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ppt(1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GIS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教案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生教案秦秦 昆昆12.1 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空间分析的理论基础 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GIS的发展都主要是靠“应用驱动”和“技术导引”的。如何从学科角度提升GIS的理论性是GIS研究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空间分析中有很多的理论性问题:空间关系理论空间认知理论空间推理理论空间数据模型理论地理信息机理理论地理信息不确定性理论22.2 空间关系理论空间关系理论空间关系可以是由空间现象的几何特性引起的空间关系,如距离、方位、连通性、相似性等,也可以是由空间现象
2、的几何特性和非几何特性共同引起的空间关系,如空间分布现象的统计相关、空间自相关、空间相互作用、空间依赖等,还有一种是完全由空间现象的非几何属性所导出的空间关系。32.2.1 空间关系的类型空间关系的类型 nGIS空间关系主要分为顺序关系、度量关系和拓扑关系三大类型。l顺序关系描述目标在空间中的某种排序,主要是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如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l度量关系是用某种度量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的目标间的关系,主要是指目标间的如距离关系。l拓扑空间关系是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4Egenhofer指出空间关系(或空间介词)表达了空间数据之间的一种
3、约束(Egenhofer,1994),u度量关系对空间数据的约束最为强烈,u而顺序关系次之,u拓扑关系最弱。空间关系之间的约束强度:空间关系之间的约束强度:5随着GIS空间关系研究的深入,有更多的空间关系被发现和研究。uFlorence等提出了相离关系(disjoint relation)的概念,认为其在空间关系中占有很大的比例。uGold把具有公共Voronoi边的两个空间目标定义为具有空间相邻关系,提出了邻近关系的概念。u胡勇等对邻近关系进一步研究,定义了最邻近空间关系、次邻近空间关系等。其它空间关系类型:其它空间关系类型:6度量空间关系:度量空间关系:n度量空间关系包括定量化描述和定性化
4、描述两种。最常用的是定量化描述,即利用距离公式来量测两个空间目标间的度量关系。定性度量量测最早由Frank提出,定义了近和远两种定性距离描述方式;Hong进一步用近、中、远、很远等定性指标来描述距离。7n定量度量空间关系分析包括空间指标量算和距离度量两大类。u空间指标量算是用区域空间指标量测空间目标间的空间关系。区域空间指标包括几何指标(位置、长度/距离、面积、体积、形状、方位等)、自然地理参数(坡度、坡向、地表辐照度、地形起伏度、河网密度、切割程度、通达性等)、人文地理指标(集中指标、差异指数、地理关联系数、吸引范围、交通便利程度、人口密度等)。u地理空间的距离度量则是利用距离来量算目标间的
5、空间关系。空间中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沿着实际的地球表面进行,也可以沿着地球椭球体的距离量算,相应的距离计算公式也不同。8拓扑空间关系拓扑空间关系:拓扑空间关系是指拓扑变换下的拓扑不变量,如空间目标的相邻和连通关系,以及表示线段流向的关系。n拓扑变换:拓扑变换:u拓扑所研究的是几何图形的一些性质,它们在图形被弯曲、拉大、缩小或任意的变形下保持不变,只要在变形过程中不使原来不同的点重合为同一个点,又不产生新点。u这种变换的条件是:在原来图形的点与变换了图形的点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并且邻近的点还是邻近的点。这样的变换叫做拓扑变换。9有人把拓扑形象地比喻为橡皮几何学。假如图形都是用
6、橡皮做成的,橡皮图形的弹性变化可以看成拓扑变换。例如一个橡皮圈能变形成一个圆圈或一个方圈,其拓扑关系不会变化。但是一个橡皮圈变成一个阿拉伯数字8就不属于拓扑变换,因为在变成“8”的过程中,圈上的两个点重合在一起,不再是单纯的弹性变换。n拓扑变换与橡皮几何学:拓扑变换与橡皮几何学:10u例如,在橡皮表面有一个多边形,多边形内部有一个点。无论对橡皮进行压缩或拉伸,点依然存在于多边形内部,点和多边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不改变,而多边形的面积则会发生变化。前者则是空间的拓扑属性,后者则不是拓扑属性。11拓扑拓扑属性属性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一个点在一个弧段的端点;一个弧段是一个一个弧段是一个简单简单弧
7、段弧段(弧段自身不相交弧段自身不相交);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边边界上;界上;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内部;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内部;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外部;一个点在一个区域的外部;一个点在一个一个点在一个环环的内部;的内部;一个面是一个一个面是一个简单简单面面(面上没有面上没有“岛岛”)”);一个面的一个面的连续连续性性(给给定面上任意两点,从一点可定面上任意两点,从一点可以完全在面的内部沿任意路径走向另一点以完全在面的内部沿任意路径走向另一点)。非拓扑非拓扑属性属性两点之两点之间间的距离;的距离;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一个点指向另一个点的方向;弧段的弧段的长长度;度;一个区域的周
8、一个区域的周长长;一个区域的面一个区域的面积积。包含在欧氏平面中的对象的拓扑和非拓扑属性12方向空间关系:方向空间关系:方向关系又称为方位关系、延伸关系,是指源目标相对于参考目标的顺序关系(方位)。如:“河南省在湖北省北部”就属于方向关系描述。13方向空间关系:方向空间关系:定性方向关系定义的参考体系包括相对方向参考体系(比如前后左右,三维空间中还包括上下)和绝对方向参考体系(如东南西北)。一般方向关系的形式化描述使用的是绝对方向关系参考。14两点之间的方向关系:两点之间的方向关系:两点之间方向关系是最简单的方向关系类型,也是其它类型目标方向关系定义的基础和参照。为了给出两点之间的方向定义,首
9、先给出二维空间中的方向关系定位参考,即相互垂直的X、Y坐标轴。设P和Q是二维平面中的两个目标,其中P为待定方向的源目标,Q为参考目标。下面是九类常用方向关系基于点集拓扑学上的定义。15(1)正东关系)正东关系形式化定义为:16(2)正南关系:)正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17(3)正西关系)正西关系形式化定义为:18(4)正北关系)正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19(5)西北关系)西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20(6)东北关系)东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21(7)西南关系)西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22(8)东南关系)东南关系形式化定义为:23(9)同一位置关系)同一位置关系形式化定义为:24方向关系的完备性:方向关系
10、的完备性:以上9种关系通过点的投影可以精确判断。对于任意两点,上述9种关系必有一种满足。方向关系的传递性:方向关系的传递性:方向关系具有传递性,根据已知方向关系可相互转换,如已知North_East(Pi,Qj)可得到South_West(Qj,Pi)25方向关系的合成:方向关系的合成:如果取东南西北作为主方向,可将前8种方向关系合并为4种方向关系。262.2.2 空间关系描述空间关系描述空间关系描述的基本任务:以数学或逻辑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空间关系,给出形式化的描述。意义:澄清不同用户关于空间关系的语义,为构造空间查询语言和空间分析提供形式化工具。27n度量空间关系描述:度量空间关系描述:n度
11、量空间关系包括空间指标量算和距离度量两大类u空间指标量算主要包括长度、周长、面积等指标,其定量计算通常采用数学描述公式形式简单、较为统一。28n度量空间关系描述:度量空间关系描述:u在距离度量描述中,以两个点目标间的距离为基本距离。基本距离的计算有不同的方式。最常用的是平面中两个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又包括欧氏距离、广义距离、契比雪夫距离等。为了适应地球球面距离的量算,还有大地测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球面距离的定义方式。不同学科对距离的理解及应用目的不同,所用到的距离定义及描述方法也不同。例如统计学中的斜交距离和马氏距离等,旅游业中的旅游时间距离等。29n平面中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方法:平面中两点之间
12、的距离计算方法:设A(a1,a2,an)、B(b1,b2,bn)为两个对象,其中ai和bi分别为其相应的属性。欧氏距离:欧氏距离:欧式距离公式是空间运算中应用最广的一种距离定量化描述方式。A(x1,y1)、B(x2,y2)两点之间的欧氏距离为:30契比雪夫距离契比雪夫距离(切氏距离切氏距离Chebyshev):A(x1,y1)、B(x2,y2)两点之间的切氏距离为:马氏距离马氏距离(绝对值距离、街坊距离、曼哈坦距离、绝对值距离、街坊距离、曼哈坦距离、Manhattan距离距离):A(x1,y1)、B(x2,y2)两点之间的马氏距离为:31明氏距离明氏距离(Minkowski距离距离):A(x1
13、,y1)、B(x2,y2)两点之间的明氏距离为:32n考虑地球球面特性定义的距离计算方法:由于GIS中的空间数据大多数是投影到平面上的,具有投影的两点间距离不能用平面距离公式计算,要考虑球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即大圆距离,如大地测量距离、曼哈顿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大地测量距离:即球面上两点间的大圆距离 33曼哈顿距离:曼哈顿距离:纬度差加上经度差。34n具有行业特色的距离定义:具有行业特色的距离定义:旅游行业中的旅游时间距离:两个点(如两个城市)之间的旅游时间距离为从一个点(城市)到另一个点(城市)的最短的时间。可以用取得这一最短时间的一系列指定的航线来表示这个距离(假设每个城市至少有一个飞机场)。
14、35词典编纂距离:词典编纂距离:在一个固定的地名册里两个点(城市)间的编纂距离为这两个城市词典位置之间的绝对差值。36n非点状目标之间的距离:非点状目标之间的距离:对于非点状目标之间的距离而言,由于目标的模糊性,不同类型实体间(如面状与线状)的距离往往有多种定义。例如,对于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对象A、B之间的距离如何计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37n拓扑空间关系描述:拓扑空间关系描述:u拓扑关系描述方式的研究一直是空间关系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拓扑关系形式化描述模型的种类很多,这里介绍其中的代表性模型。4元组模型9元组模型V9I模型RCC模型空间代数模型38(1)4元组模型元组模型4元组模型是一种基于
15、点集拓扑学的二值拓扑关系模型。该模型将简单空间实体看作是边界点和内部点构成的集合,4元组模型为由两个简单空间实体点集的边界与边界的交集、边界与内部的交集、内部与边界的交集、内部与内部的交集构成的44矩阵。39元素取值只有空和非空两种情况(分别用0和1表示),总共有16种组合情况。排除不具有现实意义的取值组合,该模型可表达8种面/面拓扑关系、16种线/线拓扑关系、13种线/面拓扑关系、3种点/线拓扑关系、3种点/面拓扑关系和2种点/点拓扑关系。40八种面面关系:八种面面关系:41三种点线拓扑关系三种点线拓扑关系:两种点点拓扑关系:两种点点拓扑关系:三种点面拓扑关系:三种点面拓扑关系:42(2)9
16、元组模型元组模型9元组在4元组的基础上,在空间描述框架中引入空间实体的“补”的概念,将空间目标A表示为边界、内部和外部三个部分的集合。通过比较目标A与B的边界、内部、外部之交集(空或非空),分析确定A、B间的空间拓扑关系。439元组模型由于引入了“补”的概念,矩阵模型可区分512(29)种关系,但具有实际意义的只有一小部分。9元组能表示2种点点间关系、3种点线间关系、3种点面间关系、33种线线间关系、19种线面间关系及8种面面间关系。9元组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模型,被很多流行的商业化GIS软件所应用。如ESRI公司以Macro宏语言的方式将9元组模型用于查询命令中。Oracle将9元组和S
17、QL相结合,拓展传统的SQL查询谓词,使之支持空间域查询。44(3)基于)基于Voronoi 的的V9I模型模型针对9元组模型中“补”的概念存在的重叠太大、空间实体定义方面的不足、不能描述空间邻近关系等缺陷,陈军等用Voronoi多边形取代9元组中的“补”重新定义9元组模型,并将其定义为V9I模型。45n空间目标的空间目标的Voronoi区域区域:u空间目标的Voronoi区域可以描述为:设二维空间R2中有一空间目标集合为=O1,O2,On(1),Oi可以是点目标,也可以是线目标或面状目标,则目标Oi的Voronoi区域(简记为Ov)为:Ov=|distance(,Oi)distance(,O
18、j),。即由到目标 Oi的距离比到所有的其它目标的距离都近的点所构成的区域。46实线为Delaunay三角形,虚线为Voronoi图。Voronoi图:图:又叫泰森多边形或Dirichelet图,它由一组连接两邻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邻近原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Delaunay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与相邻Voronoi多边形共享一条边的相关点连接而成的三角形。47基于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关系的表达方法图的空间关系的表达方法u用空间目标的Voronoi区域(Voronoi region)作为其外部,对原Egenhofer等人
19、的9元组模型进行改进,建立了一种基于Voronoi的新9元组模型,简称为V9I模型。陈军的V9I模型48V9I模型与模型与9元组模型的比较元组模型的比较陈军的V9I模型Egenhofer的9元组模型由于V9I模型既考虑了空间实体的内部和边界,又将Voronoi区域看作一个整体,因而该模型有机地集成了交叉与交互方法的优点,能够克服原9元组模型的一些缺点,包括无法区分相离关系、难以计算目标的补等。49(4)RCC模型模型RCC模型是由Randell等提出的一种运用区域连接演算(RCC)理论来表达空间区域的拓扑特征和拓扑关系的代数拓扑关系模型。RCC模型仅能对空间面实体间的拓扑关系进行表达,不能表示
20、点、线目标间的空间拓扑关系。RRC模型又可分为RRC-5模型和RRC-8模型两种。50(5)空间代数模型)空间代数模型u空间代数模型是基于空间代数方法建立的一种拓扑关系代数模型。u基本思想:用并、交、差、反差等空间代数算子描述两个空间实体间的空间拓扑关系,其表示结果为一个数学函数。51n方向空间关系描述方向空间关系描述 方向关系是顺序关系中的最主要的关系。方向关系的描述方式包括定量描述和定性描述两种。方向关系的定量描述使用方位角或象限角对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值进行精确的定义。其中,点状目标间的角度最为简单,但对于其它类型的目标,方位角的计算则复杂得多。52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以正北方向为零方向,沿顺时
21、针方向旋转到目标点所在位置时经过的角度,其取值范围为0到360。uB相对于A的方位角和A相对于B的方位角之间的关系为:u平面上的方位角的计算往往将X轴设为纵轴(正北方向),Y轴为横轴,其目的是为了同方位角的计算一致。二维平面中B点相对于A点的方位角为:53n球面上的方位角:u球面上的A点相对于B点的方位角定义为:过A、B两点的大圆平面与过B点的子午圈平面间的二面角。l设A和B是球面上的两个点目标,则B相对于A的方位角为:lA相对于B的方位角为:u如果知道A和B的投影平面坐标,求球面的方位角可以将投影坐标先转换为地理坐标在用上面的公式求方位角。5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的是方向关系的定性描述。方向关
22、系的定性描述模型主要包括:方向关系的定性描述锥形模型最小约束矩形模型(MBR)二维字符串模型(2-D String)方向关系矩阵模型基于Voronoi图的方向关系模型55(1)锥形模型)锥形模型锥形模型的基本思想:在从某个空间目标出发指向另一个目标的锥形区域中确定两个空间目标间的空间方向关系。具体步骤:首先选择两个目标中较小的一个作为源目标,较大的一个作为参考目标;然后从参考目标的质心出发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将所在的平面划分为4个无限锥形区域,每个锥形顶点的角平分线指向方向为一个主方向(东南西北);源目标方向为源目标位于哪一个主方向所在的锥形区域。l根据Q位于主方向的锥形区域,可知Q位于P的
23、东面。56锥形模型适用于两个空间目标间的距离与空间目标的尺寸相比较大的情况。如果两个空间目标间的距离小于或接近空间目标的尺寸、两目标相交或缠绕、空间目标为马蹄形时,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可以在原有的锥形模型中加入多边性的大小、形状、走向、最小投影矩形等因子,使原有模型可以处理复杂空间目标间的方向关系。57(2)最小约束矩形模型()最小约束矩形模型(MBR)最小约束矩形模型:利用两个目标间的MBR间的关系定义方向关系。基本思想:找出空间目标在X和Y轴上的投影最大和最小值,构成该空间目标的MBR(最小约束矩形),两个空间目标间的方向关系的确定转变为相应的两个目标MBR的方向关系的判断
24、。58(2)最小约束矩形模型()最小约束矩形模型(MBR)MBR模型利用空间对象的几何近似关系取代实际空间对象的关系,优点是简单、直观。其将二维方向关系问题变换为一维方向关系问题,大大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在描述精度较低时(不超过8种方向)可以基本满足表达需要。因此,MBR在很多的空间数据和索引技术中得到了应用。n缺陷:缺陷:在描述空间对象间的邻近关系时,MBR出现相交的频率很高,对象间的MBR关系与对象的真实关系往往不一致。部分学者对该模型提出了改进,如:在计算方向时引进一个“提炼”的步骤,对容易出现错误的关系下的MBR进行特殊处理。59(3)二维字符串模型()二维字符串模型(2-D Stri
25、ng)Chang等(1987)提出了一种用于对于符号化图像编码的二维字符串(2-D String)的表达方法。基本思想:用某一固定大小的格网覆盖目标所在的整个区域,并使用一个二维字符串来记录每个格网中的空间物体。Chang等(1989)对二维字符串进行扩展,提出了2D-G字符串表示法,用分割函数分割图像,找出空间物体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投影的关系,并用二维字符串记录空间物体间的关系。u:AB|ABC|BC|BCD|D|es|Ev:ABDE|BCD|CD|Du表示物体在x轴方向的投影,v表示物体在y轴方向的投影 60(4)方向关系矩阵模型)方向关系矩阵模型基本思想:将平面空间划分为九个区域,每
26、个区域为一个方向片,每个方向片对应一个主方向,参考目标所在的方向片称为同方向。对于物体A来讲,方向集为NA,NEA,EA,SEA,SA,SWA,WA,NWA,OA。将B与A的九个方向片分别求交,得到方向关系矩阵。根据该矩阵中非空元素判断B和A间的方向关系 61该3*3矩阵可以有512(29)种取值组合,Goyal 取了218种有意义的取值,建立了标像描述矩阵表示源目标对于参考目标空间位置。62(5)基于)基于Voronoi图的方向关系模型图的方向关系模型基本思想:通过空间目标的Voronoi图与空间目标的关系来描述和定义空间目标间的方向关系。在MBR的基础上建立Voronoi区域,通过MBR与
27、Voronoi区域边界线之间的关系描述空间目标间的方向关系。A和B之间的方向关系可以利用其MBR和Voronoi多边形的边界线构成的55矩阵形式化描述。63空间关系描述模型的评价:空间关系描述模型的评价:n一般从完备性、严密性、唯一性、通用性准则等方面进行评估。u完备性是指空间关系描述结果能包含目标间所有可能的定性关系;u严密性是要求所推出的一组关系是实际存在的或正确的;u唯一性要求所有关系是互斥的;u通用性指描述方法应能处理各种形状的目标和各类关系。64空间关系表达模型表达能力的衡量标准包括:空间关系表达是否是形式化的、无歧义的;表达的完备性:根据该模型对空间关系进行划分,表达结果能否包含目
28、标间实际存在的所有空间关系;表达的可靠性:根据该模型对空间关系进行划分,其结果必须与目标间实际存在的空间关系相符;表达的唯一性:根据该模型对空间关系进行划分,其结果须是互斥的;表达可推理性:通过该模型进行的空间关系划分结果能否用于空间推理。65时空空间关系时空空间关系地理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往往随着时间而变化,时间关系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多种时空关系。当点、线、面目标之间的空间相邻、空间连通、空间包含等关系随时间发生变化时,往往与目标间的时间拓扑关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时空拓扑关系(spatio-temporal topology)。66Allen的时间区间逻辑中,时间区间为基元,两个时间区
29、间之间的定性关系有13种类型:时间相等TR_equal、时间前TR_before、时间后TR_after、时间相遇TR_meet、时间被遇见TR_met、时间交叠TR_overlap、时间被交叠TR_overlapped、时间包含TR_contain、时间被包含TR_during、时间开始TR_start、时间被开始TR_started、时间终止TR_finish、时间被终止TR_finished。u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Allen提出了一种时态关系描述逻辑,即时间区间逻辑。九十年代初,Egenhofer提出了一种空间拓扑关系描述理论,4元组模型。在时空位置的语义层次上,考虑时间和空间形式上的分
30、离性,正交组合时间区间逻辑和四元组空间模型,形成了时空关系模型。67Allen的时间区间关系是一种拓扑关系和方向关系在一维线性时间上的抽象复合。时空关系模型是时间区间关系和空间区域关系的正交组合。时间区间关系包括时间方向和时间拓扑关系,空间区域关系仅为空间拓扑关系。68空间关系理论的应用空间关系理论的应用空间关系理论的研究进展直接影响着GIS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库查询、空间分析、空间推理、制图综合、地图理解、自然语言界面标准化等方面的发展与应用。GIS空间数据建模与空间数据库设计时,既要表达空间实体,也要表达空间实体间的空间关系。Arc/Info,TIGER等系统采用关系表法表达端点与弧段、
31、弧端与面块之间的拓扑关联等空间关系,使重叠的端点与面块的坐标只需存贮一次,不仅节省了存贮空间,而且便于进行拓扑一致性检验和查询分析。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关系方法可以用于动态建立拓扑关系来扩展MapInfo的功能。69n空间数据库的查询往往是依赖于空间目标间的关系目前的传统数据库的查询语言因为只提供了对简单数据类型(如整数或字符)的相等或排序等操作,不能有效地支持空间查询。为了构造空间查询,Arc/Info通过Macro语言方式,把9元组模型的描述结果加入到查询命令中;Oracle中把9元组模型与SQL相结合,使查询功能扩展到空间域;9元组描述模型还被用于构造基于图标的或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
32、关系查询界面,有助于使用户从繁琐枯燥的SQL语法中解脱出来。70空间分析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处理空间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点模式识别是在处理点状目标之间的邻近关系与分布,叠置分析则处理多个空间目标之间的相交、重叠等拓扑关系,网络分析处理的空间实体之间的拓扑邻接与关联,邻域分析是在相互邻近的空间实体之间进行的。利用9元组进行空间推理是空间关系理论成果的另一重要应用,例如,人们用9元组模型组建空间关系的组合表,建立检测拓扑关系一致性的推理机制,通过9元组建立空间关系之间的概念邻接模型,推导空间关系的渐变过程,用于反映空间实体的变形过程 712.3 地理空间认知地理空间认知2.3.1 地理空间认知的概念
33、地理空间认知的概念认知心理学中的空间认知是指人们对物理空间或心理空间三维物体的大小、形状、方位和距离的信息加工过程。地理空间认知(geospatial cognition)是指在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如何逐步理解地理空间,进行地理分析和决策,包括地理信息的知觉、编码、存储、以及和解码等一系列心理过程。这里主要限定是对地理空间认知进行研究。72n地理空间认知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重视。1995年美国国家地理信息与分析中心(NCGIA)发表了“Advanc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的报告,提出地理信息科学的三大战略领域: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34、研究、地理概念计算方法研究、地理信息与社会研究1996年美国地理信息科学大学研究会(UCGIS)发布的10个优先研究主题中就有对地理信息认知的研究。73空间信息理论会议(COSIT)是有关地理信息科学认知理论极富影响力的论坛,它是促进地理信息科学认知基础研究领域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该会议自1993年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主题是大尺度空间,特别是地理空间表达的认知和应用问题。1997年在北京举行的专家讨论报告中,地理信息认知作为地球信息机理的组成部分而成为GIS的基础理论研究之一。2001年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战略研究报告中,把地理空间认知研究作为基础理论之一列入优先资助范
35、围。地理空间认知研究作为地理信息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742.3.2 地理空间认知的研究内容地理空间认知的研究内容地理空间认知作为认知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学科,需对认知科学研究成果进行基于地理空间相关问题的特化研究。与认知科学研究相对应,地理空间认知研究主要包括:地理知觉、地理表象、地理概念化、地理知识的心理表征和地理空间推理,涉及地理知识的获取、存储与使用等。75(1)地理知觉)地理知觉地理知觉是指将地理事物从地理空间中区分出来,获取其位置并对其进行识别。地理知觉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n1)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
36、理学”,是一种研究经验现象中的形式与关系的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揭示了知觉的4个基本特征:相对性、整体性、恒常性和组织性。并总结了称为组织律的系列知觉组织原则,包括图形-背景原则、接近原则、连续原则、相似性原则、闭合和完整倾向原则、共向性原则、简单原则等。76n2)知觉的透镜模型和供给模型。透镜模型强调知觉者的内在世界的不确定性,承认知觉包含信息加工过程。供给模型则强调地理环境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感觉器官能直接从外界获得所需信息,根本不存在信息加工过程。其中透镜模型的影响较大。n3)对象系统和位置系统的分离。地理信息加工的基本原则是对象系统和位置系统的分离。位置系统处理空间信息,判断物体在空间中的
37、位置、大小和方向,并对各物体间的空间关系进行编码。对象系统处理用于空间物体辨识的各种信息,包括形状、颜色、纹理等。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77n4)Marr的草图模型及相关研究。Marr的草图模型是关于地理知觉过程和步骤影响最大的理论,对知觉过程和步骤的进一步研究大都在Marr的基础上进行。Marr认为:神经系统所作的信息处理与机器相似。视觉是一种复杂的信息处理任务,目的是要把握对我们有用的外部世界的各种情况,并把它们表达出来。草图模型的研究从场景的感觉登记(图像记忆)开始,到场景被识别为一系列配置在空间中的物体、概念的实例结束。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78n5
38、)地理空间基于知觉方式的尺度划分。尺度问题是地理信息科学有关认知最优先的研究之一知觉方式的不同是空间尺度划分的主要依据。心理学根据不同尺度空间知觉方式的不同,将空间划分为:图形、街景、环境和地理空间。基于空间的可处置性、移动性和尺寸,可以将空间区分为几种类型:可处置物体、非可处置物体、环境、地理、全景和地图空间。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79n6)地理空间知觉方法差异性研究)地理空间知觉方法差异性研究u地理空间知觉方法存在差异,环境空间的知觉主要靠导航经验,地理空间的知觉主要靠读图。u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就是通过阅读地图来实现人对地理空间的认知,基于地图的地理空间知觉过程是基
39、于地图的地理空间认知基本过程中的首要步骤。u知觉方法对地理知识的获取、存储和使用都具有重要影响。读图方式和导航方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地理知觉的研究内容:80(2)地理表象)地理表象表象是创造性科学思维中的关键因素,作为认知科学中一个重要概念,是人类意识对物质世界主动和积极的形象化反映,表现为象、形等。地理表象用来表示在地理意向性理论指导下的地理形象思维所产生的各种“象”,它既是地理思维活动的产物,又是地理思维得以进行的载体,与地理知识的使用和地理空间的推理密切相关。81地理表象的研究内容:u研究表象的重要方法心里旋转实验是研究表象的重要方法。心理旋转的研究是当前认知心理学表象
40、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旋转作为一种空间认知能力,属于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相对高水平的能力。实验中给出两个几何体,要求被试者以最快的速度判断其是否是同一物体。实验发现被试者在心理旋转这些物体时,角度越大,需要时间越长,且旋转速率相对稳定。82u类命题理论和准图片理论这两大理论相互对立。类命题理论认为表象作为服务于思维的抽象概念结构,对场景的描述不是类似图片,而是类似于命题的符号结构系统。人使用概念进行知识表征,只是概念化的记忆东西,记忆中存储的是对事物的说明、解释,而不是具体的表象。按照准图片理论,表象内部结构和产生机制与视知觉类似,具有大小、方位和位置等空间特性,是类图片形式的二维表面矩
41、阵。矩阵的每一成分由表示局部视野的基元组成,基元总与一些其它基元相邻,可以形成方向、纹理、位置和景物。地理表象的研究内容:83地理表象的研究内容:u地理表象的基本形式地理表象分为4种基本类型:地理区域、综合体、地理景观和区域地理系统。地理区域是为研究地理环境所产生的“一个知识概念,供思考的实体”,可以表示任意大小的区域,具有相对均质性。综合体是指由若干个相互作用的成分组成的地理实体。地理景观指在某个发生上一致的区域,若干地理现象的某种组合关系的节律性典型重复,可以包含若干个最小空间功能单元体。区域地理系统是对地理区域进行系统研究所建立的系统,以地理景观为结构组件,按照地理事件发生的过程来构造系
42、统模型。84(3)地理概念化)地理概念化n概念化是把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而把不同特征的事物放在不同类中。地理实体通过概念化得到辨识,地理知识通过概念化得以概括和精简,其对地理知觉和地理知识存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概念化分类可以将大量知识简化到可以处理的比例。地理概念化是地理世界已知地理实体、实体属性和实体间关系的知识库,依据概念化知识记忆和理解地理世界。85地理概念化的研究内容:地理概念化的研究内容:1)地理概念化方法。主要有基于经典集合论的方法和原型分类方法。集合论方法的概念化在GIS语义表达和共享中广泛采用,主要内容包括:分类是任意的;类型具有定义属性或关键属性;集合的内涵决定其外延
43、。原型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的典型特征模式,当物体特征与原型认知范畴越接近,就越有可能被划归到某一原型范畴中。原型分类法更符合日常生活中人的认知分类,包括:分类不是任意的,受多种知觉和认知因素的影响;基础层次类型各个成员享有更多相似的知觉和功能特征,更容易形成心理表象;类型具有一种内在的渐变结构,是基于核心成员-原型而构建的,类型不具有关键属性,事物类型的归属通过其与原型的相似程度来判定;在原型分类下,类型集合的边界是模糊的,为模糊集。862)地理概念化理论。主要包括图式理论和初级和次级理论。图式理论是有关地理概念存储方式的理论,初级和次级理论是有关概念形成影响因素的理论。图式理论强调,人们已经具有
44、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其认知活动起决定作用。图式代表一种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指人们通过不同途径所积累的各种知识、经验等的集合。图式有序地储存在人类大脑的长期记忆中,构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图式是围绕某一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表征和存储方式,是人们用以逐步理解世界的基础概念化组织。地理类型的图式是存储和编码环境中“日常”地理对象相关类型的认知结构,可用于发现环境中特定地理类型的新实例,并将该实例的特定信息填充进来。872)地理概念化理论n主要包括图式理论和初级和次级理论。初级理论是在人类文化和人类发展阶段都能找到的地理常识,由基本的心理学和物理学知识组成,主要与一些能直接感知和交互的中等尺度地理现象的
45、知识相关;次级理论由具有不同经济和社会特性的民间信念、知识组成,主要与一些大尺度地理现象的知识相关。883)地理实体本体本体是对世界本质的研究。地理实体本体主要处理地理实体类型的本质和内涵。地理信息科学中的本体兼具哲学本体和信息本体的双重含义。地理本体是面向地理领域的概念模型,它包含领域内通用的、普遍的概念,并且规定了领域级别上的约束,这些约束可以被用来进行知识级别上的推理。地理本体表达的是更高级别的信息需求。89(4)地理知识心理表征)地理知识心理表征心理表征指长时记忆中知识的存储,可区分不同的类型或系统。地理知识心理表征的研究需要区分不同的编码系统和类型。1)地理知识编码n地理知识的编码方
46、法主要包括:表象理论、概念命题理论和双重编码理论。表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图片的隐喻,环境的视觉信息经过大脑加工,以图解的形式进行简化和有序编码与存储,并存在一定的扭曲。概念命题理论认为所有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都以概念命题的形式进行存储,其强调视觉信息被输入后,必须处理为概念命题的形式才能进行存储。双重编码理论认为表象和命题形式的编码共存,其相互分离,并行运转,同时又互相联系。90(4)地理知识心理表征)地理知识心理表征u2)地理知识类型。地理知识类型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地理知识类型划分为地标知识、路线知识和测量知识。地标知识是地理空间中显著的、容易从多个方向辨别和记忆的要素,用
47、来定位附近的地理对象。路线知识是按特定行进路径对已知地标次序信息和其相配套的行为要求,将路线的行为去除后就是路径。测量知识是地理空间详细和全面的概览知识另一种地理知识类型的划分方法是划分为过程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表示在地理空间中如何行动,路线知识就是典型的过程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表达地理空间的布局,测量知识和地标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采用双重编码。91(5)地理空间推理)地理空间推理地理空间推理主要研究地理事物在地理空间中位置的表达和相关推理。推理方法主要包括定性推理和定量推理,定性推理主要包括空间关系推理和分层空间推理。1)定性推理和定量推理。思维中存在定量推理和定性推理。定量推理的方
48、法和表象编码的结构相一致,而定性推理的方法与命题编码的结构相一致。定量推理基于绝对空间的观点,将空间作为容器,建模为坐标空间,如欧式几何空间。定性空间推理研究的是人类对几何空间中空间对象及其定性关系认知常识的表示与处理过程。定性推理基于相对空间的观点,认为空间是由实体间空间关系构成的,实体通过与其它实体间空间关系进行相对定位,实体间空间关系是表达和推理的主要内容。922)空间关系推理。地理空间推理不仅要处理空间实体的位置和形态,而且应当对空间实体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处理。空间关系通常分组为拓扑、方向和距离,它是定性空间推理的核心。大量的证据表明,人类在利用空间关系表达地理空间时,拓扑关系是非常精
49、确的,而方向关系和距离关系则经常被扭曲。3)分层空间推理。空间信息在认知中以分层的形式进行组织。分层空间推理下,对象间空间包含和语义分组可以形成一种分层的数据结构。932.4 地理空间推理地理空间推理2.4.1 地理空间推理的概念地理空间推理的概念空间推理是指利用空间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空间对象进行建模、描述和表示,并据此对空间对象间的空间关系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和处理的过程。空间推理被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机器人导航、高级视觉、自然语言理解、工程设计和物理位置的常识推理等方面,并且正在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其内涵非常广泛。空间推理的研究在人工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50、,也是GIS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94空间推理的研究起源70年代初。在国外,成立了许多专门从事空间推理方面研究的协会和联盟,如:NCGIA(National Center for Geographic and Analysis),美国国家地理信息分析中心;USGS(U.S.Geological Survey),美国地质勘探局欧洲定性空间推理网SPACENET;匹兹堡大学的空间信息研究组;慕尼黑大学空间推理研究组等。国际知名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近年来发表了许多篇空间推理方面的文章,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大学里,不仅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从事空间推理方面的研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