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市政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市政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市政管理期末复习题 第一篇:市政管理期末复习题 市政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说明 1、市政体制:指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责关系及运行机制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2、市政管理体制:城市的行政组织机构、职能机构、行政管理方式、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3、市政职能:是政府职能在城市的表达,指政府在确定时期内,根据国家任务和社会进展的要求,在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的过程中所担当的职责和作用 4、政府职能:指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担当的职责和所具有的作用,它是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规划职能、管理职能、建设职能 5、城市规划:为了实现确
2、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进展和社会进展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进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规划城市空间的布局和各项建设所进行的一系列综合部署 6、城市化:指城市系统的进展壮大,分散的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集中的、不同结构层次的人口 7、城市人口管理:指相关市政部门对城市常住人口的户籍、人口变动、数量、质量的管理以及对城市流淌人口的管理 8、城市经济行政:指城市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限制和协调,以便城市经济健康稳定的进展,去的最大城市效益 9、城市社会保障管理:国家根据确定的法律和规定建立起来的、对城市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供应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平安制度。 10、
3、城市社会治安管理:城市主体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对城市社会公共秩序进行维护,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打击和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它是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平安和各项建设及管理顺当进行的重要保证。 二、简答 1、城市化的特点 1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快速提高.这里包括原有城市人口的增长,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新兴 城市的建立于出现,原有城市的扩大,行政区的调整。 2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大和新兴城市的大量出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的进程已大大加快; 3城市与乡村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距正在慢慢缩小。 2、城市规划的四个主要特征 1政策性,城市规划既关系到城市中各种建设的战略部署,又关系到城市居
4、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组织,涉及国民经济的每个部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些重大事项的解决,都牵涉到国家和地方的一些方针,政策。 2预见性,城市规划既要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又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进展要求。 3综合性,城市是一个困难的,由多种物质要素组成的系统,城市的活动包括生产和生活,物质和精神两大对立面,规划工作要统筹支配好城市的各项建设,如确定城市的性质。 4区域性,每个城市都具有特有的地理环境,建设条件,历史进展特点。以及已经形成的区域经济联系,城市经济和用地结构特征等。 3、市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 1、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市政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把经营自主权真正交还给企业,把市政职能
5、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2、党政分开,改革政府弊政。党政不分其危害性并不亚于政企不分。党政不分是职能混乱、官僚主义、腐败横行的总病根,不解决这一深层次问题,其他问题就不行能根本解决。同时建立办事高效、运转灵敏、行为规范的城市行政管理体系也是特殊必要的,终归行政机关与宽阔市民的联系是最为亲热的。改革城市政府组织结构,加强宏观经济调控部门,削减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健全社会服务部门,强化执法监督部门,培育和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进展。 3、加强城市法制建设,实现城市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现状 1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不统一,中国城市基础设
6、施的管理从总体上看比较混乱,产业化程度较低。具体表如今: 法律规定不明确。基础设施应当根据其性质是经营性还是非经营性等确定是实行有偿运用还是无偿运用,还是实行 2管理机构和部门不统一,造成各自为政。城市基础设施是一个大系统,涉及很多门类,分属不同条实惠和补贴; 3城市基础块的部门管理并且缺乏统一协调,造成职责不清、政出多门、政策不 一、争权夺利、推委责任等弊端; 设施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效率不高。投资渠道单一,竞争机制较少,垄断经营和行政干预过分等,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服务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影响其社会综合效益的发挥。 5、城市经济行政的特征 城市是一个社会的有机综合体,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相对
7、独立的小社会。城市经济行政具有区域性。它是城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对本城市区域范围内的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的管理,是一种区域经济管理;城市经济行政具有双重性,既要考虑本市区域经济进展的实际需要,又要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要把国家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利益与本市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使城市经济进展既因地制宜,又听从大局,与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展战略相一样。城市经济行政具有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仅表现为经济部门的多样性要求管理者进行综合管理,还表如今经济行政与城市其他公共事务的管理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征,要求管理者将经济管理与其他事务的管理相协调、相统一。 6、城市土地管理的必要性 1供应公共物品用地。政府作为公共设施
8、的供应者,势必要对公共设施项目的用地进行科学的设计和管理,否则, 将会导致昂扬的本钱和严峻的奢侈; 2在经济生活中,往往存在外部性的问题,即一个决策者会给其他决策者带来外部经济或外部不经济; 3政府有关城市用地的相关政策,可以为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私人交易供应良好的、有秩序的外部环境; 4城市政府通过相关的土地政策加强对城市土地的管理有助于城市土地资源在横向上和纵向上公允合理地支配。 7、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1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我国城市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城市大气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煤炭的燃烧; 2城市水环境污染,当前我国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峻,并呈恶化趋势。其主要缘由是城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干脆
9、排 入水体造成的。 3城市固体废物排放,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处理不仅要占用大量城 市和农村用地,加剧已经特殊惊慌的人口与居住、绿地、城市空间的冲突,同时固体废弃物的处置还会给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带来严峻的二次污染。 4城市噪声污染,城市噪声主要来源于城市交通和区域噪声。 8、城市社会保障的作用 社会保障权利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到宽阔公民的切身利益。它既是保障社会平安,使社会成员具有平安感的稳定机制,又是确立机会均等、效率优先的调解制度。城市社会保障对于改革时期社会稳定和进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社会保障是维持社会公允的重要手段,城市社会保障能
10、够使城市社会成员有平安、稳定感,减轻改革时期由于失业、职工收人差距拉大等问题带来的社会动乱。另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有利于保证劳动力的再生产,使劳动者获得和提高竞争实力。一些在竞争中短暂失利的劳动者及其家属,既能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又可得到职业培训、接受教化,获得新的学问技能。使失业的劳动者重新得到参与竞争、发挥聪明才智、创建社会财宝的机会,使劳动力后备力气的素养不断提高,保证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当进行。 三、辨析题 1、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指城市社会保险制度。 上述说法是片面的。 城市社会保障,是国家根据确定的法律和规定建立起来的,对城市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供应保障的一系列社会平安制度。 包括
11、:(1)城市社会保险制度;(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城市社会福利制度;(4)城市优抚安置制度;(5)城市灾难救助制度;(6)城市社会互助制度。 城市社会保险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状况下,从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获得物质关心和补偿的制度。 包括:(1)养老保险制度;(2)医疗保险制度;(3)失业保险制度;(4)工商保险制度。 城市社会保险只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部分,不能说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城市社会保险制度。 2、城市生态环境就是指城市大气环境。 上述说法是错误的。 城市生态环境分为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1城市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主要是由氮、氧、氢、二氧化碳等气体
12、组成的; 2城市水环境,指江、河、湖、海、地下水等贮水体,并包括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质、底泥以及水生生物在内的 生态系统; 3城市土壤环境,土壤是自然界中的困难系统。它与大气、水体、生物等自然因素互相作用,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 自然资源和物质基础,是人类得以生存和进展的基本条件; 4城市生物环境。种类繁多的生物群落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体,生物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主要部分。 四、论述 1、论述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的职责 1制定城市基础设施进展的方针和规划。根据国家关于城市进展和基础设施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法规要求,结合本 市的实际状况,认真探讨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通过政策制定程序
13、使之合法化,为城市基础设施的进展创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2拟定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项法规。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也要运用法律,依法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机构应当 根据国家公布的法律法规,结合基础设施的特点,通过立法建立起法律、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规定经营者和用户在城市基础设施运行和运用过程中的权力和义务,规定各种管理机构在各项基础设施管理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背规定所要担当的责任; 3组织和协调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进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进展牵涉到方方面面,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机构 应当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理支配,做到综合开发建设,统一管理;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和其他产业的关系,协调城市基础设施内
14、部的关系,协调长期规划和近期目标、宏观和微观的关系等等; 4强化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决策的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对决策至关重要,它收集的情报和供应的询问是正确决策的保 证。城市基础设施要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管理,就必需建立信息系统,增加信息系统的功能; 5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执法检查和监督。关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以及城 市基础设施的规划,都需要严格执行。 2、论述城市流淌人口对城市的影响及其管理对策 影响:城市正常流淌人口对于城市的进展与旺盛起着主动作用。人口向城市的流淌一方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外来人口就业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补充了城市某些行业劳动力的缺乏,扩大了城乡
15、之间、城市之间科技、文化、信息等的沟通,增加了城市收入,给城市的经济进展、城市建设注入了活力。同时,城市流淌人口的大量增加,也给城市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给城市的交通、住房、环境等方面造成很大的压力;二是加大了城市治安管理和支配生育工作的难度。城市流淌人口由于其工作、居处等的不固定性,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他们的就业条件、合法权益、子女的义务教化等往往得不到保障,导致流淌人口犯罪逐年增长,违背支配生育政策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城市进展带来不利影响。对策:城市有关部门必需齐抓共管,协调一样,根据“因势利导,宏观限制,加强管
16、理,热忱服务,兴利除弊的指导思想,引导人口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淌,加强对流淌人口的日常管理和法制教化,依法爱惜其合法权益,严峻打击混迹其中的各种违法犯罪人员,更好地为城市的改革、进展和稳定服务。 其次篇:市政管理 第一章导论 市政:指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 市政管理:对城市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市政管理的主体:城市政府、准政府组织、非营利部门、社区组织、私人部门、宽阔市民。 市政管理探讨方法:比较探讨法、历史探讨法、规范探讨法、实证探讨法。 市政管理探讨意义:学习和探讨市政管理学对于指导市政管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对于城市 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育和造就大批市政管理人
17、才;对于加快 学科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章 城市的形成与进展 城市的基本特征:1生产要素的集聚性2城市运行的高效性3城市功能的综合性4城市系统的开放性5城市文化的异质性 城市进展的新趋势:1城市快速通道日益发达2人口郊区化进展快速3形成诸多国际型城市 4起先启动生态城市建设 城市的功能:生产中心的功能;商业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的功能;交通中心的功能;信息 中心的功能;政治中心的功能。 大都市区:指一些规模较大的恳切超越原来的地域界限,不断向周边扩展,形成了中心城市 和周边城镇融合成为整体的大都市地区。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城市化既包括城乡地域和人 口比重的
18、转变,也包括社会关系、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城市化进展的阶段:起步阶段1760-1850;局部进展1880-1950;全面旺盛1950-如今。城市化率超过30%,进程加速;城市化率到达70%,进程减速进展。城市化呈现的新特征:1形成了联结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的大都市地区。2形成了有若干 城市组成的大都市连绵带。3形成了很多国际型城市。4出现了“逆城 市化趋向。 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和城市职能向郊区和小城镇迁移和扩大的过程。 中国城市化特征:1政府主导城市化进展进程。2城市化进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3实行城 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4大量农村人口就近城镇化。 城市化滞后的政策效应:正:
19、有利于维护城乡政治稳定、社会稳定、生活稳定,有利于保障 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有效供应,有利于微湖城市进展和市民 生活的秩序状态,有利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流淌给城市管理带来冲 击,避开过度城市化,避开高失业率和贫民窟现象。负:干脆制约 了农夫增收和农业现代化。不利于充分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 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限制了人口素养和进展。 城市化进展的新思维: 第三章 城市管理理论 市场失灵:由于内在功能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失 灵,单纯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一种状态。 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问题;外部效应问题;市场垄断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支
20、配不 公问题;宏观经济问题;公共秩序问题。 公共管理的使命:1供应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2订正外部效应的不良影响3消退市场垄断的不利影响4矫正信息不对称的影响5维护社会公允正义6保障宏观经济稳 定7推动进展和进步8供应制度和规则。 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干预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 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部门扩张2公共决策失误3政策执行低效4行政本钱高5再支配不 公6政府设租 城市管理的理论:1从单中心管理走向多中心治理2从全能型政府走向有限性政府3从管制 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4从预算型政府走向绩效型政府5从封闭型政府走 向透亮化政府6从学习型政府走向探讨型政府 公共产品供应的制度支配:1政府服务2政
21、府间协议3政府出售4合同承包5特许经营6政 府补助7凭单制8自由市场9志愿服务10自我服务。 第四章 国外市政体制 市政体制:城市政府组织结构、职能配置、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的总称。 国外市政体制类型:1议会市长制2市长议会制3市议会制:英国加拿大4市委员会制5议 会经理制 国外市政体制的共性特点:1城市政府为基层行政单位2城市政府普遍享有自治权利3议会 在城市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4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应体制。 不同特征的缘由:1各国政治和历史传统不同2各国国家结构形式不同3各国普遍实行地方 自治。 第五章 中国市政体制 中国城市的市政体制具有统一性,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1901年1月,城镇
22、乡地方自治章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城镇区域和乡村区域进行划分,标记着中国近代意义上的“市及市政管理组织的产生。 1943年市组织法标记着我国市政管理体制已基本成型。 城市行政等级制度:1直辖市2副省级市3地级市4县级市。 当代中国市政体制的特征:1中共市委居于领导核心地位2市政组织设置具有同一性3市政 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4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5市政管理职 能具有全能性。 市领导县体制利弊:利:1加强了行政管理2形成了经济合力3统一了城乡规划 弊:1增加了管理层次,降低了管理效率,提高了管理本钱2不公允 竞争加剧了市县冲突3地级市对县域经济的辐射实力有限4城乡合治不利于提高农村公共产品的供应
23、效率5市领导县体制缺乏宪法依 据,简洁导致城乡统计混乱。 市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1合理界定市政职能2科学设置市政机构3合理设置计策结 构4加强市政管理法治化建设。 第六章 城市规划管理 城市规划:是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和协调城市空间布局而对城市的性质、规模、进展方向 以及各项建设进行的合理选择和综合部署。 三大运动:城市卫生防疫运动;环境爱惜运动;城市美化运动 1909年,英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城市规划法。 1933年,第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规划大纲雅典宪章。 城市规划的作用:1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3有利于提高城市 综合效益4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5有利于保障城市交
24、通畅通6有利于 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1898年,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第一打破了城市与乡村在空间形态上截然对立的旧观 念。 城市规划的编制原则:1协调原则2效益原则3节省原则4人文原则5生态原则。 中国城市规划面临的挑战:1城市进展存在过度扩大危机2城市建筑呈现特性特色危机3旧 城改造认为地隔断历史文脉4城市交通呈现拥堵危机5城市房地 产存在泡沫危机6城市环境面临生态危机。 中国城市规划的理念变革:1以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进展为使命2合理确定城市进展的环境 容量3推行“四条线管制方法,爱惜城市不行再生资源4导入 理性预期收益管理,有效经营城市资产5推广“法定图则,优化 限制性规划的调控实力6推行城
25、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削减规划修 编的随便性。 第七章 城市公共经济管理 政府规制:指在法治的制度框架下,城市镇政府的有关部门以矫正市场失灵和维护社会多元 利益平衡为使命,对微观经济和社会主体实行的干脆干预和限制行为。 政府规划的作用:主动:1有利于防止过度竞争,提高经济效率2有利于维护公允的市场交 易3体验苦头有增进公共利益,提高社会整体福利水平。消极:1过度规 制简洁引发企业寻租和政府腐败2过度规制抑制了组织创新,降低了经济 效率3过度规制加重了财政负担,损害了公共利益。 第八章 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生产和生活顺当进行的各种基础性物质设施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城市基
26、础设施的作用:1是发挥城市多元功能的物质基础2是形成经济集聚效应的重要保证 3是提高市民福利水平的物质条件4是实现正外部效应的重要手段。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很不均衡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 水平不高3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渠道单一4城市基础设施运营 方式落后5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缺少政策配套。 城市基础设施的民营化优势:1民营化是提高基础设施供应效率的重要途径2民营化可谓市 民供应多元化的服务选择3民营化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现状: 第九章 城市土地权利制度 城市土地的自然特性: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2土地适用的差异性3土地利用的耐久性 城市土地的经济特
27、性:土地供应的稀缺性;土地价值的区位效益型;边际效益的递减性;土 地价值的资本性。 城市土地空间布局的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放射性模式;多中心模式。 城市土地有偿运用的原则:1坚持城市土地单一的国家全部制2土地全部权与运用权相分别 3国有土地有偿运用4特殊用地无偿划拨 城市住房供应三种类型:1商品住房2经济适用住房3廉租住房 中国现行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1经济适用房制度存在的问题:购置对象界定不明确;投资 比重缺乏,供求冲突尖锐;经济适用房价格监控失效;经济 适用房开发和销售环境存在腐败和不公问题2廉租房制度存 在的问题:廉租房制度的覆盖面小;各地实施廉租房政策的差异很大;廉租房的建设资金来源
28、不稳定3住房公积金制度 存在的问题:住房公积金的覆盖率较低;住房公积金的缴存 率偏低;住房公积金管理落后,监督禁止有待强化。 中国城市住房保障的制度创新:1将住房保障纳入公共财政体系2制定特地法律明确政府住 房保障责任3实行以租借方式为主的住房保障改革4变更政 府补贴方式,从间接补助走向干脆补贴5完善社会自己投入 住房保障的政策体系。 第十章 城市人口与社会管理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1户籍制度改革的价值诉求2自由迁移的政策效应 第十一章 城市公共服务管理 社会公正的理论流派:1自由主义公正观2功利主义公正观3平均主义公正观 底线公正的理论内涵:1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实行同等化支配2经济活动收
29、益实行功利化分 配3基本福利和基础性公共服务实行均等化支配4社会突出冲突实行 综合回应性支配 底线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首先,要在制度上给公共服务设立底线。其次,底线公共服务需 通过刚性的制度予以保障。再次,在国家规定的底线公共服务基 础上,发达地区的城市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财力状况,适当提高 底线公共服务的供应水平。最终,超出底线公共服务之外的服务 需求,要通过市场途径或社会途径获得满意。 保障底线公共服务的基本思路:1明确界定底线公共服务保准,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2 加大社会性支出比重,收缩维持性支出和经济性支出的比重 3底线公共服务由政府免费供应4拓展公众参与的有效途 径,保障社会多元利益
30、和谐共存。 第十二章 城市经营与治理创新 城市经营:它在政府推出私人领域管理的基础上,进而在公共管理的部分领域也引入市场机 制,通过公司合作的方式,协同供应公共产品和服务。 城市经营的特点:1城市经营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做法2城市经营的目的在于以最小的市民 负担获得最大的市民福祉3城市经营的主体是城市政府4城市经营对 象是可经营性公共资源5城市经营的基本手段是引进市场机制。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1“用脚投票理论2企业化政府理论3公共产品供应理论 城市经营的主要问题:1竭泽而渔式的圈地卖地现象盛行2政府与开发商联手侵占农夫利益 3牺牲市民利益以谋求政府收入4城市经营脱离城市规划,存在急功 近利现象
31、。 城市经营的改良对策:1扭转城市政府事权财权不对称的局面2改革和完善城市征地制度3 完善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制度4建立和完善法治化的约束机制 城市治理的制度创新:1推动有限政府建设2进展公司合作和伙伴关系3完善多中心治理结 构4扩大公众参与和民主治理5推动城市治理信息网络化。 第三篇:市政管理 填空题: 1.依据城市的行政分类:中国可以分为、级市四类。 2.我国当代市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包括(1)建制双重性2结构同一性3法律地位非自治性民族自治地区的市除外4行政地位等级性5职能广泛性6内设层级的混合性 3.中国现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 4.城市政府运用权力来实现职责时,其权力的运用具体表
32、现为三种状况,它分别表现为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三种权力 5.从范围上看,西方发达国家的市政府职能主要包括一是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二是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三是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三是商品房和福利房相结合型 9.城市政府的主要经济调控职能,从总体上概括起来就是:调控职能、综合管理职能、法律调控职能等 10.从地域特征和管理角度考察,城市社区主要有三大类:区 名词说明: 1.城市权力政治系统:它是指拥有某种正式干脆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有机结合的总体。 2.城市规划:以城市中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和法规等问题为探讨对象,从宏观的社会经济角度、整体角度动
33、身,用社会理性干预人类的行为,调配社会资源,构筑城市空间环境,引导城市健康快速进展。 3.城市基础设施 :是为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供应基本条件、保障城市存在和进展的各种工程及其服务的总称。 4.城市交通:是指城区范围内的交通,或称城市各种用地之间人和物的流淌。城市交通是一个独具特色、由多种类型交通组合而成的交通系统。 5.城市环境 :是指影响城市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外部条件,即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水、土壤、大气、阳光等组成的自然环境和由建筑物、构筑物等组成的人工环境的复合体。 6.住房自有化政策 :住房自有化政策,是通过自有住宅的增多使租房户的比例降低,到达削减房屋租赁过程中
34、的交易费用和降低房租的目的。 7.城市公共经济 :是一种产生于竞争性分散经济基础之上的,又反过来对分散经济起扶助、制衡、服务和推动作用的经济系列。它一般由政府主持和供应,通常它涉及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公共工程和公共投资等领域。 8.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化、公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用社区资源,进展社区事业,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区经济和社会协调进展的过程。 9.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平安和经济进展而依法建立的,由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再支配
35、,供应货币、物质或劳务形式的关心,以维持公民确定生活水平或质量的制度。解答: 1.简述城市和市的区分和联系 v 城市与“市是两特性质不同但又互相联系的概念。“城市,是指一个人口密集的居 民点,通常是工商业较为发达、社会经济文化水平较高,居民大都以从事非农业生产为主的地方,是其邻近区域的政治、行政、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邻近居民的社会活动中心。它是一个社会、经济、地理概念,是一种历史存在、一种空间现象。v “市是一个行政概念、政治概念和法律概念,是国家根据确定的标准和条件,依据 法定程序设置在城市地区的地方行政建制。市是与省、县等行政建制等相对应的术语。 2.什么是市民参政?其途径有哪些? v
36、市民参政,亦称市民政治参与,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确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 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利益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权、罢免权等权利,监督权力的行使,阻挡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v 市民参政议政的途径包括:利益表达、行使监督权、行使选举权和罢免权。 1市民的利益表达 v 市民利益表达,是指城市公民的群体、个人和组织,通过确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 力执掌者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要求的行为。如市民的上书、请愿等活动,都是典型的利益表达方式。市民利益表达是市政决策的重要参照系,也是城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2市民的监督权 v 宪法和法律给予公民以广泛的监督
37、权力。市政府必需接受市民的监督,这是使市政 府不会腐败变质的根本保证。 3市民的选举权、罢免权等 v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还规定了由公民干脆行 使选举权、罢免权等。这是市民参政最正式、最权威的形式。 3.实施城市规划的管理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 2、规划区内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3、对建设用地、建设工程的检查和奖惩 4、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 4.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应包括哪些内容 1、城市供电管理 2、城市供水管理 3、城市供气管理 4、城市道路管理 5、城市灾难管理 5.简述城市交通可持续进展的基本内涵 城市交通可持续进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
38、三点: 第一,满意社会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进展的根本目的不是自 身的进展,而是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满意人们对交通活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提高人们交通活动的效率。交通以人为本,交通为人服务。 其次,提高环境资源的效率。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确定城市社会经济活动 规模与范围的基础。 第三,环境爱惜。交通工具的污染物排放和噪声污染是城市交通系统环境影响的两 大方面。如何协调交通系统与环境的关系是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进展的重要方面。 6.简述城市住房政策的基本内容 1、公共住房政策 公共住房政策,是以关心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或实现国家全部的住房福利支配 为主要内容的住房政
39、策。、住房自有化政策 2住房自有化政策,是通过自有住宅的增多使租房户的比例降低,到达削减房屋租 赁过程中的交易费用和降低房租的目的。 3、住房补贴政策 住房补贴政策是针对低收人家庭解决住房问题的又一项措施。在许多国家,接受住 房补贴的是低收入者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残疾人、多子女家庭等. 4、住房金融政策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展过程中,几乎全部国家都阅历了“房荒、“贫民区或“棚户 区的困扰。因此,各国政府一样相识到,住宅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对住宅问题完全实行市场机制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他们普遍建立起有政府参与的住房金融体制,以此作为政府干预住房资助、投资和建设的基本途径。 7.城市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
40、有哪些? 1、供应公共物品 自由市场制度是建立在交换的等价原则之上的,只有那些具有排斥性质的可以交换的产品才能进行市场交易;与私人产品不同,公共产品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所以公共产品的交换行犯难以产生,消费者与供应者之间的联系由此中断。因此,为弥补市场的这个局限性,公共物品应主要由城市政府来供应。 2、支配调控职能 一个城市经济进展的快慢,社会效益的好坏,关键之一在于有无一个正确的经济社 会进展规划。 3、综合管理职能 一级城市政府在经济管理中,确定要遵循宏观管好、微观放开的原则,综合考虑环 境、土地、资源、经济、人口、社会、文化等因素,围绕环境爱惜、资源开发、土地利用、交通通讯条件改善
41、、工业布局、副食品生产、社会问题的解决、居民点分布等重点,加强城市支配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公用设施管理、工业管理、城郊农业管理、交通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不断提高城市素养,增加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作用。 4、法律调控职能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城市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进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城市政府最基本的职能。 8.当前我国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核心在于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的大致思路: 1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取消农业、非农业等各种户口类型;废止全部关于“农转非的政策规定。 2实行居住地
42、登记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以户口簿、身份证,诞生证为主的管理方法。 3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与政策限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4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取消一切附加条件,复原户籍原来面目。 5实行大城市严格限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淌。 6建立以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内容为基础的户籍体系,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全国户籍管理信息网络。 户籍改革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改革的胜利与否既取决于国家经济进展水平和财力状况,也取决于宽阔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程度。国家对此项改革总的原则是主动稳妥,分清轻重缓急,从易处入手,分步实施。 9.城市社会福利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福利就其对象范围而言,可分为广泛性社会福利和群体性社会福利。前者有住 宅福利、教化福利、卫生福利、社会补贴、社区服务等;后者有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妇女福利、残疾人福利等。 1、住房福利 我国城市居民住房福利有公共住房福利和职业住房福利两种,但目前职业住房福利 正在慢慢社会化,公共住房福利是福利性与商品性兼有的住房福利。其具体内容有: 1住房支配货币化 2供应经济适用住房 3供应廉租住房 2、卫生福利 卫生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以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供应的以医疗和保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