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上饶县枫岭头泉塘小学 姓名:徐菊英 电话:* 岗位:国学老师 一、教材分析 三字经第四课由正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故事铁杵磨成针和“中国传统文化小课堂中医与儿童保健春季养生三大部分组成,在正文之后有译解和拓展,关心学生理解正文意思。正文部分24字,分4行,行行押韵,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背诵。 二、目标设定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能结合注解理解课文意思,知道“人从小时候就要努力学习,明白事理,亲近良师益友。 3、了解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懂
2、得只要下功夫、用心做事,就能胜利。 三、策略构建 为了充分贯彻国学教化中传承与弘扬并举的教化宗旨,三字经教学以读文、明意、背诵、活用技能为教学目标,遵循读、思、悟、练四能一体化进展的培育思路,加强朗读、思索、感悟、用法的整合,奇异运用引、插、拓三种资料补充方式,广开学生视野,构建读中启智,思中明法,悟中察情,练中习法的课堂流程。 四、流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古人言: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过加工、打磨,就不会成为精致的玉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假如不好好学习,是不会明白事理的。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字经第四课,一起来听听古人关于为人作学问的教育吧。 二读文晓韵 1、读文正音 请同学们试着把第四课读
3、2遍,留意把字咬准,音读正。生字就拼一拼。生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老师随机正音,特别留意“琢、成、人、少、时等字的读音。 2、划分节奏 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试着画一画停顿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学生试着自读与对读,老师检查学生朗读的节奏划分,并让学生汇报读,相机引导。老师引导:留意停顿与延音是有区分的,停顿是无声而有气,延音是有声有气,是声音的持续,再来体会停顿与延音的区分,以“玉不琢,不成器为例,“玉读完了,没声但气尚在,而“不琢间需要声音持续支撑,声音始终持续。 学生试着练习,驾驭停
4、顿与延音的区分 3、驾驭轻重 读三字经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请听老师范读,看你能不能觉察老师在轻重处理上有什么规律? 学生沟通觉察: 学生1:第一二声的字读得轻,声音有延长。学生2:第三四声的字读得重,声音更短。学生3:在停顿的时候,声断而气相连。 学生4:韵脚读得比其他仄音更重、更长一些。 老师:这就是读诗词时常用的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读得轻而缓,仄声读得重而急,韵声读得沉而略长,如今请你们依据平长仄短的读法来试试。 学生沟通展示这一句。然后全体学生依据这种读法读全词。 4、体会音韵 找出文中押韵的字,加重声调,略加延长,听听有什么效果? 三会文悟情 1、读文会意 中国人对玉石有着特殊的感
5、情,常用它做各种各样装饰品,中国的玉文化有几千年了,制作一块好的玉佩,需要经过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玉、刻款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简洁。人们最初接受砸和凿的方法,把玉从包袱它的璞石里分别出来。后来接受了锯切技术。接着又独创了线切割技术;:用带研磨粉料的细线在玉石上来回拖勒出沟渠,最终慢慢切开玉石。如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看看课文要告知我们什么? 学生读文,结合注解,汇报课文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假如不经过加工、打磨,就不会成为精致的玉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假如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为人子,方少时:做儿女的,在年级小的时候-亲师友,习礼仪:更要多多亲近良师
6、益友,学习做人处事的基本礼节。 四、诵读、背诵 齐读、表演读、同桌互读,背诵课文。 五、学习小故事 1、学生自由朗读小故事,思索:故事讲了谁?做什么?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学生汇报 故事讲李白小时候逃学遇到了老婆婆用铁棒磨针,明白了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就能有成就。从今发奋学习。 六、自由阅读 自由阅读春季养生之道,了解春季养生要留意:早睡早起,保持快乐的心情,多吃豆芽、芹菜、菠菜、荠菜、鸡肉等食物。 七、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字经第四课,知道了古文朗读要留意节奏和轻重,还知道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亲近良师益友,长大了方能像李白一样,成为有用之人。 2、作业:抄写课文 八、板书 第四课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铁杵磨成针 李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大诗人 其次篇:三字经第四课y教学设计 三字经第四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能结合注解理解课文意思,知道“人从小时候就要努力学习,明白事理,亲近良师益友。 3、了解铁杵磨成针的故事,懂得只要下功夫、用心做事,就能胜利。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古人言:玉不琢,不成器。玉石不经过加工、打磨,就不会成为精致的玉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假如不好好学习,是不会明白事理的。今日,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字经第四课,一起来听听古人关于为人作学问的教育吧。 二复
8、习 1、齐背诵1至3课。 2、出示句子,根据句意说一说是三字经中的哪一句?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特殊不应当的。小时候不努力读书学习,将来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三读文晓韵 1、读文正音 请同学们试着把第四课读2遍,留意把字咬准,音读正。生字就拼一拼。生读。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老师随机正音,特别留意“琢、成、人、少、时等字的读音。 各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两人一组用自己宠爱的形式读,指名汇报包括各种拍手读,摇头晃脑式,根据节奏读等 2、划分节奏 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试着画一画停顿线。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9、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学生试着自读与对读,老师检查学生朗读的节奏划分,并让学生汇报读,相机引导。老师引导:留意停顿与延音是有区分的,停顿是无声而有气,延音是有声有气,是声音的持续,再来体会停顿与延音的区分,以“玉不琢,不成器为例,“玉读完了,没声但气尚在,而“不琢间需要声音持续支撑,声音始终持续。 学生试着练习,驾驭停顿与延音的区分 3、驾驭轻重 读三字经讲究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请听老师范读,看你能不能觉察老师在轻重处理上有什么规律? 学生沟通觉察: 学生1:第一二声的字读得轻,声音有延长。学生2:第三四声的字读得重,声音更短。学生3:在停顿的时候,声断而气相连。
10、 学生4:韵脚读得比其他仄音更重、更长一些。 老师:这就是读诗词时常用的平长仄短的读法,平声读得轻而缓,仄声读得重而急,韵声读得沉而略长,如今请你们依据平长仄短的读法来试试。 学生沟通展示这一句。然后全体学生依据这种读法读全词。 4、体会音韵 找出文中押韵的字,加重声调,略加延长,听听有什么效果? 四会文悟情 1、读文会意 中国人对玉石有着特殊的感情,常用它做各种各样装饰品,中国的玉文化有几千年了,制作一块好的玉佩,需要经过选料、画样、锯料、做坯、打钻、做细、光玉、刻款等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简洁。人们最初接受砸和凿的方法,把玉从包袱它的璞石里分别出来。后来接受了锯切技术。接着又独创了线切割
11、技术;:用带研磨粉料的细线在玉石上来回拖勒出沟渠,最终慢慢切开玉石。如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看看课文要告知我们什么? 学生读文,结合注解,汇报课文意思。 玉不琢,不成器:玉石假如不经过加工、打磨,就不会成为精致的玉器。人不学,不知义:人假如不努力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为人子,方少时:做儿女的,在年级小的时候-亲师友,习礼仪:更要多多亲近良师益友,学习做人处事的基本礼节。 2、播放小视频:铁杵磨成针,说一说故事讲了谁的一件什么事?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故事讲李白小时候逃学遇到了老婆婆用铁棒磨针,明白了只要肯下功夫学习,就能有成就。从今发奋学习。 3、请学生
12、表演四个小片段,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应当用这一课中的哪一句来劝戒这个小挚友。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片段一:放学路上,小明和妈妈遇到了邻居王爷爷,任性不打招呼; 片段二:家里来客人了,妈妈让小明出去接待,小明只顾着玩电脑玩耍; 片段三:校内里,同学们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可小明却低着头静静地走过去。 五、指导背诵 齐背、挖空背、同桌互背。 第三篇:第四课教学设计 4、古诗两首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前人称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兵败自杀,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相继倒戈,河南河北先后被官军收复,持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才得
13、以彻底平复。当时诗人杜甫正携着妻儿流落在四川梓州,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在极度兴奋之中,以一气贯注、轻开心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喜闻乐见的七言名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句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中抒发的剧烈的爱国之情。 2理解诗句。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背诵这两首诗。 三、教学重点 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心情特殊欢快的缘由。2理解诗句。学重难点:体会诗中表达的剧烈爱国情感。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长 1、正确、娴熟、有感情地
14、朗读两首古诗。 2、搜集有关爱国的诗句及名言。整理在读书笔记上 3、搜集有关杜甫及陆游的资料以及以前学过的这两位诗人的诗。 二课内探究 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激情导入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首杜甫写于战乱时期的诗,春望还记得吗?背一背生背背得真有感情,仿佛使我望见了诗人在八年的安史战乱中,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感时与恨别交织着满腔愁情,作为一个酷爱祖国而又饱经忧患的诗人,当他听到“安史之乱接近安静的消息,诗人惊喜若狂,冲口唱出了他生平第一首快诗。 1.出示课题指名读,解题 2.齐读课题课题读得真好,我信任这首诗你们确定能学好,读好 二、检查预习 1.正确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在预习时老师要求同
15、学们能正确朗读这首诗,做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生评价。 指导读“妻子z生读,师读,比较 齐读可以读慢点,要读正确 三。重点探究 1.查资料或联系语境弄懂以下词语:忽传、初闻、涕泪、却看、愁何在、漫卷、青春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3.这首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呢? 四反馈沟通 1.沟通诗句理解: 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兴奋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突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 2、
16、“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整理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哀痛?胡乱地粑诗书一卷,兴奋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颂;“纵酒尽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颂,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始终奔向了洛阳。 2.师生探讨 这首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板书:喜欲狂 3.
17、过渡:是的,忽传的佳音,使诗人惊喜欲狂,心情也在不断的转变,诗中诗人有哪些表现,哪些诗句,哪些词能让你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喜悦之情呢?我们怎样才能在诗中体会到一边读一边闭着眼睛去想像去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 4.学生自由体会 5.学生自由表达 6.出示画面,想象最终两句的情境 小结:全诗连用六个地名,因为他始终贯穿着诗人喜悦心情,并不感到丝毫累赘,相反使人读来感到特殊真实、真实,诗人爱国、思乡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也是诗人高超之处。 7.过渡:通过同学们刚刚的体会,诗人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怎样把你体会的情感读出来?自由有感情朗读 8.指名读 9.背诵师引背齐背 学习示儿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
18、国历代的许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诗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这首诗就是我国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在临终时留给儿子的遗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示儿。 2、质疑 一、轻声的读这首诗,想想你有什么问题要你要提的吗? 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1.这首诗的作者陆游是怎样一个人?2.这首诗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写得? 3.对这首诗中的理解上的一些问题。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习 指读这首诗,评价 三、重点探究 1.出示学法,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步:把这首诗读正确。 其次步、能过重点的词语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第三步、体会诗句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第四步、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反馈点拨 1.“死去元知万
19、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学生讲错的地方互相订正,老师相机指导 “元,同“原,“元知,原来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国,“同,统一,这句诗的意思是:原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中国统一而感到哀痛。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国统一的哀痛之情。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学生讲后,老师加以归纳 “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的意思;“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据的地区。“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把祖宗不
20、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知你们的父亲。 3.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4练读课文。要求体会感情,读出语气。 5说说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内容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答出: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盼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剧烈的爱国之情。 6激发想象 同学们,此时此刻陆游的儿子会想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如今你就是陆游的儿子,请把你要说的话发表在作品栏里。 五。稳固检测两首诗 基础积累 1字音 t w lu j 泪峡阳祀 2词义 1.闻: 2.蓟北: 3.剑外: 4.初闻: 5.妻子: 6.漫卷: 7.喜欲狂: 8.
21、青春: 9.万事空: 10.王师: 11.中原: 12.乃翁: 13.家祭: 14.九州同: 15.但: 3、填空 1.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字,唐代宏大的诗人,作品被称为,代表作 。 2.示儿的作者是,字,号,南宋诗人。诗中最能表达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3.,青春作伴好还乡。 死去元知万事空,。4实力迁移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 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中作者兴奋的缘由是什么?用原文的诗句回答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4.示儿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六拓展阅读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 七、课后提升
22、: 将示儿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 示儿 死去无知万事空,国不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死不瞑目 王师北定中原日,至死不变 家祭无忘告乃翁。收复失地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涕泪 漫卷 放歌 纵酒 喜欲狂 即从 便下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这两首古诗时,从学生的实际动身,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结合背景资料,同时抓住诗句的语言特点,让学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到了:一,通过搜集查阅陆游,杜甫的相关资料,了解写作的时代背景;二,吟诵古诗,想象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感情;三,自主体悟从内容想开去.这两首诗明白如话,却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这一点我在教学中留意引导学生体会到.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
23、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缺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嘱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知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烈,高兴,不仅仅是自己从今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今祖国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教学时,我在学完两首诗后,引导学生探讨“思索 练习第三题,让他们体会悲之切和喜之狂表达了相同的爱国之情.同时,让学生补充朗读几首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学生找到了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归雁和月夜,对这些诗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了诗人的爱国情思,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本节课同样也存
24、在一些缺乏之处,具体表如今: 1、对情感朗读的引导虽有层次,但没有很好的拓绽开。 2、课堂上的发言机会不够民主,许多学习上有确定困难的学生没有或是较少有发言的机会。 3、学生朗诵古诗的情感不到位,这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三字经 教学设计 三字经学习设计 “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四句。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中这四句。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2、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主动的道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3、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成为六谷。 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
25、过程: 一、复习朗诵学过的“三字经内容。 可用个别表演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齐读的方法 二、新授感悟 1、出示三字经中“稻梁菽 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解决不相识的字词,并将这两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学生自主识字,“菽黍稷 3、老师配乐朗读三字经。 4、指名读。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5、师生共同说明这两句三字经的含义。稻子、高粱、豆子、麦子、黄米、谷子称为六谷,它们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 6、老师讲故事:六谷的对话。 7、以小组为单位质疑,探讨、沟通。 1六谷在我们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 2以后我们该怎样做?教化学生疼惜粮食。 9、配乐集体齐读 10、指导学生背
26、诵 三、扩展活动: 三字经里还有好多关于指导教化学习的内容,老师让你们自己搜集,你 们找了没有?谁能把你宠爱的三字经内容和大家沟通一下。可以用你宠爱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绘画,可以用完好的话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或者讲其中故事也可以。 第五篇: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三字经节选教学要求: 1、正确、流畅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 2、了解课文的或许意思,懂得勤奋好学、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3、会认至少十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畅地朗读这篇课文。背诵三字经节选。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或许意思,懂得一些道理。教学时间:2课时
27、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上学的时候先学习什么呢?对,是汉语拼音。古时候的孩子们刚上学时首先要学习的却不是拼音,而是几本蒙书,比方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今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本书的节选。 二通读古文: 老师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通读这组文章。要求:正确、流利。 三沟通整体感受: 读了这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 四品析赏读: 你最宠爱那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学生先进行小组沟通。3 全班共享各自的感受。 为人者,假如终日不学,待到年迈体衰时,会因终身无为而惭愧。人假如慵懒度日,不思进取,岂不是连动物都不如
28、了。 五总结体会,整合感悟: 学生带着各自对文章的感受,再次通读本组文章。 其次课时: 一、朗读背古诗 指名读、全班读、小组读 熟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字形的记忆与书写指导: 1、在读背理解的同时,学生对字形有了确定的无意识记。 2、学生对生字字形的分析与记忆。 教给孩子们一些规律性的识记方法,指导学生认真视察把字写美观。 3、在这组文章中,你又相识了哪些字?小组同学互相读一读,认一认。 4、出示本课的六个生字,让学生分析字形,然后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 如:非字,学生可能会说:非字像个梯子,把梯子一分为二,再反过来拼装而成。 三、总结与延长: 我们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蒙学读本内容是特别丰富的,我们今日只是读了其中的几个片段,同学们课下有时间的话,可以接着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