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_以宁波市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_以宁波市为例.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以宁波市为例李加林a,李 菁b,童亿勤a,时媛媛a(宁波大学a.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b.商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对新农村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耦合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构建乡村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可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
2、良性互动。同时,以宁波为例,对乡村旅游驱动下的山岳旅游依托型、生态示范区驱动型、度假综合型、观光农业驱动型、滨海旅游依托型和古村落旅游依托型等6种新农村建设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模式;保障体系;宁波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88X(2009)07-0229-050 引言乡村旅游在欧洲发达国家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1。政府部门十分强调乡村旅游发展对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扩大就业率、推动地方经济、拯救乡村的积极作用2-3。而多数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表明,乡村旅游对
3、乡村经济和就业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但强调乡村旅游只是增加乡村经济收入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治疗乡村经济疾患的灵丹妙药5-6。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发展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7,乡村旅游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并已形成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第三产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推动型、依托本地资源型和体制创新型等新农村建设模式8。本文拟以宁波为例,提出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农村开发乡村旅游,构建乡村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新模式,为实现乡村旅
4、游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收稿日期:2008-09-30基金项目:宁波市软科学项目(2007A10022)作者简介:李加林(1973-),男,浙江台州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E-mail)。1 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关系及规划衔接1.1 乡村旅游发展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乡村旅游作为新时期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乡村旅游实践表明,乡村旅游发展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层面对新农村建设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乡村旅游可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突破点和提高农村文明程度的着眼点。因此,乡村旅游发
5、展完全符合和谐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可促进新农村建设,并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源、经济与人力保障。1.2 乡村旅游发展潜力与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耦合乡村旅游不仅指单一的观光游览项目,而且包含观光、康疗、民俗、科考、访祖等在内的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具有时间上的可变性和空间上的分散性,不同于城市旅游的拥挤和杂乱,可以缓解游客游览时的紧张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热情。乡村民间文化具有的淳朴性和神秘性对城市游客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7。因此,在我国农村经济在新时期实现转型的关键阶段,乡村旅游作为现代旅游文化新单元,展现出极强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党的十六届五
6、中全会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目标,其最艰巨的任务是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对于乡村旅游资源丰富而又有特色的农村地9222009年7月农 机 化 研 究 第7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域而言,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反过来,新农村建设又会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两者可形成一种互动耦合关系:即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在振兴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建设等方面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新农
7、村建设过程所涉及的各项基础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也将在客观上促进着乡村旅游活动的发展。乡村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强调充分尊重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村庄的宜人生活环境。2 宁波市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立足区域特色,具有成长性好、带动性强、易于推广,且符合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的农村发展新范式。乡村旅游驱动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以乡村景观为特色,以乡村旅游为依托,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和集聚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该模式的选择和形成:一是要求乡村地域有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并将保护和开发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二是要
8、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具有较好的旅游进入性;三是还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根据宁波市农村地域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及不同类型村域新农村建设的地理背景、动力机制和发展过程,将乡村旅游驱动下的宁波市新农村建设模式归纳为山岳旅游依托型、生态示范区驱动型、度假综合型、观光农业驱动型、滨海旅游依托型和古村落旅游依托型等6种类型。2.1 山岳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山岳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是指以山岳风景名胜区开发为依托,并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目标市场,开发乡村地域中保存较好的乡村农业景观和文化景观,使山岳旅游成为乡村区域的主导产业,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于山岳旅游依托
9、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山岳风景名胜为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优势,而乡村特色景观与其形成资源互补优势,这种联动开发模式可让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山岳乡村旅游开发所需的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而山岳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和集聚效应又可促进新农村建设。余姚大岚镇是宁波山岳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大岚镇地处浙东地区,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有丹山赤水、四窗岩景区、升仙桥、姚江源头等自然景观。在风景名胜开发过程中,具有较好乡村旅游资源的各乡村景观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农村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建立与景区共生双赢的乡村旅游“
10、农家乐”。景区开发为发展“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农家乐”的规范发展为景区发展增加了人气和“回头客”。二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和挖掘乡村文化内涵,通过绿色、古色和红色文化的挖掘,使民风、民俗、民情等文化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将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绿化和环境保护等规划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村庄饮水工程、三线改造工程等的实施使得基础设施大为改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形成现代新型农民居住社区。四是以乡村旅游带动效应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乡村旅游吸引了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使得当地土豆、板栗、土鸡、笋干、柿子等绿色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商品,提高了农民
11、的收入。2.2 生态示范区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生态示范区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力为中心,采取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工结合和农贸结合的办法,坚持走现代生态农业道路,形成农村生态示范区,并通过发展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观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于生态示范区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建立起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实现物质、能量多环节、多层次的良性循环利用,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发展观光生态农业的基础。现代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还有发达的第二、第三产业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生态农业发展创造经济基础。奉化滕头村是生态示范区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奉化滕头村1993年获联合国“全球500佳”生态荣誉村称号,2001年滕头生态旅游示范区获得国家4A级景区。在生态示范区驱动下,滕头村新农村建设呈现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平衡快速发展、“三个文明”建设齐头并进的可喜局面。奉化滕头村生态示范区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将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生态农业,建立一个在生态上能够自我维持的、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生产系统,形成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充分利用示范区的优势发展生态旅0322009年7月农
13、机 化 研 究 第7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游。以“全球生态500佳”为招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生态环境走上了一条以“旅游”养生态,以生态养“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发展二三产业,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经济基础。村龙头工业企业爱伊为美国家重点支持的名牌出口商品,全国唯一获得两项产品出口免验资格(大衣、西服)的服装企业。而以房地产、园林绿化等为核心的第三产业群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是依靠自主创新,走以高效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为
14、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协调发展路子。五是加大配套建设,优化生态工程。要十分重视村域生态农业园区、工业加工区、商业文教区和住宅区等的分区规划及配套,建成真正的新农村建设生态示范区。2.3 度假综合型新农村建设模式度假综合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处于城镇周边的乡村,利用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条件,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特有的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为基础,建成乡村度假旅游地,并通过集观赏、娱乐、体验、知识教育于一体的休闲度假产业带动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模式。对于度假综合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乡村特有的自然景观、乡土文化及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地域度假旅游的基础,而乡村与城市的距离以及
15、交通便利程度则直接关系到客源市场的大小。休闲度假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变的重要环节。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保护了乡村自然和文化景观,而且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而促进新农村建设。以农家园为依托的龙观乡是宁波度假综合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代表。龙观乡发挥“五龙潭”风景区优势,大力发展以乡村民俗为特色,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家乐”。随着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龙观乡发挥小产业带动大发展的强大作用,农村社会经济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龙观农家园度假综合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因地制
16、宜,以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建设。利用龙观地处宁波市郊的地缘优势和“五龙潭”国家4A级风景区的区位优势,农家乐以“吃、住、游、玩、购”的丰富功能,正成长为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二是追寻孤岛特色,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精品。重视乡村度假旅游接待地自然环境的天然性和原生性,乡村文化的原汁性,使游客在“度假孤岛”中达到休闲度假放松身心的目的。三是强调游客的参与性。龙观农家园十分强调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游客的直接参与,开发“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当农家人”等旅游产品,让游客享受到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四是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龙观乡把农家乐休闲旅游设施的改善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新农村建设工
17、程有机结合,实现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卫生安全。五是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农民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同时,加强对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生活境界以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2.4 观光农业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观光农业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是指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形成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农业经营与旅游服务有机结合的
18、观光休闲农业,促使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村容村貌不断改善,进而建设新农村的模式。对于观光农业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观光休闲农业是农业与休闲相融的产业。其运行形式,不仅仅是农产品的生产和开发,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还应具有独特的农园景象和优美的园林风光,吸引和招揽游客,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这种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以农业经营为基础,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休闲观光农业成为新农村建设农村产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以宁波都市农业园区为依托的江北区洪塘街道是宁波观光农业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宁波都市农业园区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和市级农
19、业科技园区、浙江省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江北区洪塘街道观光农业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以金融资本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为目的,重点突出参与性、观赏性和娱乐性,充分体现农游合一性。二是重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观光园不仅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示范,同时还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三是以农业为重点和核心,突出“农业”主题的休闲观光功能。四是都市农业园区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指导思想,坚持多产业一体化方向,符合自然生态景观生成规律。五是都市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纳入城乡统筹规划,使得1322009年7月农 机 化 研 究 第7期 1994-2010
20、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宁波都市农业园区既是城市居民的乐园,也成为农村农民的公园和增加收入的市场。2.5 滨海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滨海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是指依托海滨地区独特的山海景观及动植物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使滨海旅游业成为滨海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再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并能让当地社区居民分享滨海旅游开发各种利益,从而促使滨海农村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于滨海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迷人的山海景观及
21、丰富动植物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海湾、岬角、阳光、沙滩及海岛地区的野生动植物可形成旅游资源吸引向性,并给滨海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对改善滨海农村的社会经济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象山梅岙松兰山是宁波滨海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松兰山位于象山县城东南9km的海滨,为浙江天台山自西向东延伸到大海的余脉,幽静的海湾、海岬,迷人的阳光、沙滩组成了独特的海蚀地貌和旖旎的山海风光。依托松兰山的旅游开发,该地农村基础设施及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成就显著。松兰山滨海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政府主导滨海旅游开发。其主要表
22、现为制定完整的乡村旅游规划,并完成给排水、通电、通邮、通气及环保、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二是企业推动。由于松兰山旅游区规模较大,单靠政府力量及村民的资金很难完成开发工作。外来资金的注入,大大提高了旅游区的接待能力,提升了旅游开发档次。三是乡村经营。松兰山在旅游开发时,兼顾了开发区农村居民的长远发展。梅岙村部分农地和滩涂被征用后,不但享有一次性的经济补偿,还可得到旅游就业机会及参与旅游区经营活动。四是乡村居民参与。为解决失地村民的未来生计,除了经济补偿外,松兰山乡村旅游开发专门为失地村庄划拔相应的产业,由村民投资经营,并由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2.6 古村落旅游依
23、托型新农村建设古村落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是指以农村地区传统建筑群及历史文化为依托,通过对古村落幽静雅致的环境氛围、古朴纯良的民风民俗和古韵古味的民间文化与艺术的开发,发展古村落旅游,发挥古村落的文化优势,以达到既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保护古村落环境,并带动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对于古村落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而言,古村落的建筑和民俗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基础,也是其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古村落乡村旅游的开发可直接改善古村落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宁海前童镇是宁波古村落旅游依托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典型代表。前童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
24、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7年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前童镇古村落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模式的主要特点有:一是重视乡村旅游规划及乡村旅游宣传工作。其先后编制了前童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 前童旅游开发规划 等一系列规划。此外,还通过中央电视台捜寻天下 、浙江电视台文化丛林 寻访 等播出前童古镇的宣传片。二是重视旅游产业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推动。依托古镇景区优势,迅速壮大第三产业规模,实现第三产业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三是稳步推进生态农业。利用前童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四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统筹。立足古镇特
25、色,倡导建管并重,完善公共设施,优化人居环境。大力构筑“一环四横、一纵四街”和镇村一体的镇域交通网新格局,加快城乡统筹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3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保障体系1)重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前期规划论证。对于农村而言,乡村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点,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渠道。但从农村地区的具体资源条件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乡村地区都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因此,在确定乡村旅游驱动下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前必须要对各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和乡村旅游项目上马进行前期的可行性论证。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规划先行,以避免盲目开发投资可能带来的浪费和低效益。2)乡村旅游
26、发展纳入新农村建设范畴并体现农村特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既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乡村旅游应具有的功能。因此,应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范畴,在新农村建设的框架内开展乡村旅游。同时,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注重农业资源特色和农村文化、风俗习惯的开发利用,开发形2322009年7月农 机 化 研 究 第7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
27、乡村旅游项目。3)按照旅游经济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发展乡村旅游。由于宁波市农村地域广阔,各地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情况千差万别,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不尽相同。乡村旅游有其内在的固有发展规律,只有按规律办事,才能少走弯路。一是要因地而宜、因时而宜、因人而宜;二是要加强分类指导,从规划指导、信息服务、宣传促销、人才培训等方面着手,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市场定位、突出特色等方面加以分类指导。同时,要求各类乡村旅游项目都要保护生态环境,增强亲和性、知识性、参与性等体验内容。4)切实保障农民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以农民利益为本,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
28、要求,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必须切实保障农民从乡村旅游开发中获得利益。地方政府要将农民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建设的主体、服务的主体,尽可能地让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管理、经营、服务,同时也要使其成为利益主体、发展成果享受的主体,从中实现富裕、文明,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5)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中的功能,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各产业的和谐发展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在乡村旅游驱动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产业关联度大的优势,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农业来说,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农业在生态保障、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对于
29、农村来说,有利于吸引城市的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促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建立以旅助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对于农民来说,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参考文献:1 Hohn holz J.H.Agritourism-A new sector of rural inte2grated development.Malaysia and Germany as case studiesJ.Applied geography&development,1994,36(3):113-126.2 Opper mannM.Rural Touris
30、m in Southern Ger manyJ.An2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1996,23(1):86-102.3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21(2):61-68.4 Luloff A,Bridger J,Graefe A,et al.Assessing RuralTouris m Eff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J.Annals of TourismResearch,1994,21(1):46-64.5 Fleischer A,Felsenstein D.Support for Rural Touris
31、 m:Does ItMake a DifferenceJ.Annals of Touris m Research,2000,27(4):1007-1024.6 Unwin T.Tourist Development in Estonia:I mages,Sustain2ability,and Integrated RuralDevelopmentJ.Touris m Man2agement,1996,17(4):265-276.7 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19(1):92-96.8 郑敏,张伟.建设新农村,发展乡村旅游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
32、8):215-217.Research o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Drivi ng byRural Touris m Developi ngA Case Study of NingboLi Jialina,Li Jingb,Tong Yiqina,Shi Yuanyuana(a.Coasta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Center;b.College of Commercial Science,Ningbo University,Ningbo315211,China)Abstract:As an imp
33、ortant part of rural economic-society system,rural touris m contributes to the furtherance of newcountryside construction.Based on analyzing relationships of rural touris m developing and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ai m,the authors put for ward that building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 drivi
34、ng by rural tourism can realize com2mon development.Then,Ningbo as a case study,6 types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s driving by rural tourism,they are model supported bymountain resorts,model driving by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zones,model driving by integra2tion resort district,model driving
35、 by agritourism;model driving by coastal tourism and model driving by ancient villagetourism,were brought forward.At last,the authors probed into that a security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for realiz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 driving by rural tourism.Key words:rural touris m;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model;security system;Ningbo3322009年7月农 机 化 研 究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