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曹福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蟹养殖技术--曹福余.ppt(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蟹养殖技术交流河蟹养殖技术交流曹福余曹福余 QQ:181941940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无锡华诺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无锡普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锡普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4.09.01河蟹概况n河蟹养殖从最初的资源放流型养殖,到目前的集约化高密度精养,从分散型向地域集约化发展,除黑龙江、青海、西藏等少数地域发展缓慢外,南到福建、广东,北至辽宁、山东、河北等地都有河蟹的养殖,已形成了以太湖、洞庭湖、洪泽湖、鄱阳湖、巢湖、阳澄湖等大中湖泊为基地,辽河、长江、闽江为产业带的区域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格局。2012年,全国河蟹产量就达65万吨左右。在河蟹生产大省的江苏,产量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
2、,养殖面积400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200余亿元。安徽省、湖北省河蟹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二、第三位。现在,江苏省各地螃蟹品牌可谓数不胜数,“阳澄湖大闸蟹”、“高邮湖大闸蟹”、“宝应湖大闸蟹”、“太湖蟹”、“兴化红膏蟹”、“固城湖螃蟹”以及“洪泽湖螃蟹”等品牌大闸蟹倍受市场青睐,不少地方还拉出来一条条长长的“螃蟹产业链”。河蟹是江苏省第一个产值过百亿的水产养殖产业,在水产养殖业中受到很高的重视。河蟹概况河蟹(成蟹)养殖技术蟹塘管理放苗管理投喂管理水草管理水质管理底质管理病害防治收获蟹塘整理n蟹塘选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无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
3、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蟹池四周开挖深0.6-0.8m左右、宽34m的蟹沟,便于河蟹高温季节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沟底。防逃墙要求高5060cm,埋入土内1020cm,材料可用水泥板、钙塑板、石棉瓦、塑料膜等。进排水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封好套牢,以防养殖对象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在进排水口设拦蟹网:进水用60目规格的尼龙绢网袋过滤,防止野杂鱼类及其鱼卵进入池塘。蟹塘整理蟹塘消毒:消毒灭菌除杂(杀死病原菌及杂鱼杂虾杂蟹等):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菊酯类等,在使用生石灰时必须根
4、据池塘酸碱度掌握合适的用量;使用漂白粉要根据池塘排水多少决定用量,防止用量过大把塘内螺蛳杀死。菊酯类使用要特别注意,使用后要进行多次过水解毒。种草: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壳场所,也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是河蟹喜食的好饲料,常见的水草有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水草的覆盖面积达池塘的6070%,过多的水草应清除。投放螺蛳:活螺蛳肉鲜美,河蟹喜食,是较理想的优质天然饲料,一般移植时间在清明前,每亩水面移植200-250kg,前期可以少放点(100kg即可),利于早期肥水。蟹塘整理蟹塘整理n肥水培藻:放苗前的肥水培藻是河蟹养殖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该环节不仅关系到苗的成活率,苗的健康状况,还关
5、系到养殖过程中河蟹的抗应激和抗病害的能力及河蟹回捕率高低,更关系到养殖产量乃至养殖成败。n肥水就是为了培育良好的藻相,良好的藻相既能解毒、净水(吸收水体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水体),又产氧(藻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大量的溶解氧,水体中70%左右的氧是藻类和水草产生的),还是蟹苗喜食的天然优质饵料(无论是藻本身的营养或是食藻的浮游动物,对苗期的营养保健作用是其它任何人工饵料不可比拟的)。n水质和藻相的好与坏,对养殖对象的应激反应有着重大的影响,如水质爽活、藻相稳定,溶氧和pH值通常是正常稳定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甲烷、重金属一般不会超标,养殖对象在这种环境里才能健康生长。反之,水质条件差,藻相不
6、稳定,则水中有毒害的物质就会增加,溶氧偏低,pH值不稳定,养殖对象容易应激生病。蟹塘整理n肥水培藻:早期肥水可选择“生物速效肥”+“氨基酸肽肥”,或是氨基酸藻肽等等。新开蟹塘早期可多施“生物速效肥”作为底肥,老塘任选一种“氨基酸肥”即可,混合使用效果更好,温度低,加量使用。n解毒:放苗前得连使用两次解毒产品,如”解毒护水宝”。清塘使用菊酯类的,更应如此。解毒后环沟加水30-40公分等待放苗。蟹塘整理放苗管理 n 苗种选购,以长江水系生产的蟹苗为佳,要求规格整齐,步足齐全,体质健壮,爬行活跃,无伤无病。最好是本地苗,或是自繁苗。n介绍几种蟹种优劣的识别方法,n一看大小:优质蟹种规格整齐,以100
7、只200只/公斤为宜,过大存在性早熟的隐患,且不耐运输,影响放养成活率,过小生长缓慢,养成规格小。n 二看体色:优质蟹种体表有光泽,头胸甲背部呈现浅黄色,若为墨绿色多为性早熟蟹种,不能选用。n 三看附肢:附肢健全,没有残肢,反应敏捷,活动有力,体表完整无伤,无污泥附着。螯足周围长满刚毛的不能选用。n 四看腹部:河蟹的腹部扁平呈片状,通常称为蟹脐。幼蟹不论雌雄个体,腹部都狭长,略呈三角形,但随着生长,雄蟹的腹部仍保持三角形,而雌蟹腹部却逐渐变圆,且周围密生绒毛。所以在选购蟹种时,要注意观察蟹种的腹部,如果是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的,即为正常蟹种,可以选购。n放苗及密度,放苗时要注意温差。从外地购回的
8、苗种不能直接放入池中,应先在水中浸泡23分钟,取出入置10分钟,如此重复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适应水温后,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密度:密度可控制在400-1000只/亩以内,规格100200只/kg的扣蟹。现在很多塘口套养青虾,效益可观。n鳜鱼套养10尾左右(5公分)n花白鲢套养数尾n泡苗,苗种在下塘前用”聚维酮碘”进行消毒,使用”应急免疫灵”或是”速补多维”进行泡苗。放苗管理 投喂管理n投喂: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像动物性食物:海、淡水小杂鱼,各动物尸体、螺类、蚌类、畜禽血、鱼粉、蚕蛹等;植物性:水草类、浮萍、水花生、苦草、轮叶黑藻等,商品饲料类:山芋、马玲薯、谷类、麸皮、料糠等都是河
9、蟹喜食饵料。但在池塘精养的整个过程,主要靠投喂全价性河蟹专用配合饲料。n河蟹消化器官简单且短,消化道长与体长之比要比畜禽以及鱼类小得多。消化腺不发达,各种消化酶因体温低活性均不高,肠道中消化作用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均较少,食物在消化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此,在饲料加工中,蟹饲料原料要求具有更细的粉碎粒度,通常情况下,普通鱼饲料的原料细度要求全部通过40目,而蟹饲料则要求95%以上通过80目。较细的粉碎粒度有利于提高河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也有利于提高饲料的混合均匀性和颗粒成型率,提高饲料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投喂管理n鱼类摄食大多为吞食,只要饲料粒径与鱼的口径相适应,饲料入水后即可被鱼类摄食,在饲料
10、溶散时间上也不太讲究,正常要求在水中溶散时间不低于0.5h,而河蟹则为抱食,利用两只大螯将配合饲料送人咀嚼器中磨碎,然后才进入嘴里,因此,要求河蟹配合饲料在水中溶散时间要长。n要达到适宜的水中稳定性,可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含淀粉多的原料如面粉、小麦等的用量。增加环模压缩比(17-20,乃至以上)粘合剂 后熟化 饲料光洁度等n诱食n营养蛋白,32-40%;具体配方略n6月份后食量大增,定期使用“肝胆康”+“肠康宁”拌料。投喂管理投喂管理n投喂方式:饲料延浅水区投喂,现在主体为一天一次,也遵循四定原则。n河蟹投喂量查看特殊性:n傍晚投饲后,第二天早上有无饲料剩余;螺蛳?有龙虾的塘口特殊n池塘水质是否
11、混浊,河蟹在饥饿状态下,觅食活动增加,水质变混浊。n混浊程度越大,饲料缺口就越多;水质清澈,说明人工投喂的饲料能满足河蟹的摄食;n池塘下风处是否有新鲜的断根水草漂浮。河蟹饥饿时能大量摄食各类水草,包括不喜食的伊乐藻,漂浮水草较多或增加,说明饲料不足。n河蟹饲料投喂只有大致计算出每天的投饲量,再结合观察,才能做到投足不多投,精确投喂,满足河蟹正常生长的营养需求,达到提高成活率,提大养成规格。投喂管理投喂管理水草管理n“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河蟹塘水草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这是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的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良好的场所,更重要的是水
12、草在调节养殖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状况上作用重大,然而目前许多养殖户由于水草栽种品种不合理,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但没有很好的利用水草的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使得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现象。n整理好的蟹塘,春季清塘消毒,待药物毒性消失、水温达15时,即可种植水草。进水深度为20-30公分,种植水草的品种选用伊乐藻、轮叶黑藻和苦草。伊乐藻耐低温,在早春2-3月份种植,沿环沟周围种植;水草管理早期为保护水草的生长,河蟹放养时用密眼围网 圈出占池塘面积1/101/5的区域作为暂养区,5月中旬待水草长至5厘米以上时拆除。轮叶黑藻和苦草在清明节前后种植
13、在池底中央,其中伊乐藻和轮叶黑藻采用切茎分段栽插法,苦草采用播种方式,播种前浸泡草种3天,捞出后搓出果实内种子,拌泥土均匀撒播。三种水草交叉种植,也可只选2种进行种植。使池中45m的水草带中间设置3-4m的空白带,使池塘中形成“#”字形或“+”字形的无草区,便于鱼、蟹的活动。水草覆盖率60左右。n水草长势差:蟹塘水草长势较差 n蟹塘缺肥-有机质少,水草难以生根生长n水质过肥-水质过肥,透明度第,水草光合作用差n药物残留n水草茎叶有附着物,水质较差,大量污染物附着n虫害n饵料不足n处理水草管理n水草长势好:蟹塘水草长势旺盛 n伊乐藻过多,池塘环境较好,生长旺盛,在5月至6月部分水草已露出水面,水
14、草覆盖率超过70%以上,要将伊乐藻头部割掉20-30厘米,并及时将割掉的水草捞出。n苦草(水韭菜)捞出n水道水流动n改底水草管理水草管理n在水产养殖中,水质是关键,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对象的生长发育,甚至决定养殖的成功失败,对于底栖生活的河蟹同样如此。以上就常见水质管理方案如下:n水质清瘦:透明度大,有的清可见底,蟹生活在这样的塘中,极容易受惊吓,自相残杀增加,摄食生长下降,脱壳率下降等。解决方案:“氨基酸肽肥”等肥水;“解毒护水宝”+“氨基酸肽肥”。n水体发白:舀水观察大量的浮游动物(如轮虫等),或是晚上手电筒照抱团游动。水体藻类缺乏,影响脱壳,乃至缺氧河蟹死亡。“伊维素”杀灭,“氨基酸肽
15、肥”肥水。无虫肥水即可。n青苔:特别是早期,水质清瘦,透明度大,光照强,青苔滋生。蟹苗缠绕消瘦,死亡。解决方案:早期加水掩盖,“氨基酸肽肥”+“腐植酸钠粉”泼洒,“强效底改”改底;青苔大量爆发,分区部杀灭,捞取死苔,施用“强效底改”+“氨基酸肽肥”+“EM原露”。水质管理水质管理n水色老绿,蓝藻爆发,河蟹摄食不旺盛,可以在晴好天气河蟹不浮头时使用“蓝藻精”杀藻,配合“利生素”调节水质,同时使用“强效底改改善底质”。n 水质过肥,水色发黑、水草上黏附大量污泥、水草腐烂,建议采用“利生素”+“EM”改善水质,同时使用“强效底改”分解过多的有机物及腐烂水草。n 水草腐烂,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河蟹中
16、毒死亡,建议使用“解毒护水宝”进行水体解毒,或换水。n 水体由于长期使用生石灰或氨氮超标,酸碱度超过9.0,首先使用“解毒护水宝”降低毒性,再配合“利生素”调节水质。n红水:蟹塘红水主要出现在稻田改造或是杂草多的塘口,田面加水,发生草死亡腐烂。解决方案:“解毒护水宝”+“利生素”+“强效底改”。n水体浑浊:a天气突变,倒藻引起,“解毒护水宝”+“水速爽”+“氨基酸肽肥”。b下雨引起的泥浆浊,条件好的稳定几天自然转清,或“水速爽”+“氨基酸肽肥”。c饵料不足,特别是杂货多的塘口(龙虾、泥鳅、鲫鱼等),增添饵料。d有机质多引起的浑浊,主要是养殖中后期,“水速爽”+“利生素”+“强效底改”。池塘底部
17、缺氧,河蟹在底层爬动引起的水体浑浊,可以先使用“粒粒氧”增加水体溶氧,然后全池泼洒“水速爽”絮凝水体悬浮有机物,调节水质。“螺蛳”。n 油膜水:1水质恶化,底部恶化产生大量有毒物质;2大量浮游生物死亡,尤其是藻类的大量死亡,在下风口水面形成一层油膜。3大量投喂冰鲜野杂鱼、劣质饲料;形成残饵等物质漂浮在水面上。4水草腐烂、霉变产生的烂叶、烂根;岸边垃圾等漂浮在水中与水中悬浮物构成一道混合膜。“解毒护水宝”+“利生素”+“EM原露”+“强效底改”。n其它不同的水体就不一一介绍。n所有遇到的水质情况都可以通过换水缓解(饵料不足除外)。水质管理水质管理 底质管理n 河蟹生活在池塘的底质,良好的底质环境
18、对于河蟹健康生长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后期。蟹养到中后期,投喂量逐步增加,河蟹排泄物越来越多,多种动植物的尸体累加沉积,塘底的负荷逐渐加大。这些有机物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造成底部严重缺氧(有机质的腐烂至少要耗掉总溶氧的50%以上),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就容易发生底部泛酸、发热、发臭,滋生致病原,引起蟹爬塘、伏边、上岸、夹草等应激反应,特别是弧菌在这种恶劣的底部环境下容易大量繁殖,使河蟹活力减弱,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交叉感染,容易暴发细菌性与病毒性并发症疾病,如:颤抖病、黑鳃、烂鳃等病症。其危害的后果之大之严重,应引起广大养殖人员的高度重视。前期养殖到一个月左右,就要开始做清理底质隐患的工作,
19、定期施用“多效底改”或是“强效底改”进行底质维护工作。n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改底:n蟹出现上岸、上草,水质检测没有问题n底质恶臭发黑n水草密集根部枯萎 底质管理病害防治n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致病因素是环境恶化,机体抵抗力下降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河蟹病害发生的外部致病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水温的突变、pH值过高或过低、溶氧不足、硫化氢积累、氨氮污染、药物滥用的不利影响、过多沉积的淤泥对河蟹的致病作用等。生物因素有:水体内致病菌、病毒、真菌、寄生虫、微囊藻等大量孳生及河蟹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等。疾病的发生与流行是由环境、病原体和蟹体三者共同作用,恶劣的水体环境可以
20、导致河蟹的不适、厌食以及整体抗病力的下降,病原体就有机可乘。河蟹本身体质的好坏也决定了蟹病的危害程度,体质弱、抗病能力差的河蟹会先感染并发病。n发病的一般规律为,养殖池塘水质、底质一旦恶化必然引起河蟹黑鳃、烂鳃、肠炎、纤毛虫病的发生,不及时治疗还会引发水肿、腹水等疾病。如果由于投喂不洁饲料引发肠炎病,就会相继发生水肿等疾病。n河蟹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病害防治n黑鳃病病蟹鳃受感染变色,病轻时左右鳃丝部分呈现暗灰或黑色,病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成蟹养殖后期。水环境条件恶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n防治方法:外泼“聚维酮碘”或“戊二醛苯扎溴铵”,内服“氟苯尼
21、考”等+“Vc”5-7d,“强效底改”改底,“利生素”+”EM原露”调水。病害防治n蟹烂肢病和甲壳溃疡病 蟹烂肢病蟹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摄食减少或停食,活动迟缓,最后无法蜕壳而死。该病是因在扦捕、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敌害致伤感染病菌所致,步足易断落,群体残蟹较多。蟹甲壳溃疡病的主要症状是病蟹背甲、胸板、步足上出现黄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严重的病斑在中间轻戳即可穿洞,有些步足末端溃烂成黑色。对这两种蟹病,若不及时防治,会严重影响到蟹的产量和品质。n防治方案:外撒“硝安”,内服“氟苯尼考”+“速补多维”。病害防治n纤毛虫病 主要是池水过肥、长期不换水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初期,体表长有
22、黄绿色及棕色毛状物,活动迟缓,对外来刺激反应迟钝,手摸体表有滑腻感黏液。用显微镜可观察出钟形虫、累枝虫等纤毛虫类原生动物及绿状藻。发病中晚期,蟹体周身被厚厚的附着物附着,引起鳃丝受损,呼吸困难,继发感染细菌病,生长发育停滞,体质虚弱难蜕壳,引起幼体的大量死亡。该病一般会发生在河蟹幼体,也可能发生于养成期。一旦得此病具有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等特点。该病主要是池塘条件受限,放养密度过大,残饵过多,污染严重,水中有机质含量偏高,造成养殖池水极度富营养化,致使纤毛虫及丝状藻大量繁殖孳生,特别是每年的79月份高温期,大量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生于蟹体上,严重影响了蟹的正常生长发育。n防治方案:外泼“纤毛净”杀
23、灭,“利生素”调水,“强效底改”改底。病害防治n蜕壳不遂症 该病是一种生理性疾病,由于饲料中缺乏矿物质或生态环境不适而致。此外,蟹受寄生虫感染亦可导致蜕壳困难。该病主要表现在养殖的后期,严重地影响蟹的养殖成活率,损失很大。病蟹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病蟹全身变成黑色,蜕出旧壳困难,最终因蜕壳不下而死亡。n防治方案:“解毒护水宝”;“EM”+康钙+Vc。病害防治n肝坏死病 该病由致病菌及饲料霉变和水质污染并发引起,病蟹肝脏呈灰白色,有的呈黄绿色,严重者肝胰脏糜烂,一般 伴有烂鳃症状。n防治方案:外泼“聚维酮碘”,内服“氟苯尼考”+“肝胆康”+“速补多维”,“强效底改”
24、改底。n换料病害防治n肠炎病 该病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及劣质饲料引起。病蟹摄食不振,行动迟缓,打开腹盖,肠道无食,肛门发红,挤压肛门可见黄色黏液流出。n防治方案:加强饲料营养;同时外泼“聚维酮碘”+“抗生素”,内服“氟苯尼考”+“肝胆康”+“速补多维”。n换料病害防治n水肿病 病原是假单胞菌感染而引起,病蟹腹脐及鳃丝水肿以及背壳下方肿大呈透明状,病蟹匍匐池边,活动迟钝或不动,拒食,最终在池边浅水处死亡。该病主要危害幼、成蟹。发病率不高,主要是操作不当蟹体受伤导致细菌感染引起。n防治方案:外泼“聚维酮碘”。n其它不做一一介绍,病害防治收获n“秋风起,蟹脚痒”,进入9、10月份,河蟹性成熟后,体内渗透压升高,不再适应淡水环境,必定要外逃寻找新的环境,此时河蟹已不适合继续养殖,过期捕捞会有少量河蟹死亡,容易造成不必要损失。收获n常用捕捞手段有,地笼网。n也可在晚间趁大批蟹上滩岸活动之机,用手捉即可。当大部分蟹捕捞上市后,剩余的河蟹采取干塘捕捞,用抄网捕并及时用清水洗净。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