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单元总体思路【教材分析】本单元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第二个独立的说明文单元,与八上的事物说明文不同,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了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单元目标】1. 学会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2. 巩固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3.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尤其是逻辑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教学思路】1. 大自然的语言是教读课,也是一篇典型的事理说明文。提取主要信息,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是本文的一个教学重点。教学上采取信息筛选法,让学生用文中的
2、话或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并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是教读课。将文章的内容进行拆分阅读,用思维导图帮助理解本文的具体内容,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相关的句子或语段,体会两文逻辑性强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特点。3. 大雁归来是自读课,让学生实践本单元所学的信息筛选法,归纳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感悟作者的情怀,从情感引向思想,从而对其思想内涵形成认同。4. 时间的脚印是自读课,继续巩固和实践运用筛选信息法,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品味本文拟人化的语言,运用层次拆分法, 养成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激发学生探
3、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写作说明的顺序先引导学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选择恰当的说明顺序,再训练学生在指定的说明顺序下进行写作的能力。【1+1+X 设计】【课时安排】1. 大自然的语言(2 课时)2.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2 课时)3. 大雁归来(1 课时)4. 时间的脚印(1 课时)5. 写作 说明的顺序(2 课时)6. 综合性学习 倡导低碳生活(2 课时)3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
4、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
5、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教学要点5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课时1. 找出本文说明对象,明确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点,把握找说明对象的方法。2. 通过信息筛选法,掌握本文的说明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听过大自然的语言吗?对,你们一定听过,比如那一片秋天的落叶,比如那一片雪花,它们就在告诉你季节的信息,只要你掌握了这些信息,你就一定能更好地听懂大自然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6、来学习这篇事理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吧,让我们和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一起,走近物候学,走进科学。板书课题。二、抓对象,明方法学习说明文首先要理解这篇文章说明什么,上个学期我们学过事物说明文,知道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就是事物,如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就是“苏州的一百多处园林”,那么,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又是什么呢?1. 学生结合上学期事物说明文的学习,说说在说明文中,说明对象一般在文章哪里找? 怎么找?(PPT 显示)抓对象,明方法说明对象一般在文章哪里找?怎么找?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师生一起总结方法:判断说明对象,可先看题目,如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蝉, 这些文章的题目就表明了要说明的对象
7、,如果从题目中看不出说明对象,就要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如梦回繁华一文中,“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便是北宋风俗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幅。”“清明上河图是一副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这些首括句、中心句都表明了这一段的说明对象。2.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文章题目,勾画圈点重要语句,找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本环节可分两步走。第一步,讨论题目是不是本文所说明的对象? 明确:“大自然的语言”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它把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意在说明大自然可以通过一些物候现象告诉我们什么,但由于它采用了修辞手法,表意不直接, 所以不能充当本文的说明对象。但是,题目也提示了
8、我们,本文要解答的是大自然的物候现象能够告诉我们一些事情的原理,所以,题目告诉了我们寻找的方向。第二步,学生围绕刚才关于题目的讨论,勾画圈点重要语句,再找说明对象。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物候学。就是自然界的生物对季节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反映, 即生物对气候的适应。交流中可能出现的争论以及解答,示例:(1)物候就是说明对象。解析:课文第 3 段讲到“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但是很明显,它是给物候一个定义,但物候是现象而不是一个事理,所以也不能充当本文的说明对象。(2)物候学就是说明对象。解析:课文第 3 段讲到“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
9、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说明物候学是一门科学,解决的是自然界的生物对季节和气候变化所做出的反映,它也和本文题目所提示的内容相符,所以,它很有可能就是本文的说明事理。进一步验证:如最后一段的关键语句“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物候学是一门科学,说明物候学蕴含科学原理,所以可以判断是本文要说的事理。如倒数第二段“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也说明本文主要说明的是“物候学”。
10、由此可以得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学。”3. 本环节小结。通过本环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寻找事理说明文所说明事理的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总结:(PPT 显示)寻找事理说明文所说明事理的方法(1) 看题目:题目即使不是说明对象,也有重大的提示作用。(2) 抓关键语句:一般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很可能提示了说明对象。(3) 验证:即是回到文中看看,是不是围绕这个说明对象进行说明的。三、筛选信息,理清内容本文围绕“物候学”说明了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用抓中心句和概括信息的方法, 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回答问题时,要求带上段落,如:我找到了第 3 段的主要信息,它是。(PPT 显示)筛选信息,理清内容本文围
11、绕“物候学”说明了什么?请快速浏览课文,用抓中心句和概括信息的方法,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格式:我找到了第 3 段的主要信息,它是。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并回答交流。(PPT 显示)示例:第 1 段:作者列举了大家所熟悉的自然现象。(信息概括法)第 2 段:进一步说明人们注意到自然现象和气候的关系,并用以安排农事。(信息概括法)第 3 段:由前两段所讲的自然现象引入物候和物候学的定义。(信息概括法)第 45 段: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抓中心句法)第 610 段: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或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抓中心句法)第 1112 段: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信息概括法
12、)明确:13 段,我们采用的是信息概括法。所谓信息概括法,就是在没有中心句、概括句的前提下,进行主要信息的提炼,而提炼也就是抓主要内容,进行信息的整合,删除次要信息。如第 1 段,它主要讲的就是一些自然现象,这在说明文中叫“举例子”,所以我们把它概括为“作者列举了大家所熟悉的自然现象”。410 段,我们采用的是抓中心句法。所谓抓中心句法,是指有比较明显的句子可以概括文章的中心,我们直接找出来或者进行变形使用。如第 6 段到第 10 段里,第 6 段的句子“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是一个问句,但极具概括意义,所以我们把它变成陈述句就是“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从而很好概括了这几段的
13、内容。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筛选主要信息、抓课文题目等方法理清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相信只要大家掌握了方法,以后的说明文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五、布置作业1. 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考本文的说明顺序。2. 结合课后练习三、练习四,体会文章说明方法的作用和说明语言的特点。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整合概括课文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说明事理的严密性。2. 初步明确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不同,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明白了说明对象,初步理清了说明内容,今天,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语言的严密性。二、整合信息,理清顺序1. 上节课大家
14、很积极地找出了文章主要说明的信息。接下来,我们来梳理整合,并思考:(PPT 显示)整合信息,理清顺序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提示:整合信息是语文学习的另一项能力,它要求对文章内容进行精确提炼,思考文章的写作思路。这个环节我们也分两步走。(1) 根据上节课的梳理的说明内容,画出本文的思维导图。教师最后提供示范:(PPT 显示)(2) 用指定句式来概括整理本文的写作思路。(PPT 显示)本文的写作思路:格式:这篇文章先说明了,接着说明了,最后说明了。学生思考后回答。示例:(PPT 显示) 本文的写作思路:这篇文章先由自然现象引出物候学,并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什么是物候学),接着说明了物候现象
15、来临的决定因素(为什么会有物候现象),最后说明物候学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该怎么对待物候学研究)。2. 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展示逻辑顺序中的几种常见类型。(PPT 显示)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由因到果 本文的说明顺序:格式:本文是采用了顺序来说明物候学这一对象的,因为文章是按照从 到的思路来说明的。学生思考后回答。示例:逻辑顺序,因为文章是按照现象到本质(或由表及里)的思路来说明的。文章先列举物候现象,再着重说明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正是遵循了这一规律。三、精读主体,体会严密性很明显,本文主要说明的是物候现象来临的决定因素。下面,就让我们再次精读这一部分,说说它
16、如何体现了说明事理的严密性。提示:可以通过关键词句法来分析。如精读 710 段,快速抓住每段的中心句。(PPT 显示)710 段中心句:第 7 段:首先是纬度。第 8 段: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第 9 段: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第 10 段: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逻辑顺序(主要到次要):“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还有”)由中心句和关键词语可以看出,这一部分作者的介绍是按照“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物候学的决定因素,体现了说明事理的严密性。提示:接着,我们由整体再到局部,精读 710 段的每一段,理清每一段的内部顺序。(PPT 显示
17、)710 段内部顺序:第 7 段:“值得指出的是”由一般到特殊第 8 段:“凡是”“所以”由因到果第 9 段:“不过”“考虑到特殊的情况”由一般到特殊可见,在事理说明文中,不管是全文,还是每一个段落都有严密的说明顺序,之所以有这么严密的说明,是因为要把事理说明白,让大家明白事理的成因。四、小结课文,明事理事物不同通过这篇事理说明文的学习,我们基本把握了事理说明文的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事理说明文和事物说明文的不同之处。学生结合课文回答,师总结。(PPT 显示)事理说明文与事物说明文(1) 说明对象不同: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2) 说明内容和
18、目的不同:事物说明文一般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如本文就是告诉我们物候学的原理、成因的事理。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理清了本文说明事理的顺序,说明事理的严密性,也初步明白了事物和事理说明文在说明对象和目的上的不同,相信大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一定会更轻松。六、布置作业1. 收集与物候现象相关的诗句(每人收集 3 句以上)或是写自己观察到的家乡物候现象。2. 运用本课学习的方法预习第六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3
19、. 课后阅读“名师 1+”统编教材同步读写训练中那些将小水珠玩弄于股掌之上的生物,完成相关练习。参考示例:(收集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线。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教学要点7* 大雁归来1. 理清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2. 揣摩语句,感悟作者的情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各
20、种生命的尊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纪录片迁徙的鸟主题曲To Be By Your Side 视频,初步了解大雁,营造氛围。我们知道大雁是一种秋寒南征、春暖北归的候鸟,那么本文迎接大雁归来的人是谁? 又带着怎样的心情呢?二、布置自读,检查预习1.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结合旁批以及文后“阅读提示”,圈画批注。在阅读时要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疑问,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2. 学生展示自己查到的作者资料和写作背景。三、自读课文,完成任务任务单一:筛选信息,把握内容。默读课文,筛选整合信息,归纳大雁的特点,填写表格。(PPT 显示)提示:抓住“说明的主要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进行迅速而又准确的概括。段落
21、大雁的特点涉及内容明确:段落大雁的特点涉及内容三月春暖北飞时间旅程约为 200 英里,飞行路线很直旅程远近栖息在大湖和池塘边的沼泽地栖息地喜食玉米粒觅食雁队以六为组组队孤雁时常哀鸣,雁过群体生活鸣叫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三月的大雁碰水就会叫起来,四月的大雁会在夜间鸣叫。鸣叫任务单二:抓关键词,理清说明顺序回顾本单元前面所学的三种说明顺序时间、空间和逻辑顺序。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判断说明顺序。明确:(PPT 显示)表示时间的短语:3 月的大雁在 4 月的夜间在 5 月来到之时由此可以判断,本文大致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任务三:品味语言,感悟作者情怀1. 查找关键句,品味语言。根据课文批注,学生再读
22、课文,找出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深厚的情感的句子,仔细品味本文的抒情性。(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并分析句子的含义。)2. 紧扣关键词,感悟情怀。提示:文中多次出现“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我们的大雁集会”等称呼,思考作者所写的“我们”指的是谁?体会这当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教师先多媒体展示例句,全班齐读,学生再从原文中找出将大雁“人格化”的语句,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本文的情感。(PPT 显示)例句: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我们”在这里指“我和我的学生”、“爱鸟者”、作者及家人、土地大家族(有生命的动植物、没生命的沼泽等)中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将大雁视作“我们”中的一员, 和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界的
23、平等成员,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是作者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体现。四、拓展延伸,内化思想内涵1. 品读文段,内化思想。教师引导: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大雁归来是一首带着“野性的诗歌”,有什么深意? 学生回归文本,思考并交流。方法指导:分割理解。结合文本谈“野性”的含义大雁的生命历程是自然的,不像人类那样为文明所规训,因此是“带着野性的”;“诗歌”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又可以挖掘出深刻的精神内涵,因此又是充满诗意的。2. 结合材料,延伸内涵。提供相关资料,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理解本文深刻的思想性。(PPT 显示)像风和日出一样,人们一度把获取野生的东西当作理所当然之事。社会进步了,那些理所当然的
24、东西便从我们身边逐渐消失殆尽。只有我们把土地看作我们共有的财富,到了那时我们才会怀着满腔的爱意和敬畏来得用土地。土地是一个群落,是生态的一个基本元素,是应该被爱护和尊敬的。这是我们能做到的一种道德上的延伸。但是不管真相在哪里,有一点却如水晶般清晰,那就是我们这个越来越强大美好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疑难病症的患者,只痴迷于自身的经济健康,反而忘记了保持身体健康的能力。节选自沙乡年鉴(作者序)明确:从选文可以看出,在作者的观念里,人与自然的其他部分也应该平等和谐地共处。本文在深切的喜爱大雁的情感背后,还有作者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厚重反思。五、布置作业1. 课后阅读“名师 1+统编教材同步读写训练中“高
25、铁时代”已到来当蟋蟀不再唱歌,完成相关练习。2. 以下活动自选一项,小组合作完成。(1) 查找资料,制作“大雁档案”。活动指导:搜集整理关于大雁的知识,例如大雁的种类、体貌、习性等生物学知识, 大雁作为文学形象的丰富意蕴,大雁与人类的关系,等等,以图片、歌曲、视频等形式呈现“大雁档案”。示例:我来展示大雁结合图片,提供生物学知识我来咏诵大雁朗读关于大雁的诗歌、文章我来歌唱大雁相关歌曲,分析内容情感(2) 了解动物,写观察手记。活动指导:介绍“爱鸟者”的观鸟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可观察的一种动物,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记录、绘制或拍摄它们的图片,填写观察记录表。以这种活动增进对它们的了解,拉近和
26、动物的距离,并学习本篇作者的做法,写一写观察手记。示例:观察动物记录表观察时间:观察地点:动物名称: 它是 哺乳类 鸟类 鱼类贝类 昆虫 其他它的身体分成:头没有 有,上面有什麼器官? 躯干没有 有,脚没有 有, 只翅膀没有 有, 对鳍没有 有,(背鳍、胸鳍、腹鳍、尾鳍) 请把它的身体画下来,并标示出各构造的名称: 它的运动方式:走 跑 跳 爬 飞 游 其他教学要点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第一课时291. 理清文章内在逻辑关系,梳理文章说明的具体内容,把握文章说明的对象。2. 运用思维导图,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准备材料恐龙无处不有拆分后的短文A 和短文B(见附文)。教
27、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我们是怎么确定这一点的呢?地球表面究竟是怎么运动变化的呢?我们来读短文。(先不打开课本)二、拆分阅读,化繁为简,理清逻辑1. 阅读短文A。(分发拆分短文A)概括、拟题。概括短文A 内容,为之拟写一个题目。(明确关键词“板块构造理论”)阅读、绘图。学生根据短文内容,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直观地揭示地球表面现状的形成过程。教师提供自己制作的思维导图作为学生展示后的参考:(PPT 显示)2. 读拆分短文B。(分发拆分短文B)概括、拟题。学生概括短文B 内容,并为之拟写一个题目。(内容关键要素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查找、思考。教师提
28、问:短文 B 中哪些语句与短文A 相同或相关?关键句:“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示例:恐龙化石无处不在。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但,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联结在一起(泛大陆)。“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分裂,漂移成现在的各块大陆。三、比照阅读,抓住关键,把握对象1. 听读、查找、记录。打开课本,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比较、查找课文和这两则短文的关系及区别。(要求边听边记,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结果。)明确:(PPT 显示)比较、查找课文和这两则短文的关系及区别:短文 A 的主要内容在于说明一个理论“大陆漂移”;短
29、文 B 的主要内容在于说明一个现象恐龙化石无处不在,并分析其原因。课文的主要说明目的是通过一个例子(恐龙无处不在可以证明“大陆漂移” ),来验证事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2. 思考、讨论。指导学生查找拆分后短文中缺失的句子,再次验证上一个步骤的结论,并体会重点句子作用。(PPT 显示)拆分后的短文中所缺失的句子和词语:“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例如”学生思考,小组讨论问题这些句
30、子和词语分别有什么作用?(PPT 显示)示例:开门见山,点明本文说明的事理对象;照应开头,总结归纳文章的逻辑过程,收束全文;提示下文内容及文章结构思路;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可信。总结:在阅读说明文时,除了考虑文题的含义和作用之外,还要重视文章开头、结尾及中间的过渡性词语、句子,它们往往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关键,也可以在这些地方找到说明的对象。3. 课文还用了什么例子来证明这个观点?示例:“(如果看一张地图多么天衣无缝。)” 体会括号内补充说明内容的作用。四、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流程,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1. 以板块切入的方式来解析文章内容和结构的方法。2. 运用过程图来理清逻辑关系
31、的方法。3. 抓关键句来把握说明对象。五、布置作业1. 用队列的形式,整理,概括课文的段落内容及层次。2. 依据课文中由“恐龙化石无处不在”推论出“大陆在漂移”的逻辑过程,绘制思维导图。统编教材同步教学设计3. 下面这句话是出自课文的第 9 自然段,请说说这句话有何作用,如果去掉是否妥当。“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4. 课后阅读“名师 1+”统编教材同步读写训练中人类的创造力如何起源,完成相关练习。附文 1拆分短文 A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
32、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和非
33、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 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 并且大约在 5000 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附文 2拆分短文 B在 1986 年 1 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
34、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但 1986 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动物的化石。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 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 2.25 亿年前形成的。早
35、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 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 6500 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41位于
36、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 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逻辑思路,领会“逻辑推理”的内涵。2. 感受本文逻辑性强、风趣幽默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并讨论对上节课课后作业 3 的思考。明确:如果“泛大陆”的某个部分没有恐龙生活,那么现在的某块大陆上的化石就不会是分裂所带来的,原本的逻辑也就不成立了。从这个句子我们能够发现说明文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严密。下面,我们再来精读课文的第 12 自然段,继续体会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风格。二、精读重点段落
37、,探究推理内涵,品味语言美感精读第 12 自然段,抓住其内在的时间顺序,比照学生上节课课后作业 2 中绘制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领会“逻辑推理”的内涵。1. 朗读、感受。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具体的朗读要求:(PPT 显示)朗读:注意段落句子中自己所重读的词语,体会个别句子独特的语气,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采用下面的格式回答:“我重读了(词语或短语),因为我认为它”教师预设:“携带着自己的”“都有自己的”拟人化色彩,幽默生动“每一个”“所有的”“完全”准确、严密2. 朗读、梳理。学生再次齐读课文,要求: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停顿,读出本段课文中内容的层次。学生用队列形式,理清段落内容的逻辑:(P
38、PT 显示)大陆分离,每块大陆都有恐龙随行恐龙灭绝,大陆完全分开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3. 探讨、归纳。教师提问:将这个逻辑队列与上节课课后作业 2 的思维导图进行对照,你有什么发现?(PPT 显示)两者在顺序上恰好相反本段是按时间顺序,由先到后;上节课思维导图呈现的则是反“推”引出科学思维的重要名词“推理”。推理需要注意些什么?(合乎逻辑、严密、寻找旁证)三、迁移知识能力,理解类文内容,梳理逻辑过程学习恐龙无处不有这篇文章,我们已经知道了科学家是怎样思考的,也知道了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是怎样通过推理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让我们来读本课的第二则文章被压扁的沙子。1. 梳理本文的推理过程,课件展示阅
39、读任务(PPT 显示):作者由哪些发现推理出怎样的结论。提示:阅读课文,在文中圈点勾画,找出注意哪些是“发现”,又引发了哪些“推论”。学生阅读文章,区分发现与推论,编写逻辑队列。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结果,推选代表在全班展示,并互相评价。2. 课件展示自己的队列:(PPT 显示)本文的推理过程:(发现)沉积岩中发现金属铱(推论)可能是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可能发生了撞击(推论)撞击导致了恐龙灭绝(推论)也可能是火山导致(发现)1961 年,发现了“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特性:压力促其形成,高温导致解体。(推论)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有撞击,肯定没有火山活动;(发现)1989 年,恐龙灭
40、绝时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的原子排列(结论)恐龙灭绝不是火山喷发,应该是因为撞击。学生提出评价意见或者修正自己的思考结果。四、阅读第 9、10 两段,感受表达特点学生齐读这两段课文,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要提到金刚石这种物质? 提醒学生注意第 10 段末括号中的语句,探讨它在文中的作用。继续找出文章中的其它几处加括号的语句,辨析它们与本处的相同点和区别。五、布置作业1. 课余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询有关“板块构造”“恐龙灭绝”的资料介绍,进一步了解这一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科研动态。2.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所查阅的关于“恐龙灭绝”的资料,撰写一篇小论文,阐述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教学要点8* 时间的脚印1
41、. 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本文单句成段的作用。2. 品味本文拟人化的语言,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搜索“时间”,百度百科告诉我们: “时间就是物质的运动和能量的传递。” “时间表达物件的生灭排列。”读本文,是什么物质留下了“时间的脚印”?是岩石!让我们来看看岩石是怎样通过“运动”“生灭”来记录时间的。二、自读课文,完成任务任务单一:运用拆分技巧,把握文章内容1. 拆分阅读,了解岩石“生”“灭”的过程。学生跳读课文,根据教师提示,从时间的概念出发,运用层次拆分法,将文章内容拆分为“岩石的生”和“岩石的灭”两个部分,理解文章内容,回答
42、并展示结果。(PPT 显示)岩石的“灭”:岩石小石子沙砾。岩石的“生”:泥土沉积重压胶结新岩石。运动规律 :被破坏被搬运、被堆积重新生成岩石。破坏因素:阳光烘烤,霜雪冷冻,空气与水中的酸类腐蚀,风的吹拂,水流的冲刷, 冰河的移动,生物破坏,人为破坏。2. 筛选文章信息,了解岩石在“生”和“灭”中记录时间的方式。(PPT 显示)岩石记录时间的方式:岩石是由泥沙等落入湖海中的沉积物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每一层岩石都凝固了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我们根据这些不同时期的气候、生物在岩石中的反映,就可以推测出该岩石形成的时间以及同一岩层的气候、生物等的状况。根据层与层的顺序,我们就可以知道过去的年月。
43、3. 阅读文章,查找信息:岩石留下了哪些时间的脚印?(PPT 显示)地壳活动;气候变化;生物演化;某些稍纵即逝的自然界活动;地球历史发展。任务单二:关注单句成段,理清说明顺序1. 激活知识储备,扫读课文,标注关键词句。提示:之前的学习告诉我们,要快速理清文章内容和顺序,就得抓住关键词句。学生扫读课文,标注自己所认为的关键词句。交流归纳。学生以抓中心句(单句成段的句子)的方法,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初步理解文章脉络。明确:单独成段的句子往往是本文内容和结构上的关键。在说明文中,单句成段有提示重点内容、表示层次结构等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把握这些句子,能让我们更加迅速、清晰地把握文章结构。学生交流阅
44、读结果并说明这些句子的作用。(PPT 显示)第 1 段:“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引出后文,后三段文字都在记叙如何记录时间的痕迹。)第 5 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这是一个总起句,与下段一问一答说明了岩石在被破坏与重生的过程中记录时间。)第 7 段:“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这是一句提示语,后文则围绕岩石如何被破坏展开。)第 18 段:“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回应第 5 段内容,同时引起后文岩石形成的具体过程。)2. 划分文章层次,理清说明顺序。指导:根据对上述单句成段句子的分析,梳理文章各部分内容的关系,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PPT 显示)第一部
45、分(14 段):提出“时间”话题,表明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第二部分(529 段):是文章的主体,写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第一层(521 段):岩石的厚度和顺序可以记录时间; 第二层(2229 段):岩石保存了历史的痕迹。第三部分(3031 段):是文章的结尾,阐释读懂 “时间的脚印”的意义。明确:文章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写到岩石怎样记录时间,最后写读懂岩石记录的伟大意义,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说明,便是采用逻辑顺序。任务单三:品味拟人语言,体会生动写法1. 回顾说明文语言方面的知识准确、严密,平实或生动。2. 学生再读课文,结合例句,体会本文拟人化的写法和含蓄幽默的风格。(PPT 显示)示例:拟人化的生动效果“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躺在最下面”。(用“躺”字形容岩层的生成状态,化动为静。准确而又形象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