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7080728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单元训练题一、单选题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采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通入适量BAl(Fe):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过滤CCO气体():通过NaOH溶液洗气后干燥D气体(HCl):通过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2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往溶液中加入片短时间内无明显现象的氧化能力比弱B往溶液中滴加溶液,再加入少量固体溶液先变成血红色后无明显变化与的反应不可逆C将食品脱氧剂样品中的还原铁粉溶于盐酸,滴加溶液溶液呈浅绿色食品脱氧剂样品中没有价铁D向沸水中逐滴加56滴饱和溶液,持续煮沸溶液先变成红褐色

2、再析出沉淀先水解得再聚集成沉淀AABBCCDD3为探究FeCl3的性质,取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溶液混合并充分反应。再分别取2mL反应后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充分振荡、静置,层显紫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反应后溶液中有过量的IB实验中的是用来检验Fe2+的,不可用酸性KMnO4溶液代替C实验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D通过实验可得反应转移610mol电子4某溶液中有、和四种阳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

3、H溶液,微热并搅拌,过滤,在滤渣中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是ABCD5下列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钢C镍D硬铝6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具有深邃的文化寓意和极高的学术价值。下列文物不属于合金材料的是ABCD曾侯乙编钟青花花鸟纹鱼尾瓶圆明园兽首马踏飞燕(东汉铜奔马)AABBCCDD7下列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BCD8下列试剂发生变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B打磨过的铁片露置在潮湿空气中C硫酸亚铁溶液露置在空气中D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的试剂瓶中9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图处理:下列说

4、法不正确的是A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为2.24 gBV896C参与反应的n(H2SO4) = 0.04 molD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Cu2+、H+10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某气体通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气体可能是B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最终有蓝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含有C将某气体通入饱和溶液溶液变浑浊该气体可能是D先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加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该盐一定属于三价铁盐AABBCCDD11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与水和反应,可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硬铝密度大、强度高,可制造飞机外壳CNaClO具有强

5、氧化性,可作织物漂白剂D是两性氢氧化物,可以作胃酸中和剂12物质的量均为0.4mol的钠、镁、铝,分别与50mL2.0mol/L盐酸反应,则生成的H2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A111B123C411D63213我国科技事业十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下列科技成果所涉及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储氢合金可用于以为燃料的汽车B氘和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的燃料,核聚变属于化学反应C硬铝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D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其加入钢中后可增加钢的韧性、抗氧化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由天然磁石(Fe2O3)制成B配制溶液中转移

6、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一端需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C实验剩余的钠块不能放回原瓶,应另行处理D燃烧一定伴有发光发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二、填空题15FeCl3具有净水作用,但腐蚀设备,而聚合氯化铁是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处理污水比FeCl3高效,且腐蚀性小。常见水处理剂还有高铁酸盐及ClO2,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可以用来刻蚀铜箔制造电路板,写出对应离子方程式_;高铁酸盐是一种绿色净水剂,其有效成分是高铁酸根FeO。能消毒,且能净水。工业上常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ClO2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7、,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3)漂白粉在工业中常用氯气通入石灰乳来制备,写出对应化学方程式_(4)描述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_;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5)为节约成本,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配平下列反应:_。_ClO + _Fe2+ + _ () = _Fe3+ + _ Cl-+ _ ()16自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使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的,其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2)工业上,可利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氧气在催化

8、剂条件下制作铁黄(FeOOH,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从某工业废渣w g(主要含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镁)中提取氧化铁的工艺流程如图(部分操作和条件略):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硫酸。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填化学式)。写出与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请写出验证硫酸亚铁溶液中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法:_。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提取过程中铁元素的损耗忽略不计,最终获得的氧化铁。则废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17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在现代半导体工业生产中,常利用腐蚀铜的原理制作印刷线路板,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9、为:_。氯化铁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烧杯底部不可能出现的是_A有铁无铜 B有铜无铁 C有铁有铜D无铁无铜(2)某同学在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1滴溶液和几滴氯水,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3)某同学取溶液,加入溶液混合。分别取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滴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i.实验检验的离子可能是_(填离子符号);ii.写出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iii.上述和溶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浓度为_。(4)中铁元素形式为和,则和离子质量之比为:_。18Na、Mg、Al、Fe、C

10、u、Zn是中学常见的金属率质,其合金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是_。在潮湿空气中久置会生成绿色锈的金属是_。(2)铝合金广泛用于门窗,其耐腐蚀的主要原因是_。(3)一包钠铝合金与水恰好完全反应,收集到8960mLH(标准状况)。则这包合金中钠的物质的量为_,铝的质量为_。写出上述过程中涉及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4)现有10g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11.2LH(标准状况)。则合金组成可能是_(填字母)。AMg和CuBAl和FeCMg和ZnDAl和Cu(5)等质量的镁、铝、锌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H体积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1、根据图像推知a、b、c曲线代表的金属依次是_(填元素符号)。19当人体缺铁时,往往需要服用补铁剂,人体能吸收的是+2价铁元素。查看一些补铁剂的主要成分,了解其中铁元素的价态。(1)你认为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检验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_?(2)天然食品中含有的大多是+3价铁元素,为了使+3价铁元素转化为+2价铁元素并被人体更好地吸收,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查阅资料寻找办法_。三、实验题20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无水FeCl3。已知:FeCl3固体易升华,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A装置中特制漏斗的作用是_。(2)请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2、3)写出工业制取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_。(4)装置B的作用是_,D装置与E装置之间用弧形粗弯管连接而不是普通的直角玻璃导管,其目的是_。(5)F中所装试剂为_,有学生提出:装置F和G二者可以简约用一个球形干燥管来代替,为了达到相同的作用,球形干燥管内盛放的试剂是_。21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钠与水在不同实验装置中的反应情况。(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钠放入甲中水槽后的实验现象是_。(3)按图乙所示方法收集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并进行定量计算。实验方法是:先在某金属箔纸上扎一些小孔,然后用此金属箔纸包住钠,将钠放入水中的同时用试管收集气体。为达到实验目的,金属箔纸应该是_(填“铜箔”或“铝

13、箔”)。(4)向丙中试管放入一小块钠,开始钠沉入煤油和水的交界处与水反应,而后又浮到煤油层,在煤油和水层界面之间上下跳动,持续进行直至钠消耗完全,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四、计算题22把10.2g镁铝合金的粉末放入过量的盐酸中,得到11.2LH2(标准状况下)。试计算:(1)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烧碱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用是_;23铝、氧化铝的性质与其他常见金属及氧化物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1)可用NaOH溶液除去铁粉中的铝粉,反应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将2.7gAl分别置于足量的NaOH溶液、稀硫酸

14、中,生成H2的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_。(2)证明Al2O3是两性氧化物的常用试剂是_(填名称),将ag废铝片置于100mL盐酸中,测得反应过程中生成氢气体积(标准状况)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0t1时间段无气体生成的原因是_,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l3+)=0.102mol且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原溶液中c(HCl)=_。试卷第7页,共8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详解】A亚铁离子能被氯气氧化为铁离子,FeCl3溶液(FeCl2)中通入适量Cl2,FeCl2被氧化为FeCl3,故A正确;BFe与NaOH溶液不反应,Al能与NaOH溶液反应,加入足量的N

15、aOH溶液,Al被溶解,主要物质被除去,故B错误;CCO与NaOH溶液不反应,CO2与NaOH溶液反应,CO气体(CO2)通过NaOH溶液洗气,然后干燥,可以除去CO中的CO2,故C正确;DCl2难溶于饱和NaCl溶液,HCl易溶,则Cl2气体(HCl)通过饱和NaCl溶液洗气后干燥,可以除去Cl2中的HCl,故D正确;故选B。2D【详解】AFeCl2溶液中加入Zn片,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Fe2+的氧化能力比Zn2+强,A错误;B溶液变成血红色的原因,与和K+无关,B错误;C铁离子可能先与单质铁生成亚铁离子,则溶液呈绿色,C错误;D向废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Fe(OH)3胶体,继续加热

16、则胶体因聚沉变为沉淀,D正确;故答案为:D。3B【详解】A实验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层显紫色,说明反应后溶液中含有I2,不能说明有过量的I,A项错误;B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可知10mL0.1mol/LKI溶液,加入6mL0.1mol/L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KI溶液过量,因为KI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实验检验Fe2+不可用酸性KMnO4溶液代替,B项正确;CFe(SCN)3不是沉淀,所以实验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项错误;D根据实验的现象可知:当KI溶液过量时,溶液中仍含有Fe3+,说明FeCl3与KI反应为可逆反应,所以该反应转移电子数应小于610mol,

17、D项错误;答案选B。4C【详解】某溶液中有、和四种阳离子,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沉淀,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其中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因此过滤后滤渣中为氢氧化铁沉淀,在滤渣中加入过量盐酸,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铁离子,因此所得溶液中大量增加的阳离子为铁离子,故答案选C。5C【详解】A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A错误;B钢是铁和碳的合金,B错误;C镍是单质,不属于合金,C正确;D硬铝中除了铝还含有铜、镁等金属,属于合金,D错误;故答案选C。6B【详解】A曾侯乙编钟为青铜器,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瓷器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不是合

18、金,故B符合题意;C圆明园兽首为铜合金,故C不符合题意;D马踏飞燕(东汉铜奔马)为铜制品,属于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ANa2CO3与Ca(OH)2发生反应产生CaCO3沉淀和NaOH,因此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A不符合题意;B锂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锂,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B不符合题意;C氧化铝和盐酸生成氯化铝,能够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C不符合题意;DFe2O3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产生Fe(OH)3,故不能一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D符合题意;故选D。8A【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露置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元素化合价不变,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选A;B

19、打磨过的铁片露置在潮湿空气中生成氧化铁,铁元素化合价升高,铁发生氧化反应,故不选B;C硫酸亚铁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硫酸铁,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D新制氯水保存在无色的试剂瓶中,次氯酸分解为盐酸和氧气,氯元素、氧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选A。9D【分析】部分氧化的合金样品中含有铁、铜、氧化铁和氧化铜,由题给流程可知,合金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过滤得到VmL氢气、3.2g铜和含有稀硫酸、硫酸亚铁的滤液A;滤液A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得到氢氧化亚铁沉淀,沉淀充分灼烧得到3.2g氧化铁;由铜原子和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样品中铜元素、铁元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05mo

20、l、2=0.04mol,则合金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4mol56g/mol=2.24g、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02mol,由水的分子式可知,反应中消耗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2=0.04mol,由铁元素的物质的量可知,参加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所以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0.04mol20.04mol) 22.4L/mol103mL/L=448mL。【详解】A由分析可知,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24 g,故A正确;B由分析可知,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氢气的体积为448mL,则V896,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参与反应的硫酸物质的量为0.04mol,故C正确

21、;D由分析可知,滤液A为含有稀硫酸和硫酸亚铁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为亚铁离子和氢离子,不含有铜离子,故D错误;故选D。10C【详解】A将通入溶液无明显变化,选项A错误;B若溶液中含有,则向其中加入足量氨水,最终沉淀会溶解,选项B错误;C能与反应生成溶解度较小的,从而析出晶体使溶液变浑浊,选项C正确;D先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则该盐还有可能是硝酸亚铁,选项D错误;答案选C。11D【详解】A能与水和反应生成氧气,可以做呼吸面具的供氧剂,A正确;B合金较成分金属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硬铝密度大、强度高,可制造飞机外壳,B正确;C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

22、有色物质褪色,可作织物漂白剂,C正确;D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烈的刺激或腐蚀作用,却能和胃酸中盐酸反应,可以作胃酸中和剂,D错误;故选D。12C【详解】n(HCl)=2.0mol/L0.05L=0.1mol,如果盐酸完全反应,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得消耗n(Na)=n(HCl)=0.1mol0.4mol;消耗n(Mg)=0.1mol2=0.05mol0.4mol,消耗n(Al)=0.1mol3=mol0.4mol,但钠和水反应,镁、铝和水不反应,所以镁、铝都剩余,钠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为0.2mol,Mg、Al反应生成氢气物质的量均为0.05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23、0.2mol:0.05mol:0.05mol=4:1:1。故选C。13B【详解】A新型储氢合金可用于氢气的储存和释放,用于以为燃料的汽车,A正确;B氘和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的燃料,核聚变为原子核的反应,属于物理反应,B错误;C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硬铝密度小、强度高、抗腐蚀能力强,常用于制造飞机外壳,C正确;D稀土元素被称为“冶金工业的维生素”,可以明显改善金属性能,其加入钢中后可增加钢的韧性、抗氧化性,D正确;故选B。14B【详解】A“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可由天然磁石四氧化三铁制成,A错误;B配制溶液中转移液体时,引流用的玻璃棒一端需接触容量瓶刻度线以下的内壁,防止部分液体粘

24、在刻度线上方导致误差,B正确;C钠容易和空气中氧气反应,实验剩余的钠块需放回原瓶,C错误;D燃烧一定伴有发光发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但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例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D错误;故选B。15(1) (2)21(3)(4) 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5)1,6,6H+,6,1,3H2O【详解】(1)FeCl3可以用来刻蚀铜箔制造电路板,离子方程式。常在强碱性介质中用NaClO氧化Fe(OH)3生成高铁酸钠、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2)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KC1O3为氧化剂,氯元素化合价由+5

25、降低到+4,Na2SO3为还原剂,硫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到+6,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21;(3)漂白粉在工业中常用氯气通入石灰乳来制备,化学方程式,答案:;(4)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化学方程式 ,答案:将饱和FeCl3溶液逐滴加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5)工业上用NaClO3氧化酸性FeCl2废液得到FeCl3,被还原为Cl- ,氯元素化合价降低6,Fe2+被氧化为Fe3+,铁元素化合价升高1,配平,答案:1,6,6H+,6,1,3H2O。16(1)Fe3O4(2)

26、(3) SiO2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含有,如无明显现象,则无 【详解】(1)Fe3O4有磁性,天然磁石的主要成分为Fe3O4,答案:Fe3O4;(2)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氧气在催化剂条件下制作铁黄(FeOOH,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3)根据题意和流程图可知,步骤焙烧的目的是CO还原Fe2O3,在焙烧后的固体中不溶于稀硫酸的只有SiO2,故步骤的滤渣为SiO2;步骤净化除镁后,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中是否存在,在步骤中碳酸氢铵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碳酸亚铁,同时反应中有一种气态产物为二氧化碳,步骤

27、中,发生反应为煅烧碳酸亚铁得到氧化铁,因此化学方程式为 。的氧化铁的物质的量 mol,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SiO2;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呈红色,则含有,如无明显现象,则无;。17(1) A(2)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气氧化(3) Fe2+ (4)【详解】(1)利用腐蚀铜,与Cu反应生成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FeCl3与Cu、Fe分别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和2FeCl3+Fe=3FeCl2,还原性:FeCu,则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一定是铁优先与铁离子反应,从而可知,有铁必须有铜,当铁完全反

28、应后,铜开始反应,氯化铁过量时,铁和铜都完全反应,因此不可能出现有铁无铜的情况,故答案为:A;(2)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防止Fe2+被氧气氧化,故答案为:隔绝空气,防止Fe2+被氧气氧化;(3)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具有还原性,具有氧化性,与发生反应;的物质的量为,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可知,反应消耗 ,剩余,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mL,溶液中浓度为,故答案为:Fe2+;(4)设的数目为x,的数目为y,根据Fe原子数目守恒有x+y=7,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3x+2y=18,联立两式解得y=3,x=4,则和离子数目之比为4:3

29、,质量比也为4:3,故答案为:4:3。18(1) Na Cu(2)铝合金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氧化膜(3) 0.2 5.4g 2Na+2H2O=2Na+2OH-+H2 2Al+2OH-+2H2O=2AlO+3H2(4)BD(5)Zn、Mg、Al【详解】(1)Na很活泼,能与空气中氧气、水蒸气反应,故保存于煤油或石蜡油中;铜生锈生成碱式碳酸铜,呈绿色;(2)铝合金材料表面覆盖着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具有抗腐蚀性;(3)钠铝合金投入水中恰好生成NaAlO2和H2,离子方程式为Na+2H2O=2Na+2OH-+H2和2Al+2OH-+2H2O=2AlO+3H2,总方程式为Na+Al+2H2O=Na+Al

30、O+2H2,收集到H2的物质的量为,由总方程式,可知:,Al的质量;(4)10g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11.2LH(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即转移1mol电子消耗合金质量为10g,AMg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12g,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转移1mol电子消耗合金质量大于10g,A错误;BAl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9g,Fe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28g,转移1mol电子消耗合金质量为9g28g之间,B正确;CMg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12g,Zn失去1mol电子消耗的质量为32.5g,转移1mol电子消耗合金质量大于10g,C错误;DAl失去1mol电子消

31、耗的质量为9g,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转移1mol电子消耗合金质量可能等于10g,D正确;故答案为:BD;(5)比较铝、锌、镁三种金属,镁最活泼反应最快,反应完时消耗时间最短,相同质量的铝产生氢气最多,故a、b、c曲线代表的金属依次是Zn、Mg、Al。19(1)取补铁剂少许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3价,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2价(2)适量服用维生素C【详解】(1)溶液中铁离子能与硫氰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的硫氰化铁,则检验补铁剂中的铁元素的实验方案为取补铁剂少许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3价,若溶液

32、不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2价,故答案为:取补铁剂少许加水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3价,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铁元素是+2价;(2)查阅资料可知,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以将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所以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将+3价铁元素转化为+2价铁元素,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故答案为:适量服用维生素C。20(1) 检查装置气密性 使分液漏斗上下压强相等,液体能顺利流下,减少浓盐酸挥发(2)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Cl2Ca(OH)2=Ca2+ClClOH2O(4) 除去HCl气体、检验后续装置是否堵塞 防止三氯化铁凝华后堵塞导管

33、(5) 浓硫酸 碱石灰【分析】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用饱和食盐水除掉氯气中的HCl气体,再用浓硫酸干燥氯气,氯气和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E处收集氯化铁,F用浓硫酸防止G中的水蒸气进入到E中,G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详解】(1)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A装置中特制漏斗的作用是使分液漏斗上下压强相等,液体能顺利流下,减少浓盐酸挥发;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使分液漏斗上下压强相等,液体能顺利流下,减少浓盐酸挥发。(2)A装置是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再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4HCl(浓) MnCl2C

34、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3)工业制取漂白粉是氯气通入到石灰乳中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2Ca(OH)2=Ca2+ClClOH2O;故答案为:Cl2Ca(OH)2=Ca2+ClClOH2O。(4)氯气中含有HCl杂质,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HCl气体、检验后续装置是否堵塞,由于FeCl3固体易升华,D装置与E装置之间用弧形粗弯管连接而不是普通的直角玻璃导管,其目的是防止三氯化铁凝华后堵塞导管;故答案为:除去HCl气体、检验后续装置是否堵塞;防止三氯化铁凝华后堵塞导管。(5)由于FeCl3易吸收水分而潮解变质,为避免E

35、中有水蒸气,因此F中所装试剂为浓硫酸,有学生提出:装置F和G二者可以简约用一个球形干燥管来代替,既要除掉尾气中氯气,又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为了达到相同的作用,球形干燥管内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故答案为:浓硫酸;碱石灰。21(1)2Na+2H2O=2NaOH+H2(2)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不断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3)铜箔(4)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的小,在煤油中下沉,当接触到水面时与水反应放出气体,气体带动钠块在煤油中上浮,当脱离水面时钠停止反应,不再生成气体,钠块下沉至水面继续反应,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分析】钠的密度比水小,则钠块浮在水面上;由于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

36、,所以钠块熔化成钠球;由于反应产生气体的推动作用,所以钠球在水面上游动;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嘶嘶的响声。【详解】(1)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Na+2H2O=2NaOH+H2。答案为:2Na+2H2O=2NaOH+H2;(2)由分析可知,钠放入甲中水槽后的实验现象是: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不断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答案为:钠浮在水面上,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不断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3)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会影响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并进行定量计算,所以不能使用铝箔,为达到实验目的,金属箔纸应该是铜箔。答案为:铜箔;(4)钠

37、位于煤油与水的界面上,钠与水反应使钠球进入煤油层,氢气逸出后钠球重回煤油与水的界面上。则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的小,在煤油中下沉,当接触到水面时与水反应放出气体,气体带动钠块在煤油中上浮,当脱离水面时钠停止反应,不再生成气体,钠块下沉至水面继续反应,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答案为:钠的密度比煤油大,比水的小,在煤油中下沉,当接触到水面时与水反应放出气体,气体带动钠块在煤油中上浮,当脱离水面时钠停止反应,不再生成气体,钠块下沉至水面继续反应,如此往复,直至钠反应完。【点睛】实验操作时,所取钠块应为绿豆大小,若钠块过大,与水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22(1)47.1%(2)1:

38、1(3)6.72L【分析】设合金中镁和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24x+27y=10.2g;结合反应可知:、,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1.5y= ,解得:x=0.2、y=0.2;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该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故答案为:47.1%;(2)该合金中镁与铝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均为0.2mol,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答案为:1:1;(3)该合金溶于足量的烧碱溶液中,只有铝单质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气,0.2molA了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3mol,体积为:0.3mol=6.72L,故答案为:6.72L;23(1) 2Al+2OH-+2H2O=2+3H2 1:1(

39、2) 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 3.06mol/L【详解】(1)铁粉中的铝粉中加入NaOH溶液,只有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等,从而除去Fe中混有的Al,反应原理是:2Al+2OH-+2H2O=2+3H2;Al与足量的NaOH溶液、稀硫酸反应时都表现+3价,所以都存在关系式:2Al3H2,则2.7gAl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生成H2的物质的量都为0.15mol,体积之比(同温同压)为1:1。答案为:2Al+2OH-+2H2O=2+3H2;1:1;(2)依据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所以证明Al2O3是两性氧化物的常用试剂是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将ag废铝片置于100mL盐酸中,由于铝表面形成氧化膜,所以0t1时间段氧化膜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原因是: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若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l3+)=0.102mol且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依据守恒法,n(HCl)=n(Cl-)=3n(Al3+)=0.306mol,原溶液中c(HCl)=3.06mol/L。答案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时铝表面的Al2O3与盐酸反应;3.06mol/L。【点睛】废铝片中除去含Al2O3和Al外,还含有其它杂质,所以我们不能利用ag进行计算。答案第17页,共1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