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综合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规范2.pdf(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TB P TB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video communications (报批稿)-发布发布-实施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发布 I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铁铁 路路 图图 像像 通通 信信 设设 计计 规规 范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video communications TB 10XXX2008 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2、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施行日期:施行日期:20082008年年XXXX月月XXXX日日 中中 国国 铁铁 道道 出出 版版 社社 2008年年.北北 京京 I 前前 言言 本规范是根据铁道部铁建设函【2006】1112号 关于印发2007年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和经规院经规计财函【2007】13号关于委托编制2007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函的要求,为适应铁路图像通信的需求和发展而制订。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服务运输、强本简末、系统优化、着眼发展”的铁路建设理念,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采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
3、经济、适用的新技术,不能生搬硬套标准。勘察设计单位执行(或采用)单项或局部标准,并不免除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整体工程和系统功能质量问题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本规范共分为5章,另有4个附录。其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铁路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及运行环境要求等。本规范是首次编制,希望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市丰台区华源一里18号,邮政编码:100073),并抄送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北京市朝阳门外大街227号,邮政编码:100020),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
4、规范由铁道部建设管理司负责解释。本规范主编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本规范参编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梅、王继海、许辉、赵军武、周震宇、祁利涛、孔鹏、冯伟达、马建民、张晓武、徐再、郭少磊等。2 目目 次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5 3.1 一般规定.5 3.2 系统设计.5 3.3 系统功能.13 3.4 设备配置要求.16 3.5 视频系统性能要求.19 4 铁路会议电视系统.21 4.1 一般规定.21 4.2 系统设计.21 4.3 系统功能.22 4.4 设备配置及选型要求.23 4.5 系统质量要求.26
5、5 设备安装设计及其他要求.27 5.1 设备安装.27 5.2 电源、防雷和接地要求.28 5.3 安全性、可靠性、电磁兼容性、环境适应性要求.29 5.4 会议室和机房控制室要求.30 附录 A 铁路车站视频采集点设置规定.31 附录 B 区间视频采集点设置规定.33 附录 C 动车段(所)视频采集点设置规定.35 附录 D 缩略语.36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37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规范条文说明.1 1 1 1 总总 则则 1.0.11.0.1 为规范铁路图像通信设计,提高工程设计质量,保证铁路运输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制定本规范。1.0.2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的铁路图
6、像通信设计。1.0.31.0.3 铁路图像通信包括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和铁路会议电视系统。1.0.41.0.4 铁路图像设计应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局、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1.0.51.0.5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应与业务和发展规划相适应,以近期业务需求为主,兼顾远期业务发展。机房等不易改、扩建的基础设施宜按远期设计,电源等宜按近期设计,系统其他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五年设计。1.0.61.0.6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应在主要设备的处理能力、信息存储能力和网络传输能力等方面适度超前,留有余量。1.0.71.0.7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应符合安全、可靠、可扩充和使用灵活等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
7、理、实用可靠。1.0.81.0.8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应充分考虑节能环保要求。1.0.91.0.9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成本和系统维护使用成本。1.0.101.0.10 铁路图像通信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相关技术标准和准入规定。1.0.111.0.11 铁路图像通信系统的信息与网络安全设计应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有关规定。1.0.121.0.12 铁路图像通信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2 2 2 术术 语语 2.0.12.0.1 专线会议电视系统 dedicated video conference sys
8、tem 基于ITU-T H.320标准,采用数字传输通道固定连接组网的会议电视系统。2.0.22.0.2 IP 会议电视系统 IP video conference system 基于ITU-T H.323标准,采用IP网络传输的会议电视系统。2.0.32.0.3 前端采集设备 front-end collection device 指用于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采集的摄像机及与之配套的附属设备(云台、防护罩、室外设备箱、照明装置等)。2.0.42.0.4 前端设备 front-end device 指前端采集设备、编码设备及视频光端机等。2.0.52.0.5 视频采集点 video collect
9、ion point 视频采集点指前端采集设备安装的场所,用于视频信息的采集。2.0.62.0.6 视频接入节点 video access node 视频接入节点分两类。类视频接入节点设在站/段所在地,用于周边采集点视频信息的接入、调用、控制、存储、管理、分发、上传及本地用户终端的接入。类视频接入节点通常设在有传输条件的点或中间车站,用于周边采集点视频信息接入、汇聚上传或存储,以及本地用户终端的接入。3 2.0.72.0.7 视频区域节点 video region node 设在铁路局和客专调度所,用于节点内视频信息的调用、控制、存储、管理、分发及上传及本地用户终端的接入。2.0.82.0.8
10、视频核心节点 video core node 设在铁道部,用于视频信息的调用、控制、存储、管理、分发以及本地用户终端的接入。2.0.92.0.9 用户终端 user terminal 经过系统注册并授权的,使用视频信息、数据信息的终端设备,包括视频管理终端、用户监视终端和显示设备。2.0.102.0.10 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 不同厂商、不同规格的设备或系统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2.0.112.0.11 场景重组 scene reorganization 对告警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的视频信息重新进行提取、存储,并与告警信息关联。处理告警信息时,重组图像与实时图像同时在终端上显
11、示。2.0.122.0.12 入侵检测 intrusion detection 针对固定场景中的进入禁入区域的目标进行分析、定位、跟踪,并根据用户设置的规则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2.0.132.0.13 逗留(滞留)检测 loitering detection 针对进入用户保护区域的目标进行跟踪,并对逗留(滞留)时间超过用户设定时间的目标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4 2.0.142.0.14 逆行检测 anomaly detection 针对违反用户规定的运动方向的目标进行检测并触发告警的检测模式。2.0.152.0.15 前端分析 hardware-based video analysis 通过嵌入
12、到编码器或摄像机中的硬件处理器完成核心算法的运行和相关计算,实现视频内容分析。2.0.162.0.16 后端分析 server-based video analysis 在视频接入节点的计算机/服务器上安装视频分析软件,对接收到的视频内容进行分析。5 3 3 铁路综合视频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监视系统系统 3.13.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 3.1.13.1.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包括与货运、客运、行车、治安防范有关的各类视频监视系统。3.1.23.1.2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应符合兼容性、互通性和可扩展性要求。3.1.33.1.3 采集点设置及监视目标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侵犯单位、公民隐私权及其他
13、合法权益。3.1.43.1.4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设计除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等相关标准的规定。3.23.2 系统系统设计设计 3.2.13.2.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由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接入节点、视频采集点、视频网络和用户终端组成。系统应用结构如图 3.2.1 所示。图图 3 3.2.1.2.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应用应用结构图结构图 视频核心节点视频核心节点(铁道部铁道部)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
14、节点(站段站段)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用户用户终端终端用户用户终端终端用户用户终端终端视频网络视频网络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节点(站段站段)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节点(站段站段)视频汇聚接入节点视频汇聚接入节点中间站中间站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用户用户终端终端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视频核心节点视频核心节点(铁道部铁道部)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节点(站段站段)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用户用户终端终端用户用户终端终端用户用户终端终端视频网络视
15、频网络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路局路局/客专调度所客专调度所)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节点(站段站段)视频接入节点视频接入节点(站段站段)视频汇聚接入节点视频汇聚接入节点中间站中间站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用户用户终端终端视频采集点视频采集点 6 3.2.23.2.2 节点设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 1 视频核心节点设在铁道部。2 2 视频区域节点设在铁路局和客专调度所。3 3 I 类视频接入节点应按采集点的数量选择大型客运站、编组站或段(所)所在地设置。4 4 II 类视频接入节点宜在采集点较集中的位置和区间部分车站设置。5 5 视频节点设置应
16、考虑传输、电源、机房等条件要求。3.2.33.2.3 各类节点的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1 视频核心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 根据需要可配置视频存储设备、视频分发/转发设备、管理控制设备、接入网关设备及网络设备等。2 2 I 类视频接入节点 根据需要可配置视频存储设备、视频分发/转发设备、管理控制设备、接入网关设备、网络设备及视频编解码设备等。3 II 类视频接入节点可配置视频编解码设备、视频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4 在视频采集点配置前端设备或前端采集设备。5 根据用户需求可在 I 类/II 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采集点配置图像内容分析设备。3.2.43.2.4 采集点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车站
17、视频采集点设置应符合附录 A 的规定。2 区间线路视频采集点设置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3 在动车段(所)的检查库、检修库和临修库、存车场和静调库可设置视频采集点,并符合附录 C 的规定。3.2.53.2.5 用户终端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用户终端包括为系统管理用户配置的视频管理终端和为使用用户配置的用户监视终端及显示设备。7 2 在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I 类视频接入节点配置管理终端。3 在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I 类视频接入节点,为调度、公安、安监、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客运、货运、供电等相关业务部门配置用户监视终端;II 类视频接入节点的用户监视终端可根据需要配置。
18、4 在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可根据需要配置大屏幕显示设备,大屏数量和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3.2.63.2.6 视频信息传输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视频接入节点至视频区域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至视频核心节点间的视频信息宜采用数据网承载。带宽应根据视频信息流量设置,应符合近期需求,并预留 50余量。2 2 承载网络应确保传输带宽、传输时延符合系统性能指标的要求,以及视频、音频信号的完整性。3 3 承载网络应有安全防护和冗余保护的功能,具有抗破坏和抗干扰功能。4 4 视频采集点至视频接入节点间的视频接入宜采用有线传输方式,在现场不具备线路敷设条件时,可采用无线传输方式。5 5 用户监视终端支持本地
19、接入和远程接入。本地接入可采用以太网接入方式,远程接入可采用专线、数据网等接入方式。6 6 选用的传输方式应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准确、安全、可靠,且便于布线、施工、检测和维修。3.2.73.2.7 系统网络带宽可按下列方式计算:每个用户终端同时可调用 4 路视频图像,视频图像在 25fps(PAL 制式)的条件下进行传送,网络带宽可按下列原则进行估算:1 1 视频采集点-类视频接入节点/类视频接入节点:1)图像分辨率为 CIF(352288)时,一路视频图像所需占用的平均网络带宽不小于 512kbps。2)图像分辨率为 2CIF(704288)时,一路视频图像所需占用的平均网络带宽不小于 1M
20、bps。8 3)图像分辨率为 4CIF(704576)时,一路视频图像所需占用的平均网络带宽不小于 2Mbps。2 2 类视频接入节点-类视频接入节点:1)所有视频在类节点存储时,节点间带宽 B=m2150%(Mbps)。上式中,B:类视频接入节点-类视频接入节点的节点间带宽,单位:Mbps;m:类视频接入节点内图像路数,单位:路。2)类节点下的视频在类节点存储,类节点只存储类节点上传的告警视频,节点间带宽 B=Min(n,m)+x2150%(Mbps)。上式中,B:类视频接入节点-类视频接入节点的节点间带宽,单位:Mbps;n: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和类视频接入节点的用户从同一个 II
21、类视频接入节点同时调看不同的视频路数之和,单位:路;m:类视频接入节点内图像路数,单位:路;x:类节点上传的告警视频路数,单位:路。图像分辨率为 4CIF,带宽余量为 50%。3 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区域节点:节点间带宽 B=Min(n,m,f)2150%(Mbps)。上式中,B:I 类视频接入节点视频区域节点的节点间带宽,单位:Mbps;n:视频核心节点、视频区域节点的用户从同一个 I 类视频接入节点同时调看的不同视频路数之和,单位:路;m:I 类视频接入节点内图像路数,单位:路;f:类视频接入节点系统转发能力,单位:路。图像分辨率为 4CIF,带宽余量为 50%。4 4 视频区域节点-视频
22、核心节点:节点间带宽 B=Min(n,m,f)2M150%(Mbps)。上式中,B: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核心节点的节点间带宽,单位:Mbps;9 n:视频核心节点用户从同一个视频区域节点同时调看的不同视频路数之和,单位:路;m:视频区域节点内图像路数,单位:路;f:视频区域节点系统转发能力,单位:路。图像分辨率为 4CIF,带宽余量为 50%。3.2.83.2.8 传输网络带宽无法符合视频流传输要求时,应采取用户优先权控制、视频流带宽控制等措施保证视频图像信息的完整性。3.2.93.2.9 系统的接口和协议应符合铁路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 1 接口类型:系统内部接口类型见表 3.2
23、.10-1,本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接口类型见表3.2.10-2。表表 3 3.2.2.1010-1 1:系统内部接口类型表:系统内部接口类型表 序号序号 设备名称设备名称 接口类型接口类型 1 1 前端设备 1)模拟摄像机 BNC视频输出接口 2)云台 RS485/RS232/RS422接口 3)镜头 C/CS接口 4)防护罩 开关量接口 5)IP摄像机 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 6)编码设备 BNC视频输入接口、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音频接口、开关量接口 7)视频光端机 BNC视频输入接口、
24、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光纤接口、音频接口、开关量接口 2 2 节点设备 1)服务器 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 2)网络设备 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 3)用户终端 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232接口、VGA接口、音频RCA接口 4)大屏幕显示设备 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接口、BNC视频输入接口、音频RCA接口、DVI接口、VGA接口 5)磁盘阵列 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IPSAN);2G/4G光纤接口(S
25、AN存储)、SCSI、SAS接口 6)解码设备 BNC视频输出接口、10/1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音频接口、开关量接口 3 3 节点间设备 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 10 表表 3 3.2.2.1010-2 2:本系统与其他本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系统间的的接口类型表接口类型表 2 2 协议:1)应支持 TCP 和 UDP 协议。2)音视频流应支持 RTP/RTCP 实时传输协议和 RTSP 实时流传输协议。3)节点间信令传输采用 SIP 协议。4)网络管理应支持标准化的 SNMP 管理协议。3.2.103.2.10 音视频编解码
26、应符合下列规定:1 视频编解码应采用 MPEG-4、H.264、AVS 编解码标准,音频编码应采用G.711/G.723.1/G.729 编解码标准。2 模拟视频图像信息可在视频采集点进行编码,也可在视频接入节点进行编码。3 音视频解码可采用硬件或软件解码。4 4 应支持实时音视频参数的调节和设置。5 5 应支持 CBR 和 VBR 两种码率控制方式。6 6 根据使用需求可以选择单路或多路音视频编码器。3.2.113.2.11 存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根据网络带宽、系统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及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存储方式。2 根据管理和使用要求选择集中存储、相对集中存储、分散存储等模式。3
27、集中存储设备宜设置在 I 类视频接入节点,相对集中存储设备宜设置在 I 类视频接入节点和 II 类视频接入接点,分散存储设置在前端设备处。序号序号 其他系统名称其他系统名称 接口类型接口类型 1 1 数据网 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光纤接口 2 2 CTC、TDCS 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RS485/RS232/RS422接口 3 3 货运安全检测系统 RS485/RS232/RS422接口、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 4 4 电源环境监测、SCADA、防灾安全监测、旅客服务信息等系统 联动接口:RS485/RS232/RS422
28、接口、开关量接口;互联接口: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 5 5 应急通信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10/100/1000Base-T以太网接口 11 4 选择集中存储时,I 类视频接入节点应对辖区内所有视频图像信息、告警图像及告警信息和比对图像进行存储;视频区域节点应存储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视频核心节点可存储重要图像、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5 5 选择相对集中存储时,II 类视频接入节点应对辖区内所有视频图像信息、告警图像及告警信息和比对图像进行存储;I 类视频接入节点应存储告警图像及告警信息、比对图像;视频区域节点和视频核心节点可存储重要图像、告警图像和告警信息。6 6 分散存储可
29、与其他两种存储方式结合使用。7 7 应对各类视频信息采用不同的存储机制。1)普通视频图像宜按 3 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CIF,图像帧率可以为 1-25 帧/秒人工可调。2)重点目标及重点治安防范区域的视频图像宜按 15 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4CIF,图像帧率为 1-25 帧/秒自动调整。3)告警图像及告警信息宜按 30 天进行存储,图像分辨率不低于 4CIF,图像帧率为 25 帧/秒。4)对于特别重要的视频信息,在没有双传输通道保护的情况下,宜采用前端分散存储和集中存储双重存储模式,分散存储的时间宜不大于 3 天。5)在具体工程中视频信息的存储时间和分辨率等可根据特殊需求进
30、行调整。8 8 多用户对相同信息存在不同存储时间和图像质量要求时,应按最高要求进行设计。3.2.123.2.12 图像内容分析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根据图像内容分析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对重点目标进行视频图像内容分析。2 2 图像内容分析应根据不同检测对象提供实时告警及恢复信息,提供告警前和告警时刻(时段)的录像,进行场景重组。3 3 图像内容分析可采用前端分析和后端分析两种分析方式。3.2.133.2.13 系统软件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用软件应采用模块化体系结构,便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12 2 2 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应提供完整的二次开发工具及使用说明。3 3 应用软件应具有良好的可移
31、植性,支持 Windows、UNIX、Linux 等操作系统,并能移植到不同厂家的硬件平台上使用。4 4 应适应 Oracle、Sybase 等多种大型数据库系统。5 5 系统运行应安全可靠,并具备完善的分级操作/访问权限控制机制。6 6 应具有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3.2.143.2.14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的时间同步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的时间同步应按照铁路时间同步网的统一规划进行设计。2 2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的时间同步应支持 NTP 协议。3 3 视频核心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视频接入节点分别从本地时间同步网中提取时间同步信息,本系统服务器需设置 NTP 模块
32、。4 4 实时图像的显示时间标误差应小于 1s。3.2.153.2.15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的 IP 地址分配应遵守铁路 IP 地址的管理规定。3.2.163.2.16 用户和设备编码应符合下列规定:1 系统中的每个网元和用户应设置一个唯一的设备编码,各网元间的通信应采用统一编码进行标识。2 用户和设备编码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定。3.2.173.2.17 与其他视频系统互联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应为其他视频系统留有接口,实现系统间互联。2 与其他视频系统互联宜在视频节点完成。3 与模拟视频系统互联时,可采用将既有视频信息源分路后,进行编码,接入到综合视频监视系统中。4 与数字视
33、频系统互联,可采用下列方式:1)当其他数字视频系统与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的编码格式一致时,可直接接入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并可实现对视频信息的调用和控制功能。2)当其他数字视频系统与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编码格式不一致时,且需接入全部视 13 频资源时,可在节点处设置接入网关,进行协议转换,并可实现对图像的调用和控制功能。3)当其他数字视频系统与综合视频监视系统编码格式不一致时,且需接入部分视频资源时,可在原编码器输入端对模拟信号进行分路,接入到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实现对视频的调用功能。3.2.183.2.18 与其他应用系统互联和联动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应为相关应用系统留有接口,实现系统间互
34、联和联动。2 系统在与应急通信、地理信息系统、TDCS/CTC、货运安全检测、电源环境监测、SCADA、防灾安全监测、旅客服务信息等系统互联时,接口宜设在视频节点处,通过接入网关实现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互通。3 系统在与电源环境监测、SCADA、防灾安全监测、旅客服务信息等系统联动时,在符合联动响应时间的前提下,联动接口可设在前端或视频节点。4 综合视频监视系统与机房照明联动接口宜设在前端。5 联动响应时间不大于 4s。3.33.3 系统功能系统功能 3.3.13.3.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应具有下列主要功能:1 1 系统应支持多用户同时实时监视和调看视频图像信息,为多业务部门提供监视图
35、像。2 2 系统具有对监视区域的图像进行远程控制和分级管理功能。3 3 系统应具有图像存储记录功能和多级分发功能,能够对存储图像进行检索和回放。4 4 监视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应具有原始完整性,并能实现多画面组合和分割显示。5 5 系统应具有与其他系统互联或告警联动的功能。6 6 系统应具备视频丢失告警功能。14 3.3.23.3.2 视频节点的功能要求符合铁路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3.33.3.3 音视频编解码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具有视频流的多路并发功能。编码输出应具有可设定的点对点、点对多点传输能力。2 2 应可实现中文字符叠加功能。3 在重要场所或特殊应用时,音视频编码应具有防
36、篡改功能及加密传输功能;视频解码应具有数字解密能力。4 具有与联动系统的告警输入输出功能。5 根据安全管理需要,增加音频功能。6 特殊应用时,应具有不同分辨率的双码流输出功能。7 宜具有根据图像内容变化的帧率自动调节功能(1-25 帧/秒)。3.3.43.3.4 视频存储和回放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具有按时间、地点、事件等多种方式进行存储和检索的功能。2 2 图像存储时间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3 宜采用 MPEG-4、H.264 或 AVS 视频编解码标准和 G.711/G.723.1/G.729 音频编解码标准对视音频进行存储。4 4 应具有图像记录、回放同时工作的双工模式。3.3
37、.53.3.5 视频控制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保证对前端采集的图像、声音信息及时响应,符合相关安全和作业管理要求。2 2 应具有手动或自动控制功能,对云台、镜头、雨刷等各单元的操作控制应可靠、平稳。3 3 应具有轮巡控制功能。4 4 在同时具备语音功能时,宜符合视、音频协调同步要求。5 应具有多级控制功能。6 应具有云台转动超出规定时间后的自动回位功能。15 3.3.63.3.6 图像内容分析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具有对视频图像内容的智能分析及告警功能。2 2 应支持移动侦测等基本功能,可支持入侵检测、逗留(滞留)检测、逆行检测等基本检测模式,并支持两种以上组态的行为分析。3
38、3 应支持在同一场景下划分多个防区,并支持在同一防区内实现多种检测模式。4 4 当图像抖动的像素超过一定限值时,应能自动停止分析,并发出告警提示。3.3.73.3.7 视频分发/转发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具有多级转发功能,转发能力不少于三级。2 具有在同一节点对多个用户请求的同一路视频信息的分发功能。3 3 同一个视频节点的下级节点间互相调用视频时,应通过上级节点转发。4 4 当视频分发/转发请求超过系统能力时,系统应对权限较低的用户暂停服务。5 支持动态分发,可根据实际负载动态调节。3.3.83.3.8 视频显示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应具有预览和切换显示功能。2 2 应具有单画面显示
39、、多画面显示及画面缩放功能。3 3 大屏显示具有多屏图像的拼接,整屏显示、分屏显示、虚拟屏显示等功能。4 4 大屏显示支持多种制式的视频图像(录像机、摄像机、DVD、实物投影仪等图像)和不同分辨率的计算机信号。5 5 显示画面中应具有图像的编号/地点、时间和日期,画面文字应采用中文简体。3.3.93.3.9 系统管理应符合下列功能要求:1 1 视频核心节点具有节点内的用户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和日志管理等功能。2 2 视频核心节点应具有对本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存储的管理信息的备份功能。3 3 视频区域节点应具有辖区内的用户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40、和日志管理等功能。16 4 4 视频区域节点应具有辖区内管理信息的存储及输出功能。5 5 视频接入节点具有辖区内设备状态、参数和告警信息的浏览功能,经授权可处理设备告警;接收并存储视频区域节点下发的本节点管理信息。3.3.103.3.10 系统应具有断网保护功能,承载网络中断后,用户设置和图像显示状态不会丢失;并可报告网络故障,网络重连后可做到设置和显示状态恢复。3.43.4 设备配置要求设备配置要求 3.4.13.4.1 铁路综合视频监视系统设备主要由前端采集设备、视频编解码设备、视频存储设备、图像内容分析设备、视频分发/转发设备、接入网关设备、用户终端设备、管理控制设备及网络设备等组成。3
41、.4.23.4.2 前端采集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设备的设置位置和监视范围应符合调度、公安、安监、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客运、货运、供电等部门的业务需求。2 2 摄像机灵敏度与环境照度相适应,图像效果应能符合监视要求。1)监视目标的最低环境照度不应低于摄像机的靶面最低照度的 50 倍。2)应根据监视现场环境照度变化情况,选择适合的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监视目标的照度变化范围大或必须逆光摄像时,宜选用具有自动电子快门的摄像机。3)当监视目标的环境照度不高,图像清晰度要求较高时,宜选用黑白摄像机或彩转黑摄像机;需要选用彩色摄像机时,需设置辅助光源。4)在监视区域的光照对比度较强的
42、情况下,宜选用具有逆光补偿作用的摄像机。5)线路监视中,夜间监视可选用无红暴的红外辅助光源;在无法采用辅助光源的情况下,可采用被动红外热像仪。3 3 根据使用要求选择云台和防护罩,并与现场环境相协调。1)监视场景范围较大,需要对摄像机进行遥控时,或者在不易安装摄像机的场所,为了方便调试和后期维护摄像机,应配置云台。所选云台的负荷能力应大于实际负荷的 1.2 倍。2)根据需要可配置快速云台或一体化遥控摄像机(含内置云台)。3)云台断电恢复后应具有自动复位功能,水平和垂直转角回差不应大于 1。4)防护罩尺寸规格应与摄像机、镜头等相配套。17 4 特殊场合应用时,由大风或剧烈震动等造成画面抖动应采取
43、有效的防抖措施。5 5 安装在室外的设备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66,安装在室内的设备防护等级应不低于IP54。3.4.33.4.3 编解码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应支持主流标准 PTZ 控制协议。2 2 支持 PAL 制式。3 3 可支持双码流,各码流参数可灵活设置,分辨率从 CIF4CIF 可调。4 4 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前端分析时,宜选用带有图像内容分析功能的音视频编码器。5 5 编解码的处理结果应与原始视频音频信号对应特征保持一致。6 6 编码设备应提供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3.4.43.4.4 存储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根据安全管理和存储策略合理选择存储方式和配置存储设备
44、(如磁盘阵列、网络存储设备等),其存储容量应符合使用要求。2 应支持 RAID5、RAID6、RAID TP 等存储保护机制。3 存储设备的处理能力,应符合系统 40%的扩容需要,硬盘应支持在线热插拔。4 每台存储服务器可同时处理的存储图像路数应不小于 30 路(4CIF)。5 存储容量计算除符合存储的保护机制外,还应按有效存储时间和有效视频信息内容进行设计。存储容量包含两部分,实时图像存储容量(B)和告警图像存储容量(C)。B=(X/8)YZ3600(秒)/(10242)C=(L/8)MN(秒)/(10242)其中:B实时图像存储容量,单位:TByte;X每路视频图像在不同帧率下的流量,单位
45、:Mbps;Y存储时间,单位:天;Z存储时间,单位:小时/天;C告警图像存储容量,单位:TByte;18 L每路告警图像在 25 帧/秒帧率下的流量,单位:Mbps;M每天每路告警图像的次数,单位:次/天;N每次告警持续时间,单位:秒;6 6 存储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应采用双冗余。7 7 应提供二次开发的软件接口。8 8 应支持存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3.4.53.4.5 分析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根据需要确定视频内容分析的方式,选择前端分析或后端分析。(条文说明)2 2 采用前端分析时,应选择带有分析功能的编码器或摄像机。3 3 采用后端分析时,单机设备分析能力应不小于 30 路(CIF
46、)。4 4 分析设备的处理能力应按近期需求分析模式的 50%进行余留。3.4.63.4.6 分发/转发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可根据网络负载,自动选择最佳的比特率进行传输。2 2 系统分发/转发设备(单级)应支持不小于 50 路并发输入和 150 路并发输出的处理能力(4CIF)。3 3 其他要求应符合铁路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3.4.73.4.7 管理控制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系统管理设备包括硬件服务器和数据库、视频存储、认证、注册等服务程序。2 2 服务器设备的基本功能和性能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3 3 视频核心节点和视频区域节点的数据库、安全认证等重要服务器宜采
47、用双机热备的方式。4 视频核心节点系统管理设备配置应符合本节点管理信息的存储和备份要求,同时符合视频区域节点管理信息的异地备份要求。5 视频区域节点管理设备配置应符合本节点管理信息的存储和备份要求。6 视频接入节点管理设备配置应符合本节点管理信息的存储和备份要求。7 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应采用双冗余。19 3.4.83.4.8 接入网关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可根据系统互联和联动需要在视频节点配置接入网关设备。2 2 接入网关与其他系统之间的传输协议可采用 TCP/IP,也可采用 RS232、RS485 等接口及其相应的协议。3.4.93.4.9 用户终端设备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1 用
48、户监视终端/视频管理终端的数量可根据监视和管理要求确定。2 2 每台用户监视终端同时显示的图像宜不大于 4 路。3 3 用户监视终端/视频管理终端的尺寸宜不小于 21 英寸。4 4 根据使用要求配置显示设备,包括大屏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屏、视频监视器等。3.53.5 视频系统视频系统性能性能要求要求 3.5.13.5.1 对承载网络的传输质量应符合表 3.5.1 的要求。表表 3 3.5 5.1.1 承载网络的传输质量承载网络的传输质量要求要求 传输协议类型传输协议类型 丢包率丢包率 网络时延网络时延 抖动抖动 TCP 1/100 200ms 50ms UDP 1/1000 500ms 100m
49、s 3.5.23.5.2 系统时延应符合下列要求:1 音视频失步时间应不大于 300ms。2 2 当信息经由数据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双向)应不大于 3s(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并符合下列要求:1)设备编解码时延应不大于 500ms。2)每一级转发时延应不大于 50ms。3)云镜控制响应时延应不大于 500ms。20 3.5.33.5.3 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下,图像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用户终端上应能有效识别目标。2 在对图像画面进行切换时,应不影响画面质量。3 实时监视图像和回放视频图像应清晰、稳定。质量按照主观评价体系
50、进行评价,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均应不小于 4 分。3.5.43.5.4 图像内容分析应符合下列要求:1 1 识别分析目标的大小 入侵检测和逗留(滞留)检测在一定条件下的最小识别告警目标在 CIF、4CIF 分辨率下应不小于 1010 像素。逆行检测时,应能检测到不小于 1616 像素(CIF)、3030 像素(4CIF)的运动目标。2 2 告警图像预录时间不小于 10s。3 3 其他指标应符合铁路相关技术标准要求。3.5.53.5.5 系统其他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 1 系统可靠性应符合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的要求。2 2 系统应采用冗余设计,对系统的关键组件或设备进行备份,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