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分类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分类鉴赏.ppt(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分类鉴赏分类鉴赏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山水田园诗(写景诗)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故人西辞黄鹤楼,
2、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一般地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拔高作品的思想内涵。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山水田园诗写
3、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A、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B、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明朝深巷卖杏花2、咏物诗、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鉴赏咏物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即意象分析。古人说写咏物诗要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滞于物),又要切合所咏之物的特点(曲尽其妙)。古人激赏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就是因为作者通过月下水边的梅枝横斜的侧影,写出它凛然冰清的神态品格。把握作者
5、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咏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
6、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咏物诗托物言志,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
7、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具体描写上,咏物诗通常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边塞诗边塞诗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后来,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作逐渐成蔚然大观,边塞诗成为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边塞诗,范围要大一些,凡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都归为这一类。鉴赏边塞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了解诗歌创作
8、的时代背景,即把握时代特征。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所以,如果能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作者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诗评家常称赏“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王昌龄)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到了中晚唐,国势开始衰微,虽然诗人们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不免夹杂着多少悲壮,多少婉伤:“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9、),“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在报国无门的愤懑(陆游“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更多地体现为归家无望的哀痛(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尽管仍洋溢着一股爱国热情,但和盛唐时代的边塞诗相比,不免更多一些凄凉,更多一些惆怅。时代不同,边塞诗的题材、主题基本类似,风格也差别不大,却都分明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时代特征。2、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
10、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
11、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也很不相同,有的豪放旷达,如前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的雄奇壮美,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的豪壮悲慨,如杜甫的“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有的委婉清丽,如李白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际,反映在边塞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咏史诗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
12、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咏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杜牧的咏史绝句被人称为“二十八字史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足见其艺术造诣之深,其咏史诗名篇有泊秦淮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登乐游原题乌江亭等。鉴赏咏史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弄清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实、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对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有所了解,这就要求我们要积累一定
13、的历史知识,积累得越多越好。作为咏史诗,不少篇章在吟咏的人和事之外,还会引用一些典故,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六个典故。对于这些典故,一定要有所了解,并且要很好地体会作者用典的目的。用典有明用的,也有暗用的,有正面用的,也有反其意而用的,在分析时,要留意。揣摩作者写这段历史、这个古人的意图所在。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慨的媒介。苏轼被贬黄州,到过当地一处叫赤鼻矶的地方传闻就是当年三国的古战场赤壁凭吊,这赤鼻矶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了。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从历史上孙权、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坚持抗击北方劲敌,联想到南宋小朝廷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这
14、京口北固亭就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南宋小朝廷的苟且偷安,自己的报国无门,也就是诗人引发诗思的现实原因。推敲作者对待这段往事、这个古人的态度,归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人们由于不同的艺术技巧,不同的历史观和人生观,对于同一历史题材,可能从不同角度去反映。我们在鉴赏古诗时,要仔细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诗家怀古咏史,大致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的思考,诗人自己并不置身其中。如杜牧和王安石都写过题乌江亭,杜牧为项羽自刎而惋惜:“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王安石却意识到项羽失败是历史的必然:“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另一种情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结在一
15、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抨击社会现实。苏轼的赤壁怀古和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如此。还有一种情况是只抓住历史的一些影子,故意借题发挥,如李商隐的贾生就是如此。同是昭君出塞这样一个汉代的和亲故事,杜甫说“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深沉地抒发了自己对远嫁异域的姑娘的同情,他在这里只是就史论事。而王安石则说“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作者在这里“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更多地是表达自己被排挤时的心理。分析作者咏史抒情时的写法。咏史诗的写法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在构思上,有以景衬情的,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议论引发的,如清人刘献庭的王昭君:“六奇已出陈平计,五饵曾闻贾谊言。
16、岂惜妾身归异国?汉家长策在和番。”对汉元帝统治的无能作了辛辣的讽刺。在章法上,或作正反对比,或是侧面烘托,不一而足。不同的写法,是由主题的需要而定的,我们要在对具体篇章的分析中仔细体味,并从中领悟作品的基本风格。5、咏怀诗、咏怀诗如果说写景诗是借景来抒情的话,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这类作品如果扩而大之的话,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抒情诗。由于“诗言志”的关系,咏怀的作品相当多,内容包括思亲、送友、怀乡、赠人、表达人生感悟、抒写闲情逸趣等。鉴赏咏怀诗,要注意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掌握。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咏怀诗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遇到这类作品,首先要了解
17、引发诗人感慨的事。如苏轼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是写路上遇雨,没带雨具,雨后遂晴,由这么一件小事诗人生发出既不为忧患而动摇,也不为喜乐而忘形的人生感悟。在了解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的时候不能过于粗疏,即使相似的事,在不同的情形和不同的作者笔下会有不同的陈述。同是怀亲思乡,杜甫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清冷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浪淘沙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景况中痛悼故国;由于引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取的笔法也不一样。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咏怀诗不比叙事诗偏重于叙事,咏怀诗重点在于其“抒怀”的性质,也就是诗中作者不是着重于客观冷静地叙述,而是比较明显地直抒自己的情怀。如李商隐夜雨寄北:“君
18、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叙写这就是“即事”,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这就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这是进一步抒怀。全诗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分析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事”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02年高考试题)诗人的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的悠扬,再写故园之思的深浓,“事”和“怀”结合紧密、自然熨贴。其次,要体味诗
19、人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送别之作,若是矫情造作,必然无从动人。有些作品所抒之怀是在深度上感人的,如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从友人使虏的屈辱性事件出发,抒写收复失地的信念,表达大义凛然之气,看到前途的光明,立意高,开掘深。再次,要领略“感怀”的艺术技巧。感怀诗,往往是偶有所感时冲口而出的,或者是觥筹交错中仓促挥就的,不像有些诗作那样精雕细琢。但是一些名作却凭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还是显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我们赏析时要细细体会。练习:1: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杜十四之江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20、天涯一望断人肠。这首诗中的“渺茫”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包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渺茫”一词包含着复杂的情感,从字面上来看它似是形容春江上烟波浩淼,雨雾蒙蒙,其实是写诗人心中的茫然,写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怅然若失。诗歌的三、四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三句故设一问,造成转折之势,为下句抒情作准备;结尾一句既抒发了离情,又不流于直露,余味深长,言有尽而意无穷。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送魏万之京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衣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
21、易蹉跎。注:离歌:离别之歌。关城:潼关、函谷关。御苑:皇家的宫苑。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枫桥夜泊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
22、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月落、乌啼、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写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兰溪棹歌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景?这两句诗勾勒出一个怎样的境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第一句仰视,第二句府视。这两句勾勒出月色秀朗、溪水清澈的兰溪山色,朦胧飘渺,使人如同坠如仙境。、整首诗,从头至尾没有写到“人”,也没有写到“情”,而读来
23、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问:诗中的人是怎样的形象?情是怎样的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写出渔民欣快欢畅之情,整个画面使人感到兰溪山水充满着蓬勃生机。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凉州词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人读后“悲感已极”,有人读后“倍觉豪壮”,你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我感觉到悲。首句营造了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场面,使人惊喜。次句笔锋一转,“催”字突出战事紧张,将士欲饮未饮,不得畅快。三四句故作旷达,自我安慰,明知古人征战去多回少,所以上阵之前勉强痛饮。全诗以乐衬悲,打动人心。2、我认为这是一首壮词
24、。首句热烈欢快,筵席盛大豪华。举酒欲饮时,琵琶声声,催人上马出征。诗人豪兴大发,高唱“醉卧沙场君莫笑”,一派誓死如归的豪壮旷达。全诗跳动跌宕,热烈奔放,令人激动向往。例例4、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例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游园不值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1、诗的上联非常含蓄,饱含言外之意,请你谈谈你的理解。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屐齿印在苍苔上,暗含雨后初晴;门虽设而常关,有人久扣也不开,刚刚下雨,不可能出门远游,说明主人懒于社交,径自隐居园中与春色相伴,足见主人高雅脱俗。真是言有尽
25、而意无穷。2、下联是万口传诵的名句,请简析它的艺术特点。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下联以少胜多,以实写虚。用一枝出墙的红杏,虚写关不住的满园春色,读者眼看着的是出墙的一枝,心想着的却是墙内的千树万树,余味无穷。“关不住”“出墙来”用拟人手法,写活了红杏,表现了勃勃生机。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蜀中九日登高蜀中九日登高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还。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注那:奈何,为什么。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妙不妙?为什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很妙。因为本诗抒发了佳节思亲的感情,九月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落忽见一排鸿雁从北方飞来,不禁脱口而问:“我想北归不得,你为何还要南来?”雁人形成强烈对比,把思乡的愁绪推到高峰。问得虽无理,却烘托了真挚的感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