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参数设置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TWE参数设置总结.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SATWE总信息(1)结构材料信息:按主体结构材料选择“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是底框架结构要选择“砌体结构”。(2)混凝土容重(KN/m3): Gc=27.00,一般框架取2627,剪力墙取2728,在这里输入的混凝土容重包含饰面材料。(3)钢材容重(KN/m3):Gs78.00,当考虑饰面材料重量时,应适当增加数值。(4)水平力的夹角(Rad):ARF0,一般取0度,地震力、风力作用方向反时针为正。当结构分析所得的“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15度时,宜按照计算角度输入进行验算。(5)地下室层数:MBASE1,定义与上部结构整体分析的地下室层数,无则填0 。(6)竖向荷载计算信息:“模拟施工加
2、载1 ”,多层建筑选择“一次性加载”;高层建筑选择“模拟施工加载1 ”,高层框剪结构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选择“模拟施工加载1 ”,但在计算上部结构传递给基础的力时应选择“模拟施工加载2”。不计算竖向力:它的作用主要用于对水平荷载效应的观察和对比等。-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要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就是按一般的模拟施工方法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
3、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法。-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主要适用于高层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和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但是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的方法,所以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讨。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
4、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 (7)风荷载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选择“计算风荷载”,此时地下室外墙不产生风荷载。(8)地震力计算信息: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抗震设计时选择“计算水平地震力”; 8度、9度大跨和长悬臂及9度的高层建筑,应选“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力”。( 地震作用计算信息:共3个选项:不计算地震作用,很少出现;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用于6-8度区;计算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用于九度区。)11)裙房层数:MANNEX0,定义裙房层数,无裙房时填O 。(12)转换层所在层号:MCHANGE0,定义转换层所在层号,便于内
5、力调整,无则填0。(13)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2.00,一般工程取2.0,框支剪力墙取1.5或1.0。(14)墙元侧向节点信息:内部节点,一般工程宜选择“内部节点”, “出口节点”精度高于“内部节点”,但非常耗时。(15)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计算位移比与层刚度比时选“是”,计算内力与配筋及其他内容时选择“否”。(在计算结果位移比时选用此项,除了位移比计算,其他的结果分析、设计不应选择此项,有大开洞时不能用)2、设计信息选择“设计信息”,进行设计信息参数设置,如图6-8所示。(1)结构重要性系数:R01.00,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取1.0。(2)柱计
6、算长度计算原则:“有侧移”,一般按“有侧移”。钢结构也属于“有侧移”结构。(3)梁柱重叠部分简化:“不简化”,一般工程选择“不简化”,异形柱结构宜选择“简化作为刚域”。(4)是否考虑P-效应:“否”,一般不考虑。(5)柱配筋计算原则:按单偏压计算,整体计算选“单偏压”,角柱、异形柱按照“双偏压”进行补充验算。可按特殊构件定义角柱,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6)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RN0.85,用于钢结构。(7)梁保护层厚度(mm):BCB25.00,室内正常环境,混凝土强度C20时取25mm 。(8)柱保护层厚度(mm):ACA30.00,室内正常环境取30mm。(9)是否按混凝土规范(7
7、.3.11-3)计算混凝土柱计算长度系数:“否”,一般情况下选“否”,水平力设计弯矩占总设计弯矩75以上时选“是”。3、配筋信息选择“配筋信息”,进行配筋信息参数设置,如图6-9所示。(1)梁主筋强度(N/mm2):IB300,选用的钢筋强度设计值,HPB235取210N/mm2,HRB335取300N/mm2。(2)柱主筋强度(N/mm2):Ic300。墙主筋强度(N/mm2):Iw=300。梁箍筋强度(N/mm2):JB210。柱箍筋强度(N/mm2):Jc=210。墙分布筋强度(N/mm2):JwH=300。梁箍筋最大间距(mm): SB=100.00,抗震设计时取加密区间距,一般取10
8、0。柱箍筋最大间距(mm) : SC=100.00,抗震设计时取加密区间距,一般取100。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mm) :SwH200.00。(3)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Rwv0.30,抗震设计时应0.25。4、地震信息(1)结构规则性信息:选择“规则”,不规则结构选择“不规则”(2)按抗震规范第6.1.2条确定工程的抗震等级,钢结构、砌体结构没有抗震等级,计算时可选择“5”。(3)根据抗震规范第4.1.6条规定确定场地类别,一般取类。一般地质勘查报告给定次参数。(7)特征周期:Tg0.35s,II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一、二、三组分别取0.35s、0.40s、0.45s。(8)多遇地震影
9、响系数最大值:Rmax=0.008;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Rmax=0.50。(11)活荷质量折减系数:RMC0.5,雪荷载及一般民用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取0.5。(12)周期折减系数(周期越大,地震力越小):CT0.75,框架结构填充墙较多取0.60.7,填充墙较少取0.70.8;框剪结构填充墙较多取0.70.8,填充墙较少取0.80.9,剪力墙结构填充墙较多取0.91.0,填充墙较少取1。纯剪力墙结构的周期可不折减,(我认为承重墙不用折减取1.0)。(13)结构的阻尼比(%) : DAMP5.00,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砖石砌体结构一般取0.05,高层钢结构0.02(层数多于12层)、0.03
10、5(层数不多于12 层钢结构),门式轻型钢结构0.05,组合结构0.04,混合结构取0.03.(14)是否考虑偶然偏心:“否”,多层规则结构可选“否”,规则多层若同时选择“非藕联”,应按规范增大边福地震内力。(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15)是否考虑双向地震作用:“否”,多层建筑一般按单向地震计算,即不考虑“双向地震”;高层建筑(平面或者竖向不规则)一般直接选择“双向地震”。计算震型个数:这个参数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对于一般工程,不少于9个。但如果是2层的结构,最多也就是6个,因为每层只有三个自由度,两层就是6个。对复杂、多塔、平面不规
11、则的就要多选,一般要求“有效质量系数”大于90%就可以了,证明我们的震型数取够了。这个“有效质量系数”最先是美国的WILSON教授提出来的,并且将它用于著名的ETABS程序。(计算振型数:NMODE15, “藕联”取3的倍数且3倍层数,“非藕联”层数;且参与计算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应90 。)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5.1.13-2条要求B级高度的建筑和复杂的高层建筑“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连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应小于15,对多塔楼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少于塔数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少于总质量的90%”5、荷载组合按所给定的数值就行了,不用修改6、调整信息(1)梁端
12、弯矩调幅系数:BT0.80.9,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砼框架梁设计允许考虑砼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部,适当减小支座负弯矩,相应增大跨中正弯矩,一般工程取0.85.(2)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一般取值Bw1.01.3,若内力分析中未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分部,而仅按满跨布置计算,当活荷载较大或结构的层数不多时,通过此系数来加大梁的跨中弯矩,对于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的各层,此系数不起作用,一般工程取1.2.(3)梁扭矩折减系数:一般取值为TB=0.41.0,当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是,可以考虑板对梁抗扭的作用而对梁的扭矩进行折减,一般工程取0.4.(4)连梁刚度折减系数:一般取不小于0.5,多、高层结构设计中允许连梁开裂
13、,开裂后连梁的刚度有所降低,一般工程取0.7.7、地下室信息(1)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本例填-l(相当于上部结构嵌固于地下室顶板), 如果填3 相当于嵌固程度7080%,填5相当于完全嵌固。(2)外墙分布筋保护层厚度:35,其他工程根据材料类别和所处环境类别选取。(3)回填土容重:20,一般填土取1820kN/m3。(4)室外地坪标高(m):“-0.35”,以地下室顶板标高为准,高为正,低为负。回填土侧压力系数:“0.5”,参见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宜取静止土压力,无试验条件时,砂土可取0.340.45,黏性土可取0.50.7。(5)地下水位标高(m ):“-20”,以地下室顶板标高为准
14、,高为正,低为负。(6)室外地面附加荷载(KN/m2):“10”,取值10KN/m2。(7)人防设计等级:“0”,有人防时为4、5、6级,0为不考虑人防设计。人防地下室层数:“0”,考虑人防设计的地下室层数,与地下室层数有区别。顶板人防等效荷载:“0”,考虑人防设计时按照人防等级选择。外墙人防等效荷载:“0”,考虑人防设计时按照人防等级选择。8、活载信息(1)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减”,在PM建模不折减时,宜选“折减”。(2)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不折减”, 在PM建模不折减时,宜选“折减”。 (3)柱、墙、基础活荷载折减系数:参见 荷载规范 9、风荷载信息选择“风荷载信息”,进行
15、风荷载参数设置,如图6-4所示。(1)修正后的基本风压(kN/m2):W 00.35, 一般取50 年一遇(n50 );对于对风荷载敏感的和体形复杂的结构要取100 年一遇(n=100)。(2)地面粗糙度可分为A、B、C、D四类:一A类指近海海面和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一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一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3)结构基本周期(s):T11.73,初步计算宜取程序默认值,待程序计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重新计算。(3)体形变化分段数:MPART=1,定义结构体形变化分段,体形无变化填1。(4)各段最高层号:NSTi18 ,按各分段内各层的最高层层号填写。(5)各段体形系数:Usi1.30,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取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