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浅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浅析.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 0 0 8 年第5 期煤炭工程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浅析李亚军(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陕西大柳塔0 1 7 2 0 9)摘要:论文针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在分析传统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建设性地提出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立体化模式,指出影响煤矿安全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一步探索了实施和运作煤矿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必备的条件,为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实践诊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关键词:煤矿安全;立体化模式;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T D 7 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 6 7 1 0 9 5 9【2 0 0 8)0 5-0 1 1 5-0 3
2、。鍪!兰耋兰凳苎窭I 妄耋!耋量耋二詈到水二查二要1 煤矿安全管理立体化模式的构建斯、煤尘和冒顶等多种自然灾害因素的威胁,煤矿的安全“一一一9 一“一生产一直是生产技术和管理中一个倍加重视的问题。解放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是被动的模式,是在人们活动中采以来,我国煤炭战线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方针,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一直放在至关牢”式的管理。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重要的位置上,并根据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现状,提出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装备与管理并重,当前尤以管理为主”和“综合治理,现,发
3、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以适总体推进”的战略思想,把安全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以法应这种情况,安全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煤矿安全管理治矿,加强安全装备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来保证煤矿安全工作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从现状的根本好转。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由传统经验管理逐步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系统的有效性即是不断提高的煤矿转入全面安全管理和系统科学管理。安全管理水平。由于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因素是多方位的,开启公共信道的广播监听。监听是否有新加入的高级节点。在进入网络状态后,即开启广播计数器,当达到广播次数上限时,等级重置,重启公共信道广播监听,防止突发事件导致的断网。关于降
4、低能量消耗的处理方法,除了以上依靠简化路由方法来节省能量消耗外,还可以使数据节点与网络节点定时休眠、唤醒,来降低平时消耗与通信频率。使用C C l l 0 0 的电磁波唤醒(W O R)功能,实现无线芯片的自动唤醒与休眠,使网络节点的M S P 4 3 0 完全处于休眠状态,大幅减少能量消耗。对于一些对Q o S 有较高要求的网络,可以读出C C l l 0 0内部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a s s i)来实现对信号强度的分析,从而选出通信质量高的网络节点来通信。4 结语本协议均已通过编程验证实现,实验证明网络传输稳定可靠。传感器节点具有组网速度快,网络协议简单,功耗低,抗突发事件等特点,可以与现
5、有设备或传感器连接,实现对现有网络的扩展,满足矿用传感器网络要求,达到设计目标,适用于艰苦矿井环境下的监测应用。参考文献:1 H o l g e tK a r l,A n d r e a sW i l l i g 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1 X Y 7 2 李晓维,徐勇军,任丰原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 0 0 7 3 何云珍,孙增友无线自组传感器网络研究与应用 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 0 0 6,(1 2):7 5 一舳 4 王玉芬,张治斌,李长江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瓦斯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 煤炭科学技术,2 0 0 7,(6
6、):3 4-3 6 5 彭刚,刘戎,王方年,孙广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概述 J 广西科学院学报,2 0 0 7,(1 1):3 6 9 3 7 2 6 钱春丽,张兴敢用于矿井环境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J 电子技术应用,2 0 0 6,(9):2 1-2 3(责任编辑赵巧芝)收稿日期:2 0 0 7 一0 9 一0 3作者简介:李亚军(1 9 7 7 一),男,内蒙古赤峰人,助理工程师,2 0 0 4 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现在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1 1 5 万方数据煤炭工程2 0 0 8 年第5 期因此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究。在此笔者提出了
7、一种符合煤矿“大安全”思想的立体化安全管理新模式,即人员素质、日常管理、设备设施、安全培训和企业文化五大部分组成的新模式,这五大要素与煤矿安全可以构成一个五面体结构,如图1 所示。整个煤矿的安全状况是由人员素质、日常管理、设备设施、安全培训和企业文化这五个部分共同维护和支撑,内在本质安全的稳固模式推动了煤矿安全长效管理。图1 煤矿安全立体化管理模式图2 煤矿安全立体化管理内涵传统安全管理主要是围绕事故分析处理所进行的日常安全管理方法。工作方法行政化,自觉不自觉地实行事故后管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侧重于对已发生事故的分析和统计,忽视事前对每个生产环节存在的潜伏危险的预测、分析和采取积
8、极的防范措施;二是侧重于追究人的操作责任,忽视对安全生产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三是侧重于对已发生的事故处理,忽视事前对系统的安全分析和评价。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对事故的潜伏形态和触发的可能性知之甚少,安全管理实质上是被动的事故管理。从对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五个方面的深入剖析来看,立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强调从全方位、全过程的角度,调动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1)人员素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人是煤矿安全管理的维持着、控制者和完善者,应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思维,大力倡导“健康优先、生命无忧”,强调“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别人不保险”的安全理念
9、。2)日常管理:日常管理要到位。管理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繁荣的主要动力之一,包括法律法规的建设、政府的监督管理、企业的安全技术管理等。比如在全矿推行标准化管理,即思想标准化、语言标准化、行为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等,就要从规范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人手,通过标准分1 1 6析、标准制定、标准学习、标准执行四个阶段。3)设备设施:牢固树立“搞好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这一思想,加大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努力提高矿井的装备水平,向机械化要安全,向科技进步要安全。4)安全培训:加强对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队伍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企业要大力开展成人教育,将煤矿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定期送出去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
10、管理水平;同时要增加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防止人才流失,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5)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的价值观、信念、道德、理想、最高目标、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激发人们做出不同凡响的贡献,使企业的全体员工更加具有敬业精神。3 煤矿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基本前提立体化安全管理是在煤矿常规安全管理基础上的升华,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煤矿具有正常的生产条件和一定的管理基础。围绕本文提出的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内涵,要求煤矿在具体实施“立体化安全管理”之前,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
11、育,使人人都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提高煤矿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强化对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使广大职工掌握安全技术的科学知识,了解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技术水平。2)在生产中大力推行标准化作业。在井下特殊环境中实施标准化作业,是保证安全生产的有力措施,在煤矿生产中按科学的作业标准来规范人的行为,使管理有章法,作业有程序,动作有标准,这样来限制、约束人的失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使职工都能够按章作业、正规操作。3)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现代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的显著特征是系统化管理,是以系统安全的思想为基础,从企业的整体出发,把管理重点放在事故预防的整
12、体效应上,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的目的,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化安全管理,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4)加强煤矿机器设备安全管理:由于煤矿井下环境复杂,设备一般都要求为防火防爆型,即所谓的本质安全型设备。但要达到煤矿机器设备的本质安全化,机器设备还要具有高的可靠性,良好的安全特性,完善的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即使人为操作失误或设备发生意外,也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5)注意积累特有的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建立安全至高无上的观念,从每一个人做起,形成群体的观念,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到不伤害自己,万
13、方数据2 0 0 8 年第5 期煤炭工程不伤害他人。安全文化的实质就是使每个人的安全行为由不自觉渐变到自觉,由“强制执行”到“自觉遵守”,进而发展到“主动接受、自我监督”,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质的变化。教育和培训是建设煤矿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4 煤矿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实施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是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煤矿安全管理方法,它旨在通过综合各系统要素,让全体员工参与来达到在百分之百时间内安全生产百分之百的目标。从而使企业生产持续稳定、效益不断提高。在满足实施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根据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的内涵,煤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1)利用现代化的
14、管理手段,建立计算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手段现代化是指将电子计算机、通讯、显示、监测等现代工具,应用于安全管理的各个领域,逐步建立起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效率。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煤矿安全重视在井下环境监控,井上下信息交流中随时都需要采用安全管理手段提供各种信息,保证安全管理的正确决策。因此,实现安全管理手段现代化必须高度重视信息管理工作,把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作为信息管理的重要手段。2)提高员工的素质。煤矿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信息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目前市场竞争目益激烈,科技成果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方法被普遍采用的情况下,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和能否持
15、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现今煤矿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低,又没有专业技术,缺乏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些其实也是煤矿安全的隐患所在。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严格用工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其次,信息资讯建设信息加强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最后,提高一线职工的工资报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稳定职工队伍。3)把“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把安全放在首位,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
16、。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人是一切活动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煤矿安全管理也应把“人本管理”思想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而“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正体现了这一思想。4)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知识,让员工搞清楚怎样做属于违章;常见的安全隐患有哪些,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付等。可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典型案例,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的强化教育与培训,安全培训切忌走过场。5)在全体员工中培育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坚决纠正和消除员工中抱有“安全是安检人员的事情,与我无关”之类的心态。鼓励员工提出问题,进行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安全技术的创新。如果什么问题都由管理者来确定,大家只有消极工作和
17、等待。5 结语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由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煤矿安全管理立体化模式为解决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提出了系统化安全管理的思路,而且探索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责任编辑崔永丰)青海将建中国最大循环经济圈日前,柴达木盆地的经济开发再次吸引世人的目光。国内化工、能源、工程等专业的5 1 名专家齐聚青藏高原,对我国最大循环经济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内的龙头项目一投资4 7 1 亿元的青海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进
18、行审查论证。据了解,柴达木盆地资源类型全、品种好、产业关联度高,相互间的融合性较强。延伸油气一盐化工、煤焦一盐化工、煤化工一盐化工一建材、有色金属一天然气一盐化工和铁矿焦炭一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柴达木盆地内形成了格尔木、德令哈、大柴旦、乌兰四大功能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青海省海西州发改委副主任王生宝说,未来五年,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工业项目投资将超过1 0 0 0 亿元。在“十一五”后三年和“十二五”初,一批具有全国性影响乃至国际性影响的重点项目,将在柴达木盆地崛起。文贻炜1 1 7 万方数据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浅析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浅析作者:李亚军作者单位:神
19、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大柳塔煤矿,陕西大柳塔,017209刊名:煤炭工程英文刊名:COAL ENGINEERING年,卷(期):2008,(5)被引用次数:1次 相似文献(1条)相似文献(1条)1.期刊论文 毛吉星.MAO Ji-xing 煤矿安全立体化管理模式-煤炭技术2008,27(1)针对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在分析传统煤矿安全管理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建设性地提出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立体化模式,指出影响煤矿安全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进一步探索了实施和运作煤矿立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必备的条件,为开展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和实践诊断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引证文献(1条)引证文献(1条)1.冯思静.马云东 中国煤矿安全事故损失计算模型研究期刊论文-灾害学 2009(1)本文链接: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