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江西省江西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我提分评估提分评估(附答案附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通过教育。科学知识与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在生产中创造物质财富,促进生产力发展。这表明()。A.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B.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手段C.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D.教育传递科学知识【答案】A2、进入新时期,我国最早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丰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丰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方针的是()。A.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1985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
2、.1993 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D.1999 年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答案】B3、春秋战国时期的伍子胥过昭关,因担心被抓回楚国,父仇不能报,一夜之间竟然愁白了头。伍子胥所处的情绪状态属于()。A.心境B.苦闷C.应激D.激情【答案】D4、学校课程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答案】A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C.意志成分D.行为成分【答案】B6、有的学生学习时必须找到一个绝对安静的场所。这属于()A.努力管理策略B.环境管理策略C.时间管理策略D.元认
3、知管理策略【答案】B7、进入中学,学生经常思考“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未来应怎样”等问题。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A.信任感B.自我同一感C.主动感D.勤奋感【答案】B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到校外进行地理课的地形地貌测绘,这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B.实验法C.实习作业法D.演示法【答案】C9、掌握学习是由()提出的。A.布鲁纳B.斯合纳C.布卢姆D.艾里斯【答案】C10、学生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采取先前的思维模式去解题,这种现象属于()。A.原型启发B.定势C.迁移作用D.功能固着【答案】B11、终身教育理论体系最终形成是以联
4、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为标志的。A.终身教育导论B.终身教育21 世纪的教育改革C.教育财富蕴藏其中D.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答案】C12、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答案】C13、新课程主张教师应把教学过程看作是()A.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B.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C.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D.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发展的过程【答案】C14、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5、A.近因效应B.社会刻板印象C.晕轮效应D.首因效应【答案】B15、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平衡性B.独立性C.闭锁性D.动荡性【答案】B16、校园文化的核心是()。A.物质文化B.学生文化C.教师文化D.精神文化【答案】D17、各学科教材的编写都要以“三个面向”“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学科教学内容之中。这体现了编写教科书要遵循()的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B.理论与实践统一C.知识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统一D.知识与能力统一【答案】A18
6、、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做孩子看待。这提供这说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平衡性B.独立性C.闭锁性D.动荡性【答案】B19、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归咎于别人的人格障碍属于()A.强迫型人格B.偏执型人格C.冲动型人格D.回避型人格【答案】B20、2013 年单项选择:“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体现的德育过程是()A.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长期、反复的逐步提高的
7、过程D.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答案】D21、“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论D.儿童学理论【答案】B22、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这体现了()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不变性【答案】B2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A.启发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答案】A24、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A.后天学习训练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
8、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答案】D25、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A.班主任工作总结B.班主任工作计划C.操行评定D.建立学生档案【答案】C26、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她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期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她的道德发展处于()A.社会契约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答案】C27、()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的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A.教育目的B.课程目标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答案】C28、课外活动的主体部
9、分是()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文学艺术活动【答案】B29、()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A.讲授法B.谈话法C.实验法D.读书指导法【答案】D30、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奋,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说明()。A.性格特征B.能力C.气质D.认知【答案】A31、校风是学校中()的统一体。A.物质文化、环境文化、精神文化B.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C.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D.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答案】B32、(2021 年下半年真题)晓颖是个诚实勤奋好学的好学生,这些特征属于()A.性格B.
10、能力C.气质D.认知【答案】A33、当有机体做出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C34、根据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成绩一回避”目标取向的个体倾向选择()的任务。A.B.C.D.【答案】B3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它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显著特点是()。A.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B.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C.间接性、被动性和简捷性D.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答案】D36、()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A.传递接受式B.加涅模式C.自学辅导式D.范例教学
11、模式【答案】A37、在张老师组织的百人大合唱中,如果増加一至两个人,小红感觉不到音量的变化,如增加到十个人左右时,小红就能明显地感觉到音量的变化,这种刚刚能使小红感觉到的音量变化的最小差异称为(?)。A.A 绝对感觉阈限B.B 绝对感受性C.C 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答案】C38、初三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将所学到的物理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成一个知识网络。这种学习策略是()A.精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复述策略D.计划策略【答案】B39、成功解决一道难题后产生的自豪、愉快感属于()。A.理智感B.美感C.道德感D.成就感【答案】A40、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A.文化知
12、识教育B.艺术教育C.读、写、算教育D.军事体育教育【答案】D41、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C.参加自学考试D.脱产学习【答案】A42、小军由于对物理感兴趣而努力学习物理.小花为了期末得到妈妈的奖励而努力学习物理。小军和小花的学习动机分别是()。A.内部动机,外部动机B.高尚动机,低级动机C.外部动机,内部动机D.低级动机,高尚动机【答案】A43、学记中“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B.启发式教学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答案】D44、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
1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答案】A45、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学生表现良好,教师减少其家庭作业的量,教师这样的行为称为()。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B46、虽然二班是全年级成绩倒数第一的班,但陈老师坚信自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成绩。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A.认知能力B.效能感C.操作能力D.监控能力【答案】B47、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C.教学与发展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答案】A48、处于()阶段的学生并不赞赏违反纪律。
14、A.自我服务行为B.人际纪律C.自我约束D.反抗行为【答案】C49、小斌经常想“我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每天都想很多遍.明知道没必要却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脑.以致小斌很痛苦。小斌的心理问题属于()。A.强迫症B.焦虑症C.抑郁症D.恐惧症【答案】A50、刚进入高一,赵峰就总想“我考不上大学该怎么办”。他明知离高考还远着呢,这么早想这个事根本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以至于影响了正常学习。他的主要心理问题是()A.强迫观念B.强迫行为C.恐惧观念D.恐惧行为【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材料: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走进教室
15、,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起来,现在,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来,我们看看他们会不会发现。”经老师一说,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等着瞧。第一位同学看也不看就冲进了教室;第二位看了一下地面却无动于衷,坐到座位上去了;第三位,一看地上有纸屑,就弯腰捡了起来。全班同学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老师脸上也掠过一丝微笑,他郑重宣布班会开始了。第一个受到表扬的是这位捡纸屑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问题: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运用的德育方法,并说明使用相关德育方法的注意要点。【答案】二、国学大师季羡林回忆说
16、:“我有意识地真正用功,是从这里开始的。我是一个很容易受环境支配的人。在小学和初中时,成绩不能算坏,总在班上前几名,但从来没有考过甲等第一。我毫不在意,照样钓鱼、摸虾。到了高中,国文作文无意中受到了王崑玉先生的表扬,英文是全班第一。其他课程考个高分并不难,只需稍稍一背,就能应付自如。结果我生平第一次考了一个甲等第一,平均分数超过九十五分,是全校唯一的一个学生。当时山大校长兼山东教育厅长前清状元王寿彭,亲笔写了一副对联和一个扇面奖给我。这样被别人一表扬,我的上进心就被激起来了。从此认真对待考试,不再掉以轻心。结果两年之内,四次期考,我考了四个甲等第一,声名远扬。”王寿彭给季羡林题写的对联中的上联
17、是:才华舒展临风锦,下联是:意气昂藏出岫云,题头是:羡林老弟雅(察)。试分析学校和个人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案】三、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下面是甲、乙两位老师对阿 Q 正传一课的教学处理,读后请写一段比较性评析。甲:教师安排 7 节课,第一节课介绍鲁迅及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通读第一、二章,正音释义;第二节课通读第三章至结束,正音释义。第三节课分析序及第一、二章,第四节课分析第三、四、五章,第五节课分析其余章节,第六节课归纳人物性格特点,第七节课归纳课文的写作特点并总结教学要点。乙:教师安排 4 节课。第一节课指导学生自读全文,并就自己体会最深的一点写出百字短评。第二节课前后 4 人为一组,
18、形成 10 个表演小组,讨论确定表演内容、组内分工、彩排时间等,教师巡回指导。第三、四节课课堂表演,抽签决定表演顺序,各组表演时间为 58 分钟。每节课结束前 58 分钟进行课堂自由评论,教师适当加以点拨。最后评出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表演、最佳道具、最有创意等大奖。问题:(1)指出两种教学处理的各自特点。(2)从语文教育学的有关理论特别是新课改的理念出发比较这两种教学处理的优劣。【答案】四、(1)张晓是来自农村的一名高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他们每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张晓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张晓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随着高考
19、的临近,张晓的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晚上,他往往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睡着了,半夜还会醒。(2)王宏业是一名城里的高三学生,自小家庭殷实父母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爷爷奶奶更是对他关爱有加,家人对他的各种要求都尽量满足。他在学习上微小的进步都会让父母欣喜若狂,同时得到他们给予的各种物质奖励。在低年级,王宏业的学习较好。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他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对父母的各种奖励也没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越来越不理想。高考临近了,但他一点也不紧张,上课时往往心猿意马。问题:请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分析这两名学生在临近考试时出现不同状态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答案】五
20、、材料: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 100 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 8 分。魏老师找他谈话。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 8 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告诉他哪些是只要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可以完成的。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在期中考
21、试时这个学生考了 40 多分。之后魏老师继续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他已经可以考到 70 多分了。就这样,魏老师转化了一个语文成绩很差的学生。问题:请用教学原则和教学评价理论对该案例进行分析。【答案】六、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 23 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室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
22、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分享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期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
23、也明显提高。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答案】七、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白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白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白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一天中午,白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白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了 5 分钟交流会。白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白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
24、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于是白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白老师说:“有位名家说得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 20 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 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白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白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白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答案】八、材料: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名学习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时有些困难,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老师说:“你这也是一种记忆方法,只不过记忆得比
25、较慢。我可以教你一些记忆术,来帮助记忆。”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的段落让他背诵。通过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在学习新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能流利背诵。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方法?”他不回答,沮丧地低下了头。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学生用了什么学习策略?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学习策略?(6 分)(2)教师在训练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2 分)【答案】九、材料:小张是来自农村的一
26、名初三学生,父母都是老实农民,他们每天含辛茹苦地劳作,想尽最大的努力为小张提供好一点的学习条件。小张非常懂事,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想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回报父母。但是临近考试时,小张成绩却急剧下滑,平时会做的题,在考试中也会出错。问题:请从学习动机角度分析小张在临近考试时出现状况的原因,并论述应采取的教育策略。【答案】一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
27、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 1问答题问题:“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