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096769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50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第一节 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政府预算公共收入和公共支出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家庭对政府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所以随着一国人均收 入的增长,公共支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将增长。公共支出包括:(i)政府消费(G)(ii)政府投资 (iii)转移支付(Tr)(iv)公债利息支付公共收入包括:(i)个人和公司所得税(直接税)(ii)支出税(间接税或直接税)(iii)财产税(直接税)(iv)国有企业利润政府赤字预算与公债=命题1:政府预算赤字等于政府净债务的变化量。说明:令 为政府的净金融资产存量,T为扣除转移支付后的一次 性总付税收收入,=命题

2、2:政府预算赤字等于公共部门投资和储蓄的差额。说明:令 政府储蓄=总税收收入政府经常性支出(G+Tr+)(7.2)将(7.2)式代入(7.1)式得:则有:(7.1)政府为预算赤字融资的途径:(i)向私人部门借债。(ii)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通过增加货币供给量来融资。引入公共部门后的经常项目概念=概念之一:=概念之二:CA=Y-(C+G+I)=概念之三:第二节第二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1.平衡预算下政府支出增加的政策效应基本假设(i)政府税收是一次性总付税收。(i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即时期1和时期2。(ii

3、i)政府在两个时期始终维持平衡预算。政府支出暂时增加的政策效应=政策 令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来暂时增加G,且该财政计划满足:=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结论:经常项目的恶化下降至下降至1G(i)小国开放经济S,I图解:CAIr(ii)资本控制经济图解:CAIS,Ir结论:(iii)大国开放经济图解:ABCDIS,Ir结论:。扩至目盈余由国外经常项,扩至大国经常项目赤字由上升至世界利率从下降至私人储蓄下降*CACDBDB1G 政府支出持久性增加的政策效应政策 令 某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所制定的财政政策是平衡预算政策,

4、即 均为零,现设政府拟通过税收融资持久性增加G,且该 财政计划满足:维持不变。和,和ggiii21S)()(。且TTGG2121D=D=D=D=政策对家庭行为的影响保持不变。保持不变。下降,而持久收入的下降。且和和D=DppTTTG11212121S,TG=政策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和G21G均无影响。或、对保持不变r1CAS2.2.李嘉图等价李嘉图等价原理只要政府税收的现值保持不变,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 约束没有影响,从而也不会影响私人消费支出。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推论:=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的框架下,给定政府消费支出 ,,政府 投资支出 和第二期政府债务 ,则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 庭预算约束 没有影

5、响。证 在家庭生活于两时期框架下,(7.3)(7.4)显然,当给定时,税收现值也得以确定,从而根据李嘉图等价原理得知此时税收的时间路径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影响。李嘉图等价原理的政策意义=政府支出不变时减税政策对国民储蓄没有影响,从而也不影响 经常项目和利率。由于政府会通过将第二期税收增加 来偿还第一期的 债务 ,所以实施减税后 仍为零。(i),且政府初始时对两时期制定了平衡预算政策,即:说明:现假设政府拟通过债务筹资使其在支出不变的情况下将 减 少。又因为政府支出在减税时保持不变,所以根据“推论”知减税政 策对家庭预算约束没有影响,从而 由于支出不变时的减税不影响 ,所以也不影响国民储 蓄,从而

6、也不影响经常项目和利率。李嘉图等价原理的局限 (i)公共部门可能比家庭具有更长的借债视界。(ii)流动性受限制。(iii)存在不确定性。第三节第三节 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相互作用: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相互作用: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政策效应非一次性总付税收的额外经济损失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结论:税收会扭曲家庭和企业在其经济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相对价格,从而扭曲人们的选择行为,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最终导致额 外经济损失。=宏观经济学的经验结论:以个人所得税为例,MTR 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作量普遍降低。总供给减少。最佳税收制度:巴罗(Barro)的建议建议:政府应该实行长期

7、保持不变的税制,因为边际税率保持 不变的税制比起边际税率忽高忽低的税制扭曲成本要低。实现途径:通过在政府支出较高的时期增加预算赤字和公债使 预算跨时期得到平衡,而不是在每一个时期都保持 平衡,从而使各时期税率维持在相同水平。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拉弗(Laffer)曲线=总税收收入函数单调性之谜:t对努力工作既有收入效应,又有替代效应。t时Y(t)即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t时T=tY(t)即可能增加,又可能减少。拉弗的推断:从零税收开始,t的提高会带来总税收收入的增加,但在达到某 一点之后,税率再提高会使总税收收入减少。=拉弗曲线:tT01政策含义:如果高税率对创造收入造成严重负激励,那么

8、政府按高 税率收取的税收收入很可能低于按低税率收取的收入。第八章第八章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第一节 货币:定义、职能和度量货币的定义货币是指在商品交易中被广泛接受用来作为支付手段的那种 “东西”,如现金、支票账户等。种类:(i)商品货币,如金银、牲畜等。(ii)信用货币,即由贵金属或其他商品支持的纸币。(iii)法定货币,即没有商品支持从而没有内在价值 的纸币。货币的职能(i)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能够避免物物交易所要求的需求的双重 偶合,从而节约交易费用。(ii)价值尺度 =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可简化相对价格的决定,从而节约交易费用。(iii)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被赋予对资源的支配权

9、,从而可以廉价地 充当财富储藏手段。货币的度量(i)货币层次的划分=划分的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其价值没有任何损失的条件下迅速 兑换为现金的能力。=货币供应量指标类别:=流通中的现金+支票存款+转账信用卡存款=+储蓄存款=+其它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ii)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指标的界定=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它存款=+金融债权+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第二节 货币经济和家庭预算约束1.货币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名义变量与价格若干名义变

10、量的定义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Q实际可支配收入为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PQ名义可支配收入为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定义:实际利率:现在增加一单位产出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消 费的产出数量。名义利率:现在增加一单位货币去购买金融资产在下期所能多获 的货币数量。=两者之间的关系:(8.1)(8.2)2.货币经济下的家庭预算约束假设(i)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最初和最终都不持有资产,(ii)家庭储蓄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积累债券,还可以用于 积累货币,(iii)货币利率为零。预算约束(8.3)(8.4)将(8.3)式和(8.4)式结合起来得:(8.5)又因为 即 两时期家庭预算约束。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需求

11、的交易理论货币需求的交易理论1.鲍莫尔托宾模型(the Baumol-Tobin Model)家庭持有作为“劣势资产”的货币的收益和成本收益:方便未来的交易,即可节省出售生息资产以获取货币所必须承担的交易费。成本:损失掉持有生息资产所获得的利息收入。=两难选择:若增加货币持有量交易费减少,但利息损失增加。而若减少货币持有量利息损失减少,但交易费增加。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本假设(i)家庭每月的名义收入为PQ,在月初全部自动存入不能直接 用之进行交易的生息储蓄账户。(ii)家庭在一个月当中去N次银行,每次取款额为 ,并且 在一月中的每个N分之一时间段内按固定支出率逐渐化完 ,全月总支出等于全月总收入

12、PQ。(iii)家庭每次前往银行的取款成本为固定成本Pb。鲍莫尔托宾模型的数学表述证明:图解:0成本鲍莫尔托宾模型的基本结论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名义货币持有量有同方向相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没有“货币幻觉”)实际收入增加会提高货币的意愿持有量,但货币需求的实际 收入弹性小于1(即货币持有量存在规模经济)。说明:=利率上升会造成货币需求下降,且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 =提款成本增加会造成货币需求上升,且货币需求的提款成本弹性 为2.货币收入周转率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定义=货币收入周转率是指在既定时期内,为支持名义总收入价值,单位货币的流通次数,即国民收入对货币需求量的比率。货币收入周转率的决定因素ibQPD

13、2M =biQMPQD2V =所以货币收入周转率因为结论:(i)iV(ii)QV(iii)技术进步及金融管制放松bV(iv)P对V 没有影响非货币主义与货币主义之争非货币主义:(i)V受i,Q及b的影响。(ii)M的变化在短期内 可能影响P和Q。货币主义:(i)V是常量,Q是外生 变量。(ii)控制M是控制价格 水平的关键。第九章第九章 货币供给过程货币供给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给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给1.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作为垄断发行货币的银行 即:在不允换货币体系中,中央银行垄断货币的发行,并通过国 家强制使其所发行的货币得以在全国范围流通。=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使政府掌

14、握一种收入来源:铸币收入。作为银行的银行 (i)集中保管各商业银行的准备金。(ii)办理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间的资金清算。(iii)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作为政府的银行(i)代理国库,即经办政府财政预算收支,充当政府的出纳。(ii)充当政府的金融代理人,代办各种政府金融事物,如国债 的发行与还本付息、外汇的买卖业务等。(iii)为政府提供资金融通,即直接向国家财政提供贷款或透支。=中央银行极可能沦为政府弥补预算赤字的工具,从而使货币 发行失控。(iv)执行金融行政管理,并通过货币政策实现其对金融领域乃至 整个经济的宏观调节。2.中央银行改变基础货币的三种途径定义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Mh),指流

15、通中所有的通货(钞票 和铸币)的价值(CU)加上私人银行的储备(R),即Mh=CU+R.=每个国家的中央银行都能够决定高能货币的供给。途径中央银行贴现贷款基础货币外汇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说明:(i)在公开市场上,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导致高能货币 供给增加,反之则导致高能货币供给减少。(ii)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贴现率,改变私人银行从贴现窗口所获 取的贷款数量,从而同等程度地影响基础货币。(iii)在固定汇率制和肮脏浮动汇率制下,中央银行既可以买进外汇 以增加高能货币供给,又可以卖出外汇以减少高能货币供给。中央银行能够准确预测这种操作对货币基础的影响优点要求政府债券市场有足够的交易量缺点不能预测贴

16、现率政策对高能货币的确切影响缺陷2.高能货币供给与政府预算约束高能货币存量变动的基本等式令:为中央银行持有的政府债券存量。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存量。为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所作的贷款存量。E为按每单位外币可兑本国货币的数量来度量的汇率。则 高能货币存量的变化:(9.1)在资本控制下,由于 政府预算赤字的融资途径忽略贴现窗口,(9.1)式可变为:(9.2)说明:(i)政府可通过印制货币(即中央银行用高能货币购买 国债)、向私人部门借债以及减少外汇储备这三种 途径为预算赤字融资。(ii)通过中央银行购买国债来为赤资融资(即赤字货币 化)从本质上是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税为它的支出筹措 资金。政府预算约束

17、政府预算的一般形式:(9.3)(9.4)又因为:(i)政府对银行持有公债不支付利息。(ii)政府可获得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利息。即 包含中央银行和财政部在内的公共部门预算约束。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1.货币乘数: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相关概念的界定=货币供给 =流通中的通货(CU)+在银行系统的活期存款(D)非银行公众持有货币的方式 其选择偏好记为通货对存款的比率:方式:(i)持有通货(ii)持有活期存款=私人商业银行持有储备金的原因原因:(i)法律的要求(ii)满足客户的要求其中,储备存款比率:货币乘数假设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买100元国债,即 ,且则货币乘数可解释

18、如下:(i)银行体系创造货币的过程第一轮第一轮 100 20 80 8 72 100 第二轮第二轮 14.4 57.5 5.8 51.8 72第三轮第三轮 10.4 41.4 4.1 37.3 51.8第四轮第四轮 7.5 29.8 3.0 26.8 37.3第五轮第五轮 5.4 21.4 2.1 19.3 26.8 总计总计 71.4 285.7 357.1 (ii)货币乘数计算 元元元1.3577.285.4.416.57804.71.4.104.14201=D+D=D=+=D=+=DDCUMDCU货币乘数:结论:既定存量的高能货币能带来比他大得多的 ,因为商业 银 行能够创造货币。2.货

19、币供给的理论模型模型:货币供给 是高能货币存量 的某一倍数,即 ,其中 为货币乘数,且推导:根据:(i)(ii)可得:即模型中的三个外生变量(i)高能货币存量Mh图析:中央银行法定准备率法定储备市场利率贴现率银行间拆借利率持有超额储备的机会成本储备不足时借款成本超额储备商业银行储备(ii)储备对存款比率的决定因素(iii)通货对存款的比率的决定因素:市场利率市场利率公众对银行清偿公众对银行清偿能力的信心能力的信心而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可控制变量与不可控制变量 可控制变量:(i)基础货币Mh (ii)法定准备率(iii)贴现率不可控制变量:(i)储备对存款比率 (ii)通货对存款比率结论:

20、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但不能完全控制它。=货币供给控制目标变量的选择:非货币主义与货币主义的分歧非货币主义:控制利率(目标变量)控制影响产出、就业及价格水平等。货币主义: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1.当价格是确立货币市场均衡的唯一变量时均衡的决定均衡条件:图解:MPA货币供给的扰动与均衡的变动 设 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购买债券以增加货币供给,从而旧的均衡被破坏,则新的均衡可以下面四种方式恢复:(i)以价格上升的方式。(ii)以利率下降的方式。说明:图解:PMAB说明:MPAB图解:(iii)以收入增加的方式。说明:1MMPAB图解:(iv)以M内生下降的方式。M的增加被M的内剩下降抵消说明:MPA图解:2.当利率是确定货币市场均衡的唯一变量时均衡MAi均衡的变动MA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