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ppt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7050228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PPT 页数:140 大小:10.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舞蹈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0页
舞蹈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舞蹈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舞蹈教学ppt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ppt(1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五单元 中外舞蹈名作赏析通过对中外舞蹈作品的赏析,进一步了解世界各民族舞蹈文化、风格、动律特点,提高舞蹈鉴赏水平,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拓宽舞蹈视野.学习目标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二、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各地区、国家或民族经过历代艺术家的加工整理,留传下来许多具有典范意义和独特风格的传统舞蹈。其主要特征是:规范化的舞蹈技艺,程式化的表现手法,严谨的训练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美学法则具有地区、国家或民族舞蹈的代表性、传统性和典范性。这些传统舞蹈在形成过程中收取了本地区、国家、民族舞蹈等诸

2、多艺术因素(如民间舞、手语、武术杂技和古代壁画、雕塑中的舞蹈造型)此外,还受到本地区、国家、民族的风俗礼仪、宗教信仰、传统审美趣味甚至哲学思想的影响。然而,古典舞并非一成不变,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趣味的发展而变化。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二)(四)中国古典舞的特征日本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西方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印度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中国古典舞的特征中国古典舞明丽雍容、精确严谨,“手、眼、身、法、步”高度统一,具有鲜明的造型性

3、,在节奏上注重内外统一,在表现方法上强调轻重、刚柔、强弱、急缓、松紧的对比,以其向内探求的身韵及造型,形成了“曲、圆、收”的审美特征,刻画出几千年中国文化思想锻造的民族性格的心理状态。中国古典舞的任何动作过程都讲究意念明确、气息通达、迂回曲折、动静求圆、反向起法、意念先到而后见诸于形。古代画论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这就是在进行艺术创造之前需对内心有一个要求,即创立意境,丰富想象,领会意蕴,然后以意贯之于外,落成自然之笔。中国古典舞正是在这些地方与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传统的精华相通。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蹈最突出的特征便是讲究“气韵”。在中国古典舞蹈的每一个招式中,这种审美特征都是有所反映的。如

4、“拉山膀”、“云手”、“晃手”等等。此外,它还体现在一些程式化的造型上,如“射雁”、“顺风旗”、“大鹏展翅”,这些招式及造型的完成,最终的要求都是由气息去调控,在运动线上强调点线交织、闪转腾挪。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印度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印度古典舞有四大流派,即婆罗多舞、卡塔尔舞、卡塔克舞和曼尼普利舞,加上奥迪西舞和库契普迪舞,称为“六大舞系”。33卡塔克舞卡塔克舞l.l.婆罗多舞婆罗多舞 44曼尼普利舞曼尼普利舞22卡塔卡利舞卡塔卡利舞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印度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l.婆罗

5、多舞 共由六个部分组成:起始部分叫“阿拉里普”,是舞蹈开始的祈祷。(2)“贾提斯瓦拉姆”部分,舞者在不同曲调的基础上表演各种节拍的技巧,用纯粹的舞蹈动作来表现音调与弦律。(3)“沙达姆”部分,舞者通过有节奏地转动颈部、眼珠及眉飞色舞来做出各种富有戏剧性的表演。(4)“瓦尔纳姆”部分,舞者伴着突然加快的节拍踏跳,展示高超的演技、持久的耐力和丰富的戏剧表现力。(5)“帕达姆”部分,舞者用颈、嘴、眼、手及身体各部位的谐调动作叙述一定的情节。(6)“提拉纳”部分,舞者快速起舞,各种舞姿令人眼花缭乱,使人仿佛觉得宇宙中的诸多石雕神像已经复活。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

6、式(二)印度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2卡塔卡利舞可称为古典舞剧,主要盛行于印度南部西海岸的喀拉拉邦。卡塔卡刹舞主要以(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这两大史诗为表现题材,舞者多为男性,他们用丰富的手势和多变的面部表情来帮助阐明剧情。3卡塔克舞“卡塔克”是北印度对以歌舞演述故事的称谓,该舞舞者的脚部动作多于手部动作,舞者伴着塔布拉鼓的鼓点,娴熟地变幻舞步。该舞又称为“脚铃舞”,是因为舞者脚系的铜铃成为该舞的显要特征。4曼尼普利舞该舞盛行于东北部的曼尼普利邦,是以地名作为舞名的舞蹈。其主要特点是动作敏捷,脚部动作的幅度较大,有不断重复各种跳跃和蹲伏的动作。具有丰富的、含特定意义的手势语言,是印度古典舞的重

7、要特征。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日本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作为日本古典舞蹈,歌舞伎发展至今已有近四年的历史。出云阿国是日本歌舞伎的鼻祖,起初表演的主要是“念佛舞”,这是一种佛事活动中的仪式,是供奉死者及祖先灵位的祭祀性舞蹈。歌舞伎被正式载人史册的是庆长八年的1603年,在歌舞伎近四百年的历史沿革中,大致可分为: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日本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1)(2)(3)若众歌舞伎时代野郎歌舞伎时代元禄期“所作事”时代(4)享保期女方舞蹈时代在若众歌舞伎时代(16291652年),舞者主要是持扇而

8、舞,吸收了假面舞蹈“能乐”的某些特征。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日本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歌舞伎的表演者,通常提着“接”(前衣襟)走上舞台,走到台中央后骤然放下,然后打开扇子翩翩起舞。和服那长长的熳和长长的袖,一方面体现出对歌舞伎舞蹈的束缚,强化了歌舞伎以“静”为美的内向性美感另一方面则由于和服长线条的参与,客观上扩大了身体某些部位的运动嫚的波状飘动扩大了脚步运动的幅度井与脚的动作形成一种“模进”关系,通过二重曲线让观众领略到微妙的动的情趣舞、踊、振三结合是歌舞伎的一大特色。其中“舞”为古典手法,幽雅含蓄;“踊”多具民间舞蹈特色,活泼生动,“振”的动

9、作戏剧性强。有乐人伴唱,乐器主要为三味弦。123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一、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古典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四)西方古典舞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一:春江花月夜女子独舞首演:1957年北京表演:陈爱莲舞蹈描写了一位中国古代女子在春天夜晚的月光下漫步于江边花丛中,见景生情,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无限憧憬。舞蹈音乐根据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改编,原作在典雅优美的抒情旋律中,展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春天静谧的夜晚,月亮在东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轻轻地摇曳。舞蹈把原作提供的大自然的迷人景色作为背景,一个身着蓝色衣裙、手持双白羽扇的女子,通过“闻花

10、”、“听鸟啼鸣”、“憧憬幸福爱情”等段落,将春天的盎然生机、清澈流动的江水、清凉皎沽的月夜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花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使观众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和演员一起陶醉在这美景之中。舞蹈的动态飘渺、优雅、韵味幽静而悠长,意境含蓄深远。春江花月夜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二:小溪、江河、大海女子群舞首演:1986年表演:解放军艺术学院作品从一滴神秘的泉水跃出开始,逐渐形成悄悄细语的小溪,继而发展为欢腾嬉闹的河流,直到奔腾、倾泻的大江及无际的海洋,以一幅雄伟壮阔、引人入胜的动态形象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观。从而不仅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而且揭示了“滴水成河”、

11、“百川归海”、“生命不息”的哲理。作品充分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圆场”,其意不仅象征流水的活力,更通过流水象征进取精神。这种在观者“期待视野”中的中国古典舞形态的审美意象,意味着“意象”不仅是中国古典形态的发生机制,而且是其更新机制。作品的风格典雅、宁静,追求大自然的纯净、朴实无华。该作品在1986年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中荣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受到高度赞赏。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三:霓裳羽衣舞首演:1990年北京舞蹈学院开元舞典晚会表演:北京舞蹈学院段菲等“千瞅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霓裳羽衣舞是唐代舞蹈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舞蹈,它是一个带有宗教意

12、识的、表现仙女的艺术珍品。唐代著名诗人自居易在霓裳羽衣一诗中生动地为我们描绘了它的舞容:舞者被装扮成一位不同凡俗的、美丽雅致的仙女式的人物。该人物下身穿着如红霓一样的淡彩色的裙子,上身披着霞帔,头上戴着摇冠一种垂珠串串、走动时会随步摇曳的饰品,周身佩戴许多珠翠。在音乐声中,随着轻盈飘逸的舞步翩翩舞袂。先是婆娑轻舞,然后急徐回旋:“飘然转旋回雪转,嫣然纵进游龙惊巾垂于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舞蹈大量运用了舞袖、舞腰、旋转等技巧,创造了多种意象,充分表现了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霓裳羽衣舞从音乐、舞蹈到服饰都力图创造和表现一种“仙境”,这是根据作曲者最初的创作意图而来的。具有音乐才能的唐明皇,在他

13、后期统治时已成昏君,终日追求声色之乐。身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还想上西天成佛。“霓裳羽衣舞”正是他白日升仙、想人非非的产物,此作品虽系唐明皇的人生观和宗教思想的真实反映,但由于它在形式和内容上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而在我国古代乐舞中占尽风情。在音乐方面,它把中原清商乐的含莆婉转、清丽悠扬与印度佛曲的空幻、渺远融为一体。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三:霓裳羽衣舞首演:1990年北京舞蹈学院开元舞典晚会表演:北京舞蹈学院段菲等在舞蹈方面,它既柔叉健。轻歌曼舞时,给人以温雅清馨;急音蹈节时,使人心热情扬,把传统舞姿的柔媚、典雅与西域舞风的俏丽、明朗水乳相交,形成了既保持本民族舞蹈神韵,

14、又融化了外来风情,既不同于健舞,又有别于软舞的特殊风格。艺术与内容的高度和谐的统一是它成功的因素。在“形似”(演员的装束、外部动作)和“神似”(音乐舞蹈本身创造出的气氛和演员精湛的表演体现出的内在风韵)的有机统一和其“境”(舞蹈展现的姿容、神韵、氛围)和“意”(宗教观念一理,理想心态一情)的有机统一中,强烈的艺术魅力同宗教意识的神秘情调密切结合。霓裳羽衣舞以其舒扬、闪凝、蓄发、断续等舞蹈手段的有机结合。突出了中国古典舞蹈至今仍恪守的雍容大度、精确严谨、清晰明丽的风格,使它成了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珍品。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四:踏歌首演:2000年表演:北京舞蹈学院陈莹莹

15、、张小芝等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四:踏歌首演:2000年表演:北京舞蹈学院陈莹莹、张小芝等踏歌所表现的是阳春三月,碧柳依依,翠裙垂曳,婀娜身姿,一行踏青的少女,联袂歌舞,踏着春绿,唱这欢歌,溶入一派阳光明媚、草青花黄的江南秀色里。纯净,洒满了春光。少女的神情欢愉畅然妩媚俏丽,娇羞无邪,情窦初开,心扉悄启,尽情尽兴,如醉如痴,乐而忘返,从舞姿造型上,她们舞姿古朴别致,韵律独具,袖子运用有别常规,似如古籍所载:若来若往,若仰若俯、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重心微倾生新韵,节奏洒脱步均衡,舞姿流动绵延,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美感。那一切的一切由心而发,随意而动,人性所致。长袖是内心情

16、怀的延伸,动态是内心美感所引发;协调一致的人体自然律动,奠基于深厚的中国文化之上,让人赞叹人性本应如此美好,人生本应这样可爱。只有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才能发出这样的慨叹,只有五千年中国文化才能以如此又典雅、又妖媚、又含蓄、又洒脱、又自然律动、又修饰绮丽、又抑扬顿挫、又行云流水的踏歌来赞美生命的美丽。意象是对人生的追求与赞美;是历经磨难后悟出的人生真谛;是深厚的中国文化。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五:扇舞丹青女子独舞首演:2004年表演:王亚彬扇舞丹青借用一把延长手臂表现力的折扇,演绎了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神韵之美,动态地展现了“纸上的舞蹈”,可谓文治“舞”功。作品通过表演者似飞

17、腾狂草、像描画丹青般的一招一式的精彩表演,在整个的舞台空间,塑造出一种古雅、端庄,充满中国传统舞蹈文化体态形象,将古典舞与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把舞、乐、书、画熔于一炉,在情景交融、人与自然浑然一体中达到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它既具有限无限的超越美,又有不设不施的自然美,这不但是舞蹈艺术所崇尚的,而且是中国人一直所追求的高级审美境界,由此舞蹈扇舞丹青无愧为雅俗共赏、赏心悦目,令观众目不转睛的“墨舞”精品。第一节 古典舞蹈赏析二、中外古典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五:扇舞丹青女子独舞首演:2004年表演:王亚彬扇舞丹青是一个极富舞蹈本体特征的

18、作品,它的一大特点是重其韵律,不随意乱用技巧,不张扬,不浮躁;未设置任何情节,没有戏剧的冲突,无需更多外在手段的帮助,仅靠舞者的身体和那把扇子,通过舞者身体那快慢相宜、刚柔相济、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运动,将扇子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力度、速度、重力和空间相结合,将一个看似平常的舞蹈,做到与书法与绘画笔韵之美比肩,让扇舞丹青竞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墨舞”佳作。扇舞丹青作为当代中国古典舞的代表作,它“闪、转、腾、挪”的动势、其“回”与“流”的形态,以及瞬间止息如红日欲出、满弓蓄势的感觉等,无不体现出了中国舞独有的舞蹈韵味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当之无愧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的佳作,让人们在意醉神迷、出神入化中品味中

19、国舞蹈向前发展的无穷神韵。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种历史上各民族和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地各民族文化观念、宗教礼俗和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中国民间舞样式之多、内容之广、风格之别、动律之异的鲜明特色。中国民间舞蹈具有多元、多因素的特点。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在农业民族的民间舞蹈中表现得很明显;草原民族的民间舞蹈仍保持

20、着来自放牧、狩猎、骑射生活的风格特点;沿海渔民的民间舞蹈体现了人与海的和谐;兼营农、牧业的高原民族、居住在丝绸古道上的农业民族的民间舞蹈,风格各异具有农牧文化特色,不乏古西域乐舞遗风。综观中国民间舞有如下显著特点:1内容形式千姿百态;2舞蹈多伴以歌乐,载歌载舞、歌舞相间;3使用道具体现中国人“缘物寄情”的思维特点;4在古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5叙事性、自娱性、表演性相统一。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汉族民间舞蹈(二)少数民族舞蹈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汉族民间舞蹈汉族主要居住在辽阔的三江流域和松辽平原地区。受其历史和自然条件的

21、影响,形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并具地区特点的民间舞,其中北方规模较大、比较著名的秧歌如东北高跷秧歌、山东的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洋秧歌称三大秧歌,还有陕北秧敢、河北秧歌等不下百余种;南方有采花灯、莲花灯、竹马灯、云南花灯、香山花灯等各种名目的花灯,种类繁多。北方秧歌等各种民间舞蹈多具有粗犷刚劲、热情奔放的特点;南方的花灯等民间舞蹈则以优美委婉、秀丽别致见长;两江之中的淮河流域的花鼓灯等民间舞蹈兼收南北之长,形成刚柔相济的特色。汉族民间舞从动律特征来看,北方秧歌重扭而南方花灯重崴,扭者重心高而崴者重心低,前者手臂动幅大而后者下肢动幅大,前者动力根源在腰背而后者动力根源在胯腹。从舞具特征来看:北方秧

22、歌重绢而南方花灯重扇。虽说有时绢、扇并用,但总体而言各有侧重。位于南北之间的安徽花鼓灯,就舞具而言是绢扇并重,就动律而言则是居于高重心的“扭”和低重心的“崴”之间,空出的是“梗”。这些独有的特点鲜明地反映出东方艺术的美学特征和华夏艺术的审美规律。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中国各民族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融合、分解,至今已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在语言的形成和交流的过程中,也形成和选择了最适宜的起舞节奏和曲调,形成和选择了最适宜的表现各自性格风貌的舞蹈动律,而节奏(曲调)、动律和表情三者正是形成分布在东南西北中全国各族、各地民间舞蹈中具有各自独特风格的要索

23、。(二)少数民族舞蹈(二)少数民族舞蹈2.2.蒙古族蒙古族民间舞蹈民间舞蹈3.3.维吾尔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民间舞蹈4.4.朝鲜族朝鲜族民间舞蹈民间舞蹈1.1.藏族民藏族民间舞蹈间舞蹈5.5.傣族民傣族民间舞蹈间舞蹈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1.藏族民间舞蹈藏族是青藏高原上历史酶久的古老民族,主要聚集在西藏其他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民间舞蹈中,保存着诸多文化因素。(1)“一顺边”的审美特征:高原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形成了人们别致的体态和动律。(2)农耕文化色彩的“谐”:有集体自娱性载歌载舞的“谐”(弦子)、“果日谐”(圈舞)和表演性

24、的“堆谐”(踢踏舞)之分。(3)农牧文化型的“卓”:“果卓”(锅庄)又有农半牧区、林区之分,风格各异。“卓”也是持鼓而舞“鼓舞”的泛称。由“热巴”表演的“热巴卓”最有特色。藏族民间舞的动律特征即颤、开、顺、左、绕。“颤”指舞蹈时膝关节上下的颤动,有大颤小颤、柔颤硬颤、扭颤摆颤等;“开”指舞蹈中的基本脚型,藏舞中落脚和出腿的动作以勾腿外开为美;“顺”指在舞蹈进行中手和脚在同一方向运动,这是藏舞特有的协调方式,有顺摆、顺悠、顺绕、顺甩、顺推等;“左”指舞蹈一般都是从右向左顺时针方向绕圈进行,动作以左方向为始,旋转以左转为主;“绕”指舞蹈中的舞袖,系用手带动长袖绕圈。藏舞舞袖有甩、摆、撩、绕等多种形

25、式,但以绕为核心。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2.蒙古族民间舞蹈蒙古族民间舞有明显的游牧生活印迹,是部落时代舞蹈的发展,因而仍保留着部落生活的集体性和群众自娱性的特点。蒙古族民间舞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风格特征十分鲜明突出如他们讲究男子舞蹈强健骁勇,女子舞蹈端庄典雅,这种鲜明的艺术风格是由蒙古族人民的审美心理所决定的。在舞蹈中以对骏马和雄鹰的讴歌寄托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在草原上,牧民们多生活在马背上,故上身尤其是肩的松驰使得牧民们用其独有的审美角度刻化对生恬的深切体会。所以,蒙古族民间舞蹈中伴随铿锵激跃的游牧民族的旋律的“马步”、“驼步”、“抖肩

26、”、“碎肩”的舞姿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3.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4.朝鲜族民间舞蹈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一、中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少数民族舞蹈5.傣族民间舞蹈我国云南省的傣族自治州,是众所周知的“歌舞之乡”。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傣族人民,能歌善舞。他们性格内在、善良、勤劳,创造出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傣族舞蹈。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优美、灵活、朴实、矫健,感情内在含蓄,舞蹈丰富多彩。傣族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嘠光”、“象脚鼓舞”、“孔雀舞”。其中“孔雀舞

27、”更为丰富和完整。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富有雕塑性、造型优美,下肢体多为半蹲状态、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特有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做动作时,一般以腿在半蹲状态上做重拍向下、节奏均匀的上下屈伸,从而带动身体上下屈伸和上下颤动,这也是它的基本动律特点。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般说来,东、西方民间舞蹈除了具有共同性之外,还有一定的区别。东方民间舞蹈上身、上肢动作多,且面部表情丰富,而西方民间舞蹈重下肢动作并强调肢体表情东方民间舞蹈多戏剧性、程式化语言,而西方民间舞蹈多技术性、示意性语言东方民间舞蹈“亲近大地”而多蹲位的动态,而西方民间舞蹈“趋向天空”而多跳跃动

28、态、东方民间舞蹈讲究曲线与对称,而西方民间舞蹈讲究直线与不对称。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俄罗斯民间舞蹈(一)西班牙民间舞蹈“弗拉门戈”(二)印第安民间舞蹈(三)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一)俄罗斯民间舞蹈在俄罗斯民间舞中,只要是男女成对,一般都是以女子为主,男子相随。男子舞蹈的活泼、跳跃,他们露出热情顽皮的目光,尽力表现自己的机灵、勇敢彪悍以向女舞者献殷勤。女子舞蹈时悠缓、柔软、歌唱性以及富于表现力的手臂和碎步,舞风端庄、含蓄、稳重。可以说男舞者反映草原上骑手的气质,他的两腿蹲着交替行走,令人想起插人马镫的绷紧的双腿,他的跳跃使人联想到马

29、的腾跃。女子的舞步都那么轻柔飘逸,有如闲庭信步,极富表现力的飘行。“轮舞”最具有代表性,该舞蹈的舞步并不复杂,主要是随着音乐以碎小平稳的步伐行进,长长的沙腊方裙遮住了移动的脚步,使人觉得好像不是在“走”,而是在“滑”。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二)西班牙民间舞蹈“弗拉门戈”西班牙民间舞在世界舞蹈中风格独特,为西方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西班牙舞”是许多人都十分熟悉的一种舞蹈。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流传于世的“西班牙舞”仅仅是指安达鲁西亚的“弗拉门戈”。安达鲁西亚地区是西班牙的歌舞之乡,弗拉门戈歌舞和西班牙人热衷的斗牛活动都发源于此,在“弗拉门科”勃兴的历程中,女舞者最初主要

30、是手握响板用双臂作舞,被称为“阿莱格利阿斯”,意即“快乐之舞”。男舞者不握响板而用脚顿踏,称为“萨巴代欧”。尔后,女舞者才吸收脚步技巧,形成具有男性力量的“弗拉门戈”舞蹈。“弗拉门戈”舞蹈动作无固定含义,只是根据舞者彼时彼地的心情和感受即兴式地举手投足、蹙眉昂首,使其出现了数不清的变体形式但基本上包括响板、击掌、手臂舞蹈、足点技巧等。西班牙民间舞蹈所表现的冷漠多于热情,这种表现和谈恋爱一样,拒绝或玲漠是诱惑男人最有效的手段。西班牙民间舞除了挑逗观众的情感外,另一种表现就是自我激动,臂部的动作具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煽情性。在西班牙,构成生活方式支点的是虔诚,是对妇女的崇拜和对斗牛士的爱戴,这些常

31、可以在民间舞蹈中发现。如虔诚的或骑士般的屈膝跪拜动作,高傲的舞姿使人联想到斗牛士的动态形象。舞蹈中的突然转身动作就像斗牛士为了避开牛角的冲撞一样。西班牙民间舞蹈“弗拉门戈”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印第安民间舞蹈印第安人民间舞是拉丁美洲舞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源上来说,印第安人民间舞是一种集体性的敬神仪式,是其一切宗教祭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对各类神柢的顶礼膜拜。印第安人不仅为敬神而舞蹈,其舞蹈本身也充满着“神”图腾的含义。在印第安人的民间舞中,有不少模拟蛇、鹿、虎、狮、猴、狼、鹰等动物的动态,这一方面是其相信动物与自身有某种神秘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认为

32、动物具有某种超自然的灵性,印第安人在其舞蹈中不允许有个人兴趣”,个人必须消融在集体之中,与集体一起顶礼膜拜以至沉溺迷狂。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二、外国民间舞蹈的特征及表现形式(三)印第安民间舞蹈印第安人舞蹈有两大特征:12仪典舞蹈。印第安人把每年分成十八个月,几乎每个月都有祭祀性的仪典,当然也就少不了仪典舞蹈。事实上,舞蹈是印第安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生活中的游艺活动,而是与生活进程密切相关的必要仪式。“动物的舞蹈”。最典型的有魔舞、蛇舞、狼舞、火鸡舞和人舞。一般说来,印第安人民间舞用水鼓、沙球、盖那笛等土著乐器伴奏。舞蹈队列有锁链形、圆形、半圆形、直线、双行、乙形或s形等。锁链形鞍为多见,

33、步伐多为简单的走步、踏步和回转跳跃,乐曲平淡缓慢而服饰华丽考究,体现出印第安人的信念、尊严、力量和热情。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一:一个扭秧歌的人群舞首演:1991年北京独舞表演:于晓雪群舞表演:北京舞蹈学院一个扭秧歌的人向我们讲述着一个民间舞老艺人的身世,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感人至深。舞台一角蜷缩着一个老人,风烛残年。只听见二胡的乐曲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呜呜咽咽的。有一丝凄凉又有一丝感伤的二胡的曲调,似乎给那老人以莫名的鼓舞和兴奋,干枯的身子居然动了起来,而且越动幅度越大,头摆身摇,肩胸扭拧。稍倾,他已经手舞红绸,顿脚踏步,挺身而起,生命火花大亮,却叉突然倒地,悄无声息。

34、曲调焕然一变,欢快了许多。在众人围观的小圈子里,一个年轻的舞者傻气地露出头来,他手中的一条红绸,简直像是着了魔,四射般地舞动,旁观的年轻人看得呆了,看得心里痒痒的,终于一个个束紧腰带。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一:一个扭秧歌的人群舞首演:1991年北京独舞表演:于晓雪群舞表演:北京舞蹈学院手带自家的绸条欢快地跳起来,欢乐的年轻人已经忘却了一切,从老人身边舞过去。舞台上又响起了奠名的、忧郁的二胡声。召唤着老人从刚才那梦一般的回忆里清醒过来,他在最最散弱的动作里还依然韵味十足地扭着秧歌。编导以自己对生活深切的感受和体验,塑造了一个一生都在给别人带来欢笑和快乐的民间舞者,最缚却

35、暴尸于街头,而伴随着他而去的是他全部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秧歌舞蹈和道具(红绸),这样一个丰满的艺术形象,以悲剧性的力量震撼人们的心灵,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从中使我们认识到一种人类的执着追求精神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哭和欢笑在作品里是合二为一的。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二:扇妞汉族独舞首演:1994年表演:苏雪冰这是一部中国民间舞蹈女子独舞的作品。正像作品名称透出一股女孩子娇媚逗人的气息一样,舞蹈表现的“扇妞”伶俐活泼、顽皮可人,一副娇宠、娇娆、娇羞而又喜乐的神情形态,给观众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正是作品以“小”捕捉住了人物的灵性,似琢玉般地镂刻出角色魅力,才使这部舞蹈作品

36、成为可圈可点的上佳之作。舞蹈以“胶州秧歌”的小戏作品“小嫂持团扇”为引线,采撷了现实生活中许多女孩子娇巧玲珑、得宠娇柔、喜逗表露的形象特征,运用秧歌扇舞中“团扇扑蝶”、“折扇戏法”、“取扇游走”等舞动形态,着力刻画“扇妞”的形象。她一出场便是眉开眼笑、喜气洋洋。那副顽童模样夹带着活蹦乱跳的神气异常精妙。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不一会儿,这个活灵活现的扇妞跑起圆场,一会儿双手持扇向后腰使劲地伸展,一会儿炫耀扇技,一会儿运扇过头大闪腰,突出其泼辣的性格;或者又扇不离胸半遮面,表现出羞涩含蓄。扇,在她的手里极大地发挥了“扇艺”的舞动韵姿。而更加有趣的是,在扇妞翩翩起舞的倩影中,她

37、的双脚不时地模仿起“小嫂”戏中裹足行走、两边崴动的姿势,在顽皮耍乐、憨态可掬和诙谐逗趣中将舞蹈带人了高潮。此时的扇妞,扇舞得更加夸张、更加即兴、更加流韵,那身姿与扇、手势与扇、笑靥与扇、眼神与扇,似那镂眼剔透数十层的工艺精品“象牙球”,层层透析出“传神”的意蕴。伴着笙歌鼎沸,扇妞舞姿变得花式叠出。脚拧、扭腰、小臂缠绕、动肩,持续的推、拧、伸的动作变化,身体各部位轮番地缓发快收,姿态变化中自上而下的“三道弯”形体展示,再配以两臂摆动、手推、翻腕、张扇、收扇、抛扇与接扇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让手中的扇如彩蝶飞舞、缤纷万千,扇妞的独舞就这样在逗人的欢乐中被烘托得喜不自禁。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

38、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三:母亲藏族独舞首演:1993年表演:卓玛如:舞蹈自始至终都让演员弓着背,这一典型形态,给观众一种非常亲切的感受,一个忍辱负重、慈祥的母亲形象顿时跃人脑海中。随着节奏的变化,生活中的那种遇事干练、智慧而又倔强的神态和动态在舞蹈中不经意地流露让观众无不拍手叫绝。母亲舞蹈艺术构思新颖,在内在节奏上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将浓郁的民族情韵和现代意识成功地结合起来,是一部有深刻内涵的好作品。舞台上,一个藏族老人弓着背朝着转经的方向一圈圈缓慢地旋转着,作品以一位藏族母亲的直观形象,塑造了一曲赞美之歌。西藏高原离太阳最近,特有的自然环境和劳动方式,形成了人们别致的形态和动律。编导

39、充分利用了藏族舞蹈特有的动律和形态来塑造人物。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赏析四:酥油飘香藏族群舞首演:2002年表演:西藏军区文工团酥油飘香表现今天的西藏人民不仅在精神上早已获患上解放,并且在物质文化生活上也获患上了空前的满足。舞蹈的创作中,一反已往的藏族跳舞的常态,展现了一种富有新意的舞蹈语汇,通过这类语汇把现今藏族精神面孔充分的体现出来。是歌颂“军民鱼水”的作品。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酥油飘香在塑造藏族女人形象,舞蹈动作语汇编排上有了很大的创新。不低的头饰、胸饰和腰饰,婀娜多姿、摇曳生辉的身形和自傲、生动、爽朗的性格,都包罗着当今的藏族妇女的积极向上

40、的精神面貌,十六位女演员上到台口、塌腰、甩胯,动作随节拍变化加力、加速、加大幅度打酥油茶,它汲取了藏族舞蹈坦荡爽朗、欢快、旷达的气魄。作品中有两个动律,一是后倾行步的动律形态,一是腼腆斜倾打酥油的动律形态,充分体现了新时期藏族人民欢喜、蓬勃向上的精神面孔,使人耳目一新。酥油飘香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三、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赏析赏析五:奔腾蒙族群舞首演:1984年北京表演:中央民族学院申文龙等舞蹈以充满阳刚之气的蒙古族马舞展示了辽阔的草原万马奔腾的壮观,表现了蒙古族牧民猛悍的体魂,豪放、洒脱的性格。舞蹈充分运用了蒙古族舞蹈特有的肩部横摆、前后摆,揉肩、揉臂、抖肩及脚下马步和踢踏,并将其水乳交融地化合在

41、一起,使马步、跑马等自然生活形态更贴近人的情感、更富有人的性格、更能表现人的骄傲和潇洒。恢宏的气质和蒙古族舞蹈中特有的气质,反映了草原上一代新人精神风貌。编导把蒙古族舞蹈和现代舞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借用现代舞的呼吸和用力方式,使舞蹈动作流畅自然,收放自如,蒙古族舞蹈特有的韵味得到了加强,而且在情感上得到有力地宣泄和渲染。在动作编排上,编导突出了“跪”。在这“跪”里凝聚着强烈的情感波澜,舞蹈中每一次的“跪”都是一次情感的进发。这深深地一跪震彻心谷,催人泪下。赏析六:出走蒙古族双人舞首演:2001年表演:万马尖措、刘福祥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此外在舞蹈刚开始处,编导还借鉴电影长镜头的拍摄手法,在一种

42、近乎无声的背景下,运用哑剧和舞蹈动作相结合的手法,清晰明了地交代了人物关系和人物之间的矛盾,也点明游子内心的矛盾冲突,并以这种方式直奔主题“走”。在这个主题音乐的伴奏下,两位演员用舒展奔放、动感十足的舞姿,坦荡直率地向观众传递着这份离别故土的深情。舞蹈尾声时哥哥和弟弟不约而同地跪地捧土,把这种情感宣泄到了极致。再捧一把故乡土,再望一眼故乡人,把心永远地留在这片土地上,无论海角天涯,故乡的身影总会带给游子一份拼搏的勇气。赏析六:出走蒙古族双人舞首演:2001年表演:万马尖措、刘福祥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这个作品一经上演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颇具争议。青年编导万玛尖措把蒙古族传统舞蹈语汇和现代舞相融

43、合的做法也体现了他对新民间舞的认识和探索。如何用传统的素材来体现当代人的情感认知和精神追求是剧场民间舞蹈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编导一直思索和探求的问题。编导的这一尝试途径应该说是成功的。在这个作品里蒙古族舞蹈和现代舞做到了很自然的融合,即风格性的舞蹈动作不多见了,演员的身体韵律中体现的是传统和现代的共生共融。因而使得舞蹈动作既有浓郁的民族味道,又有强烈的现代感,符合城市大众的审美口味。赏析六:出走蒙古族双人舞首演:2001年表演:万马尖措、刘福祥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赏析七:顶碗舞维吾尔族女子群舞首演:1997年新疆舞蹈艺术天山希望之星舞蹈晚会表演: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44、热依汗古丽.贾孜拉等维吾尔族的“顶碗舞”又称“盘子舞”,流行于新疆喀什、伊犁等地。是民间十分喜爱的一种舞蹈娱乐形式。作品一开始,伴随着风格浓郁的民族音乐,十六位身着红衣的维族姑娘,每人头顶六个瓷碗,双手各捏一个瓷碟,步伐流畅,庄重优雅地翩然而至。伴随音乐旋律的变化,她们一会儿流动成横排、双斜排、八字排,一会儿又流动成圆形或弧形交叉,这些队形再配以三步一抬、垫步、开关步和点转等步伐,从容流畅仿佛涓涓的细流,又似漂浮的彩云,若聚若散,让人目不暇接。另外,演员的表演技巧娴熟,动作高度统一,在头顶碗、手击碟却依然快速旋转的同时依然保持一样的速度、节奏表情整齐的像一个人在表演,令人叹服,又令人赏心悦目。

45、舞蹈尾声处,演员依次将头顶的碗依次拿下,并倒出碗里的水。观众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为舞者精湛的表演和高超的技艺折服。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赏析八:长鼓舞朝鲜族群舞首演:1992年表演:崔美善等长鼓舞全舞分为三个段落。先是雕塑般的女性造型,含蓄中孕育着生命的躁动;手臂忽儿柔若春柳,忽儿棱角分明,呼吸节奏与造型协调有致。该段节奏均匀而缓慢,舞者以气息带动全身,将朝鲜舞的内在韵律和风韵与舞姿完美融合,舞姿造型充满流畅和延续性,达到艺术的升华,充分体现出朝鲜族女性那种含蓄、坚韧、“外柔内刚”的性格特点舞蹈的第二段充满欢快的情绪,音乐节奏中速,“动作的着眼点在时时抖动的双臂和飞快运动着舞步的双脚”,舞蹈流动

46、的路线以大的圆圈和八字线路为主,动作讲究气息的连贯和动作力感的顿挫,该舞段的动作具有刚柔相济、动静交替及抑扬顿挫的特点。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最后一段是粗犷、豪放的快板,舞蹈里穿插着激动人心的双鼓点,越发地加快速度,自然地使舞蹈进入高潮。舞段中双槌击鼓结合快速度的步伐及旋转,将高难度技巧和舞蹈形象的深刻内涵有机地化在了一起。该舞蹈将朝鲜族女性特有的精神气质一一柔美中透出的刚毅的民族性格用身体动态语言诠释得淋漓尽致,作品站在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透视整个民族文化和性格气质,深刻地体现出朝鲜族人民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和生命状态,舞蹈语汇充分体现出朝鲜民族群体文化的深刻内蕴。长鼓舞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赏析九

47、:扇骨朝鲜族独舞首演:2009年表演:罗莹舞蹈扇骨表现的是朝鲜族女子坚韧不拔的的精神与内在的骨气。一把扇子,一个人,“一开一合之中,浸透世态炎凉;亦张亦弛之外,哪顾南北东西。”这把扇子可能代表着纪念或回忆,也可能代表着自己的艰辛历程,就在扇子的一开一合之中,总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很有份量而又经历太多风雨的人。在扇骨的整个表演中,通过身体与扇子的抑、扬、顿、挫,完全陶醉于其中,就在这一舞一动之时,带着那份精神与骨气,不顾一切阻挠,不惧挫败,这就是这个舞蹈所要表现的精神。舞蹈扇骨不是一般的女子朝鲜族舞蹈作品。在动作上,是容易去模仿的,但在舞蹈中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表现出一种节气,体现经历过世态炎凉而又

48、坚韧不拔的精神,却不易达到。舞蹈扇骨从内心到动作浑然一体。它是将外在的舞蹈技法与内在的情感表达巧妙融合,展现出的超然艺术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赏析十:孔雀舞傣族独舞首演:1962年表演:刀美兰刀美兰的孔雀舞是在对传统的继承、提炼、创作基础上做了新的尝试和探索发展的。是在继承傣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孔雀舞蹈语汇的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舞蹈的语汇,从而赋予了孔雀舞一种新的表现:典雅、传情,具有更高的审美格调和文化内涵,具有艺术表现的开拓意义。任何民族的文化都在经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孔雀舞作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现象,也在顺应时代的改变,并突破孔雀舞中以男性为表演者的

49、传统,开始有女性装扮孔雀。突出肢体语言的柔软、自由与舒展,凸显孔雀妩媚的灵性,使孔雀舞成为舞姿丰富而且优美的,超越于民间层面的艺术制品。从而逐渐把祭祀性的文化范式提炼升华为“具有宗教主题的世俗舞蹈”作品,并在现代语境中进行传承与传播,由此完成了由民间向舞台艺术的升华。刀美兰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孔雀舞传人。她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心中的孔雀公主。欣赏刀美兰的表演,犹如巡游在傣乡的竹林深处,同纯朴的傣族乡民共处,分享着她对傣乡的一往情深。第二节 民间舞蹈赏析赏析十一:雀之灵傣族女子独舞首演:1986年表演:杨丽萍作品的成功之处,首先表现在对于傣族舞蹈语汇,不是简

50、单地再现,而是在其动律上注入现代意识,一反以往孔雀舞的形态模式,大胆开掘,创造出更加挺拔、舒展、奔放的舞蹈语汇。其次,在舞蹈结构上,雀之灵摆脱了民族舞蹈中通常袭用的描摹和再现生活的模式,不按孔雀生活的常规表现其活动程序,而更主要抓住“情”字,从而让观众透过舞蹈,看到编导“以心造舞”所营构的“生命的颂歌”。再次,在造型构图上,充分利用舞蹈动作姿态的高、中、低的对比和身体左右侧动态的对称、平衡,以及节奏鲜明的快速转换,构成一种抑扬顿挫而又十分流畅的造型美。杨丽萍在创作上还是在表演中,都把自己的生命和最动人的情感与舞蹈的美融为一体。她在舞台上的舞蹈形象,不仅是孔雀也是傣族少女,更是她自己心灵的形象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