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 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 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和信息。2.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可触摸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难以触摸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演化和转型。3. 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4. 数据(Data,又称资料)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5.数据和信息的不同: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6. 信息的分类:按照管理的层次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划分依据:等级性)7.信息的性质:(基本特性)1.事实性 2. 时效性 指从信息源发送信息到利用的时间间隔及其效率; 3. 不完全性 关于客
2、观事实的信息是不可能全部得到的,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只有舍弃无用和次要的信息,才能正确地使用信息。 4. 等级性 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战略级、战术级和作业级 5. 变换性 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载体来载荷。这一特性在多媒体时代尤为重要。6. 价值性 信息是劳动创造的,是一种资源,因而是有价值的。7. 共享性8. 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能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的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大,反之,发出的信息量小。9.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10. 系统的特征:整体性 目的
3、性 相关性 环境适应性1 集合性。一个系统至少要由两个或更多的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称子系统所组成,它是这些要素和子系统的集合。作为集合的整体系统的功能要比所有子系统的功能的总和还大。 2 目的性。人造系统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谓目的就是系统运行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它表现为系统所要实现的各项功能。系统目的或功能决定着系统各要素的组成和结构。 3 相关性。系统内的各要素既相互作用,又相互联系。这里所说的联系包括结构联系、功能联系、因果联系等。这些联系决定了整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分析这些联系是构筑一个系统的基础。 4 环境适应性。系统在环境中运转。环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系统。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4、,进行物质的、能量的或信息的交换。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系统是没有生命力的。11.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 (物流 资金流 事务流 信息流) 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2. 作业信息系统通常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业务处理系统 过程控制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13.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14. 信息
5、系统的发展: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三)决策支持系统(四)网络化15.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一)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二) 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 (三) 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16. 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2)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4)支持计划的优化 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1)不用设立很多管理层 (2)非专业化分工,各部门功能互相融合交叉 (3)便于上下级沟通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 (1)行为控制 (2)人员素质控制 (3)质量控制 (4)库存控制 (5)生产
6、进度控制 (6)成本控制 (7)财务预算控制 (8)产量、成本和利润的综合控制 (9)资金运用控制和收支平衡控制17. 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在一定的制约条件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18.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能否通过某种模型进行解释说明)19.基本功能:1.数据处理功能 2.预测功能 3.辅助决策功能 4.控制功能 5.计划功能20.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一)面向管理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是继管理学的思想方法、管理与决策的行为理
7、论之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必须能够根据管理的需要,及时提供所需要的信息,帮助决策者作出决策。 (二)综合性 从广义上说,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对组织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一个组织在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时,可根据需要逐步应用个别领域的子系统,然后进行综合,最终达到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管理的目标。管理信息系统综合的意义在于产生更高层次的管理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 (三)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辅助决策,而决策只能由人来做,因而管理信息系统必然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各级管理人员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要根
8、据这一特点,正确界定人和计算机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使系统整体性能达到最优。 (四)与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只简单地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处理速度,而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仅仅是用计算机系统仿真原手工管理系统,充其量只是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其作用的发挥十分有限。管理信息系统要发挥其在管理中的作用,就必须与先进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融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五)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 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产生较晚,其理论体系尚处于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研究者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数学、管理理论、决策理
9、论、运筹学等相关学科中抽取相应的理论,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从使其成为一个形成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边缘科学。 21.系统的结构: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之间的关系 信 息 特 性运 行控 制管 理 控 制战 略 管 理来 源系统内部内部外部范 围确定有一定确定性很宽 概括性详细较概括概括 时间性历史综合未来 流通性经常变化定期变化相对稳定 精确性要求高较高低使用频率高较高低22.23.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论述)24.MRP是根据主生产计划表上需要物料的时间来决定订货和生产的。25.MRP26.ERP27.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 用一定的设备和手
10、段, 按一定的使用要求, 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28.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29.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它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30.诺兰模型的作用:指导、评价31.诺兰模型的各阶段的描述和特点: 1.初装(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1) 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特点: 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2.蔓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2) 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
11、中,计算机的应用初见成效,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部门。 特点: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3. 控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3 ) 主要指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特点: 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4. 集成(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4)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特点: 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5. 数据管理(诺兰阶
12、段模型的阶段5 )6. 成熟(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6)3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和内容(论述题)33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34. 企业系统规划法(简称BSP法)是一种能根据企业目标制定出MIS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作用 1. 确定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2. 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BSP法的优点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的组织机构,即使将来企业的组织机构或管理体制发生变化,信息系统的结构体系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BSP法的步骤准备工作
13、;调研 ;定义业务过程 ; 业务过程重组 ; 定义数据类 ; 定义MIS的总体结构 ;确定子系统开发的先后顺序 ;形成文档、建议书以及开发计划。35.UC矩阵作用36.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包括三个阶段: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施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优点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全局性,特别适合开发大型MIS。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的缺点开发过程繁琐,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37. 可行性研究也称可行性分析。在总体规划的前段工作中,通过初步调查,了解系统的概貌和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确立新系统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开发新系统的条件是否具备,明确新系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
14、就是可行性研究。38. 可行性分析的内容: 管理上的可行性 技术上的可行性 经济上的可行性39. 管理业务调查的内容:一、组织结构调查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三、管理功能调查 (工具)40. 数据字典:以特定格式记录下来的、对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中各个基本要素(数据流、加工、存储、和外部项)的内容和特征所作的完整的定义和说明。41.数据字典的内容: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42. 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一、判断树 二、判断表(又称决策表)43. 系统化分析目标:在调查原系统的基础上,分析原系统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的不足,提出优化改进方法,给出新系统要采
15、用的信息处理方案。 44. 系统化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系统的目标 分析业务流程 分析数据流程 功能分析和划分子系统 数据属性分析 数据存储分析 数据查询要求分析 数据的输入输出分析 绘制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确定新系统的数据处理方式 45. 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主要是解决“怎样做”的问题。46.系统设计的具体工作总体设计 代码设计和设计规范的制定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 数据存储设计 计算机处理过程设计47. 代码的定义:代码是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48代码的功能:1为事物提供一个概要而不含糊的认定,便于数据的存贮和检索。2使
16、用代码可以提高处理的效率和精度。3提高数据的全局一致性。4代码是人和计算机的共同语言,如零件号、图号等早已使用代码。49. 代码结构中的校验位有多种确定校验位值的方法算术级数法 几何级数法 质数法50. 信息系统流程图表达了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送关系。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步骤:先为数据流程图中的每个处理功能画出数据关系图。然后,把各个处理功能的数据关系图综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图,即信息系统流程图。51. 系统物理配置方案设计设计依据1系统的吞吐量。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称为系统的吞吐量。系统的吞吐量越大,则系统的处理能力就越强。2系统的响应时间。从用户向系统发出一个作业请求开始,经系统处理后,给出应答结果的时间称为系统的响应时间。它与CPU 运算速度和通讯线路的传递速率等有关。3系统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可以用连续工作时间表示。52.输入输出设计 内容 方式 格式53. 输入数据的校验方法:重复校验 视觉校验 检验位校验 控制总数校验 数据类型校验 格式校验逻辑校验 界限校验 顺序校验 记录计数校验 平衡校验 对照校验54.系统实施:内容 过程 任务 对程序的校验 检测步骤 55. 系统切换指由旧的、手工处理系统向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过渡的过程。 信息系统的切换的方法(一)直接切换法 (二)并行切换法 (三)试点过渡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