的复杂性和产业重要性,以及生物学中的特殊意义而引起广泛关注。的特
11、殊意义而引起广泛关注。n n病毒病虽有不少篇幅,但其中多数为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相病毒病虽有不少篇幅,但其中多数为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相关的内容。关的内容。n n在分子水平的研究不断增加。在分子水平的研究不断增加。2010-3-21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三、蚕病科学的发展方向pp在对病原分子生物学和家蚕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开在对病原分子生物学和家蚕抗性分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互作关系(分子互作和感染基因组学等)的研究,以及基展互作关系(分子互作和感染基因组学等)的研究,以及基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基因、于分子生物学技术(转基因、RNARNA干涉、干涉、miRNAmiRNA和免疫分和免疫分子等)的
12、家蚕抗性改良研究。子等)的家蚕抗性改良研究。pp基于省力化养蚕技术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家蚕病害基于省力化养蚕技术和病原微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的家蚕病害防治技术研究(不同蚕区、不同生产形式和不同生产条件,防治技术研究(不同蚕区、不同生产形式和不同生产条件,及其流行规律;消毒药剂和抗生素等)及其流行规律;消毒药剂和抗生素等)pp非传染性蚕病的研究。非传染性蚕病的研究。2010-3-21四、蚕病防治现状1.环境污染对养蚕生产的威胁日趋严重?2.家蚕微粒子病依然是蚕种制造的威胁!3.核型多角体病流行较为广泛。4.蚕病防治需要新思维和新技术。2010-3-21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论论第一节第一节 蚕病
13、的种类蚕病的种类第二节第二节 蚕病的发生蚕病的发生第三节第三节 蚕体的防御功能蚕体的防御功能第四节第四节 蚕病的流行蚕病的流行2010-3-21第一节第一节 蚕病的种类蚕病的种类蚕病的概念传染性蚕病与非传染性蚕病寄生性蚕病与非寄生性蚕病蚕病的种类蚕偏离正常的生理状况蚕偏离正常的生理状况病原寄生病原寄生 发病发病 病蚕病蚕 传染健蚕传染健蚕致病因素致病因素 发病发病 病蚕病蚕 不传染健蚕不传染健蚕 病原微生物或节肢动病原微生物或节肢动物等寄生而导致蚕儿物等寄生而导致蚕儿发病。发病。指中毒症、蛰伤指中毒症、蛰伤症、生理障碍等。症、生理障碍等。2010-3-21蚕蚕 病病 的的 种种 类(一)类(一
14、)传传染染性性蚕蚕病病病毒病病毒病细菌病细菌病真菌病真菌病微粒子病血液型脓病血液型脓病(NPV)中肠型脓病中肠型脓病(CPV)浓核病浓核病(DNV)卒倒病卒倒病败血病败血病肠道病肠道病黑胸败血病黑胸败血病灵菌败血病灵菌败血病青头败血病青头败血病白僵病白僵病绿僵病绿僵病曲霉病曲霉病2010-3-21蚕蚕 病病 的的 种种 类(二)类(二)非非传传染染性性蚕蚕病病节肢动物病节肢动物病蜇伤症中毒症中毒症生理性病害生理性病害蝇蛆病蝇蛆病壁虱病壁虱病农药中毒农药中毒氟化物中毒氟化物中毒工厂三废中毒工厂三废中毒2010-3-21第二节第二节 蚕病的发生蚕病的发生一一 致病因素致病因素1 1 生物因素生物因
15、素(1 1)引起蚕病的生物因素)引起蚕病的生物因素 寄生性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加害动物:节肢动物、蚂蚁、青蛙、老鼠等。生物因素对蚕具有病原性。(2 2)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特点)生物因素致病作用的特点 具有特定的侵染途径。需要有一定的数量和毒力。有特定的寄生部位和排除途径。指某种微生物指某种微生物对寄主能引起对寄主能引起疾病疾病。2010-3-21毒力毒力:指某种微生物侵入和损害寄主组织的能力。:指某种微生物侵入和损害寄主组织的能力。致死中量(LD50):指杀死50%供试蚕儿的病原微生物的量或毒物量。50%lethal dose 50%effective dose 半数发病剂
16、量(ED50):引起50%供试蚕儿发病的病原微生物量。尚有半致死浓度(LC50)与半数致死时间(LT50)。测定方法参考相关教材。2010-3-212 化学因素(1 1)引起蚕病的化学因素)引起蚕病的化学因素 有害物质污染桑叶、蚕室、蚕具:农药、工厂“三废”、煤烟等。有害物质直接作用于蚕体:农药、烟草等。几种毒物的LD50如下:2010-3-21(2)化学因素作用的特点与毒物的化学性质、进入蚕体的方式和剂量有关。食下、呼吸与接触蚕体对某些化学因素具一定抵抗力。长期接触某种化学因素可产生抗药性。2010-3-213 物理因素物理因素(1 1)引起蚕病的物理因素)引起蚕病的物理因素 机械创伤:养蚕
17、操作粗放(收蚁、给桑、扩座、除沙、采茧、蚕头过密、鉴蛹等)。射线损伤:直射阳光等。(2 2)物理因素作用的特点)物理因素作用的特点 具有触发性;无特异性;无潜伏期。4 4 饲料因素饲料因素 桑叶质量差:桑品种、肥培管理、采运贮、病虫害等。2010-3-215 环境因素饲养环境饲养环境 饲养温湿度、光线、气流等控制不当,不能满足蚕的生理要求,削弱抗病力,导致发病。适宜条件适宜条件 小蚕高温多湿,大蚕通风换气,避免阳光直射。2010-3-216 体质因素即蚕体的生理因素,与蚕品种、蚕种质量及饲养管理水平有关。蚕的抗性:包括抗逆性与抗病性。抗病性又分为感染抵抗性、发病抵抗性和诱发抵抗性。即强健性,对
18、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家蚕通过限制病原微生物的入侵部位或侵染过程而阻止寄生关系成立的抵抗力。家蚕对已侵入其家蚕对已侵入其细胞和组织的病细胞和组织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原微生物,通过其特有的生化过其特有的生化过程和生理机能抑程和生理机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在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发育和增体内的发育和增殖的能力。殖的能力。家蚕在不良理化因子等冲击后,对病原感染和发病的抵抗力。抗逆性:热带系统、中系日系欧系。抗病性:蚕品种多化二化一化。发育阶段大蚕小蚕;盛食将眠起蚕。性别 雄蚕雌蚕。2010-3-212007年小蚕共育户的病蚕年小蚕共育户的病蚕(图片来自廖征宏(图片来自廖征宏)2010-3
19、-21二二 致病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素的相互关系蚕的发病因素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 物理因素 环境因素 饲料因素 体质因素加害动物病 原农药毒物机械损伤物理刺激(温光气)不良环境叶质差品种差异蚕种带毒污染蚕室蚕具桑叶蚕体质下降抗病力降低直接致死抗病力差体质下降中毒而死传 染 病直接致死容易感染容易中毒个体发病群体发病群体发病个体发病易发传染病易发传染病2010-3-21综上所述得出几点结论:1 致病因素致病因素广广为分布(尤其是生物因素)。为分布(尤其是生物因素)。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孔不入。2 蚕病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必有一种
20、蚕病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必有一种主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要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3 致病因素相互致病因素相互交交替相互制约。替相互制约。4 群体饲养,个体群体饲养,个体差差异,局部发病造成蔓延。异,局部发病造成蔓延。2010-3-21三三 蚕病的发病经过蚕病的发病经过(一)病症、病变与病程(一)病症、病变与病程1 病症病症、病变病变、病程病程的概念。的概念。2 有典型病症病变的蚕病种类有典型病症病变的蚕病种类 有有典型病症典型病症与与典型病变典型病变的蚕病。的蚕病。3 病原微生物感染蚕后的病原微生物感染蚕后的病程病程。蚕感病后出现的肉眼可见的典型症状。指组织器官的病症。从蚕感染
21、到出现病症或死亡的时间。据此,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2010-3-21常见传染性蚕病的病程常见传染性蚕病的病程发病因素发病因素 蚕蚕 龄龄 发病或死亡时间发病或死亡时间 病病 程程血液型脓病血液型脓病 13 34天天 亚急性亚急性 45 46天天 亚急性亚急性中肠型脓病中肠型脓病 1 47天天 慢性慢性 23 610天天 慢性慢性 45 812天天 慢性慢性浓核病浓核病 一般一般712天天 慢性慢性细菌性败血病细菌性败血病 1天天 急性急性细菌性中毒症细菌性中毒症 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急性急性细菌性肠道病细菌性肠道病 慢性慢性白僵病白僵病 12 23天天 亚急性亚急性绿僵病绿
22、僵病 710天天 慢性慢性曲霉病曲霉病 1 1天天 急性急性 23 24天天 亚急性亚急性微粒子病微粒子病 12 312天天 慢性慢性 45 7天天蛹或蛾蛹或蛾 慢性慢性2010-3-21(二)(二)蚕病发生的经过蚕病发生的经过蚕病发生的蚕病发生的经过经过:病原侵入:病原侵入 引起蚕体一系列反引起蚕体一系列反应应 出现典型病症病变的过程。出现典型病症病变的过程。依病情发展,分为以下依病情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时期三个时期:1 潜伏期潜伏期 2 发病期发病期 单纯感染单纯感染;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原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与与继发性感染继发性感染;3 转归期转归期 痊愈痊愈;维持病态维持病态;死亡死亡;病原
23、侵入蚕体,但未出现任何病症。病原寄生后,出现典型病症并产生生理功能的显著变化时。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由两种不同的病原引起的两种传染病在蚕体内同时发生。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先行感染后又被另一种病原微生物传染,前者称原发性感染,后者为继发性感染。即蚕病的即蚕病的结局。结局。2010-3-21第三节第三节 蚕体的防御功能蚕体的防御功能昆虫昆虫缺乏免疫淋巴系统,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然而,缺乏免疫淋巴系统,不能产生免疫球蛋白。然而,昆虫却是地球上昆虫却是地球上最为繁荣最为繁荣的一类生物。的一类生物。WHY?昆虫经昆虫经4亿年进化所形成的许多亿年进化所形成的许多独特生存机制独特生存机制,尤其是,尤其是
24、抵抗病原体侵染的抵抗病原体侵染的活体防御机制活体防御机制起到了主要作用。起到了主要作用。对活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是蚕病防治的基础。对活体防御机制的研究,是蚕病防治的基础。2010-3-21昆虫的活体防御机制:体壁、消化管、体液三部分。一一 体壁的防御机能体壁的防御机能 1 1 有效屏障;(表皮层)有效屏障;(表皮层)2 2 蜡质层防御真菌侵染;(脂肪酸)蜡质层防御真菌侵染;(脂肪酸)3 3 可治愈性感染;(蜕皮)可治愈性感染;(蜕皮)4 4 体壁中酚氧化酶系统;(产生黑色素)体壁中酚氧化酶系统;(产生黑色素)5 5 真菌蛋白酶抑制剂;真菌蛋白酶抑制剂;2010-3-21二 消化管的防御机能 1
25、1 内膜与围食膜内膜与围食膜前后肠内膜内表面蜡质层前后肠内膜内表面蜡质层内膜内膜。中肠内表面存在中肠内表面存在围食膜围食膜。问题:问题:为什么起蚕、将眠蚕抗病力差?为什么起蚕、将眠蚕抗病力差?2 2 消化管消化管较短较短 分子量10800,由10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是抑制消化管内细菌增殖的重要物质。食物的排出时间:1龄2hr,2龄2.5hr,34龄3-3.5hr,5龄5hr3 3 强碱强碱性消化液性消化液4 4 抗菌物质:抗菌物质:非特异性非特异性(CACA、CHACHA、PTAPTA、D-DAPAD-DAPA、CuCu2+2+等);等);特异性特异性(AEPAEP 抗肠球菌抗肠球菌蛋白蛋白
26、Anti-Anti-EnterocecciEnterocecci Protein Protein)。)。2010-3-21 5 消化液中的抗病毒物质消化液中的抗病毒物质RFP 红色荧光蛋白质红色荧光蛋白质(RFP)对病毒有)对病毒有灭活灭活作用。作用。叶绿素酶叶绿素酶叶绿素叶绿素a+中肠细胞蛋白质中肠细胞蛋白质 RFP 碱性碱性 光光Red Fluorescent Protein:1969年向井提出;1976年林屋精制。分子量为37000。1981年内田发现n-RFP,分子量28000,使NPV失活。6 消化管内消化管内正常正常合理的微生物区系合理的微生物区系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问题抗生素的合理
27、使用问题。2010-3-21三 体液的防御机制1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 家蚕中起吞噬作用的是家蚕中起吞噬作用的是颗粒细颗粒细胞胞;其;其过程过程为:小型病原体侵入血液为:小型病原体侵入血液识识别别吸附吸附吞入吞入溶酶体酶将病原体清除。溶酶体酶将病原体清除。家蚕血细胞的类型家蚕血细胞的类型?在昆虫中起吞噬作在昆虫中起吞噬作用的一般是浆细胞。用的一般是浆细胞。2 2 包围作用包围作用(包囊作用)(包囊作用)许多血细胞许多血细胞(颗粒细胞、浆细胞)将病原体包围(颗粒细胞、浆细胞)将病原体包围而形成而形成囊状体囊状体,杀死病原体或起阻碍,杀死病原体或起阻碍作用。作用。2010-3-213 酚氧化酶系统 正
28、常情况下,昆虫血液中的酚氧化酶系统(PO)以其非活化的前驱体(proPO)存在,当病原侵入后,PO被激活。其过程其过程:细菌细胞壁中细菌细胞壁中肽聚糖肽聚糖真菌胞壁真菌胞壁-1,3-葡聚糖葡聚糖+识别识别Pr结合丝氨酸型蛋白酶活化proPOPO+500u 肽酪氨酸、多巴等形成黑色素黑色素促进吞噬、包围作用2010-3-214 防御性物质(抗菌物质)蚕体蚕体诱导因素诱导因素抗菌物质抗菌物质病原、非感染性的物理或化学因素抗菌蛋白抗菌蛋白凝集素凝集素溶菌酶溶菌酶蛋白酶抑制物蛋白酶抑制物1980年,年,Hultmark等从惜古比天蛾等从惜古比天蛾(Hyalophora cecropia)蛹中分离出抗菌
29、蛋白,称为蛹中分离出抗菌蛋白,称为天蚕素天蚕素(cecropia)。)。作用:对人、畜、昆虫、植物的重要病原细作用:对人、畜、昆虫、植物的重要病原细菌及某些病毒、原虫、癌细胞均有抑制或杀灭菌及某些病毒、原虫、癌细胞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作用。诱导产生抗菌蛋白的主要成分是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1)抗菌蛋白抗菌蛋白2010-3-21昆虫抗菌蛋白种类昆虫抗菌蛋白种类天蚕素(天蚕素(Cecropin)抗菌蛋白。)抗菌蛋白。防卫素(防卫素(Defensin)类抗菌蛋白。)类抗菌蛋白。樗蚕素(樗蚕素(Attacima)类抗菌蛋白。)类抗菌蛋白。富含脯氨酸类抗菌蛋白。富含脯氨酸类抗菌蛋白。天蚕素A、B、C、D;
30、鳞翅肽;杀菌肽;麻蝇毒素I等。为分子量约4000的耐热碱性肽类。从绿蝇、麻蝇幼虫及意大利蜂蜂王浆中分离得到。为分子量约4000的富含半胱氨酸耐热蛋白。从惜古比天蛾蛹体、麻蝇及绿蝇幼虫体内分离得到。从家蚕幼虫、意大利蜂成虫、果蝇幼虫中分离得到。2010-3-21(2)凝聚素(Lectin)病原侵染诱导凝聚诱导凝聚素活性素活性侵入体内的细菌、原生动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凝聚。激活血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和包围作用。体壁损伤加快伤口处血液凝固而堵塞伤口,以防病原侵入。2010-3-21(3)溶菌酶(溶菌酶(Lysozyme)(4)蛋白酶抑制物蛋白酶抑制物(Proteinase inhibitor)是是阻碍蛋
31、白酶活性的一类蛋白质。从家蚕血液中精制的强阻碍蛋白酶活性的一类蛋白质。从家蚕血液中精制的强活性活性F型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型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伸长。菌丝伸长。一类催化一类催化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乙酰氨基葡萄糖或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中的中的-1,4-糖苷键的水解酶,可将血细胞吞噬糖苷键的水解酶,可将血细胞吞噬或包围的病原体分解。或包围的病原体分解。2010-3-21第四节 蚕病的流行一一 蚕病的蚕病的感染感染感染感染(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其中繁殖(传染):病原微生物侵入蚕体并在其中繁殖和寄生,产生特异性刺激,引起蚕体一系列保护反和寄生,
32、产生特异性刺激,引起蚕体一系列保护反应,并不一定出现病症。应,并不一定出现病症。(一)(一)病原病原(二)(二)传染途径传染途径(三)(三)病源体的定位、扩展及排出病源体的定位、扩展及排出(一)(一)病病 原原1 病原体病原体的来源的来源 病蚕或患病昆虫的病蚕或患病昆虫的尸体尸体。病蚕或患病昆虫的病蚕或患病昆虫的排出物排出物、分泌物分泌物或或渗出物渗出物:粪:粪便、血液、消化液、蛾尿、鳞毛等。便、血液、消化液、蛾尿、鳞毛等。病蚕(蛹、蛾)或患病昆虫的病蚕(蛹、蛾)或患病昆虫的蜕出物蜕出物:卵壳、蜕、:卵壳、蜕、鳞毛、茧等。鳞毛、茧等。病蛾所产的病蛾所产的卵卵。2010-3-21病原体的存在病原
33、体的存在2010-3-212 病原体的分布 空间分布:蚕室、蚕具、桑园及周围环境。时间分布:同批蚕小蚕期少,上蔟达到高峰;全年中春蚕期少,夏秋期增加。3 病原的生命力病原的生命力 多角体、芽孢、分生孢子;多角体、芽孢、分生孢子;包被包被 裸露裸露(二)(二)传染途径传染途径接触传染接触传染;创伤传染创伤传染;食下传染食下传染;胚种传染胚种传染。病原体进入蚕体的途径病原直接侵入蚕体内寄生病原从伤口侵入蚕体寄生病原微生物污染桑叶或卵壳,食下进入消而化管引起感染发病病原体寄生母蛾及其体内的卵,通过卵而传到次代2010-3-21各种蚕病的传染(感染)途径各种蚕病的传染(感染)途径2010-3-21(三
34、)(三)病原体的定位、扩展及排出病原体的定位、扩展及排出病原体病原体侵入蚕体侵入蚕体特定部位特定部位寄生繁殖寄生繁殖体内传播体内传播局部或全局部或全身病症身病症特定途特定途径排出径排出1 定位定位2 扩展扩展3 排出排出病原体长期以来形成了稳病原体长期以来形成了稳定的寄生环境,只在特定定的寄生环境,只在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中寄生。的组织或器官中寄生。定位后寄生繁殖,定位后寄生繁殖,在体内传播,引在体内传播,引起病变。起病变。特定途径(前述)排出体外特定途径(前述)排出体外沿组织器官;血沿组织器官;血液循环;通过神液循环;通过神经系统。经系统。2010-3-21二 病原体的扩散与传播(一)扩散(一)
35、扩散1 人为扩散;人为扩散;2 自然扩散;自然扩散;3 其它;其它;(二)(二)传播传播1 水平传播水平传播:蚕座内;与野外昆虫交叉;其它;:蚕座内;与野外昆虫交叉;其它;病原体从所在地转病原体从所在地转移到蚕,并感染使移到蚕,并感染使蚕发病的过程。蚕发病的过程。同期养蚕时,病同期养蚕时,病原体的传播。原体的传播。2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经卵(胚种);残留病原体;:经卵(胚种);残留病原体;上季(世代)蚕上季(世代)蚕病原体传播给下病原体传播给下季(世代)蚕季(世代)蚕2010-3-21病原体的来源及扩散病原体的来源及扩散病蚕或病虫(病蚕或病虫(E、L、P、A)尸体尸体排泄物排泄物脱出物脱出物卵
36、卵蚕粪、蛾尿等蚕粪、蛾尿等消化液、血液等消化液、血液等蜕、鳞毛、茧、卵壳蜕、鳞毛、茧、卵壳桑叶桑叶蚕具蚕具养蚕人员养蚕人员家畜家禽家畜家禽自然漂移自然漂移桑叶桑叶蚕蚕2010-3-21三三 蚕病的流行规律蚕病的流行规律(一)传染性蚕病流行的几个阶段(一)传染性蚕病流行的几个阶段 1 流行前期:流行前期:最佳防治期最佳防治期有效防治期有效防治期难以控制难以控制病原病原侵入侵入至蚕群至蚕群局部发病局部发病。2 发展期:发展期:传染源传染源再再次感染次感染3 大流行期:大流行期:出现出现大批大批典型症状,典型症状,死亡死亡达高峰。达高峰。4 熄灭期:熄灭期:病蚕大量死亡或病原被消灭。病蚕大量死亡或病
37、原被消灭。2010-3-21(二)(二)影响蚕病流行的因素影响蚕病流行的因素1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环境环境蚕体蚕体病原病原蚕体质差蚕体质差病原繁殖病原繁殖易易发病发病2 饲育技术饲育技术良桑饱食良桑饱食环境适蚕环境适蚕分批提青淘汰弱小蚕分批提青淘汰弱小蚕增强体质不易发病表现为表现为:春季好于夏秋季;北方好于南方;新区好于老区。:春季好于夏秋季;北方好于南方;新区好于老区。3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抗病力弱的品种抗病力弱的品种易易发病发病2010-3-21夏天流行发生的病毒病夏天流行发生的病毒病2010-3-21四 蚕病防治的指导思想 指导方针指导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有效措施有效措施:1 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品种。2 彻底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彻底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3 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儿体质。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