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模拟卷四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仿真模拟卷四公开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仿真模拟卷(四)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分重力加速度g均取10m/s2,真空中的光速c均取3X108 m/s。一、选择题I (此题共13小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项选择、错选均不得分)1.(2021 浙江宁波市高三适应性考试)以下物理量的单位正确的选项是()A.电阻率p Q/mB.动摩擦因数 N/kgC.普朗克常量 JsD.静电力常量左N-C2/m2答案C解析 根据氏=夕9可得夕=竿,可知电阻率P单位是。m,选项A错误;根据 JL=可知动摩擦因数无单位,选项B错误;普朗克常量入的单位为J$选项 C正确;根据尸=9詈可知,静电力常量左
2、的单位是N.m2/C2,选项D错误。2.踢足球是青少年喜爱的运动工程之一,足球运动中包含有丰富的物理常识。如图1所示,某校一学生踢球时()3 ,图1A.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大小相等B.先有脚对球的作用力,后有球对脚的反作用力C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A解析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大小相等,那么A.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意频率的紫外线,并发生电离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是紫外线C.大量处于=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可见 光D.大量处于
3、=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发出的光子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 验装置,以=4直接跃迁到n=能级发出的光子所形成的干涉条纹最宽 答案AC解析 由于紫外线的能量大于3.11 eV,并且也大于处于=3能级的能量11.51 eV|,那么紫外线能让处于=3能级的氢原子发生电离,所以A正确;大量氢原子 从高能级向=3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其能量小于|1.51 eV|,所以是红外线, 那么B错误;大量处于“=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6种不同频 率的光,如 4-3, AEi=E4E3=0.66eV, 4-2, AE2=Ei田=2.55 eV, 4-1, AE3=41 = 12.75 eV, 3-2,
4、E3-Ei= eV, 31, AE5=3i =12.09 eV, 2-1, AE6=E2-Ei = 10.2 eV,由于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 3.11 eV,那么大量处于=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2种不同频 率的可见光,所以C正确;=4直接跃迁到 =1能级发出的光子能量最大,那么 其波长最短,根据原=,那么大量处于=4能级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发出 的光子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以=4直接跃迁到“=1能级发出的光子所 形成的干涉条纹最窄,所以D错误。15.(2021 浙江省新昌中学仿真考试)如图13所示,两束颜色不同的单色光a、b 平行于三棱镜底边从A3边射入,经
5、三棱镜折射后相交于点P,以下说法中 正确的选项是()A.三棱镜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B.”光照到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那么b光照到此金属上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C让4光和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b光的条纹间距小于光的条纹间 距D.在利用a光和b光做衍射实验时,b光的实验现象更明显答案AD解析 由图可知,。光的偏转角大,b光的偏转角小,所以三棱镜对。光的折射 率大,对b光的折射率小,故A正确;根据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可知,入射光 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如果用4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说明。光的频 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频率小,不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B 错误;因。光
6、的折射率大,匕光的折射率小,所以。光的频率较大,波长较短, 根据干涉条纹的间距与波长成正比,知让,光和b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 光的条纹间距小,故C错误;因力光的折射率小,波长较长,波动性强,所以 在利用。光和力光做衍射实验时,匕光的实验现象更明显,故D正确。16.(2021浙江温州市3月适应性测试)如图14甲所示,A、B、P是同一水平面 内的三个点,有两列性质相同且振动均沿竖直方向的横波I、II在同一介质中分 别沿着AP和8尸方向传播,A与P相距40 cm, B与P相距30 cm,在t=0 时刻,两列波同时分别传到A、8两点,A、5两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乙、丙 所示,在=2s时刻,横波I
7、传播到P点,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14A.两列波的波长均为0.2 mB.P点为振动减弱点且振幅为5 cmC.t=3.5 s时P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D./=3.5 s内P点通过的路程为180 cm 答案ACDY解析 由题意可知,2 s时间波传播40 cm,那么波速o=7=0.2 m/s,因两列波的 1/周期均为T=ls,那么波长均为2=oT=0.2 m,选项A正确;因为4尸=22, BP= 1.5A,即尸点到AB的距离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且两列波的振动方向相反, 可知尸点为振动加强点,振幅为25 cm,选项B错误;/=3.5 s时由波I在尸点 引起的振动位移为零,方向向下,由波H在
8、P点引起的振动位移为零,方向也 向下,那么p点在平衡位置且向下振动,选项c正确;当波I传到尸点时,波n 在尸点已经振动了 0.5 s,经过的路程为2A2 = 30 cm;等到波I传到P点时,因 P点振动加强,振幅为4 = 25 cm, /=3.5 s内尸点两列波叠加共同振动了 1.5个 周期,那么通过的路程为1.5X44=150 cm,那么z=3.5 s内尸点通过的路程为180 cm, 选项D正确。三、非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共55分)17.(7分XD(2021 辽宁葫芦岛市二模)如图15为“验证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实 验装置,连接小车的细绳与桌面平行,动滑轮两侧的竖线保持竖直,平衡了两小 车
9、和桌面间的摩擦力之后,接通电源同时释放小车甲、乙打出的两条纸带(相邻 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并未画出)如图16。交流电频率为50 Hz,忽略细绳的质量 以及滑轮与细绳间的摩擦。打点计时器小车甲小车乙可塞计时器纸 444- 巾 乙钩码五-一S S2 S3 S.1% S。纸带甲aI$-$4:cccC 11 S2 $3515S(纸带乙图16测量得到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表所示(单位:cm):Sl(si) S2(S2,)S3(S3)S4(S4,) 门国) S6(3)纸带甲3.134.385.636.878.139.37纸带乙3.504.495.516.497.518.51判断小车(填“甲”或“乙”)的加速
10、度较大且其加速度大小为m/s2 ;测得甲、乙两车质量分别为Ml、M2,加速度分别为0、2,假设在误差允许范 围内满足(用0、。2、1、表示),那么验证了加速度 与质量的关系。假设用如图17装置进行“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OA.每次实验必须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值B.每次实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C.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D.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可能是木板倾角太大答案 甲1.25/0=险。2 (2)CAy解析(1)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得,=书,由表可知,甲纸带上相邻 两点的位移差大于乙纸带上相邻两点的位移差,且时间间隔相同,
11、故甲的加速度 较大;由逐差法可知甲的加速度为X 10-2m/s2= 1.25 m/s2o(6.87 + 8.13+9.37) (313+438 + 563)9 X (0.02X5)2绳子两端拉力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尸=加4,故10=加2。2。我们用橡皮筋拉动小车的方法,来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小车 速度变化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精妙的设计。直接去测量一个正做变速运动物体 所受拉力是很困难的。橡皮筋拉动小车的弹力虽然是个变力,但这个弹力做的功,数值上就等于橡皮筋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弹性势能,而这个弹性势能又与橡皮筋 的形变量相对应;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这个弹力做的功就是一定的。实验时,
12、 我们增加相同的橡皮条的数量,使功的大小成倍数增加,每次实验不必设法算出 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故A错误;实验中改变拉力做功时,为了能定 量,所以用不同条数的橡皮筋且拉到相同的长度,这样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才有 倍数关系.故B错误;为了打点稳定和充分利用纸带,应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 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故C正确;本实验中小车先加速后减速,造成纸带上 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说明摩擦力没有平衡,或没有完全平衡,可能是没 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故D错误。18.(7分)(2021 浙江北斗星盟联考)某同学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 验中。(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小灯泡的阻值,
13、选择开关和指针位置如图18所 示,那么小灯泡阻值为OZ5 50G图18所用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来代替电压表,红黑表笔分别接在如图19所示的哪两端 o图19A.a 和 bB.a 和 cC.b 和 aD.c 和 a连接好电路,如图19所示,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最 端(选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始终调不到零,你认为是编号为(选填或“3”)导线没接好,发生了断路。(4)某同学根据测量结果绘制出的I-U图象如图20所示,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Q(保存3位有效数字)。发现与欧姆表直接测量的电阻值差异很01234 u/V/A大,原因
14、是。0.3 0.2 ().1图20答案1.2 (2)C左1 (4)12.7多用电表测的是常温下的灯泡阻值,而 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时温度较高,阻值较大(温度升高,电阻增大)解析(1)根据图18可知选择开关处于XI挡,指针位置在1和1.5刻度之间, 故读数为1.2 Q。多用电表遵循“红进黑出”,根据电源的正极和连线判断电流从b进。出, 故红黑表笔分别接在b和。,应选C。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用滑动变阻器阻值调整总电阻处于最大值,从图 19可知滑动变阻器为分压接法,故滑片应置于变阻器的最左端;闭合开关后发 现电流表的示数始终调不到零,说明滑动变阻器的分压作用失效,故从图19可 知1号导线没接好
15、,发生了断路。(4)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 V,从图20可知电压U=3.8 V时电流/=0.3 A,由 欧姆定律/?=亨代入数值,计算得R=12.7 Q;多用电表测的是常温下的灯泡阻 值,而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时温度较高,阻值较大(温度升高,电阻增大)。 19.(9分)(2021 浙江新高考测评卷八)滑雪是冬季常见的体育运动。如图21所示, 一滑雪运发动与装备总质量为75 kg,从倾角为30。的山坡顶端由静止向下滑行, 在未借助滑雪杖的情况下10 s内向下滑行了 100 m。假设该运发动在开始向下滑行 时借助滑雪杖的作用,那么其每次借助滑雪杖时都能获得150N的沿山坡向下的推 力,每次滑雪
16、杖作用的时间为1s,间隔时间为2 s,运发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 力不变。求:图21(1)未借助滑雪杖时下滑的加速度大小;运发动滑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大小;运发动在滑雪杖第二次作用结束时滑行的距离。答案(l)2m/s2 (2)225 N (3)24 m解析(1)设没有滑雪杖作用时,运发动沿山坡向下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由运 动学规律可得户方代入数据可解得。=2m/s2。(2)设运发动受到的阻力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sin 30。- F/=机。代入数据可得6=225 N。设有滑雪杖作用时,运发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mgsin 30-FFf=ma作用九=1 s后运发动获得的速度
17、大小为v=at此段时间内运发动滑行的距离为/间隔亥=2 s后运发动获得的速度大小为vi=v+at2此段时间内运发动滑行的距离为检=生要/2滑雪杖第二次作用过程中,运发动滑行的距离为故运发动在第二次滑雪杖作用结束时滑行的距离为x=xi+m+x3 = 24 mo20.(12分乂2020浙江省浦江中学仿真模拟)为了研究过山车的原理,物理小组提 出了以下的设想:取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长为L=2.0 m的粗糙的倾斜轨 道A8,通过水平轨道与竖直圆轨道相连,出口为水平轨道。E,整个轨道除 A8段以外都是光滑的,其中A3与轨道以微小圆弧相接,如图22所示。一 个质量为2 kg的小物块从某一高处O点被
18、压缩的弹簧水平弹出,到轨道A点时速度方向恰沿A8方向,并沿倾斜轨道滑下。物块与倾斜轨道的动摩擦因数=0.50。求:图22(1)假设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0.66m,小物块不脱离轨道,并恰好通过圆周最高 点,求弹簧的弹性势能;压缩的弹簧弹性势能不变,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 道那么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该满足什么条件;(3)压缩的弹簧弹性势能不变,假设圆弧轨道的半径为2 m,小物块在运动过程中, 那么小物块可以有多少次通过圆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为0.02 m的某一点。答案(1)16 J (2)大于等于1.65m (3)6次、况解析 设小物块恰好进入圆轨道到最高点时有速度为切,那么Mg
19、 = /7仄物块从A点到圆轨道最高点的过程中,有mgLsin 37 27?) jumgcos 310-L=invmv联立解以上两式得04=5 m/s小物块从O点到A点做平抛运动,水平分速度即初速度为优等于A点的水平分 速度0()=0acos 37 = 5.0X0.8 m/s=4.0 m/s故弹簧的弹性势能P=mvl=X 2 X42 J=16 J。为了让小物块不离开轨道,并且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8,那么物块上升的高度须 小于或等于R,由动能定理有zg(Lsin 377? 1) pimgcos 37。.乙=0-成得 R = 1.65 m所以物块能够滑回倾斜轨道AS那么Ri = L65m因此轨道半径大
20、于等于1.65 mo(3)小物块冲上圆轨道Hi = l.65 m高度时速度变为0,然后返回倾斜轨道hy高处mgH =mghi +/mgcos 37-hsin 37hsin 37再滑下,然后再次进入圆轨道到达的高度“2,有mgH2 mghi umgcos 37-4一 得H?=不Hi = 之后物块在竖直圆轨道和倾斜轨道之间往返运动,同理次上升的高度“九=(5一呵1(心0),为一等比数列,当=4时,上升的最大高度小于0.02 m, 故n=3即小物块共有6次通过距水平轨道高为0.02 m的某一点。21.(10分)(2021 浙江金华十校4月模拟)如图23甲所示,两足够长的光滑平行导 轨固定在水平面内,
21、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反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 轨间距为3 一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一金属棒垂直导轨放置,质量为处 接 入电路的电阻为乙在金属棒中点对棒施加一个水平向右、平行于导轨的拉力,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B甲图23(1)假设金属棒以速度00做匀速运动,求棒受到的拉力大小Fi;假设金属棒在水平拉力F2作用下,速度。随时间r按余弦规律变化,如图乙所 示,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求/=0至h=5的过程中,整个回路产生的热量。以 及拉力F2做的功W;(3)在(2)的情况下,求=0到=(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4及拉力F2答案答案H+/8 (R+r)8 (R+-)
22、mvoBLooT!uoT)2兀(R+r)2兀(R+r)E解析(1)棒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3。(),形成的感应电流/=闲;受到的安培力昂=8,由平衡条件有b1=用,解得B?L2VoF1=-r+7、27r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V = VoCOS下 电路中产生正弦式电流,电动势的峰值瓦=3坊0 电动势的有效值2 Td2 t 27;qr产生的热量Q=3点解得Q=w(鼠 安培力做的功W= Q9由动能定理有w+Wa=o解得卬=8降丹一品彘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模型中,从平行磁感线位置开始转动后的四分之一周期内,流过线圈的电荷量为=警/=誓=寻(其中 乐总 &2兀R总Em=BScO)
23、将此题由于速度变化产生交变电流的情景与单匝线圈在匀强磁场中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模型类比,可得BS EmT BLuaT 9=晨=2兀R总=2兀(R+r)根据动量定理II安= O mvo 又 I 安=Ft=BLIt=BLqB2IvoTmvo=2兀(R+/)mV022.(10分谋“太空粒子探测器”是由加速、偏转和收集三局部装置组成,其原 理可简化如下:如图24所示,沿半径方向的加速电场区域边界A3、CO为两个 同心圆弧面,圆心为Oi,外圆弧面与内圆弧面8间存在的电势差为U;假 设太空中漂浮着带正电的粒子,它们能均匀地吸附到AB圆弧面上,并被加速电 场从静止开始加速后穿过CD圆弧面上,再由。1点全部进入
24、狭缝(忽略狭缝宽度 的影响)且被狭缝限制在2。内,以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 磁场,最后打在置有粒子接收器的区域OyE上被收集。右边界距狭缝足够远,A正确,D错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所以B错误; 脚对球的作用力与球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所以C 错误。3.(2021 浙江宁波十校3月联考)2020年12月22日,美国“麦凯恩”号驱逐舰 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就擅闯我国南沙岛礁邻近海域,在发现之后,我国南部战 区立即组织海空兵力用“054A”型护卫舰对其予以警告和驱离。如图2所示是某 网站发布的当天两舰的卫星图片和“054A”型护卫舰图片
25、,假设在图示时刻两舰 正沿同一方向匀速前进,并保持固定的距离,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甲乙图2A.以我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麦凯恩”号是静止的B.以我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附近的南沙岛礁是静止的C.以附近的我国南沙岛礁为参考系,两艘军舰均做竖直向下的运动 D.以“麦凯恩”号驱逐舰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答案A解析“麦凯恩”号与我国海军“054A”型护卫舰沿同一方向匀速前进,以我国 海军“054A”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麦凯恩”号是静止的,故A正确;以我国海 军“054A”型护卫舰为参考系,附近的南沙岛礁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附近的 我国南沙岛礁为参考系,
26、两艘军舰均是运动的,但不是竖直向下,故C错误; 地球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赤道上某一点相对静止的,那么以“麦凯恩”号驱逐舰 为参考系,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故D错误。4.(2021 天津市局部区第二次调研)关于原子物理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响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C.依据玻尔理论氢原子从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会吸收光子D.卢瑟福a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 答案B整个装置内部真空,不计粒子重力,也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图24(1)假设被提供的是正电子,正电子和负电子相遇会发生湮灭(质量完全亏
27、损),转化 成一对同频率光子(丫),写出上述核反响方程,并计算该光的波长I (电子 质量为吸,普朗克常量为人正负电子的动能不计)(2)假设被加速的粒子质量为加,电荷量为q,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测得粒子接收 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能量为E,求粒子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的粒子数为多 少;假设磁感应强度在(2A3)到(B+A2)之间波动,现“太空粒子探测器”收集到 质量分别为附和他(如加2)的粒子,电荷量均为幻为保证上述两种粒子能落在0而边上并没有交叠,求,应小于多少。 nh F答案江+。门2丫 4嬴而解析(1)核反响方程为?e+3ef 2了由质能方程有NE=Nm,心= 2me,d又AE=2队=2号h联
28、立解得2=公。rrlcC(2)设单个粒子加速后能量为Eo,那么有qU=Eo=%i次粒子接收器单位时间内接收到的能量8=九瓦F联立解得=而。(3)设AO长为L,那么有避=胸,v=2aL那么。=霞当一个粒子质量为2时,运动半径为R,那么有mvo 1 l2mU寸设mi粒子的运动半径为Ri, m2粒子的运动半径为Rz,那么有1 2miUB+ABV q1 2miUB-ABV q1 2miUB-ABV q 2m2UB+ABV q 2m2UB+ABV q2m2UB-AbN q为保证上述两种粒子能落在0归边上并没有交叠,那么有2Rlmin2R2max 联立解得半率岁力 7ml 十、Im2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
29、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响,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 素的半衰期与外界压强、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选项B正确;依据玻尔理论氢 原子从高能级状态向低能级状态跃迁时会释放光子,选项C错误;卢瑟福a粒 子散射实验得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放射性现象的发现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 复杂的结构,选项D错误。5.(2021 四川达州市第二次诊断测试)如图3所示,从倾角为9=30。的足够长的 斜面顶端P以水平速度抛出一小球,落在斜面上。点,小球落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斜面的夹角为a,那么(图3A.a等于60B.落在。点处的速度为2%C.假设初速度变为2如,小球的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2倍D.假设初速度变为2oo, PQ间距一定为原来
30、间距的4倍 答案D解析 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tan(a+9)=4=2tan故A错 u UJ误;落在。点处的速度为为=,+ (汁)2,可得抽=手次),B错误;由题意 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至詈因为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小球运知斜面足够长,那么当初速度变为2软)时,小球不会落到地面,根据tan 6=gtvot 2ooO动的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x=oo,可知球的水平位移变为原来的4倍,故C 错误;P0的间距为$=急=送5=普鬻,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P。的间距变为原来的4倍,故D正确。6.(2021 浙江新高考测评卷五)一根长度为3横截面为正方形(边长为)的电阻 丝1接在
31、电源两端,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恒定,相同材料、质量相等、横截面为圆 (直径为的电阻丝2与电阻丝1接在同一电源上,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率的影响,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兀2A.电阻丝2的阻值是电阻丝1的条B.电阻丝2两端的电压小于电阻丝1两端的电压C.单独接电阻丝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比单独接电阻丝1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大D.两电阻丝分别与电源相接时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可能相等答案D解析 两电阻丝材料、质量相同,故体积也相同,电阻丝1的横截面积为心,电 阻丝2的横截面积为;兀心,可知电阻丝2的横截面积小,长度大,根据电阻定律 可知电阻丝2的阻值是电阻丝1的等,故A错误;串联电流相同,因为电阻丝2 电阻大,
32、所以两端电压更大,故B错误;由于无法判断电阻丝的电阻和电源内 阻哪个大,因此无法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大小,故C错误;两电阻丝阻值的乘 积等于电源内阻的平方时,两电阻丝分别与电源相接消耗的热功率相等,故D 正确。7 .(2021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模)如图4所示,E不*X、 产广症上M 图4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E中,一个质量为加、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速度内从 图中M点垂直电场方向射入,经过一段时间,到达左上方N点。MN的连 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那么粒子从M到N的过程中(粒子重力可以忽略X )A.所用时间为系 乜q8 .位移大小为噬厂C.到达N点速度大小为小利D.M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为答案c解析
33、 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零,垂直电场方向的 位移丁=。0人平行电场方向的位移根据几何关系tan 30。=(,联立解得2/mvo 乩 4 口、口 lbq矽 _1,2 6mm 仅出/工/ _25m次Eq ,故A4日女1;水平位移xrar一回,竖直位移yvot一 % ,故位移为s=4小噂,故B错误;水平方向速度。1=成=坐吸砂=2S。0,故 Ct f L Cl 12j到达N点速度大小为u=7於+u3=5v。,故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qUMN=:nw2 乙52比,解得。阳=等,故D错误。8.(2021 浙江绍兴市诸暨中学高三期中)如图5所示为某时刻LC振荡电路所处的 状态,那么该
34、时刻()c图5A.振荡电流,在增大8 .电流的变化率大小在增加C.电场能正在向磁场能转化D.再经过0.75个周期,电流方向与此时相反答案B解析 通过图示电流方向为电流流向正极板,知电容器在充电,振荡电流减小, 且电流变化得越来越快,即电流变化率增加,电容器上的电荷量正在增大,磁场 能正在向电场能转化,由电容器充、放电规律可知,再经过0.75个周期,电流 方向与此时相同。9 .(2021 辽宁葫芦岛市二模)我国研制的全球首颗搭载主动激光雷达的大气环境 监测卫星,将于2021年7月出厂待发射。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图6中卫星1) 不同,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图中卫星2)是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夹角接近90。
35、的卫 星,一天内环绕地球飞14圈,运行轨道均视为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6图6A.卫星1的周期小于卫星2的周期B.卫星1与卫星2距离地面高度相同C.卫星1的速度小于卫星2的速度D.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卫星2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 由题意知卫星1的周期为24h,大于卫星2的周期,故A错误;根据誓 =席得丁=2、1,即半径r越大,周期越大,故卫星2的轨道半径小于 CrMm 研 卫星1的轨道半径;卫星1离地高度大于卫星2距离地面高度,根据与场=,咛 得。=/平,故卫星2的速度大于卫星1的速度,故B错误,C正确;根据平 =根4可知卫星1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卫星2的向心加速度,故D错误。10 .(2
36、021 福建莆田七中高二期中)如图7所示心和上是输电线,甲是电压互感器, 其变压比为1 000 : 1;乙是电流互感器,其变流比为1 : 100,电压表的示数为220 V,电流表的示数为10A,那么输电线输送的电功率为()3 W2W 答案B图78 W4Wni解析 根据变压器原理,回路电压。1=一%=1 000X220 V = 2.2X 105 v,回路H2电流/i=M/2=100X10A=1()3a,输送功率尸=/iUi=2.2X108 W。3.(2021 北京石景山区一模)如图8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 A5CD区域,其下方埋有与地面平行的金属管线。为探测地下金属管线的位置、 走
37、向和埋覆深度,先让金属管线载有电流,然后用闭合的试探小线圈P在地面 探测。如图9所示,将暴露于地面的金属管接头接到电源的一端,将接地棒接到 电源的另一端,这样金属管线中就有沿管线方向的电流。使线圈P在直线AC上 的不同位置保持静止(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将线圈P静 置于B处,当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当线圈平面与射线8D成45。角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消失。由上述现象可以推测()图。图。d接地棒电源金屈管接头A.金属管线中的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金属管线沿AC走向,埋覆深度为+2C.金属管线沿走向,埋覆深度为与LD.假设线圈P在。处,当它与地面的夹角为45。时
38、,P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答案B 解析 由题意知,当线圈静止时存在感应电流,那么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是变化 的,所以金属管线中的电流应该大小或方向是变化的,故A错误;因为线圈产 在直线AC上的不同位置保持静止(线圈平面与地面平行),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 说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即线圈平面与通电导体平行放置,金属管线沿AC方向放置,如下图,。金属管线。金属管线剖面图的最上面的线圈的磁通量为零,而线圈P静置于B处,当线圈平面与地 面平行时,线圈中有感应电流,说明线圈处于右上方的位置时磁通量不为零,而 当线圈平面与射线5。成45。角时,线圈中感应电流消失,说明3处与导线的连 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39、故金属管线深度为+2,故B正确,C错误;假设线圈 P在。处,当它与区的夹角为45。时,P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但是如果与地 面的夹角为45。,那么线圈可能有感应电流,故D错误。12.(2021 辽宁沈阳二中三模)为了研究某种透明新材料的光学性质,将其压制成 半圆柱体,如图10甲所示。一束激光由真空沿半圆柱体的径向与其底面过。的 法线成。角射入。为光学传感器,可以探测光的强度。从A3面反射回来的 光强随角。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图10A.图甲中假设减小入射角6,那么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也将变小B.图甲中假设减小入射角。到0。,那么光线将全部从界面透射出去C.该新
40、材料的折射率=1.25D.该新材料的折射率=,答案c解析 甲中假设减小入射角仇根据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折射角都变小,那么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将变大,故A错误;减小入射角。到0。 时,不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会有反射现象,所以光线不会全部从A3界面透射 出去,故B错误;由题图乙可知,当。=53。时发生全反射,那么有力=焉=悬记 O JL11d Jill= 1.25,故C正确,D错误。13.(2021浙江杭州市4月质检)如图11所示在两个对接的绝缘光滑斜面上放置了 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两个小球A和3(均看成质点),两个斜面的倾角分别是30 和45。,小球A和8的质量分别是如和加2。假
41、设平衡时,两小球均静止在离斜面 底端高度为的同一水平线上,斜面对两个小球的弹力分别是M和静电力 常量为上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3()。3()。45A.q(4 + 2小) m2gl k hVID.假设同时移动两球在斜面上的位置,只要保证两球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两球仍能平衡答案A解析A处于静止,设A受到的库仑力为支持力为Ni,由平衡条件可得tan FFFF30=9 Ni=. 2co,同理可得,对 3 1两足 tan 45。=, N2 /,mg sin 30m2gsin 45r/日机i tan 45 r- N sin 45 r- 一 “、口 工上井1叱、h比照可何晟=嬴/=仍,丽=而/=也*、(2
42、轴庆;两电荷间距为,=嬴3m +=M=(小+1)m由库仑定律可得/=雁,由B、C的分析可得/=22gtan 45,LCU X II联立解得q=、J +乎)2%, A正确;假设同时移动两球在斜面上的位置, 由于距离变化导致库仑力变化,不再满足原来的平衡关系,故两球不能处于原来 的平衡状态,D错误。二、选择题n(此题共3小题,每题2分,共6分。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 选错的得。分)14.(2021 山东淄博市二模)氢原子的能级如图12所示,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 围约为1.62 eV3.11 eV,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E/eVx04 -0.8531.5123.41 -13.6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