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文心雕龙_中_通变_的历时性与_定势_的共时性分析.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626239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_文心雕龙_中_通变_的历时性与_定势_的共时性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_文心雕龙_中_通变_的历时性与_定势_的共时性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_文心雕龙_中_通变_的历时性与_定势_的共时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_文心雕龙_中_通变_的历时性与_定势_的共时性分析.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28卷第 1期 许昌学院学报 2009年第 1期Vo.l 28No.1 JOURNAL OF XUCHANGUNIVERSI TY No.1,2009收稿日期 2008-09-15作者简介 冀军军(1984-),女,河南许昌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文艺学。5文心雕龙 6中 5通变 6的历时性与 5定势 6的共时性分析冀 军 军(新疆师范大学 文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摘 要 刘勰 5通变 6认为创作要因革损益,有继承有创新。这是从历时性的角度考虑创作问题即既/通0又/变 0。5定势 6篇重点论述创作时审时度势地考虑当前文学特点趋势和作家主体的具体情况。主要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思考作文

2、过程中的相关问题。两篇内容关系密切。刘勰这两方面思想同时贯穿于优秀作品创作始终。关键词 通变;定势;共时性;历时性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824(2009)01-0053-02 张少康及许多权威学者称 5文心雕龙 6是一部/体大思精 0,有完整科学体系和严密组织结构的文学理论巨著。作者刘勰在最末篇 5序志 6中明确指出:/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礼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0说明他所选文章,所作内容都是经过周密考虑巧妙安排的。5通变6与 5定势 6被相连安排在创作论的第二十九篇和第三十篇,分别从历时性和共时性的角

3、度探讨文学创作随与变的问题。/共时0和/历时0是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在分析语言特征时提出的概念。共时语言学以一个固定的时间为它的观察角度,历时语言学是在语言的历史过程中研究语言。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言靠文学发扬光大,语言和文学的关系众所周知密不可分。然而在文学领域,在我国,早在 1400多年前的南朝时刘勰已经注意到并在作品著述中有意识地对文学分别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研究,尽管他没有提出/共时0与/历时 0两个概念。5通变 6是从历时性的角度考虑创作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即刘勰所谓/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0。5定势 6是从共时性的角度思考创作中/势0的形成与同一时代相关要素的关系。一、/通变0的历时性特征

4、5通变6篇开头便指出:/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何以明其然耶?凡诗赋书记,明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0他说文章的体裁可以定下来,而文章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何以见得呢?所有文体从 5明诗6、5 诠赋6直到5书记6,它们的名称和创作规律是有所继承的,这说明体裁是一定的;文章的气势和力量,要通过变通才能久传,这说明变化是无穷的。作文选择体裁一定要借鉴以前作品,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理有据,不显虚浮,文章的/通0正是要求这一点;又要不拘泥于形式不落俗套,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与时俱进的好作品,/变 0即指这样的思想。在文章中,刘勰详细系统地分析总结了我国南朝以前历

5、代文章的风格、题材、文藻、修辞的发展变化,针对当世文学创作上的一些流弊,提出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文学如何发展,指出/通 0与/变 0是文学创作必须遵循的规律,要求/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0。参照古代文学创作的成就,再根据今天的具体时代趋势加以融合加工,才能创作出有深意有新意的好作品,也才能使这些作品留芳后世,对未来文学的繁荣发展产生好影响。通变是文学发展继承与革新的统一。涉及到古代:/楚之骚文,矩式周人;汉文赋颂,影响楚式;魏之策制,顾及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0各朝各代文学无不受到前世文风的影响,代代相袭,才#53#成就了文学的厚重质朴,不至流于空谈,并逐步发展前进;涉及到当代,/数必酌于

6、新声 0,/望今制奇 0,说明文学创作还必须参考当前作者生存环境下的新的文学作品,要求作者/拓衢路,置关键,长辔远驭,从容按节,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 0,要开拓新的创作道路,掌握作文的关键,才能像拉着长长的马缰绳骑马跑远路一样写出不朽文章。从主体修养上看要态度从容,按照规律循序渐进,要培养真实感情来达到通融,凭借旺盛的气节来适应变革。遗憾的是他忽视了文学另外一个重要的来源)生活,没有提到要求作家广泛关注社会人生,从人民的切身体验中丰富文学这个基本原则;涉及到未来,刘勰认为作文的目的是/不朽 0,在5序志6篇他说:/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0/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

7、声飞实,制作而已。0可见他希望作文可以/腾声飞实 0,使名声和业绩流传后世,对未来社会产生影响。这些也正是他受古人儒家思想影响深刻的表现。综上所述,在 5通变 6里,刘勰从文学发展由古到今再到未来的继承前进一脉相承的角度展开论述,这是历时性在文学中的体现。二、/定势0的共时性特征文章创作还必须受到同一时代特定环境条件的影响,作者在5定势 6中主要考虑解说这一问题。历来学者对/定势 0中/势 0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刘勰在文中明确定义:/势者,乘利而为制也。0所以,我们认为刘勰所谓的势是指利用周围各种便利条件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特性。势的形成主要不在自身,而在相关客观条件。/如机发矢直,涧曲湍洄,

8、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势也自安。0刘勰比喻势好像弩机一发,箭就笔直射出去,溪身曲折,急流因而回旋,是自然的趋向,用圆形来为某物塑形,它就形成转动的态势,用方形来塑造它,它就会合乎矩尺,体势安定。文章也是这样。文势的形成同时受体和情的影响,受周遭外物影响。情是属于内容范畴,而体是属于形式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内容与形式并存,符合刘勰/情动而辞发 0、文以/载心0的文学基本思想。5定势6篇中刘勰从共时性的角度论述了在当时背境下文章体势的形成不能拘泥于仿古,而要充分利用眼前的条件。古人留下的东西是各式各样的,当世人应该随自己情况而加以取舍。/是以囊括杂体,功在铨别,宫商朱紫,随势

9、各配。0劝诫人们面对当世可以选择的各种条件,要想取得为文的功效,就得学会衡量辨别,选择有利于自己的部分。刘勰还举艺术中相应事物作比:好像音乐有宫商,色彩有朱紫,要随着体势来加以调配。他引用其他著名文论家的话来说明同一时代作者为文之势各不相同,如说桓谭/文家各有所慕,或好浮华而不知事核,或美众多而不见赏约0。说陈思/世之作者,或好炫文博采,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辩白,分毫析厘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 0。作家习惯不同,修养不同,爱好不同,所有利于掌握的客观条件也会不同,用于作文,其所适合的文势也便不同。这些因素都是在同一时期内对于不同环境不同主客体而存在并对文势产生影响使之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作者

10、这样横向地研究文学创作受到同一时期内的文学广度上的影响,是有意识的使用了文学研究共时性的特征。三、/通变0与/定势0,其质都要变通过仔细研读5文心雕龙6原著和历代龙学权威研究者的著述,再经过认真地分析研究,我们发现/通变0与/定势0这一看似矛盾对立的概念,事实上是相辅相成并且内在地统一的。5通变 6篇从历时性的角度考虑文学创作继承与发展的问题。有/通 0有/变0,有继承有发展,而其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继承还是为了发展。关于这一点作者在文中虽未明说,在文末赞中间接地道出了这层意思:/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可久,通则不乏。0其中/文律运周 0是说可以代代相传的为文规律,是为为文服务的,并不是关键所

11、在。而为文的目的在于/载心0,我们知道为文者/人心不古 0,心是随时随地而变化的,故而为之服务的创作也会变化。/日新其业 0、/变则可久0是该段文字的要害,强调文/变 0。/通则不乏 0说明文章需有继承前人即/不变 0之处,使其显得厚重而不至于空乏,这样文章才能持久受人欢迎,落脚点又回到/久 0上,/变则可久0,仍然离不开变化。再则,5定势 6从字面意义上看似乎与/变 0毫不相干,而刘勰对其解释是/因情立体,即体成势0,也就是说势随体而变,体随情而动。又说:/势者,乘利而为制也。0即为文之势是顺着为文之利自然形成的。创作的其他有利条件变化了,这为文之势也相应相随而变。总之,刘勰 5通变 6文强调创作要用历时的眼光在前朝各代文学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变通,5定势6文重点论述创作时审时度势地考虑当前文学特点趋势和作家主体的具体情况,主张作文随机变化。刘勰的这两种思想都贯穿于优秀作家的创作始终,经久不衰地受大众欢迎的著作都是既体现文学的共时性又渗透文学的历时性的。责任编辑:孙向召#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