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1).pdf

上传人:asd****56 文档编号:69679297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1).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1).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7年 2月第 10卷第 1期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X ia n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ocial Sciences Edition)Feb.2007Vo.l 10No.1 收稿日期:2006-10-21作者简介:张成凤(1978),女,山东潍坊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教育模式研究张成凤,王吉成,许景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摘 要: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扩招和现代社会人们对高等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各大高校

2、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对贫困生贫困原因的分析,研究、探讨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改革贫困生教育管理模式,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贫困生;心理问题;教育模式;研究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77X(2007)01-0111-04 随着全国各大高校扩招和现代社会人们对高等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学生尤其是贫困学生人数逐年上涨,与之而来的贫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各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贫困生学习和生活、贫困生助学贷款、学费减免,贫困生孤僻、偏执甚至犯罪等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成为

3、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开展的拦路虎。特别是西部农林院校,受专业、地域等因素影响,贫困生教育工作更显得繁重而艰难。贫困学生是指家庭条件困难,无力支付或支付教育费用有困难的学生,他们是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1。据教育部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统计,截至 2004年在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已增至 240万人左右,占在校学生总数的 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在 60万至 1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 5%10%2。贫困大学生中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达到中等水平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人数占各自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3.2%和 8.4%3。更有甚者走上了刑事犯罪的道路。致公党

4、对北京市某法院审理的 100起大学生犯罪案例的调研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犯罪率较高 4。因此,研究、探讨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加大心理特点分析和辅导,改革教育管理模式,对于帮助贫困学生健康成长,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 6都有重要意义。贫困学生心理特征多种多样,其主要原因是贫困生社会、家庭、教育、生理等方面各不相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人的意识由其物质环境决定,因此,在深入分析贫困生心理特征前,我们首先应分析造成学生贫困的原因。一、学生贫困原因分析学生贫困的标准难以界定,鉴定学生贫困的手段又无法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大部

5、分研究文献主要是针对家庭确实困难群体进行论述的,但根据实际工作来看,假贫困生也应是贫困生心理研究的对象。而且假贫困生目前是造成真贫困生心理扭曲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贫困应扩展其外延,造成学生贫困的原因也应分为物质原因和精神原因两类。物质原因主要指学生家庭生产资料匮乏,其能够提供的价值无法达到或较难达到学校完成学业所需的物质价#111#值。精神原因是指学生家庭能够提供学校完成学业所需的物质价值,但因学生个体心理因素或其他精神因素造成学生使用非正常手段而表征出贫困迹象的手段。物质原因是学生贫困的主要原因,但随着实际工作的开展,精神原因越来越成为贫困生教育工作的重要障碍。1.物质原因造成学生家庭生产资

6、料匮乏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劳有少得、劳有灾祸;劳而无获、无劳无获 0等情况。/劳而少得 0是指受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但受生产资料获取能力所限以及市场经济的影响,其家庭成员无法提供足够学生上学使用的劳动生产资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成员在获取经济资料方面的方法不当,能力有限以及当地经济状况不佳等方面。此类因素造成学生在校生活较困难,其学杂费尚可交清或部分交清,学生心理活动一般较稳定,心理异常较少。但部分学生容易心理失衡而造成偏执心理,严重者会造成学校贫困生整体管理工作的失衡。/劳有灾祸0是指学生家庭成员有劳动能力,且具有一定或较好的生产资料获取能力,但由于自然灾祸、严重疾病、经济损失或其它因

7、素造成的家庭生产资料突然丧失或大部分丧失而使得学生无法得到上学所需的费用。其中,自然灾害和严重疾病是此类问题的常见因素。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心理压力过大、不平衡心理较严重等问题,虽然学生家庭贫困可能是短时期的,但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劳而无获0是指学生家庭成员具有劳动能力,但受地域位置偏远、经济水平低下,自然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其家庭获得生产资料较少,除自身家庭生活必须的生产资料外,基本提供不出多余生产资料的贫困类型。此类学生多地处偏远山区或其他经济不发达地区。此类学生受成长环境影响,其大多具有性格孤僻、自我封闭的心理特征。因其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与一般学生格格不入,所以容易造成心理畸变,更有甚者

8、容易走向极端。/无劳无获 0是指家庭劳动力缺失,除学生外,家庭没有或严重缺失劳动生产资料的获得者而造成学生家庭没有生产资料来源的。此类情况多因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重病引起,部分离异家庭也有此类情况发生。此类学生多心理脆弱、自尊心强,如果教育管理工作不当,就很容易造成心理抵触情绪。2.精神原因目前,精神原因造成的学生心理贫困一直未受到大家重视。普遍认为,此类情况属于假贫困,此类学生应划分到非贫困而道德低下的学生之列,但由于贫困生划分和鉴定体系的不健全,许多学生鱼目混珠、滥竽充数,使得正常的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遭到破坏,因此,笔者认为应重视此类因素的危害。一些家庭收入一般或较好,但心存侥幸心理的学生

9、,依靠家庭社会关系开假证明,写假申请,通过欺骗手段表征出贫困假象,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同情和信任,继而花费大手大脚,这给高校贫困生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和恶劣的影响。由此使得真正贫困的学生心理失衡,对教育管理者的抵触心理加大,为学校正常工作的开展带来难度。比如高校助学贷款工作,一些假贫困的学生千方百计地获得贷款进行高消费,而真正贫困的学生却因贷款金额较少而不得不为生计所迫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还有个别学生或集体,通过拉票或其他手段,骗取各类学费减免和贫困补助,获得后集体挥霍,这些都给贫困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失衡。二、贫困生心理问题特征分析贫困生心理属于大学生心理的一支特殊支系,它除具有大学生心理的一般规

10、律外,还根据学生贫困原因的不同、学校教育环境不同、班级学风不同、个人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不同而表现出不同差异。能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贫困生,其心理较稳定,能够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投入到大学学习和生活中,而受家庭、社会特殊环境影响,个人生理或心理有缺陷的学生,容易产生各类心理问题,其主要表现有:1.较严重的抑郁心理现代情绪心理学认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它是在自我意识增长的基础上,因欲望不能满足或威胁而产生的,抑郁心理的典型表现是情绪低落、心境忧郁,它还以对生活的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丧失活动动力等为特征,并包括失望、悲观以及与忧郁相联系的其他感知及躯体方面的问题 5。贫困学生主要表现为情绪低

11、落、思维迟钝、行动迟缓、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厌食等。不及时治疗就容易导致恶性循环,甚至辍学。2.自卑心理突出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自卑心理 6。由于家庭贫困,贫困生无法得到自己渴望且需要的许多东西,物质条件的差距使得他们矮人一等,不能用足够的自信心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人交流。由此造成的独来独往进一步拉远了与同学、老师的距离,造成同学关系的冷漠,老师注意力的盲区,这些又导致他们更加自卑。自卑的另一表现是#112#自尊心过强。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他们忌讳一些/穷 0、/落后 0、/愚昧 0等词语,与人交谈常因小事而发生争执。甚至不接受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形式而自己打工。由此常给人一种

12、难于接近、态度冷漠等感觉。实际上他们内心脆弱、恐惧失败,易对别人的成功产生嫉妒心理。3.明显的焦虑心理20%的大学生认为贫困对学业的影响较大,因为贫困牵扯了他们更多的精力,造成更加沉重的身心负担,除了与别人一样竞争外,还必须为维持生存而奔波 7。贫困生焦虑心理表现在各个方面,其大致可分为对目前状况焦虑和对将来状况的焦虑。对目前状况焦虑主要有学杂费如何交纳,如何精打细算减少日常开支,如何完成学业,如何不被人瞧不起等。对将来状况焦虑主要有如何找到高收入的工作,如何很好地报答父母,如何建立理想的家庭、事业等。由于贫困生时常将现在和未来用贫困现状进行比较,所以焦虑心理严重,常在考试和重大决策时表现突出

13、。4.强烈的偏执心理由于强烈的自卑感和严重的心理焦虑的影响,贫困大学生容易形成/晕轮效应 0心理,及以偏盖全、以点盖面,认为同学和老师只看到他们的不足之处,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 5。强烈的偏执心理还造成心理自闭,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建议,一意孤行。学习和做事容易钻牛角尖,甚至心胸狭窄,遇事不冷静、不理智,情绪容易失控,有时还会背离社会道德标准,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5.畸变的嫉妒心理正常的嫉妒心理可以帮助人进取,但畸变的嫉妒心理会使人走向极端,甚至是犯罪的道路。由于物质基础不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存在很多差异。部分贫困生将所有学习和生活的个体差异引申为自身贫困

14、的原因,对家庭条件较好、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有的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采取偷盗、故意破坏等行为以满足自己畸变的嫉妒心理。三、贫困生的教育管理模式针对贫困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特征,结合学生贫困原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望、闻、问、切0,/对症下药0。只有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恰当运用心理知识,灵活使用教育方法,才能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阴影,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做好贫困生工作也是推进学生教育管理整体工作的重要基础。1.个体教育和群体教育相结合目前,各大高校贫困生人数一般较多,贫困生中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有很多共性内容,对此,学校可组织报告会等形式集体教育和进行集体心理辅

15、导。但贫困生其贫困原因不同,给其造成的心理阴影点也不相同,因此,高校思想教育管理者在做好群体教育的基础上,必须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心理辅导应具体到个体,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学校和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才能表述其不愿让同龄人知道的心理纽结。对于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严重的,还需建立个体档案,并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防止心理问题进一步严重而造成对学校或社会的危害。2.物质资助与思想教育相结合造成贫困生各类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终究为贫困问题,因此,搞好贫困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保障还是多途径的学生资助工作。高校应完善贫困生界定和鉴定体系,使真正的贫困生得到应有的资助,减少和消除假贫困生对贫困生教

16、育工作的影响。高校还应完善勤工助学系统,使贫困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增加收入的同时,增强其自尊和自信,提高其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高校还应健全经济资助机制,严格奖学金和助学金制度,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设立应有利于培养贫困生的好胜心和拼搏精神,鼓励好学生和贫困生形成/赶、帮、超 0的良好学习氛围,杜绝贫困生形成/等、靠、要 0的不良资助环境。高校助学贷款制度还应进一步完善,除认真审核学生贷款资格外,还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力度,保障贷款的贷款、还款积极性,增强各大银行的贷款积极性。在物质资助的同时,思想教育工作必须要抓好、及时。每一项资助工作都应教育学生用好钱、会用钱,防止贫困生因自卑心理而造成/超标准消

17、费 0,以防止针对贫困生的不良舆论产生。同时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积极进取,不能产生/靠穷吃饭 0的懒惰心理。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虽然贫困生一般地处贫困山区,其交通和通讯不便,但有条件的还必须坚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贫困生教育。学校应定期与家庭进行联系,将贫困生在校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家长也要及时将贫困生的成长历程、家庭情况等反映给学校,以便于学校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学生教育,及时解决贫困生的现有身心问题。同时,家长的谆谆教#113#导也会不断激励学生奋发图强、努力拼搏,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庭和社会。4.典型示范和激励教育相结合贫困生由于自卑等原因,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

18、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对其树立典型,对其指明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引导他们向/自强、自立、拼搏、进取 0的优秀贫困生学习。同时,由于贫困生常因自卑、抑郁而斗志下降,所以管理者应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多找他们谈心,采取各种鼓励的方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进取。对贫困生除制定长远目标外,还可适当制定短期小目标,以帮助他们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同时,树立自信,进而向长远目标奋斗。贫困生教育问题是高校的大问题,贫困生教育工作影响到一个班的班风,进而影响到一个年级或一个学校,因此研究贫困生心理特点,采取适当教育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财政部.关于

19、对高等学校生活特别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的通知 R.教财 1993 51号,1993-07-26.2李美琴.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特征与教育对策 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5(2).3史马力.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思考 J.安徽师专学报,2004(1).4李洪明.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4).5张社争,杨文军.贫困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J.中国成人教育,2006(2).6周玲.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的/疾病0及矫治 J.江西社会科学,1999(5).7李登峰.高校贫困生令人关注)关于首都高校贫困大学生状况的调查报告 J.北京统计,1999(8).责任编

20、辑 朱小琴 A PsychologicalAnalysis ofNeedy Students andCorresponding EducationalPatternZHANG Cheng-feng,WANG Ji-cheng,XU Jing-hui(School of Hydraulic&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Northwest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Forestry,Yangling 712100,China)Abstract:W ith thew ider access of students to higher educatio

21、n institutes and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 goingdown among them ass in conte mporary society,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needy students has been increasinglyhighlighted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o analyze the cause of their poverty,probe into their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edy students,put for ward a specialm anagementmodel so as to have a definite goal to promote theeducationalmanage m entw ill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ide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needy students;psychological proble m;educationalmode;l study#1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