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整合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科学的思考方法八下第二单元整合【教学内容】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教材分析】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主要涉及物候学、地理(地质)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几位作者善于将各自然科学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综合地阐明了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逻辑严密,说明准确,展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这些文章,语言朴素优美,带有“科学小品”的特点,在传递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单元目标】1.体会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2.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3.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
2、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4.体会语言既准确、简明,又生动、形象的特点。【单元概述】篇目作者主题分析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条理分明地介绍了物候现象及其决定因素和研究意义,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物候的观测,从而促进农业生产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观点被压扁的沙子阿西莫夫说明不同科学领域的发现可以相互启发大雁归来利奥发德 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呼吁人们保护野生动物时间的脚印陶世龙介绍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与方式,说明了读懂岩石的记录的意义,激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预学任务】1.默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默读时,标号段落序号,标出重点字词。按照重点字词、多音字
3、、形近字的格式自主整理本单元字词。3.每篇课文的说明对象。【教学实施】 核心任务:2022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遗产地冰川报告称,到2050年,位于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有三分之一将消融。防止全球冰川大面积退缩的最重要手段是大幅减少碳排放。为此,我们爱科学面向社会征稿。稿件要求:以“低碳生活处处有”为话题,宣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理念,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为增加录用率,学校以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为研究对象,思考如何才能写好事理说明文。第一课段1:扫除阅读障碍,搜集“低碳生活”资料使用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一、 学习任务1. 扫除第二单元阅读障
4、碍,为整合学习做好准备。2. 搜集“低碳生活”资料,为撰写事理说明文做准备。二、 教学过程活动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数理1. 听写易错字词2. 多音字造句(学生课下整理,教师择优展示)一位货车司机的日记中记载了他这几年所载的货物。我从门缝中看见妈妈在缝我的衣服。负责押解工作的他使出浑身解数,想要解释清楚这件事。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很曲折。面对优美的湖泊风光,他不由自主地泊住了自己的小船。传说那座古老的山下埋藏着神秘的宝藏。我在西藏玩捉迷藏。3. 形近字组词(学生课下整理,教师择优展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槐 瑰 萌 荫陨 勋 抵 砥褶 熠 霭
5、 蔼 谒缄 减 碱调 凋 活动二:文常补充教师重点:1. 阿西莫夫。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代表科幻文学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4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界的泰斗。2. 介绍作品沙乡年鉴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现代环境学的奠基者。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这是一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沙乡” 是威斯康星河畔的一个被耕种者遗弃的荒芜农场,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它,它成了利奥波德考察与研究自然生态的一个场所。
6、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是一部被称为“美国资源保护运动的圣书”,是一部关怀人类在自然家园的命运和万物在人类社会中的命运的博爱之书。 第一课段2:理清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使用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1.回忆八年级上册学过的说明文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梦回繁华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思考本单元的说明文和上学期学的有什么区别?明确:上学期五篇文章都为事物说明文,本单元均为事理说明文。2.速读第二单元的四篇文章,从整体上思考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的区别完成表格。项目说明对象写作目的事物说明文具体事物,具体事物的形
7、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事理说明文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3.速读四篇课文,从整体上思考,这四篇事理说明文都讲了哪些事理?学生默读、梳理后回答。大自然的语言关于“物候、物候学”的知识,恐龙无处不有讲的是板块构造理论,被压扁的沙子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大雁归来的说明对象是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的说明对象是岩石中时间的足迹。预设学生对大雁归来的文体可能有疑问。大雁归来是事理说明文吗?有同学认为不是,因为它重点介绍的是大雁,这应该算在事物说明文吧;有的
8、同学认为它连说明文都很难算,你看它的语言多么优美,抒情性又是多么强?学贵有疑,猛的一看,大家说的很有道理。老师也有个疑虑,我们的教材出版者会不会犯这样的错误,我们的单元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教材编写者几经推敲的。请大声读出课题,思考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生:大雁归来。师:本文是一篇生物学“观察手记”,从内容上看,是记录大雁在每年三四月间北归的过程。这属于事理的范畴。它选自沙乡年鉴。从整本书的角度看,属于生态伦理学的范畴,也是属于事理。 4.追问:所以我们在学习“事理说明文”是重
9、点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明确:说什么“理”?如何“说理”?在说理性说明文中,关注“如何说”比关注“说什么”重要。“说什么”体现在“如何说”里面,“如何说”由受制于“说什么”,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阅读说理说明文就必须从理解“如何说理”入手。5.作者如果想把一个事理阐明,在写作之前,需要做的首要工作是什么?小组交流思考。明确:科学是建立在客观材料的基础上的,科学家正是在搜集了大量确凿可靠的材料的基础上,展开研究,揭示事物的奥秘。课下作业:1. 认真阅读大自然的语言文章,思考作者想读者阐明什么事理?他是如何阐明这个事理的?完成思维导图。2. 阅读教材50-52页资料袋,自主搜集与“低碳生
10、活”有关的材料,了解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践行低碳生活的一些原则、做法。第二课段1:如何说“理”之内在逻辑使用课文: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学习任务:如何说“理”之内在逻辑 二、涉及篇章: 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三、学习过程导入:同学们,现在的我和早晨的我在着装上有什么不同。预设:生1:早晨穿了一个羽绒服,现在穿了一个套装。师:衣服的样式和材质不一样。哪种着装适合这个公开课的场合?生2:这个套装适合,显得大方庄重。师:介绍衣服的样式、材质;或者介绍不同场合的穿搭技巧,都是说明文的范畴。它们在分类上有不同吗?生:介绍衣服的样式属于事物说明文,穿搭技巧属于事理说明文。师:事物说明文,我
11、们上个学期已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个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的是事理说明文,齐读事理说明文的定义。生齐读: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使读者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样”是其主要目的。师:根据定义,你能猜到我们学习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吗?生:说什么 和如何说。师:还要学会说理,完成我们这个单元的核心任务。你来读一下。生读:2022年11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世界遗产地冰川报告称,到2050年,位于全球各地的世界遗产地冰川有三分之一将消融。防止全球冰川大面积退缩的最重要手段是大幅减少碳排放。为此,我们爱科学面向社会征稿。稿件要求
12、:以“低碳生活处处有”为话题,宣传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理念,写一篇事理说明文。师:我们爱科学杂志创刊于1960年,是我国最早创刊的少儿科普期刊,我们爱科学旨在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创造灵感,启迪科学智慧,培养科学素质。现在就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活动一:师:请观察学案上,两位同学的思维大图,找找相同点和不同点。说说作者是如何说理的?相同点:都清晰的介绍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和内容。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物候”这一事理,围绕提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继而说明其对农业生产的意义,再说明决定物候的因素,最后指出物候学研究的意义。不同点:第二个思维导图指出了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而第一个没有介绍。师质疑
13、:哪些内容属于现象呢?在这张思维导图中体现出来了吗?生:第二张没有体现出来,在第一张有体现,第一自然段先从一年四季物候的变化谈起,接着再以具体现象告诉读者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进而引出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师:既可以叫从现象到本质,也可以叫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还有哪里不同?生:在决定物候来临因素的时候,第二张体现出了前三个是空间第四个是时间。追问:这几个顺序可以换吗?先说古今,或者先说高下。生:不行。先说主要的再说次要的。师:有体现了逻辑:从主要到次要。还有哪里不同?生:物候学研究的意义。第二张思维导图写的详细。师:我们打开课本看下,有没有一些标识性的词语,给我们什么启示?生:首先,对于,还可以利
14、用,也可以利用。从主要到次要师总结:同学们都是火眼金睛。本文从现象入手,由浅入深的说明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认识,体现了事理说明文的一个重要特点逻辑性。概括来说大自然的语言的逻辑思路就是描述现象,明确概念,揭示本质,阐明意义。师:现在我们进入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这两篇小短文要说明的事理分别是什么? 生:恐龙无处不有板块构造学说。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因为火山活动,而是因为撞击。师:这两篇小短文的说明对象是风马牛不相及呀,有什么联系吗?作者在恐龙无处不有有有提及吗?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师:这就需要我们燃烧大脑!现在我们跟随阿西莫夫,却探
15、究这两篇小短文的逻辑思路。先玩一个推理小游戏。活动二:1.推理小游戏。已知: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之前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也都有发现恐龙化石。求证:恐龙无处不有。师:同学们,结合1-3段生回答:1986年1月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师总结: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导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是推理。这两篇文章作者就是通过推理,讲明白了“事理”。2.现在就让我们进入“烧脑时刻”,同桌两人,每人负责一篇,然后讲给你的伙伴听。恐龙无处不有题目:1.已知: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
16、岛发现了一些鸟臀目恐龙骨骼化石。之前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也都有发现恐龙化石。求证:大陆在漂移。明确:1986年1月,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即不能在南极地区生存。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师:在两个所以之间,有个科学家的大胆的推理和假设对不对。要想证明这个推理是正确的就需要寻找证据。2.已知:板块构造理论求证(地质学角度):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明确:地壳由板块构成。由板块构造理论可知板块在不断运动。板块会呈现汇聚和分离两种状态。2.25亿年前,板块汇聚在一起又一次形成完整的泛大陆。泛大陆的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中。早期
17、的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而且,在大约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陆继续相互分离。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6500万年前,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每一个大陆都保留有恐龙化石。南极也发现了恐龙化石。师:老师注意到在这一部分的文字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可能”这样的词语。为什么?生:这些内容很多也是科学家的假设、推理。师:恐龙无处不有采取的是列举事实发现矛盾大胆推理总结观点。被压扁的筛子题目:3.已知:斯石英的性质;证据显示一些发现斯石英的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它可以通过火
18、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求证: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明确:二氧化硅(非常纯的沙)子处于超高压的状态,会变成“斯石英”。证据显示一些发现斯石英的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斯石英的特性,在温度足够高的情况,将变回普通的沙子。即使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也会变成普通沙子。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4.已知: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在一个年龄为6500万年的岩层中检测到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求证: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
19、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明确:在一个年龄为6500万年的岩层中检测到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在6500万年以前曾经有一次巨大的撞击并形成了数吨重的斯石英。岩层的年龄与恐龙灭绝的时代吻合。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师生交流后,总结:被压扁的沙子先摆出观点大胆推理列举事实得出结论。师追问:老师用了“摆出”改为“提出”吗?生:不行。这不是作者的观点,而是作者要介绍的观点。活动三:1. 三篇文章,三种逻辑思路我们来总结一下。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总结下,通过三篇事理说明文,你了解到了哪几种说理的逻辑思路?生:描述现象 明确
20、概念 揭示本质 阐述意义 列举事实 发现矛盾 大胆推理 得出结论摆出观点 大胆推理 列举事实 得出结论师:很好,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撰稿任务吗?现在通过学就参照这三种逻辑思路,构想下“低碳生活处处有”的逻辑思路。2.阅读教材50-52页资料夹,结合搜集的材料,参考本课学习的三种逻辑思路,构想“低碳生活处处有”逻辑思路。尝试列出写作提纲。教师巡视,择优分享学生优秀成果。师:我们一起交流下。师:同学们,逻辑是一种美,现在也发展成为一种科学,最后请同学们看一个小视频,进一步体会逻辑。播放视频。下课。课下作业:1. 结合上课所学,进一步修改写作提纲,为撰写稿件做准备。2. 默读大雁归来回答,在大雁的众多习
21、性中,作者重点观察了哪种习性?他有何发现?做出了怎样的推测?他的推测是否得到印证?3.完成时间的脚印的思维导图。第二课段2:如何说理之说明方法使用课文:大自然的语言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一、 导入(1分钟)同学们,万事离不开方法,世界离不开秩序。事理说明文,作者要想把“事理”说的清楚明白,不仅要理清事理的内在逻辑,用什么样的方法“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下说明方法。二、 回忆说明方法 1.回忆下你知道的说明方法?(3分钟)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做图表、摹状貌、引资料等2.这些说明方法中,同学们还有掌握的不太好,或者没掌握判断方法的吗?预设:下定义、作诠释明确:下
22、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属性(解释概念)。作诠释是从一个侧面,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分析说明。3.强化小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三、 活动一:1.同学们,说理离不开方法。这节课我们仍然以第五六课为主要的学习载体,梳理说明方法。梳理之前,请先观察老师提供的两种分类整理的表格的异同(1分钟)。表格一:篇目说明的事理涉及段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产生什么效果?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表格二:说明方法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原句说明事理作用原句说明事理作用明确:表格一:侧重于整理为
23、了把“某个事理”说清楚,对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属于一种整体思维。表格二:侧重于说明方法的分类整理,并能比较出两篇文章所使用说明方法的不同。2.以“事理”为着眼点,体会作者为了说清楚某个事理,综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效果如何?篇目说明的事理涉及段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产生什么效果?大自然的语言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5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作者通过举例1962年人们没有注意到物候延迟,仍然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结果受到了低温的损害。从反面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8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
24、别而不同。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10运用了引资料、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说明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还有古今的差异。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板块构造理论6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重要作用和板块的运动7运用运用打比方、作诠释的说明方法,把深奥的科学道理说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南极洲冰雪覆盖的特点14运动打比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形象、具体地说明了南极洲冰雪覆盖的特点3.交流展示。展示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两次深入学习。先交流大自然的语言交流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大自然的语言中,作者在运用举例子这一说明方法时,多数情况下只举了一个例子,为什么在说明经度差异
25、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呢?明确:这是因为人们一般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与同纬度的内陆高,而事实上近海地区春天反而比内陆寒冷。这一现象对读者来说比较陌生,只举一个例子,读者可能会以为有偶然性,连举两例,说明这种现象具有普遍性,增强了说服力。然后交流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交流后,教师对学生知识弱点下定义、作诠释说明方法再强化。 学生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作诠释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例】草慕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补】物候是指动植物等随着气候变化而生长、发育、变迁、繁殖等生命活动方面表现出的反应。【例】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学科,就是物候
26、学。【补】物候学是研究生物生命活动现象与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例】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之为“泛大陆”。【补】一个假定的,曾在古生代晚期和中生代早期存在的,将地球上所有大陆联合为一体,并被原始大洋围绕着的超级大陆。 明确:作诠释能通俗易懂地解说事物的性质与特点。追问:这几篇文章的作者在介绍某个新概念的时候,在下定义和作诠释之间都选择了作诠释。这样的选择是偶然的还是有什么选择的规律在里面?学生短暂思索后回答:生:应该根据阅读对象来选择适合的说明方法。补充:在全国综合性青少年科普期刊中,科学大众创刊最早(1937年);19
27、66年停刊前,在全国青少年中的影响最大。阿西莫夫是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科学普及面对是大众。师:大自然的语言面对的交流对象在当时主要是全国青少年,阿西莫夫想要做的是科学普及,所以作者在说明事理的一定要考虑“交际情景”“交流对象”。总结:同学们,说明文属于应用性阅读的范畴,应用文重在信息交流,需要考虑“交际情境”“交流对象”“得体表达”“传递信息”等关键要素。然后才能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为说明的事理服务。四、 小试牛刀我们要投稿的杂志我们爱科学也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期刊。我们在介绍“低碳生活处处有”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到“交际情境”“交流对象”做到信息的有效传递。一位同学对资料的搜集,发现现在
28、中国已经从单一的“低碳生活” 转变为“双碳目标”,但是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双碳目标”和企业、个人的低碳原则、做法告诉给少年儿童,让他抓耳挠腮。现在就需要同学们来帮帮忙。请阅读下列文段,结合上下文意和自己的理解,采取恰当的说明方法,补充内容,保证文意完整。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你知道什么是“碳达峰”吗?碳,是指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达峰”就是达到巅峰。作为3060的第一站,就是说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巅峰,而后逐步回落,最终实现碳中和。那你知道什么是“碳中和”? 在实现“碳中和”进程中,个人、企业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侧重。对企业而言,
29、企业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实现零碳转型。 。对个人而言,个人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第二课段3:如何说“理”之说明语言使用课文:大雁归来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一、 导入。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曾经有同学有这样一个疑问,认为 大雁归来连说明文都很难算,你看它的语言多么优美,抒情性又是多么强?那么,在你最直接的印象中,说明文的语言具有什么特点?生:准确、严谨师:准确、严谨是说明文的基本要求,不过生动、形象也是说明文提高读者阅读兴趣的法宝。本节课主要有两个任务。现在先进行第一个任务。二、 评选“准确热词”同学们,请读下面的句子,选出说明文“准确热词”。教师提示:热词不一定是某个具体的词,概括出这
30、一类词的具体特性就可以。句子热词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准确的数字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10、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13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
31、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左右、约、大约等表示约数的词语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限制性词语石头颜色的不同,也常常说明着地球上的变化。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表示程度、范围的词师生交流之后,总结:说明文准确、严密的特点,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就走进别具一格的说明文去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美。三、 体会大雁归来拟人修辞。1.速读课文,说说
32、凭初读印象,你觉得本文较多了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明确:拟人。2.有感情地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老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大雁与栖息地的亲密,性情的热情、可爱,表达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师:女生齐读,以诗歌的形式,注意表情微笑,语气柔和,语调轻松欢快。3.默读不同翻译版本地用词,体会哪句话翻译地更有情味。原 文:一触到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郭丹妮翻译版:一落到水面上,他们就高兴地不
33、得了,扯着嗓子大声喊叫,好像在催促冬天赶快走吧。姚锦镕翻译版:一落到水面,我们新来乍到的客人欢快地引吭高歌,溅起大片水花,好像要把冬天从脑海中驱除出去。生:课本上使用地“触”,其他两个版本用的“落”,“触”字更有情味。说明大雁对春的到来非常敏感,写出大雁归来时的喜悦兴奋的情感,也体现归来的大雁让香蒲乃至万物摆脱了冬日的严寒,香蒲乃至万物从此迎来春天,欣欣向荣,生动形象。生:课本和姚翻译用的“我们的客人”,比“他们”更有情味。“我们的客人”一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热情欢迎大雁北归。4.你能采取朗读或换词体会的方式,再试着品析几处拟人修辞吗?四、 比较不同的拟人修辞。大自
34、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也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拟人修辞。请小组为单位,讨论下三篇文章的拟人修辞在作用方面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大自然的语言第二段使用了拟人,三句话中“传语”“暗示”“唱歌”把大自然中无比丰富的物候写活了,它们似乎都有了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恐他们耽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时间的脚印中第9段使用了拟人,“攻击”使阳光、霜雪、风、雨等有了行为意识,强化了它们与岩石的敌对关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岩石时刻受到来自各方面的破坏,语言极富表现力。在本课,这样的句子还很多。这种写法,一是拉近了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亲切有味;二
35、是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得所写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更鲜明强烈的印象。总结:大自然的语言时间的脚印的拟人手法,主要是使得语言生动活泼;大雁归来除了生动形象外,还寓有深厚的情感。课下作业:除了拟人,还有哪些方面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呢。请举例说明。第二课段4:如何说“理”之情感使用课文:大雁归来一、 导入说明文文章同样可以承载丰厚的感情。中国石拱桥,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我国劳动人民在桥梁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的赞叹,蝉寄托了作者对生命的赞颂。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又蕴含了作者怎样丰厚的情感呢?二、大雁归来蕴含的丰富情感1.独特人称蕴含真情师:大雁归来中作者是怎么称呼“大雁”的?生:我们的大雁。师:在
36、对大雁的称呼上作者使用的人称的深意,请同学们在文中寻找勾画一下。(学生发言)师:对,大家发现,称呼大雁为我们赶到的客人,我们的大雁,我们的春雁,体现了作者对大雁什么样的情感?生: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师:我们还出现在哪里?生:“我们的沼泽”“我们的农场”师: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生:个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师:实际上作者在文中还有多种情感,我们一起来发现一下吧。2.心有灵犀生: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启程要再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对大雁的钦佩崇敬之情,勇往直前,钢铁一般的意志。)生: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他们的猎
37、枪。(对人类猎杀动物行为的愧疚。)生:1943年开罗会议上人们发现,各国之间的联合是不可预期的。然而,大雁的联合观念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对人类的不满。)3.仰望伟大思想师:大雁归来这一自然现象,作者的情感浓缩为了一句话,我们共同来看课文最后一句。生齐读:在这种每年一度的迁徙中,整个大陆所获得的是从3月的天空洒下来的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交流后、总结:“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3月的迁徙的大雁比喻成一首诗歌,生动含蓄地体现了作者对大雁的赞美之情,3月的大雁的归来的生命历程是自然的,不像人类的行为被文明所规训,因此是带着野性的,另一方面,在这种自然的过程中又挖掘出了大雁身上深刻的精神内
38、涵,因此是充满诗意的,这个句子突出了文章主旨,总结了全文,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句子具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学生有感情齐读。三、再试牛刀。结合搜集到的材料,写一段与“低碳生活处处有”的文字,把自己想表达的情感蕴含其中。示例:低碳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夏天,我用空调不要用太长时间,几个小时后就关上空调,再开电风扇,这样可以省50的电;在冰箱内放食物时,食物量最好占容积的80,用袋子装上水制冷后放入冷藏,这样,既能延长停机时间,也能减少开机时间,更省电;经过手工DIY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横线句子蕴含低碳生活带给人们心情愉悦的情感)第三课段1:
39、完成撰稿(略)结合撰稿提示,一节课完成作文。1.心中牢记交流对象是少年儿童。明确写作的逻辑思路。2.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3.确保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4.实现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5.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其中6.字数500字以上第三课段2:选出优秀作品一、 师生共同确定事理说明文评价量表。“低碳生活处处有”事理说明文写作评价量表项目分值标准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说明事理15能考虑交流对象,通俗易懂的介绍事理。抓住本质,突出科学13-1510-127-95-60-4逻辑思路10逻辑清晰,没有错误。条理清晰,推理严密9-107-85-63-40-2说明语言10做到既准确又生动形象;方法适当,注重文采9-107-85-63-40-2蕴含情感10积极向上9-107-85-63-40-2字数、卷面5卷面整齐、美观,字数符合要求54320-1二、 师生共同选出优秀作品,班级宣读欣赏。三、 学习信封的书写方式,邮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