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高一数学教学计划汇总5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数学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1教材分析:解不等式是不等式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学数学的一项重要技能。主要类型有: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或不等式组的解法。其中,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基础,初中已经学习,二次不等式是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作为数学重要的工具及方法,经常运用于其它数学知识之中。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主要有二
2、种,课本上介绍的是“数形结合”方法,这种方法将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结合为一体,并且借助“图形”直观地得出答案,充分展现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另外也展现了“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巨大魅力。然而,个人认为,还有一种更加自然的方法,将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这种方法思路自然,同时也体现了“转化”思想,难度也不大,应该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思维及思路。学情分析:初中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或组)的解法,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同时,对于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等相关知识学生均较为熟悉。然而,根据自己的调查,一少部分学生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陌生。进而,可以先从复习简单的
3、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入手加以展开教学。学生心理方面,学习积极性较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信心也比较理想,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考上大学,尽管是外在的诱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初步学会两种方法求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求解的探索及发现过程,体验“数形结合及转化”思想的魅力,掌握方法,学会学习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在上述过程中,体验成功,激发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及信心,发展了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习的内在动机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学难点:解法的探索及发现,关键在于“识图能力”反思:今天的课堂,这个难点突破欠缺力量,主要缘于自己备课时对难
4、点考虑不到位,进而缺乏必要的设计。在课堂上,就难点特别与个别差生进行了交流,并且给予了帮助及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我找出了他们困难的二个环节:首先,对平面曲线上点的横坐标与纵座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表现陌生,进而对它们的取值变化情况感到费解。其次,是差生的思维能力尚处于“经验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薄弱,进而对运动中的点的坐标取值范围只能是“一筹莫展”。在了解情况后,遵循“最近发展区”原理,以问题串的形式给差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后,差生也顺利度过了难关。由此足以说明,从知识的角度而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句话还是相当有道理的。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结
5、构主义学派的代表人布鲁纳也有类似观点: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我可以教会他任何任何学科任何年龄段的任何知识。教学程序:一、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解法以题组形式设计习题2x+37不等式组axb二、创设二次不等式的生活背景实例,引入课题采用课本上的实例,有关网络收费问题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探索(1)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从特殊到一般,学生经历“转化”方法的探索及发现过程。由于这种方法课本没有给出,进而课堂上不作为重点,重在引导学生自行归纳、体验及总结“转化”思想,最后以课外思考题的形式设计相应习题。(2)采取启发式教学,师生共同经历“数形结合”方法的探索及发现过程,引导学生归纳出主要的解题步
6、骤。今天的课堂上,这些解题步骤全部由学生的语言组织并完成,并撰写在黑板上,教师没有作任何干涉。我一直认为,只有学生自己亲身体验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不完整,语言或许不规范,思维或许不严密。之后,从特殊到一般,研究一般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由于经历了前面的解题过程,这个环节全部放手让学生完成,鼓励他们通过或独立或合作的方式解决学习任务,完成课本上的表格。反思:根据课堂反馈,二个班级大约有70%的同学能够胜任这个任务。于是,在大多数学生完成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一次讲解,特别加强了对“识图”环节的讲解力度,力求突破难点。四、练习环节可以说,即使到了高三,仍然有不少同学对于一元二次不等
7、式解法的困惑。因此,熟练掌握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学习类型看,这节课显然属于技能课,对于技能的学习及掌握,关键是强化练习,“力求熟能生巧”,达到自动化的水平。课本上,配置了不少练习题。对于练习,我采取多种方式,或叫学生上黑板板书,借助学生练习规范解题格式;或者口答,说解题思路及答案;或者下面独立练习。五、课堂小结知识,思想、方法及感悟等六、课后作业作业设计:分成A、B两层,难度不一,让学生自主选择,均来源于课本上的A组或B组课外思考题:1比较两种解题方法即“转化及数形结合”方法的优劣,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2已知不等式mx2-(m-2)x+m0的解集为R,求m的取值范围变式一:戓
8、将R改为空集,此时结论如何变式二:仿上,自己改编条件,并解之。反思:课外思考题的设计,可以提升课堂容量,深化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思维含量,为优生服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变式教学,可以充分拓展习题的潜在价值,期望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2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将认真贯彻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点,在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围绕“生本教育”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研模式,积极探索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研工作新体系。继续推进“生本教育”改革的进程,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9、努力让自己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能力、有经验、有智慧、有作为的新型教师。二、目标任务:1、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使各班数学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有关标准。2、在数学学科教研教改中注重素质教育,让自己成为一位思想素质、业务素质过硬的数学教师。3、狠抓生本教育,加强数学课堂改革力度,积极参加各项教研活动,提高现代教学水平,切实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和业务学习活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如教学内容安排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
10、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三、具体措施:1、把握教材关: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把握各单元、各节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熟悉教材的特点和编者的意图,订好所教学科的教学计划。计划要体现每单元重难点以及采取的措施,研究解决难点的方法。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练习策略。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记录,及时进行反思,认真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心得。2、规范日常工作: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学生作业的规范性要求,包括学生书写作业的规范和教师批阅作业的规范。3、教师角色的变化:要积极实践生本教育,真正实现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
11、导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不再是在“讲”的基础上“扶”着学生、“牵”着学生去掌握知识,而是要将知识“放”给学生,放心、放手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总之,我们愿与新课程同行,在探索中前进,在失败中成熟,把新课改引向深入。因为我们坚信我们的新课改最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3教学分析课本从学生熟悉的集合(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等)出发,通过类比实数间的大小关系引入集合间的关系,同时,结合相关内容介绍子集等概念.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课本注重体现逻辑思考的方法,如类比等.值得注意的问题:在集合间的关系教学中,建议重
12、视使用Venn图,这有助于学生通过体会直观图示来理解抽象概念;随着学习的深入,集合符号越来越多,建议教学时引导学生区分一些容易混淆的关系和符号,例如与?的区别.三维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能判断给定集合间的关系,提高利用类比发现新结论的能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的含义,掌握并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加强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能力,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集合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空集的含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思路1.实数有相等、大小关系,如5=5,53等等,类比实数之间的关系,你会想到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13、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要急于作出判断,而是继续引导学生)欲知谁正确,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研探.思路2.复习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属于与不属于的关系,填空:(1)0N;(2)2Q;(3)-1.5R.类比实数的大小关系,如57,22,试想集合间是否有类似的“大小”关系呢?(答案:(1);(2)?;(3)推进新课提出问题(1)观察下面几个例子:A=1,2,3,B=1,2,3,4,5;设A为国兴中学高一(3)班男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B为这个班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设C=x|x是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D=x|x是等腰三角形;E=2,4,6,F=6,4,2.你能发现两个集合间有什么关系吗?(2)例子中集合A是
14、集合B的子集,例子中集合E是集合F的子集,同样是子集,有什么区别?(3)结合例子,类比实数中的结论:“若ab,且ba,则a=b”,在集合中,你发现了什么结论?(4)按升国旗时,每个班的同学都聚集在一起站在旗杆附近指定的区域内,从楼顶向下看,每位同学是哪个班的,一目了然.试想一下,根据从楼顶向下看的,要想直观表示集合,联想集合还能用什么表示?(5)试用Venn图表示例子中集合A和集合B.(6)已知A?B,试用Venn图表示集合A和B的关系.(7)任何方程的解都能组成集合,那么x2+1=0的实数根也能组成集合,你能用Venn图表示这个集合吗?(8)一座房子内没有任何东西,我们称为这座房子是空房子,
15、那么一个集合没有任何元素,应该如何命名呢?(9)与实数中的结论“若ab,且bc,则ac”相类比,在集合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活动:教师从以下方面引导学生:(1)观察两个集合间元素的特点.(2)从它们含有的元素间的关系来考虑.规定:如果A B,但存在xB,且x A,我们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3)实数中的“”类比集合中的 .(4)把指定位置看成是由封闭曲线围成的,学生看成集合中的元素,从楼顶看到的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放在封闭曲线内.教师指出:为了直观地表示集合间的关系,我们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Venn图.(5)封闭曲线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椭圆等等,
16、没有限制.(6)分类讨论:当A B时,A B或A=B.(7)方程x2+1=0没有实数解.(8)空集记为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即 A;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即 A(A ).(9)类比子集.讨论结果:(1)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集合C中的元素都在集合D中;集合E中的元素都在集合F中.可以发现:对于任意两个集合A,B有下列关系:集合A中的元素都在集合B中;或集合B中的元素都在集合A中.(2)例子中A B,但有一个元素4B,且4 A;而例子中集合E和集合F中的元素完全相同.(3)若A B,且B A,则A=B.(4)可以把集合中元素写在一个封闭曲线的内
17、部来表示集合.(5)如图1121所示表示集合A,如图1122所示表示集合B.图1-1-2-1 图1-1-2-2(6)如图1-1-2-3和图1-1-2-4所示.图1-1-2-3 图1-1-2-4(7)不能.因为方程x2+1=0没有实数解.(8)空集.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4一、制定的依据随着高一新教材的全面实施,本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进入了新课程改革实际阶段。本计划制定的依据主要是以下三个:(1)二期课改的理念:一个为本、三类课程、三维目标(2)新数学课程标准(详见广州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3)三本书:课本、教参、练习册(4)本校教研组对本学期学科的要求二、基本情况分析高一(3)全班共52人,男生
18、24人,女生28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54.1分,合格率为5%,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56%。高一(4)全班共53人,男生26人,女生27人。上学期期末为区统测,平均分为50.3分,合格率为3%,优秀率为0%,低分率为62%。从上学期期末统测来看,我班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可以说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优势是:1、有潜力;2、师生关系比较融洽,互相信任,配合默契。存在的不足是:1、聪明有余,而努力不足;2、男生聪明,上课积极,但不够勤奋、踏实;女生认真,但上课效率不高,学得不够灵活。3、从期末统测来看,差生的比重大;4、个别学生懒惰成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极差;5、平时学习不够用心,自觉,专心
19、思考、钻研的时间太少;6、一些同学学习成绩起伏大,不稳定;7、一些好学生满足现状,骄傲自满,思想放松,导致成绩退步;8、学习兴趣,动力,上进心不足。三、本学期力争达到的目标1、完成三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基础性课程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拓展性课程要适当延伸和补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研究性课程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习惯与品质。2、完成新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上课、作业、复习等)。4、转化学困生,提高成绩。有些学生成绩总是上不去,以为不是块读数学的料,久而久之,产生放弃数学,讨厌数学的心理。由此,我在学习中,要多方面激发
20、其学习兴趣,耐心指导,不断激励。让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让其喜欢数学,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5、一手提高优秀率,一手减少不及格人数,力争班与班之间无明显差距。四、具体措施1、从期末统测来看,学困生的比重大,优秀率没有。为此要进行分层教学,学困生要注重基本题、常规题的反复操练,增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好学生要避免无谓失分的情况,注重数学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着眼于高三。总而言之,学困生还是继续注重双基的训练,将做过,讲过的题目再反复操练。另外也不能忽略了高分学生的培养,给好学生布置一些有质量的课外题,定期查阅,批改,答疑。这样,通过抓两头,促中间,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2、提高教
21、学质量,要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根据课程标准,教参,切实落实教学目标,做到全面不遗漏,要以考纲为标准。另外,每节课要安排必要的练习时间,多安排随堂测试是有好处的。试题讲解时要突出方法,突出思考、分析过程,要暴露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概念、计算等方面的错误,对学生的错误要有针对性的矫正,补偿。不就题讲题,注意适当的变式。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积累解题经验,课后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订正,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方法的掌握。3、从期末统测看学生应用能力明显不足。教师要通过平时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审题、数学建模的能力。让学生熟悉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的背景,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数学知识。4、期末统测中选择题普遍
22、得分不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由于选择题只有唯一答案,所以解答选择题的策略是:合理、迅速、检验,要善于转化,避免机械套用公式、定理和“小题大做,舍近求远,简单问题复杂化”的不良习惯。另外,由填空题的错误表达和解答题的计算粗心、考虑不全面而造成的无谓失分,导致了分数上不去和好学生考不出高分。所以,为保证得到该得的分数,要求必须认真审题,明确要求,弄清概念,思考全面,正确表达。5、注重讲练结合。要多安排课堂练习,当堂检测。当日作业,周练,月考要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讲评。平时要注意练习的有效性(适当题量,恰当难度,精选精练),规范书写,认真批改,及时讲评,反馈矫正(建立错题集,进行再认识)。坚决反对只练不
23、讲,只讲不练。评讲中要针对学生的错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缺漏,发现问题要跟踪到题,跟踪到人。本次统测中许多试题平时讲过,练过,考过,但错误仍然很多,值得我们重视与反思。五、保障措施和可行性1、关爱学生,严格要求,用情实现师与生的沟通,用景实现教与学的融合;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难度要适当,要追求最有效的训练,要清楚哪些学生需要哪些训练,切实注重部分学生的补差和提高,关注全体学生的学,基本教学要求要有效落实到位;3、注重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内容和方式要更新,有层次推进,多角度理解,反思总结,重视教与学的方式多样
24、化;4、激发兴趣,重视过程教学,重视错误分析型学习;5、重视开放性、研究性问题的教学,关注主观评判性问题的学习,研究新题型,真正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其数学能力。6、结合二期课改新课程标准、教参,扎实落实集体备课,通过集体讨论,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方案,拟好典型例题、练习题、周练题、章考题、月考题。7、加大课堂教改力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8、加强课外辅导,利用中午和晚间休息时间辅导学生答疑解惑、找学生谈话等等。课外辅导是课堂的有力补充,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力手段。9、搞好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的分析。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提高成绩,单元考试、阶段性考试是最好的练习,每次都
25、要做好分析,并指导学生纠错。在分析过程中要遵循自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理解,过关。10、学生除配套练习册外,每人订一本一课一练作为补充练习,并要求每周写学习感悟与学习疑惑,每人准备一本错题本收集错题,每人在课本留白处做好课堂笔记。另外,我自己有充足的时间与资料,进行习题精选与练习补充。六、总目标达成度与现阶段教学目标达成度的相关分析本学期一定要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下功夫,同时抓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规范,作业质量等细节问题,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另外,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力争消灭不及格,并使那些因无谓失分而导致分数起伏不定的学生能稳定下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优秀率。目前,我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还
26、非常多,好在学生的学习势头保持良好。我和我们班的全体学生,将尽我们所能,力争在本学期能有所收获,更进一步。七、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1、结合二期课改,将“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启发式学习”,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积极开展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加强基础训练,但要避免“题海”战术,要精讲精练,举一反三,突出方法,总结经验,采取变式训练,专题训练等多种方式。3、针对本学期三角公式多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学习支持材料,如公式默写表,公式背诵口诀,公式记忆方法,公式小卡片等。4、借助“TI图形计算器”强大的图形功能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
27、,制作精美课件,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5、利用“Bb”系统建设e课堂,建设网络学习包。6、写数学感悟或一周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讨论交流,答疑解惑,给予学法指导。7、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辅导,分层补充课外练习。8、进行数学演讲,了解数学史,写写数学周记等,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兴趣。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5指导思想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各项基本要求,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注重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实际,不断研究数学教学,改进教法,指导学法,奠定立足社会所需要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奠定他们终
28、身学习的基础。教学建议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知识的内外结构,熟练把握知识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2、准确把握新大纲。新大纲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大纲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加深加宽。同时,在整体上,要重视数学应用;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增加阅读材料(开阔学生的视野),以拓宽知识的广度来求得知识的深度。3、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新的认识体系,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4、发挥教材的多
29、种教学功能。用好章头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阅读材料的功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组织好研究性课题的教学,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之所需;小结和复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好材料。5、加强课堂教学研究,科学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特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研组要根据教材各章节的重难点制定教学专题,每人每学期指定一个专题,安排一至二次教研课。年级备课组每周举行一至二次教研活动,积累教学经验。6、落实课外活动的内容。组织和加强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加强对高层次学生的竞赛辅导,培养拔尖人才。教研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新
30、教法教学进度第一周 集 合第二周 函数及其表示第三周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周 指数函数第五周 对数函数第六周 幂函数第七周 函数与方程第八周 函数的应用第九周 期中考试第十十一周 空间几何体第十二周 点,直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第十三十四周 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第十五十六周 直线与方程第十八十九周 圆与方程第二十周 期末考试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5页 共25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第 25 页 共 2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