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GB T19580 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GB T19580 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GB T19580 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第一篇:GB T19580 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GB/T195802023 2023年3月9日发布 2023年8月1日实施 目次 前言1 引言2 1 范围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3 术语和定义3 4 评价要求4 4.1 领导4 4.2 战略 4.3 顾客与市场 4.4 资源 4.5 过程管理 4.6 测量、分析与改良 4.7 结果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23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19580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本标准与GB/T195802023相比转变如下: 增加了基本理念 增加了
2、部分术语 调整了部分章节的内容。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51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探讨院、北京工业高校、中国质量协会、中国人民高校、北就科立特管理询问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探讨院、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福荣、汤万金、陈志田、马林、吕青、李仁良、焦叔斌、张晓东、金国强、王俊、王国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状况为: GB/T195802023。 引 言 0.1 总则 为了引导组织追求卓越、提高产品、服务和进展质量,增加竞争优势,促进组织持续进展,根据中华人民共
3、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进展纲要20232023,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借鉴国内外卓越绩效管理的阅历和做法,结合 我国企业 经营管理的实践,从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良以及结果等七个方面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为组织追求卓越供应 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根据。 本标准以落实科学进展观、建设和谐社会为动身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进展原则,为组织的全部者、顾客、员工、代言、合作伙伴和社会创建价值。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促进各类组织增加战略执行力,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关心组织进行管理的改良和创新,持续提高组织的整合绩效和管理实力,失去组织获得长期
4、胜利。 0.2 与GB/Z 195792023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的关系 本标准规定了卓越绩效评价要求,是卓越绩效评价的主要根据;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实施指南是组织实施本标准配套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为组织理解和应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供应指南。 0.3 基本理念 本标准建立在以下基本理念基础上,高层领导可运用这些基本理念引导组织追求卓越: a)远见卓识的领导 以前瞻性的视野、敏锐的没空力,确立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带着全体员工实现组织的进展战略和目标。b)战略导向 经战略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获得持续进展和胜利。c)顾客驱动 将顾客当前和将来的需求、期望和偏好 作为改良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管理水平
5、及不断创新的动力,以提高顾客的满足和忠诚程度。d)社会责任 为组织的决策和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担当责任,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 e)以人为本 员工是组织之本,一切管理活动应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支性、主动性为中心,促进员工的进展,保障员工的权益,提高员工的满足程度。f)合作共赢 与顾客、关键的代言及其他相关方建立长期伙伴关系,互相为结方创建价值,实现共同进展。 g)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 组织的绩效源于过程,表达于结果。因此,既要重视过程,更要关注结果;要通过有效的过程管理,实现卓越的结果。 h)学习、改良与创新 培育学习型组织和个人是组织追求卓越的基础,传承、改良和创新是组织持续进展的关键
6、。 i)系统管理 将组织视为一个整体,以科学、有效的方法,实现组织经营管理的统筹规划、协调一样,提高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组织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追求卓越的各类,为组织供应了自我评价的准则,也可作为质量奖的评价根据。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全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界定的以及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卓越绩效 performance e
7、xcellence 通过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法,为顾客、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不断创建价值,提高组织整体绩效和实力,促进组织获得持续进展和胜利。 3.2 使命 mission 组织存在的价值,是组织所应担当并努力实现的责任。 3.3 愿景 vision 组织对将来的展望,是组织实现整体进展方向和目的的志向状态。 3.4 价值观 values 组织所崇尚文化的核心,是组织行为的基本原则。 3.5 治理 governance 在组织的监管中实行的管理和限制系统。包括批准战略方向、监视和评价高层领导绩效、财务审计、风险管理、信息披露等活动。 3.6 标杆 benchmarks 针对相像的活动,其过程和结果
8、代表组织所在行业的内部或外部最正确的经营实践和绩效。 3.7 关键过程 key processes 为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创建重要价值或做出重要奉献的过程。评价要求 4.1 领导 4.1.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高层领导的作用、组织治理及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4.1.2 高层领导的作用 组织应从以下方面说明高层领导的作用: a)如何确定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如何将其贯彻到全体员工,并影响到组织的代言、合作伙伴、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如何在落实组织的价值观方面起表率作用; b)如何与全体员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如何激励整个组织实现坦诚、双向的沟通,如何通过对全体员工实现卓越绩效的活动进
9、行激励以强化组织的方向和重点; c)如何营造诚信遵守法律的环境,如何营造有利于改良、创新和快速反应的环境,如何营造促进组织学习和员工学习的环境 d)如何履行确保所供应产品和服务质量平安的职责; e)如何推动品牌建设,不断抽调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f)如何强化风险意识,失去组织的持续经营,如何主动走亲访友组织将来的领导者; g)如何促进组织实行行动以改良组织绩效、实现战略目标,并达成愿景;如何定期评价组织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如何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实行相应行动。4.1.3 组织治理 如何考虑组织治理的关键因素以及如何对高层领导和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进行评价; a)组织治理如何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管理层所实
10、行行动的责任; 财务方面的现任 经营管理的透亮性以及信息年的政策; 内、外审计的独立性; 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爱惜。b)如何评价高层领导的绩效,如何评价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高层领导和治理机构如何运用这些绩效评价结果改良个人、领导体系和治理机构的有效性。4.1.4 社会责任 4.1.4.1 提要 组织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在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做法。4.1.4.2 公共责任 4.1.4.2.1 明确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对质量平安、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所实行的措施。4.1.4.2.2 如何预见和应对公众对组织的产品、服务和运营所产生的负面社会影响的
11、隐忧。 4.1.4.2.3 说明为满意法律法规要求和到达更高水平耏关键过程及结交指标,以及在应对产品、服务和运营的相关风险方面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4.1.4.3 道德行为 4.1.4.3.1如何确保组织遵守诚信准则,以及如何建立组织的信誉体系。 4.1.4.3.2 如何确保组织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说明用于促进和监测组织内部、与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之间及组织治理中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的关键过程及绩效指标。 4.1.4.4 公益支持 如何主动地支持公益事业,并说明重点支持和公益领域;高层领导及员工如何主动参与并为些做出奉献。4.2 战略 4.2.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战略及其人目标的制定、
12、部署及进展状况。4.2.2 战略制定 4.2.12.1 提要 组织如何制定战略和战略目标。4.2.2.2 战略制定过程 4.2.2.2.1 组织应描述其战略制定过程、主要步骤及主要参与者,如何确定长、短期支配的时间区间,以及战略制定过程如何与长、短期支配时间区间相对应。4.2.2.2.2 如何确保制定战略是考虑以下关键因素,如何就这些因素收集和分析有关的数据和信息: 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以及机会; 竞争环境及竞争实力; 影响产品、服务及运营方式的重要创新或转变; 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资源重新配置到优先考虑的产品、服务或领域的机会; 经济、社会、道德、法律法规以及其他方面的潜在风险; 国内外
13、经济形势的转变; 组织特有的影响经营的因素,包括品牌、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方面的需要及组织的优势和劣势等; 可持续进展的要求和相关因素; 战略的执行实力。4.2.2.3 战略和战略目标 4.2.2.3.1 说明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及战略目标对应的时辰表和关键的量化指标。 4.2.2.3.2 战略和战略目标如何应对战略挑战和发挥战略优势,如何反映产品、服务、经营等方面的创新机会,如何均衡地考虑长、短期的挑战和机遇以及全部相关方的需要。 4.2.3 战略部署 4.2.3.1 提要 组织如何将战略和战略目标转化为实施支配及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以及如何根据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意料组织将来的绩效。4.2.3.2
14、实施支配的制定与部署 4.2.3.2.1 如何制定和部署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支配如何根据环境的转变对战略目标及其实施支配进行调整和落实。4.2.3.2.2 说明组织的主要长、短期实施支配,这些支配所反映出的在产品和服务、顾客和市场以及经营管理方面的关键转变。 4.2.3.2.3 如何获得和配置资源以确保实施支配的实现;说明组织为了实现 长、短期战略目标和实施支配的重要资源支配。 4.2.3.2.4 说明监测实施支配进展状况的关键绩效指标,如何确保这些指标协调一样,并涵盖全部关键的领域和相关方。4.2.3.3 绩效意料 说明组织长、短期支配期内的关键绩效指标的意料结果以及相应的意料方法;如何将所意
15、料绩效与竞争对手或对比组织的意料绩效相比较,与主要的标杆、组织的目标及以往绩效相比较;如何确保实现所意料绩效,如何应对相对于竞争对手或对比组织的绩效差距。4.3 顾客与市场 4.3.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及建立顾客关系、确定影响顾客满足程度关键因素的方法。4.3.2 顾客和市场的了解 4.3.2.1 提要 组织如何确定顾客和市场的需求、期望和偏好以及如何拓展新的市场。4.3.2.2 顾客和市场的细分 4.3.2.2.1 如何识别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如何确定当前及将来的产品和服务所针对的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商场。4.3.2.2.2 在顾客和市场的细分过程
16、中,如何考虑竞争对手的顾客及其他潜在的顾客和市场。 4.3.2.3 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了解 4.3.2.3.1 如何了解关键顾客的需求、期望和偏好及其对于顾客的购置或建立长期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如何针对 不同的顾客、顾客群和细分市场实行不同的了解方法。 4.3.2.3.2 如何将当前和以往顾客的相关信息用于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改良、创新以及市场开发和营销过程。如何运用这些信息来强化顾客导向、满意顾客需要以及识别创新的机会。 4.3.2.3.3 如何使了解顾客需求和期望的方法适应进展方向、业务需要及市场的转变。 4.3.3 顾客需求和期望的了解 4.3.3.1 提要 组织如何建立、维护和加强顾客
17、关系,如何确定赢得和保持顾客并使顾客满足、忠诚的关键因素的方法。4.3.3.2 顾客关系的建立 4.3.3.2.1 如何建立顾客关系以赢得顾客,满意并超越其期望,提高其忠诚度,获得良好口碑。 4.3.3.2.2 如何建立与顾客接触的主要渠道,这些渠道如何便利顾客查询信息、进行交易和提出投诉;如何确定每种渠道主要的顾客接触要西游记,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有关的人员和过程。 4.3.3.2.3 如何处理顾客投诉,确保投诉得到有效、快速的解决。如何最大限度地削减顾客不满和业务流失。如何积累和分析投诉信息以用于组织及合作伙伴的改良。 4.3.3.2.4 如何使建立顾客关系的方法适合组织进展方向并赢得市场。
18、4.3.3.3 顾客满足的测量 4.3.3.3.3 如何测量顾客满足和忠诚,所用方法如何因顾客群不同面异,如何确保测量能够获得有效的信息并用于改良,以超越顾客期望、获得离婚了口碑并赢得市场。 4.3.3.3.2 如何对顾客进行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跟踪,以获得刚好、有效的反馈信息并将其用于改良与创新活动。 4.3.3.3.3 如何获得和应用可供比较的竞争对手和标杆的顾客满足信息。4.3.3.3.4如何运用测量顾客满足和忠诚的方法适应进展方向及业务需要。4.4 资源 4.4.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的人力、财务、信息和学问、技术、基础设施和相关方关系等资源管理的状况。4.4.2 人力资源 4.4.
19、2.1 提要 组织如何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员工的学习和进展,提高员工的满足程度。 4.4.2.2 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4.4.2.2.1 如何对工作和职位进行组织、管理,以应对战略挑战、满意实施支配,对业务转变作出快速灵敏反应,促进组织内部的合作,调动员工的主动性、主动性,促进组织的授权、创新,以提高组织的执行力。4.4.2.2.2 如何确定员工的类型和数量的需求,如何识别所需员工的特点和技能、如何提高现有员工的实力,如何聘请、作用和留住员工。 4.4.2.2.3 如何听取和接受员工、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各种看法和建议,如何在不同的部门、职位和地区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和技能共享。4.
20、4.2.3 员工绩效管理 如何实施员工绩效管理,包括员工绩效的评价、考核和反馈,以及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和实施相宜的激励政策和措施,以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工作绩效,实现组织的战略实施支配。4.4.2.4 员工的学习与进展 4.4.2.4.1 员工的教化与培训 如何识别教化与培训需求,制定和实施教化与培训支配,并结合员工和组织的绩效以评价其有效性,使教化与培训适应组织进展方向和员工职业进展的要求;如何针对不同的岗位和职位实施教化与培训,激励和支持员工以多种方式实现与工作需要和职业进展、技能提高相关的学习目标。4.4.2.4.2 员工的职业进展 如何对包括高层领导在内的全部员工的职业进展实施有效
21、管理,关心员工实现学习和进展目标,如何实施继任支配,形成人才梯队,以提高组织的持续经营实力。 4.4.2.5 员工的权益与满足程度 4.4.2.5.1 员工权益 如何保证和不断改善员工的职业健康平安,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所确定相应的测量指标和目标,并确保对工作场所的紧急状态和状况做好应急准备; 如何针对不同的员工群体,供应针对性、特性化和多样化的支持,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如何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管理和改良活动,并为员工参与的活动供应必要的资源,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和效果。4.4.2.5.2 员工满足程度 如何确定影响员工满足程度和主动性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影响,如何测量和
22、提高员工满足程度。4.4.3 财务资源 如何确定资金需求,保证资金供应。如何实施资金预算管理、本钱管理和财务风险管理,将资金的实际运用状况与支配相比较,刚好实行必要的措施,适时调整。如何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产利用率,以实现财务资源的最优配置,并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和平安。4.4.4 信息和学问资源 4.4.4.1 如何识别和开发信息源,如何确保获得和供应所需的数据和信息,并使员工、供方和合作伙伴及顾客易于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 4.4.4.2 如何配备获得、传递、分析和发布数据和信息的设施,如何建立和运行信息系统,如何确保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的牢靠性、平安性、易用性。4.4.4.3如何使信息系统适应
23、组织的进展方向及业务需要。 4.4.4.4如何有效地管理组织的学问资产,收集和传递来自员工、顾客、供方和合作伙伴等方面的相关学问,识别、确认、共享和应用最正确实践。 4.4.4.5如何确保数据、信息和学问的精确性、完好性、牢靠性、刚好性、平安性和保密性。 4.4.5 技术资源 4.4.5.1 组织如何对其拥有的技术进行评估,并与同行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战略和增加核心 竞争力供应充分根据。 4.4.5.2 如何以国际先进技术为目标,主动开发、引进、消化、汲取适用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提高组织的技术创新实力。4.4.5.3 如何形成和运用组织的技术诀窍与专利。4.4.5.4如何制定技术开发
24、与改造的目标和支配,谁方案,落实增加技术先进性、好用性所实行的措施。4.4.6 基础设施 在考虑组织自身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同时,如何确定和供应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 a)根据战略实施支配和过程管理的要求供应基础设施; b)制定并实施基础设施的预防性和故障性维护保养制度; c)制定和实施更新改造支配,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 d)意料和处置因基础设施引起的环境、职业健康平安和资源利用问题。 4.4.7 相关方关系 如何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尤其是与关键供方和合作伙伴的离婚了合作关系,促进双向沟通,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4.5 过程管理 4.5.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
25、组织的过程识别,设计,实施与改良的状况。注:适用时,激励将组织的过程分为价值创建过程和支持过程。4.5.2 过程的识别与设计 4.5.2.1 提要 组织如何识别、确定和设计关键过程。4.5.2.2 过程的识别 组织如何确定主要产品、服务及经营全过程,并识别、确定其中的关键过程,包括利用外部资源的过程。4.5.2.3 过程要求确实定 如何结合来自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信息,确定关键过程的要求,必要时在全部要中确定关键要求,如何确保这些要求清晰并可测量。4.5.2.4 过程的设计 4.5.2.4.1在过程设计中如何满意已确定的关键要求,如何有效利用新技术和组织的学问,如何考虑可能的转变度保持灵敏性,如
26、何考虑质量、嫁人、周期、生产率、节能降耗、环境爱惜、本钱限制及其他效率和有效性因素,确定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 4.5.2.4.2 如何考虑应对突发事务和实行应急准备,以规避风险,削减危害;在建立组织的应急响应系统中如何考虑预防和管理,以及运营的连续性。4.5.3过程的实施与改良 4.5.3.1 过程的实施 如何实施关键过程,以持续满意过程设计要求,并确保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如何运用关键绩效指标监控过程的实施,驯化在过程的实施中利用来自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息。 4.5.3.2 过程的改良 如何评价关键过程实施的有效性和效率,改良关键过程,削减过程波动与非增值性活动,使关键过程与进展方向和业务需要
27、保持一样,并在各部门和各过程共享改良成果和阅历教训,经促进组织的学习和创新。4.6 测量、分析与改良 4.6.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测量、分析和评价绩效的方法及改良和创新的状况。4.6.3 测量、分析和评价 4.6.2.1 提要 如何测量、分析和评价组织和层次及全部部门的绩效。4.6.2.2 绩效测量 4.6.2.2.1 说明组织如何建立绩效测量系统,如何有效应用相关的数据和信息,监测日常动作及组织的整合绩效,支持组织的决策、改良和创新。4.6.2.2.2 如何有效应用关键的对比数据和信息,支持组织的决策、改良和创新。 4.6.2.2.3 如何确保绩效测量系统适应进展方向及业务需要,并确
28、保对组织内 外部的快速转变保持敏感性。4.6.2.3 绩效分析和评价 4.6.2.3.1 如何分析、评价组织绩效,包括:如何评价组织的成就、竞争绩效以及长、短期目标和实施支配的进展,如何评价组织的谈谈实力。 4.6.2.3.2如何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确定改良的优先次序,并识别创新的机会;如何将这些优先次序和创新机会及其举措在组织内绽开,适当时绽开到关键供方和合作伙伴,以到达协调一样。4.6.3 改良与创新 4.6.3.1 提要 组织如何进行改良和创新的管理,如何应用改良和创新的方法。4.6.3.2 改良与创新的管理 4.6.3.2.1 如何对改良和创新进行策划,明确各层次和全部部门、过程在改良与
29、创新方面的支配和目标。 4.6.3.2.2 如何实施、测量、评价改良与创新活动,分析对盈利实力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的奉献,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4.6.3.3 改良与创新方法的应用 4.6.3.3.1 如何应用多种方法,组织各层次员工开展各种改良与创新活动。4.6.3.3.2 如何正确和灵敏应用统计技术和其他工具,为改良秘创新供应支持。4.7结果 4.7.1 总则 本条款用于评价组织在主要经营方面的绩效和改良,包括产品和服务、顾客与市场、几回、资源、过程有效性和领导等方面的绩效,绩效水平应与竞争对手和或标杆对比并进行评价。4.7.2 产品和服务结果 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关键绩效指标照实物质量指标和服务
30、水同等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4.7.2.2 主要产品和服务的关键绩效指标与竞争对手对比的结果、与国内、国外同类产品和服务的对比结果。 4.7.2.3 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具有的特色及创新成果。4.7.3 顾客与市场结果 4.7.3.1 提要 组织在顾客与市场方面的绩效结果,包括顾客满足和忠诚以及市场方面的绩效结果,必要时,将结果按顾客群与市场区域加以细分,其中应包括适当的对比性数据。 4.7.3.2 顾客方面的结果 顾客方面的结果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a)顾客满足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b)顾客满足与竞争对手和本质业标杆对比的结果; c)顾客忠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4.7.
31、3.3 市场结果 4.7.3.3.1 市场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可包括市场占有率、市场地位、业务增长或新增市场等。 4.7.3.3.2 市场绩效与竞争对手和本行业标杆对比结果,在国内外同行业中的 水平。 4.7.4 财务结果 组织在财务绩效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或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总资产奉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北、流淌资金四周率等综合指标。必要时按行业特点、不同产品和服务类别或市场区域分别说明,其中应包括适当的对比性数据。4.7.5 资源结果 组织人力资源方面的结果,应包括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员工绩效管理、员工学习和进展、员工权益
32、与满足程度等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其中应包括适当的结缘性数据。 组织在人力、财务、信息和学问、技术、基础设施和相关方关系等资源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其中应凶手适当的对比性数据。4.7.6 过程有效性结果 组织在反映关键过程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关键绩效每票的当前水平和趋势,应包括全员劳动生产率、质量,本钱、周期、供方和合作伙伴绩效以及其他有效性的测量结果。适当时,将结果按产器和服务类别或市场区域加以细分。范跑跑应包括适当的对比性数据。4.7.7 领导方面的结果 组织在领导方面的绩效结果,应包括实现战略目标、组织的治理、公共责任、道德行为以及公益支持等方面的绩效结果,必要
33、时按业务单元加以细分。其中应包括适当的对比性数据。 a)在实现战略目标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b)在组织治理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c)在公共责任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d)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e)在公益支持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其次篇:卓越绩效评价准1共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专刊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宣扬专刊 总第58期 编者按:追求卓越绩效是21世纪质量管理的重要进展趋势。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进展的时代,一个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也是人们追求卓越的时代。随着我国“入世过渡爱惜措施的到期,国内企业将面临越
34、来越多国外企业的竞争,加之我国消费者的质量意识越来越强,不断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就显得燃眉之急。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融合了世界发达国家最有影响的国家质量奖标准的基本内容,有针对性地规定了企业卓越绩效的评价要求,是引导企业走向卓越经营管理模式的指导性标准,为宽阔企业供应了卓越经营的模式,供企业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运用,也为企业互相借鉴胜利的阅历供应了重要平台。 在此,我们通过学习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目的在于学习、领悟和应用,让更多的企业相识到追求卓越的重要性,在借鉴与运用这一标准中,使三明企业的管理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连接,与时代的进展的趋势相连接,也与现代高速进展的文明相连接
35、,尤其是三明的大中型企业在学习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质量,促进企业更好、更快、更健康的进展。 制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国外背景 早在20世纪80年头中期,美国许多工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者就相识到在日益扩大的、更苛求的、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市场环境中强调质量不再是企业的选择,而是必需条件。但是美国的不少经营者却相识不够,也不知道如何去做。 1987年美国依据马尔科姆 波多里奇国家质量提高法设立了政府质量奖,同时制定了卓越绩效模式标准作为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价根据。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是为关心美国企业实现世界级质量的卓越标准。自从美国国家质量奖创立以来,美国历
36、届总统都很重视,亲自颁发并发表热忱洋溢的讲话,充分确定美国国家质量奖对美国经济的促进作用,大力提倡美国企业参与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奖过程,因为评奖过程就是学习提高的过程。在美国,每年获得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的企业只有几家,申报该奖项的企业有几十到上百家,但却有几十万家企业在接受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标准并根据自身的目标进行自我评价。由于美国国家质量奖的评价标准是胜利企业的阅历总结,是世界级质量的表现,所以这一标准成了企业追求卓越的指导书和参照系,目前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设立的质量奖有许多就是引用或参考这一标准。 调查显示,追求卓越的企业,三年后的各项指标均比一般企业提高25%左右。 制定卓越绩
37、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制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企业追求卓越供应一个经营模式的总体框架;二是为企业诊断当前管理水平供应一个系统的检查表;三是为国家质量奖和各级质量奖的评审供应是否到达卓越的评价根据。可以说,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是政府引导和企业需求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进展和现实相结合的反映,它还是国际胜利阅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成果。 设立我国国家质量奖的目的不在评奖,目的在于激励更多的企业提高质量,追求卓越。通过表彰那些质量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企业,树立卓越绩效典范,引导宽阔企业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阅历和方法,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改良,提高竞争实力。 卓越
38、绩效评价准则与其它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的关系 一、与TQM的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TQM有着共同的渊源。TQM的前身TQC、CWQC公司范围的质量管理就是由最早的质量奖-戴明实施奖的评奖准则演化而来的。日本科技联盟在1997年正式宣布将TQC变更为TQM,而且以戴明奖准则的内容来描述“TQM的总轮廓。今日,质量奖已由最初的戴明实施奖进展到欧洲质量奖、美国波多里奇质量奖等六十多个国家、地区的质量奖,推动着所在国家、地区的经营管理进步和核心竞争力提升。这些奖项均表达了TQM的概念和原则,所关注的质量概念已经远远超出了产品质量范畴,扩展到了包括过程和工作质量、经营管理质量的大质量。其中波多里奇国家质
39、量奖的影响最广泛,其评审准则也称为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代表了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质量管理水平,GB/T1958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正是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为蓝本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为现代TQM的具体实施细则,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为框架来构建组织的TQM,测评组织TQM的实施过程和结果,持续追求卓越。 二、与GB/T19001的关系 GB/T19001是一个针对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它在组织的质量工作中只是起基础性的作用,主要聚焦于组织中最干脆地影响着产品质量的那些职能和过程管理类别的活动。与GB/T19001相比,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内容更全面、系统,包涵组织经营管理
40、的方方面面,所关注的质量是已扩展到经营质量的大质量,强调社会责任、战略策划和经营结果,反映了现代质量管理的最新理念和方法,并用量化评分1000分的方法全方位、平衡地诊断评价组织经营管理的成熟度,为组织的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供应了很好的根据。此外,卓越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也有本质上的不同,前者属于诊断式的评价,从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入手,旨在觉察组织之最迫切和最需要的改良,不断追求卓越,而后者则是对一般过程的合格评定,从符合性入手兼顾有效性,重在觉察与规定要求的偏差,进而持续改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三、与GB/T24001和GB/T28001的关系 GB/T24001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运用指南标准
41、针对社会和众多相关方对环境爱惜的不断进展的需要,规定了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建立一个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并持续改良环境绩效的管理体系,以规范组织的环境行为,确定并应对重大环境因 素,实现污染预防和资源节省,促进可持续进展。 GB/T28001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 规范标准针对员工和相关方对职业健康平安的需要,规定了对职业健康平安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建立一个符合职业健康平安法律法规并持续改良其职业健康平安绩效的管理体系,以规范组织的职业健康平安管理行为。确定并降低重大职业健康平安风险,预防、限制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和相关方的平安与健康。 GB/T24001认证和GB/T28001认证都属于管理
42、体系是否符合的合格评定,而卓越绩效评价属于管理是否卓越的成熟度评价。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兼容了对环境管理和职业健康平安管理要求。 四、与六西格玛6SIGMA的关系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与六西格玛关注的都是大质量,两者之间存在着互补和兼容的关系。 1、互补关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旨在评价经营管理的七大领域,识别优势和改良机会并予以排序;六西格玛作为持续改良的方式之一,具备强大的改良功能,它属于典型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方式,优先解决与战略相关的关键问题,并侧重于培训业务精英。 2、兼容关系。从管理框架的角度看,卓越绩效模式兼容了六西格玛。以结果为导向的、对过程的持续改良和创新包括实施六西格玛改良和创新是卓越绩效
43、评价准则之灵魂。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宣贯实施 为推动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在我市的实施,推动我市企业做大做强,并追求卓越管理,三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确定分三步进行宣贯:一是结合九月份“质量月活动,出专刊介绍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并组织我市部分大中型企业召开研讨会,为下一步标准的宣贯营造气氛、打好基础。二是十月中旬组织首次全市性的宣贯活动。届时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具体讲解标准,为标准的实施扎实地做好前期的基础工作。三是为促进标准的实施,根据我市企业实施的实际状况和要求,邀请专家对企业进行面对面地指导与服务,以提升实施标准的水平。 第三篇:卓越绩效评价4 4.4.6 相关方关
44、系 原材料、零部件供应商与公司的合作既是公司质量保障的源头,也关系到公司选购本钱的限制。为此,公司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建立与其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相关方关系,特别留意与供方和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和促进双向沟通,共同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首先,对供方实行分类管理。针对输配电产品技术跨度较大、订单式生产的特点,公司实行了按产品划分为事业部制经营的管理模式。目前,公司分为高压变压器事业部、高压开关事业部、成套设备事业部、元件事业部等。在事业部管理模式下,我们对供方的管理实行了“统分结合,适度授权的管理方式。即:依据所供物资的质量特性将供方分为A、B、C三类。A类供方从定点考评到供货业绩考核的监督均由总部集中管理,B、C供方由各事业部依据选购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 其次,对供方的管理始终以质量为龙头。对供方的选择结合选购物资价格的招标、询价、议价、谈判等方式,但实行供方产品质量“一票推翻制。在授予合同签前对其质量保证明力进行现场评定,包括质量限制、交付、本钱以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