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共24页).doc(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学前教育原理(复习资料) 学前教育的内涵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学前教育的实施及其基本特征:学前教育的实施有两种形式:一是学前家庭教育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二是学前公共教育,主要有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现代学前教育的特征:学前家庭教育的特点:1、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2、家庭教育伴随终身3、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4、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学前公共教育特点:1、群体
2、性,托幼机构教育是面向幼儿群体实施的教育2、计划性,托幼机构教育是有关组织机构根据国家或社会的教育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展开3、专业性,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专业化机构学前教育和年龄: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学前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现状:1、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公有公育2、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3、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4、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未来趋势: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了社会公共事业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
3、流实施全纳式教育7、重视多元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宜性8、走向多元化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价值: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会或个人等教育主题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点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运行:1、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建构的影响2、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解与开发3、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质4、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学前教育评价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是一个不断选择的历史。封建社会重视学前教育所具有的伦理价值。解放到70年代末,履行着服务于政治的功能,
4、是学前教育的政治价值。70年代后学前教育不仅具有了政治价值,还具有了经济价值。随着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渐入,学前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当做学前教育的本体价值学前教育功能学前教育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职能:是指学前教育必须实现的任务和作用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1、客观性2、多样性3、整合性4、方向性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 1、从承受对象分为学前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2、从作用的层次来分分为基本功能和派生功能3、从作用的方向来分分为学前教育的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4、从作用的表现形式来分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从今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
5、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也叫工具功能。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试述学前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 学前教育价值是指学前教育与幼儿、成人及社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价值回答学前教育“应该做什么”、“应该具有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期待效应2. 学前教育的功能是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功能回答学前教育“具有什么作用”,体现的是一种事实效应3. 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区别表现为:首先,学前教育功能是由学前教育结构所决定的,是学前教育内在固有的,学前教育一经产生就具有一定的功能;学前教育价值是学前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其次,学前教育功能是客
6、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学前教育价值具有主观性,它是从学前教育主体对待满足其需要的学前教育这一客体的关系中产生的。第三,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在于学前教育自身活动方式的实现,有正负之分;学前教育价值是正向的,能满足学前教育主体需要的而被肯定的学前教育功能才具有价值4. 学前教育价值与学前教育功能的联系表现在:第一,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价值不等于功能,只有客体的功能作用于主体时才产生价值。如果学前教育不具备各种功能,如果其功能无法发挥,也就无价值可言。第二,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不同学前教育主体在不同价值取向下会对学前教育活动的属性和功能做出
7、不同选择,从而影响了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学前教育功能的概念及其与职能价值等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学前教育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是一种实际效应。而学前教育职能强调的是学前教育的职责,是从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是一种期待效应。学前教育有什么样的功能决定了学前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价值。所以学前教育价值可以理解为学前教育功能对于一定主体的意义试述学前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称为工具功能,
8、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都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1. 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的活动,学前教育的本体功能和价值就是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它必然受到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2. 首先,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所依据的关键期理论已经遭到人们的质疑。,将关键期的作用推至极化,否定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另外,关键期并不适用于所有儿童的固定时间段,对于不同的儿童,关键期的起止时间会有所不同3. 神童方案超前教育等都把教幼儿识字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
9、点为依据。幼儿期是语言掌握的,但主要是表现的口语运用方面,对书面语的理解与运用是以口语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个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才会出现。因为学前期的儿童语言发展任务应以口语为主,而非以书面语为主4. 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为了在短期内取得惊人的效果,采取了单项强化训练的方法。人为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通常会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只有全面和谐的发展才能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从儿童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无异于杀鸡取卵,揠苗助长5. 通过以上简单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超前教育神童教育都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夸大了学前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学前教育的效
10、益学前教育效益: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学前教育效益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个人效益: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得的收益社会效益:指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个体投入社会经济后,引起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收入的增长学前教育内部效益:某一教育系统用尽量减少浪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所培养学生的数量学前教育外部效益:一般教育同职业教育的关系以及学校同就业机会的关系-学校和教师能为学生将来就业做什么,以及学生在所学只是就业后能否运用。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5、改革托幼
11、机构教育体制和运行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1.发展的整体观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功能家庭教育的定义:家庭教育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指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指家庭里由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一定社会的要求,通过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教育影响家庭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
12、功能: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1、胎儿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2、婴儿教育为了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1、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2、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3、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有助于孩子发展水平的提高2、有助于孩子职业取向的选择幼儿园教育的两大职能:1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外在的工具价值2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的发展的职能,即托幼机构教育的内在价值幼儿园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1. 在学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托幼机构教育是整个幼教中最能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要求的,具有导向作用2
13、. 托幼机构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幼儿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幼儿教育。托幼机构不仅担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还担负着指导家长,与家庭社区交流合作等重任3. 一是辐射作用,即想各种形式的幼儿教育发挥指导示范作用并带动非机构幼儿教育的发展4. 一是促进各种幼儿教育形式互相沟通,形成教育合力社区教育的定义:把教育置于一定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地方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地区为依托组织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办好教育的新形势社区教育的必要性:社区教育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形式。从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也是一
14、种有效的教育制度,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有责任参加关心和支持学前教育事业的管理与建设,改善教育环境与设施,使教育服务于社区满足社区的教育要求社区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1、为学前教育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2、可提高全社区居民的素质3、为幼教毕业生提供广阔的从业渠道家庭、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教育生态学的定义: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教育生态学对幼儿教育的影响:保持个微系统间在教育上的统一性十分必要。幼
15、儿既在幼儿园中接受教育,同时又在家庭和社区中受到教育,如果三者能保持一致,将对幼儿的成长很有利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庭托幼机构和社区是影响幼儿发展的三大环境家庭托幼机构社区合作是社会发展与托幼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家庭社区对托幼教育的价值: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家庭的环境邻里以及周围社区环境也不可忽视。现代教育已经扩展到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前教育社会化是当前的必然趋势,是大教育观的体现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的方式和内容:方式:1、托幼机构组织的活动: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咨询接待日、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2、教师的日常工作:
16、家庭访问、电话联系、随访、家园联系册3、征集意见工作:家长信箱、意见征询4家园(所)之窗、家园(所)专栏、园(所)刊内容:1、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帮助家长认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2、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3、组织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 参与园所的教育活动 参与幼儿园管理 支持和参与园所环境创设等各项活动4、现阶段家庭托幼机构合作的主要问题托幼机构与家庭合作途径的内涵:托幼机构和家庭教育有各自的内涵其特点原则方法内容都有所不同,但他们教育的对象是同一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即促使孩子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17、托幼机构与社区合作的途径:1、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与协作下开展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2、密切联系社区内各种机构组织3、通过家长的积极参与,推动托幼机构与社区的合作托幼机构教育与幼儿教师托幼机构教育的定义:由托幼机构组织的由专职幼教人员根据社会的要求实施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托幼机构教育的特点:社会性、群体性、计划性、专业性托幼机构教育的原则:1、保教并重与结合的原则2、面向全体因人施教的原则3、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4、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的原则5、重视幼儿同伴相互作用的原则6、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幼儿教师的作用和任务:作用:1、教师是物质环境的组织者2、
18、教师是幼儿在园生活的组织者任务:1、观察了解幼儿,依据国家规定的幼儿园课程标准,结合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和执行教育工作假话,完成教育任务2、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指导并配合保育员管理本班幼儿生活和做好卫生保健工作3、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幼儿家庭的教育环境,商讨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共同配合完成教育任务4、参加业务学习和幼儿教育研究活动5、定期向园长汇报接受其检查和指导。第一项任务是中心任务幼儿园的班级结构:幼儿园班级主要包括人与物两大结构要素:人员结构: 保教人员与幼儿构成了幼儿园班级的人员结构。物质结构: 班级活动的场所 场地实际面积与幼儿人数比例、场地的利用面积与幼儿人
19、数比例、设备和设施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玩具游戏材料图书的种类数量与质量等幼儿教师的角色信息时代对幼儿教师的角色提出哪些新的要求:1. 由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2. 由课程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材的研究者3. 由师幼关系的控制着转变为师幼关系的协调者与合作者4. 由知识的权威转变为知识的终身学习者行为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对于幼儿和幼儿教师的看法有何不同:行为主义:首先教师是幼儿学习的管理者。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强化着。再次幼儿教师的幼儿学习的评估者。最后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建构主义:首先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其次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此外幼儿教师还是
20、幼儿学习的观察者和研究者幼儿教师在托幼机构教育中扮演哪些角色:1、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2、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3、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4、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5、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影响的?1.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养护者-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发展需要,为幼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进而满足他们在生理和情感上的需要;用爱心、耐心照顾幼儿,保护幼儿的生理健康,促进其健康成长2. 幼儿教师是幼儿学习的促进者和支持者-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环境,并利用各 种教学资源来支持和促进
21、他们的学习3. 幼儿教师是幼儿行为的辅导者-使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重要人物,也是幼儿自发的模仿者。所以,他们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细致观察幼儿的行为、情感,利用各种事宜的策略来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技能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4. 幼儿教师是幼儿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来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根据幼儿已有的经验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帮助幼儿丰富和扩展经验5. 幼儿教师是幼儿发展的研究者、诊断者和评价者-通过观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情况来改进教学,研究出更适宜的教学计划。对幼儿的行为和思想做出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判断和评价,并对其不良行为和想法加以矫正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儿童观和教育观的
22、定义及其内容: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看法观念和态度的总和。主要涉及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质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形式与原因教育观:在一定儿童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为什么要教育幼儿要把幼儿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幼儿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观点内容:1儿童权利和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在教育上教师应民主平等对待幼儿应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和基本权利2儿童特质观和适宜教育观。避免从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应充分利用幼儿自身的热点和发展规律去教育他们。3幼儿在自身发展中的作用观和幼儿教育的方法观 尽可能利用活动和游戏让幼儿在活动和游戏中直接感知探索事物,直接与他人交往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具有哪些特征:1.他们
23、是反思型的非冲动型的教师2.他们是幼儿的研究者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对幼儿的行为作出反应:1、判断情境潜在的意义2、做出一些临床诊断3、把这一件事以及对它的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班级管理的依据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幼儿生理、心理和教育方面的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知识幼儿教师的能力结构:观察和了解儿童的能力、设计教育活动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幼儿行为辅导能力、与幼儿沟通的能力、与家长沟通的能力、独立思维和创造的能力、适应新情况的能力、反思能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阶段:1、顺应阶段。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克服目前的困难,摆脱混乱的局面2、适应阶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可
24、以判断与处理幼儿的一般问题,开始能够掌握和控制局面3、发展阶段。渴望新鲜刺激,开始关注幼儿教育的新趋势,新观点以及新方法同时收集研究新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以调整更新和充实自己改革和发展课程4、专业化阶段。不仅能在实践中对理论运用自如,而且有足够的动力 支持他去探讨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更好的教育方法隐观念:是教师头脑中已有的,来自于日常生活经验、社会传统观点和过去工作经验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显概念:是教师从学校里学习到的、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提出的教育理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主要矛盾:就是把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矛盾,而这一矛盾又突出地表现为
25、教师的“显观念”和“隐观念”之间的冲突解决:教师不仅要不断地用“显观念”来改造和战胜“隐观念”,是书本上的、理论上的、科学的教育观念转化为真正能够指导我们实际教育行为的观念;而且还应不断的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和能力,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样才能逐渐地使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符合科学的要求,才能将自己掌握的教育观念有效地转化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幼儿教师如何从一名新手教师发展成为一位专业化的教师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2、微型教学3、教育活动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环境创设的原理环境:一般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
26、和各角度对环境的分类:无机环境 有机环境 生物环境 非生物环境 自然环境 人工环境 社会环境 家庭环境 规范环境 物质环境 精神环境 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 文化环境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物化形态的教育条件幼儿园物质环境的作用:幼儿园的物质环境是幼儿园整个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反之,优越的物质环境有利于获得优质的教育幼儿园教育环境:在以幼儿为中心的特点教育机构-幼儿园内,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全部条件,即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幼儿园物质环境对幼儿身心有哪些主要影响1、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直接影响2
27、、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颇大3、对幼儿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影响深远4、幼儿园的教育目的、功能、内容、形态与方法,无一不受物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行为主义、成熟论以及认知发展理论理解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作用行为主义:人的所有行为都是对环境刺激做出的反应。环境的质量决定了人的质量这一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几乎都决定于所处的环境,行为主义对环境作用的重视和强调到了无可复加的程度认知发展:离开了作用的对象-客体环境离开了主体的积极的活动发展就无从谈起。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程度性质范围方式等直接决定个体发展方式程度性质幼儿园环境创设的9条原则1、适合性原则: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
28、。童趣化体现幼儿的年龄差异 小班环境要结构简单色彩鲜艳富有感官刺激等特点中班要突出操作性大班突出探索性和实验材料的丰富性2、挑战性原则:所提供视觉材料操作材料以及各种信息都要适当超越幼儿现实发展水平3、启发性原则:展现感官刺激物时要同时提出问题,并鼓励幼儿自己寻找答案,鼓励有多种解释4、丰富性原则:提供多层次多侧面多感官的知识信息操作材料实验探索材料5、平衡性原则:创设既有利于生理发展,又有利于心理发展,既有利于治理的发展又有利于非智力品质的发展。既有利于幼儿获取百科知识,又有利于他们提高各种能力的平衡和谐的环境6、系统性原则: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不能盲目或随意7、动态性原则:环境布置的
29、内容应随季节节日教学任务幼儿兴趣爱好需要和能力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让幼儿每天都有新收获8、主体性原则: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全过程让幼儿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支配自由9、效用性原则:讲求投资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多的产出为什么坚持9条原则?如何贯彻?适宜的物质环境使幼儿获取物理知识经验、逻辑数学经验以及其他各类经验的源泉,是激发和表现幼儿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要素的工具和场所首先要强调安全和卫生,其次要做到:儿童化、教育化、绿化和美化户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户外环境的构成要素:自然生态环境 活动场地 大型玩具及其他体育器材 园艺区 种
30、植区 动物区等每种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1、促进幼儿各种感觉运动能力及身体素质的发展2、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3、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帮助幼儿积累科学与数学经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4、促进幼儿创造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展5、促进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发展6、增强幼儿之间的合作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户内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户内环境的构成要素:园舍的内部建筑设计 活动室的规划模式即活动室的空间规划 活动区的材料与布置 活动室的设备 活动室的墙饰 活动室陈设的变更方式与变更频率每种户内环境要素对幼儿身心的具体影响:色彩的功能。色彩具有美育功能影响情绪情感的功能调整环境的功
31、能光线的功能保护视力声音的功能使幼儿注意力集中减轻精神压力和疲劳通风的功能直接影响户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空气清新度户内空间使幼儿感到舒适宽敞整齐且干扰小活动方便学习效率高幼儿之间冲突少幼关系的本质及其意义师幼关系的性质:1、师幼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2、师幼关系是一种我与你的人际交往关系师幼关系的意义:师幼关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幼儿从与教师的关系中获得关爱2、幼儿获得来自教师的安全感3、教师的榜样作用来自一定的师幼关系中4、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给与更多的理解与关注5、良好的师幼关系有助于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师幼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的基本体现师幼关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因素师幼
32、关系的历史发展与现代特征对师幼关系认识的发展历程:“主客关系”的认识、“主导主体关系”的认识、“双主体关系”的认识、“互主体关系”的认识当前师幼关系单向度的表现:1、教师-儿童代言人,儿童-教师的应声虫2、教师-抛球者,儿童-接球者3、教师-规则的维护者 儿童-规则的执行者4、儿童-教师的玩具,教师-玩具的操纵者现代师幼关系特征互动性:人们用互动或相互作用和交往表示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相互性”和“双向性”民主性: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在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中,常常能够使儿童感受到教师的民主作风互主体性:优质师幼关系应体现主体间性或互主体性分享性:良好的师幼关系不仅只是表示教师与幼
33、儿之间的关系和谐、良好,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幼儿之间在经验、信息、情感、认知等方面的意义分享激励性:优质师幼关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教师与幼儿之间在一定的活动中的相互激发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几个策略1、关爱幼儿。关爱幼儿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在关爱幼儿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对幼儿的关爱,可以消除幼儿对教师的顾虑,敢于亲近教师、信赖教师,建立安全感。尤其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关爱给他们带来自信、安全、信任感,同时形成幼儿对教师的信赖关系。教师的关爱要体现在师幼互动的整个过程中2、与幼儿经常性的平等交谈。在人际互动或交往的过程中,交谈或谈话时常用的沟
34、通、交往手段。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话题与幼儿随意、自由、平等的交谈,有利于师幼之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师幼之间良好关系的形成3、参与幼儿的活动。教师以普通参与者的心态参与到幼儿自主的活动中去,有利于与幼儿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4、与幼儿建立个人关系。教师设法与个别幼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让其在有关活动中充分展示他的活跃的一面,同时使其感受到教师对他的期望,他能努力学习自律克服不良行为,并以此个人关系影响其他幼儿与教师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5、积极回应幼儿的社会性行为。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作出适当的反应,不仅是对幼儿行为本身的一种评价,同时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加强了师幼互动,
35、强化师幼关系班级的形势与功能班级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的功能;1、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生活共同体的功能2、幼儿班级执行着幼儿中开展共同教育活动的功能3、幼儿班级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和价值观班级对幼儿成长的影响:1、幼儿班级加强了幼儿之间的社会性交往2、幼儿班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3、幼儿班级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4、幼儿班集体使幼儿产生对班级的归属感5、幼儿班级为幼儿提供了表达自我和交流的机会6、幼儿班级为幼儿之间提供了观念共享的环境班级生活的组织与管理班级生活与管理的发展适宜性要求:1、满足幼儿在班的一切生理需要2、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满足幼儿操作活动的需要4、满足幼儿之间交往的需要5、满
36、足幼儿从事不同活动的需要班级生活组织:1、根据入园幼儿的情况对幼儿进行编班2、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空间3、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和规划4、形成良好的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师幼互动的模式班级生活的管理:1、拟定班级工作计划2、明确保教人员职责3、对幼儿进行编组4、协调相关资源幼儿班级生活的年龄特点与指导各年龄幼儿班级生活的指导:小班:首先要进行必要的入园引导工作。其次做好入园离园的迎送工作。加强对幼儿的照顾。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减轻焦虑。以大带小。逐渐形成班级活动规则和日常生活的规律中班:一游戏为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加强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引导,为幼儿在班级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创造充分的条件。培养
37、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幼儿积极地表达自己,重视幼儿的建议和想法,关注幼儿的各种表现,帮助幼儿理解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建立值日生制度大班:引导幼儿集体意识的发展 引导幼儿之间的协商合作分享。负责任的承担一些班级食物,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幼儿发表对班级活动的建议和想法。组织和指导大班幼儿参与中小班的活动。理解小学教育活动的要求,感受小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要求各年龄幼儿班级生活的特点:小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过渡与衔接的地位中班:承上启下的地位大班:幼儿之间关系分化形成稳定同伴朋友关系。对活动有明显倾向性选择性集体感和集体荣誉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的各种事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行为辅导技术:
38、自然后果法、移情训练法、生活锻炼法、同伴交往法、榜样影响法、社会评价法幼儿行为辅导的原则:1、由近及远,循序渐进:不同年龄,不同幼儿,其行为的动机是不同的,因此对幼儿行为辅导要从幼儿发展实际出发,由近及远,循序渐进2、联系幼儿的生活实践:对幼儿社会行为的培养,必须贯彻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在他们的学习、游戏、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懂得什么事亲社会行为,并通过反复的实践,积累经验,养成自觉的行为习惯3、同步教育:也称一致性教育,即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幼儿园内部对幼儿进行一致的或同步的教育。幼儿园组织各项活动,对幼儿在社会行为方面的要求也要一致。而且成人的言教和身
39、教也要一致,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幼儿幼儿园课程基础不同的课程定义:课程即学科,这种课程定义是以知识为中心的,其课程涉及为学科课程,重视知识的逻辑与结果课程即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教学设计上,而不是放在学生的心理体验上,不能把课程和教学单元区分开来,不能很好的把课程与教学区分开来课程评价集中在教学活动上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课程即目标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重视课程目标并根据目标来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从客观上讲,必然导致忽视师生互动,忽视学校的潜在课程,这种取向强调目标而非手段课程即经验这种课程定义的转变,把课程从学科,教材转到了重视学生的学习经验,是一种人文主义的努力
40、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即教学科目、即教育计划、即学习经验对现代学前教育课程的反思:第一,在所有知识中,总有一些知识更有价值,也更有必要传授给教育对象第二,认识是一种客体是一种正确的有规律的固定的绝对客观中立的认识对象第三,这些理论都不否认科学知识的重要地位,并且都注重循序渐进地传播科学知识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应以儿童全面发展价值的整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整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为归宿,自然、社会、自我即课程。教育应是一种探索,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人应该成为真正的目的,教育始终不能忘记他的根本使命使人成为人。只有这样,才可实现“人,诗意地安居。”幼儿园
41、课程理论流派与课程模式课程模式的含义:是课程实施的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课程方案或课程框架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理论基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方案 课程的具体类型各教育因素的组合方式 课程评价幼儿园各种课程流派与课程方案的主要观点:陶行知:课程内容来源于幼稚园周围的人事物凡是儿童感兴趣的均为活生生的生活教育的材料。课程内容的组织分全年一月每周每日四种。课程实施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课程应包括人类生活的全部,全部的生活都是教育,即全部的生活也就是课程陈鹤琴:强调把儿童看成是教育的主体,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己的,是儿童自发的活动。学前教育课程是为了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自然和社会是儿童每天接
42、触到的,应该成为幼稚园课程的中心。反对分科教学。幼稚园课程的实施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法小组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1、儿童具有天赋的潜能,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2、教育方法必须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不能局限于单纯传授知识3、课程和教学内容包括感官训练,实际生活训练体格训练和基本知识技能的训练,尤其注重感官选连和肌肉练习,强调儿童适应环境必须以感官为基础积极价值:教育观点以医学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论证,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重视感官训练符合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许多发展心理学及教
43、育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感官训练和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强调儿童的成长是一个自然开展的过程,重视自由教育,反对教师过多的干涉局限:为儿童提供的教具过于机械,使用方法呆板枯燥乏味,忽略游戏对儿童的教育价值,过多重视儿童读写算等方面的教育,忽略了儿童的情感陶冶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认知主义影响下的幼儿园课程方案的特点及其现实价值:特点:1、高度重视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儿童内部的知识和认识能力是通过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反复的自动扩大的相互作用的循环而建构起来的,反对注入式教学,倡导主动学习2、强调活动与游戏的教育价值,提倡活动教学,认为活动和游戏能激活儿童思维的内部运算,是智慧的源泉和发展的基础
44、3、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课程内容和和指导方法尽量适应幼儿的自然能力和限度,不人为第加速发展评价:强调幼儿通过作用于外部世界以及由此获得的反馈信息来建构关于现实的知识,教师指导幼儿选择自己的活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速度发展,关注并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但低谷幼儿的认知能力,认知发展的阶段划依据存在问题等。总的来说,认知主义的幼儿园课程在促进儿童发展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上都取得了可靠的结果凯米课程特点:1、重视儿童的生活活动2、重视儿童认知发展与社会性情绪发展的密切结合3、重视课程内容与学习过程的统一4、重视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海伊斯科普课程与凯米课程相比,课程特点:1
45、、以结构化了的“关键经(即学习经验)作为建构课程的框架2、重视环境的创建和材料的提供3、教师和儿童共同设计学习经验强调儿童自发活动和主动学习4、重视语言的作用5、课程的每个部分既有指导性,又有具体应对的策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课程模式:1、 课程的目标是教会幼儿理解和学习,发展幼儿智慧,确认并培养幼儿的个别才能和兴趣2、 课程规划前,教师仔细考虑所要教授的概念,确认哪些智慧是沟通该内容最适当的方式,也可以从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找到切入点3、 课程内容彼此之间要有联结,并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关,教师个人或是团队在需要是可以设计跨学科的单元,以打破不同学科题材之间的界限,为儿童提供多
46、元模式的学习机会,促进儿童多种智慧能力的发展4、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同样的概念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教,而且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时,必须先决定要学生知道的最高价值是什么,然后寻求一种融合的方式导出这些概念5、 教师并非是独立的个体,可以根据内容领域进行团队合作,也可以“智慧团队”的形式共同教学,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智慧专长,至少负起一种智慧的课程规划或日常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对幼儿园课程的启示:以幼儿为中心,将幼儿及其天赋联系起来,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透过让幼儿发起并完成自选的主体计划以培养其自发的学习技能教师则把更多的焦点放在幼儿的个体差异上,充分考虑其优势智慧因材施教,通过观察幼儿解决
47、问题及应用知识的方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为幼儿提供探索和发展七种智慧机会学前知识系统化教学的内容特点积极价值及局限:特点:儿童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建构和社会共享的过程,教育要着眼于儿童即将达到的或有可能达到的水平,激发他们即将萌芽的心理机能,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课程应具有过渡性,课程内容应按统一的教学大纲设置,并使幼儿园小中大班之间互相衔接,逐渐提高。供给儿童的知识的系统化,能反应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客观现象之间的重要联系和相互依存性。教学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作业,前者属于非正规教育活动,后者为正规教育活动,但二者在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内容领域,从内容到要求都保持这密切的关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法多样化评价:突出系统化知识在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儿童缺陷:过分注重机体作业教学,严格按照统一大纲进行工作,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这既束缚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又压制了儿童的积极性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形成幼儿园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材料等的系统化活动幼儿园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的含义特点和评价:含义:目标模式是根据课程设计者对学习者行为变化的期望而确定的教育目标进行课程设计的思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