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大单元整体学习)复习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大单元整体学习)复习学案-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历史复习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班级:_小组:_姓名:_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探民族交融与大一统国家的重建,撰写书名和目录单元概述 本单元包括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的内容,介绍了从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尽管战火连绵,政局动荡,但社会经济在去曲折中仍有发展,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汉族与內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疆域拓展,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
2、跃,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树,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自唐朝中期爆发安史之乱起,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是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制度演进、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的发展。单元目标【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引导研读文本,建构思维导图,梳理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史实,理顺发展脉络。2.借助271BAY资源和相关史料,从多个角探究三国至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成就,撰写书名和目录。
3、理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及对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3.重构思维导图,完成单元过关,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谈谈为什么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学习导航单元任务学习进程学习任务创造学习过程实施学习领导力提升探民族交融与大一统国家的重建,为时代记史整体建构1.5学时构建三国至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历程,总结阶段特征。1.结合时间轴和问题引导自主研读课本,标注出重点,概括出课题、子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关键词解读课本目录。2.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维度全面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成就,建构思维导图,理清内在逻辑关系。3.结合思维导图和历史分期,概括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4.提出预习
4、中的疑问,分享交流。1.每一名同学认真阅读单元目标和单元导航,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2.学习小组长调度好成员学习进度,按时完成自主学习任务。3.小组讨论每一阶段自主研习中存在问题,突破认知瓶颈。探究迁移1学时探三国至隋唐时期国家重构和民族交融的成就,为时代记史1.提取史料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重构和民族交融的发展历程,认识该时期的新成就。2.结合271BAY资源,多角度解读三国至隋唐的历史,撰写书名和目录。理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3.用唯物史观思考国家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国家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谈谈今天国家发展的启示。1.小组长带领
5、组员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重构和民族交融的发展历程,认识该时期的新成就。2.高效学习小组及时与同学交流,帮助B2和C层同学认识到历史对今天国家发展的启示拓展过关2学时重构思维导图,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树立民族自信。1.重构思维导图,说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2.结合史料和271BAY资源,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树立民族自信。3.按要求完成单元过关,总结反思,坚持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助力民族复兴。4.依据评价量规在271BAY中完成自我评价,制定改进措施。1.小组长组织成员单元核心概念自我达标。2.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及改进
6、措施。注重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总结内化。【学业质量】学习阶段学习评价自我测评整体建构能建构思维导图,建构思维导图,梳理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史实,理顺发展脉络。探究迁移能借助271BAY资源和相关史料,从多个角探究三国至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成就,撰写书名和目录。理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及对当今国家发展的启示。拓展过关重构思维导图,说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限时完成单元过关,结合史料和271BAY资源,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树立民族自信。情境任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构建了文化多样
7、、国家一体的多元一体的格局。各民族对“一体”的认同来自“天下一体”的观念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一统思想。“一体”的含义由“华夏一体”扩大到“华夷一体”,后来发展到“华夏一统”或“中华一统”。 多元一体格局的关键在于国家建构的逐渐完善,简而言之是中国古代社会既在客观上保一定程度的文化多样性,又在主观上具有强大的国家认同的凝聚力,国家认同与民族交融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体建构 建构三国至隋唐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总结阶段特征【学习目标】1.结合问题引导研读文本,建构思维导图,梳理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要史实,理顺发展脉络。2.结合271BAY资源及所学知识,分析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
8、国家发展历程,概括每个时期的突出特点。3.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任选一个角度,说明其发展历程体现的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高考真题】年份试卷题号考查情况考点2020年山东卷3唐代翰林学士起源和演进概况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2020年全国卷25唐代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体现的价值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全国卷25东汉末年曹操实行的屯田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全国卷26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书法特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021年山东卷3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2022年全国甲卷25唐朝的制度唐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全国乙卷25唐代楷体的特点古代的文学艺术1.(2022全国甲卷T25)西晋
9、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2.(2022全国乙卷T25)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自主梳理教材纲要上第二单元,勾画、标注课本,概括出课题、子
10、目、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课本知识及推送的资源,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建构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思维导图学习活动二:结合不同历史分期下的重要史实,概括阶段特征。 时期政治经济思想外交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学习活动三: 带着“问题引导”问题再次研读文本。(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问题引导1:根据所学,填写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示意图。问题引导2:三国两晋南北朝虽然国家分裂,但是这一时期也是南方经济开发与民族交融的重要时期。结合教材与材料,完成以下问题。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辛勤垦辟,南方许多荒原变成肥田沃野,荆扬的洞庭、鄱阳、太湖流域成了谷仓地带,其中会稽郡(今江南地区)被称为“
11、晋之关中”东晋至梁各朝都修建有水利设施,几乎遍及各地,从而使灌溉面积大为增加。这一切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大大提高,进而使南方粮食总产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加,南朝时期,南方稻米产量已经超过北方。史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摘编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1)结合教材和以上材料,思考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多角度举例说明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2)结合以下历史资料与教材,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的表现。胡人耙田壁画砖 胡人采桑壁画砖(二)隋唐时期问题引导3:材料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
12、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的原因。问题引导4:材料一 “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
13、,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 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摘编自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三国到隋唐时期在制度方面的创新,说明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我的疑问】(写下你在梳理过程中存在的疑问)探究迁移探三国至隋唐时期国家重构和民族交融
14、的成就,撰写书名和目录【学习目标】1.提取史料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梳理三国至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重构和民族交融的发展历程,认识该时期的新成就。2.结合271BAY资源,多角度解读三国至隋唐的历史,撰写书名和目录。理解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的必然。3.用唯物史观思考国家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国家发展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创新,谈谈对今天国家发展的启示。【情境任务】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成就都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有力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并在兼收并蓄中历
15、久弥新。稽古方能贯通,贯通才能启新,多角度探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有利于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照亮现实的力量。【学习活动】学习活动四:探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成就主题1:制度演进门下省诏敕行达尚书省,需先经尚书省长官审阅,若无不当则奉敕力行,但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如旧唐书吕元膺传载,宪宗朝吕元膺任尚书左丞时,门下省诏敕行达,“元膺封还诏书,请明示枉直”。材料一注:太极宫,位于长安城宫城之中央,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等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两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予以说明。(要求:信息简练,说明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选官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
16、内容之一。这种制度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兴盛衰败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选官制度的制订和实施。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1. 根据所学知识,将材料一图示填写完整,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主要发展演变趋势。主题2: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亲政后,在冯太后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关于鲜卑汉化的改革。他宣扬礼教治国的理念,把礼教治国思想作为法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施刑罚的同时辅以礼教,礼法结合。此外,孝文帝还着手修改关于治理官员的法律条文,以便具体地约束官员行为。新的法律条文以俸禄制为主,辅以定官制和考绩两种程序,提升了政府部门的施政效率,也对官员进行了有效的监督。他强调执法要以法律为准绳,
17、惩罚枉法官吏,整顿司法机构,以求立法与执法相一致。孝文帝熟读儒经,探究兴亡,以此为法制改革的思想基础,使北魏法制由前期严刑尚罚向后期德刑兼重转变。摘编自于彦梅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考析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作用。主题3:区域开发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原地区长期都是政治中心所在,经常沦为大规模的战场,陷于长期混乱。一旦出现这种局面,就会有大量人口迁往江淮之间、四川盆地、长江以南以至珠江流域,也有一些迁往北方其他较安定的边疆地区。这类移民不仅数量大,迁移时间和地点集中,而且包括大批贵族
18、、官吏、地主、文人,甚至皇室成员,以及为这些人服务的艺人、工匠、商人、武士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程度和特殊技艺、行政治理经验和经营管理能力,因而对南方及其他迁入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最终导致了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整理材料二东晋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移。移民浪潮对土地开发的引发、扩展与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大量的劳动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创造比过去有效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为发挥三个方面军(北方移民、南方汉族土著人民与少数民族人民)的作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大大加快了开发速度,拓展了开发的规模。摘编自童超东晋南朝时期的移民浪潮
19、与土地开发(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原地区移民浪潮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移民浪潮”对东晋南朝时期南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主题4:思想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
20、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一一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材料二有激于佛老二教的昌炽,唐中期韩愈追寻“道”的本源,排斥佛道,企图建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一脉相传的儒家道统。宋初孙复、石介、胡瑗等人秉承韩愈,指责以佛老与儒“三教皆可尊”的论调;提出以己意解经的“新
21、儒”取代固守章句注疏之学的“旧儒”,直追儒经义理;以六经义理为指导来治理和改造社会现实。他们亦被追尊为理学先驱。一一摘编自刘复生北宋儒学复兴要“复兴”什么(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并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基本内涵。分析唐宋儒学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学习活动五:撰写书名和目录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研究、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和家族网络、绚烂的世界帝国:隋唐时代、唐代藩镇研究、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
22、宗教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并通过271BAY自主搜索资源,从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等角度,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写出该书的目录。(要求:目录有整体性、逻辑性,表述清晰。)书名: 目录: 学习活动六:唯物史观思考国家发展的规律材料 人类以往的社会,似乎是一动一静的。任何一个社会,在以往大都有个突飞猛进的时期。隔着一个时期,就停滞不进了。再阅若干时,又可以突飞猛进起来。已而复归于停滞。如此更互不已。社会只能在遇见困难时,奋起而图功,到认为满足时,就要停滞下来了。社会在这时期就会本身无所发明;对于外来的,
23、或消极的不肯接受,或积极地加以抗拒。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请结合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加以评析,并得出结论。(要求:论之有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拓展过关 重构思维导图,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学习目标】1.重构思维导图,说出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2.结合史料和271BAY资源,概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树立民族自信。3.按要求完成单元过关,总结反思,坚持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助力民族复兴。学习活动七:单元重构1. 对以下重点问题理解掌握,小组合作完成自评及互评,人人过关。核心知识清单自评互评1.北人南迁的背景及影响?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及
24、影响?3.隋朝的历史成就?(经济、政治、军事)4.唐朝的历史成就?(经济、政治、军事、外交)5.选官、赋税及中枢政务机构的演变历程?6.思想、文学、科技及对外交流的发展?2.自选角度,重构思维导图,解读三国至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阐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注意建立内在逻辑关系)学习活动八;单元拓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透视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融合过程,其中最主要的推动力是草原文明与华夏文明之间的互动(不同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虽然在人口和物产上,农耕的“禾的世界”一直拥有明显的优势,但是草原的优势在于以骑兵为主的强大军事力量,这足以使草原与
25、华夏成为对等的两大区域文明,忽视任何一方区域文明的影响力和历史贡献,都无法清晰解释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摘编自波音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注:作者波音所说的“草的世界”(草原文明)是较为广义的概念,包含了北方蒙古草原及其两侧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或者粗略地说,是长城之外的区域。“禾的世界”(华夏文明)同样不止包含了狭义的平原农耕区,而是指长城之内,以农耕平原为主干,囊括了山川河湖的区域。根据材料,自拟一个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单元学习过程评价】评价要素评价标准描述优秀(5星)良好(3星)加油(1星)自主学习对于本单元的学习非常渴望、信心充足、专注投入,能独立完成自主学习。通过阅读文本了解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演进,并提出有价值的疑问。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全程参与,有自己独特地见解,能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做到小组合作氛围轻松愉快。在讨论中能对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历史有新认知。展示质疑研究成果紧扣主题、有新意,能用不同的形式在组内或班级内积极展示自己的观点。能在班级分享中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或解答同学疑问。学习成果创作出大家都认同的思维导图:表达形式新颖和逻辑清晰,现实感强,给人以思想启迪。16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