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61859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9卷?第 4期2011 年 7 月?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Social Sciences)?Vol.19?No.4July,2011收稿日期:2011?06?27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互联网促进廉政建设的特点、机制及对策研究(SC09B002);成都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资助作者简介:肖云忠(1970-),男,四川乐至人,博士,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学;张孟英(1972-),女,山东诸城人,副教授,成都理工大学教辅党委副书记,主要研

2、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肖云忠1a,张孟英1b(1.成都理工大学?a.文法学院,成都 610059;b.教辅党委,成都?610059)摘?要:采用成都地区的调查数据对公众网络反腐行为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公众网络反腐还处于初期阶段,即处于感知层面,深度介入网议和举报行为的发生率较低,对举报的处理结果满意度不高,公众对网络举报方式比较认可。对相关变量指标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拥有党员身份、具有网络举报经历、主张举报承担道德责任而不是法律责任、腐败现象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的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的可能性要大一些。此外,政府明晰的网络反腐态度和

3、政策主张以及主流媒体明确的网络舆论导向,也更有助于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据此可制定促进公众参与网络反腐行动的举施。关键词:公众;网络反腐;参与中图分类号:D262.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539(2011)04?006?06一、研究背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的路径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群众运动反腐,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反腐,再到最近兴起的网络反腐,都显示出我党不断更新反腐理念、改进反腐方式的决心 1。在网络社会,如何有效运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成为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

4、体系实施纲要指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这为运用互联网开展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政府职能部门已经认同网络反腐的优越性,并在实践操作层面加强建设,初步构建了公众利用网络参与反腐的物质载体和程序,取得了一定成效。公众是网络反腐的主体,但他们对网络反腐倡廉的认知、需求和评价如何?影响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因素有哪些?提高公众参与网络反腐斗争积极性的对策有哪些?这些问题是亟需探讨的重大现实问题。现有文献从技术和制度层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反腐的功能和制度安排 2以及网络反腐的特点、优势 3和实际运用 4,但研究视角和方法较少,有待进一步开拓和创新 5,尤其缺乏从

5、公众层面对网络反腐的研究。另外,现有研究方法大多局限于抽象思辨,缺乏系统的实证材料支持,影响了结论的可靠性。为此,本文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从公众角度分析公众网络反腐参与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弄清基本事实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对策。#6#二、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和测量1.公众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定义,公众是指在中国境内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社会个体,具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等个体属性以及所属群体的属性。2.网络反腐行为网络反腐行为,是指公众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反腐倡廉活动,其具体指标有:上网时对官员腐败信息的关注情况、是否知道网络举报平台、是否会运用网络举报、是否会在网

6、络上发表看法、网上热议腐败现象的选择、举报腐败的行为倾向。(二)资料来源研究所用数据来自 2010 年 3 6 月进行的成都地区公众互联网与廉政建设调查。该调查在四川省成都地区进行,以公众的职业性质为标准,主要在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和其他部门按照配额抽样方法,以调查员面访和调查对象自填问卷方法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 532 份,有效回收率为 88.7%。在所调查的部门中,政府部门占 10.7%,企业占 36.3%(其中国有企业 14.7%、集体企业 7.0%、私营企业5.3%、合资 4.3%、个体户 5.1%),事业单位占22.7%,学生占 18.8%,自由职业和其他占 11.5%。按性别统

7、计被调查对象,男性占 52.6%,女性占47.4%;按年龄统计被访问对象,18 岁以下的占2.6%,19 岁 35 岁的占 57.1%,36 岁 45 岁占26.5%,46岁 55岁占 9.8%,56 岁以上占 3.9%。在描述公众网络反腐参与现状的基础上,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法探讨影响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因素,据此提出促进公众参与网络反腐斗争的建议。三、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一)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现状描述1.公众关注网上腐败信息,对腐败事件反应敏感从表 1 可见,公众十分关注(12.6%)和比较关注(36.1%)网上腐败信息的合计为 48.7%,较少关注(11.7%)和不关注的(5.8%

8、)合计为 17.5%,这表明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关注网络上有关腐败官员的信息,网络对公众知晓腐败信息起到了应有的传播作用。为了进一步考察公众对网络传播腐败现象的知晓程度,本调查提供四个案例来统计分析。从公众知晓度来看,公众知道网络所披露的 2001 年广西南丹特大矿难的有 47.6%,知晓 2003 年沈阳刘涌案的有 35.7%,知晓 2008 年周久耕案的有 58.8%,知晓 2009 年云南躲猫猫案的有 77.1%。可见,1/3以上的公众知道网络披露的这四个与腐败有关的案件。2.公众网络举报行为发生率低,满意度不高公众知道政府开通网络举报平台的比例是30.5%,不知道的比例是 69.5%。可见

9、近 70%的公众对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的制度化的举报系统如中央纪委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四川省或成都市网上举报中心等还不知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网络举报平台功能的发挥。从运用网络途径举报本部门或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情况来看,使用过网络途径举报的占 17.7%,没用过的比例为 82.3%,不足两成的公众运用网络途径举报腐败现象。在使用过网络举报的 98 人中,对举报后职能部门处理结果表示满意的为 39.8%,一 般的为 42.9%,不满意的为17.3%。这说明职能部门对网络举报是比较重视的,但还需改进。从没有使用网络举报腐败的原因来分析,公众认为风险太大的比例为 23.7%,没有使用条件的比例为 3

10、0.3%,不知道怎样使用的比例为 46.0%,这表明公众主观认为的网络举报风险和客观的网络举报条件对网络举报具有制约作用。表 1?公众上网时对官员腐败信息的关注情况关注程度样本数百分比(%)十分关注6712.6比较关注19236.1一般18033.8较少关注6211.7不关注315.8总计532100.03.公众网络议论行为发生率不高,但社会责任感强网络议论是测量公众网络反腐参与程度的指标,从对公众在网络上发表过关于某种腐败现象的看法情况来分析,发表过看法的比例为23.1%,没发表过看法的比例为 76.9%;在对发表看法的动机的分析来看(见表 2),由社会责任感驱使的比例为#7#肖云忠,等:公

11、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55.7%(最高),仅仅因为感兴趣的占 25.8%,因腐败现象影响到自己利益而发表看法的占 18.5%。这一统计结果表明,社会责任感是促使公众参与网络议论的有利条件,腐败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成为网络议论的内在动力。表 2?公众在网络上发表议论的动机动机样本数百分比腐败现象影响到自己利益2318.5感兴趣3225.8社会责任感驱使6955.7总计124100.04.传统举报与网络举报并用,网络举报方式得到认可行为倾向是测量公众网络反腐意向的重要指标。从表 3 可见,采用 传统举报方式的比 例是17.3%,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的比例是 33.6%,传统与网络并用的比例最高,

12、为 49.1%。这一统计结果表明,1/3 的公众倾向于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由此可知网络举报方式得到公众认可,而把传统和网络方式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表 3?公众举报的选择方式举报方式样本数百分比传统方式9217.3网络方式17933.6传统与网络并用26149.1总计532100.0(二)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的影响因素分析1.变量选取与说明本文选择?公众是否倾向于采用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 做因变量,以此作为测量公众参与网络反腐状况的指标;选取的自变量(见表 4)则有:(1)个体特征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政治面貌;(2)公众行为规则和意识变量,包括对网络反腐的认知、对反腐行

13、为自律性的看法、举报人责任、腐败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对举报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发表网络反腐议论;(3)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变量,包括网络设施建设、建举报平台、对网络反腐的态度、制定网络反腐行为规则、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措施、对提供反腐线索的奖励、判断举报线索真实性的方法;(4)主流媒体对网络的态度变量,包括建官方网站、澄清事实阻止小道消息、引领网络舆论方向。表 4?模型变量描述与统计自变量特征变量描述内容所占比例(%)个体特征公众行为和意识特征职能部门管理特征主流媒体特征性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对网络反腐的态度是否赞成承担道德责任是否有网络举报经历对举报处理结果是否满意是否发表网络反腐议论

14、腐败是否与自身利益有关是否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是否知道网络举报平台是否制定网络反腐行为规则是否制定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措施政府对网络反腐态度建官方网站发布信息澄清事实阻止小道消息流传弘扬正气引领网络舆论方向男52.6女47.4初中及以下6.6高中或中专13.2大专16.0本科36.7研究生27.6党员46.6团员17.7群众33.3民主党派2.4赞成75.9反对24.1是24.1否75.9有17.7无82.3满意39.8一般42.9不满意17.3是23.1否76.9是32.0否68.0是51.5否48.5是30.5否69.5是74.6否25.4是65.6否34.4支持59.1不支持40.9是72.6否

15、27.4是71.8否28.2是59.5否40.52?分析模型介绍本研究所选因变量是?公众是否倾向于采用网#8#肖云忠,等: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它是一个二分变量,不符合常用线性回归模型所要求的条件,即线性、正态分布、方差相等,且如果用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所得预测值可能落在(0,1)之外,而 Logistic 多元回归方法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Logistic 方程式是用自变量的线性函数来预测因变量风险比(即因变量发生的概率与不发生的概率之比)的自然对数值,具体模型公式(二分类因变量)如下:lnPi/(1-Pi)=?0+?1x1+?2x2+?nxnPi 表示第

16、i 个个人事件发生的概率(即采用网络举报),1-Pi 表示该事件不发生的概率(不采用网络举报),x1、x2.xn为所分析的自变量,?1、?2.?n为相应自变量的 Logistic 回归系数,?0为模型的常量。3.模型估计结果模型的似然比卡方统计量为 38.121,自由度为22,对应的 p 值为 0.018,小于 0.05,所以,在给定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本研究模型是整体显著的,模型总的预测正确率为 75.5%,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比较理想。表 5给出了用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后得出的回归系数 B 和相对风险比 Exp(B)值。回归系数 B 表示在控制其他所有变量的情况下,某自变量变

17、动 1个单位,因变量发生(采用网络举报方式)与不发生(不采用网络举办方式)概率比值的自然对数值的变化量。相对风险比 Exp(B)值则等于回归系数的自然指数,即 Exp(B)=eB,它表示在控制其他所有变量的情况下,某自变量下某一组的风险比与其参照组相比的大小。个体特征变量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对是否采用网络举报方式没有显著影响,只有政治面貌对是否采用网络举报方式有显著影响。群众和团员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是党员的 0.091、0.196倍;反过来说,党员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分别是群众和团员的 10.99 和 5.10 倍。这表明党员比团员和群众更倾向于采用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在

18、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变量中,网络设施建设、建举报平台、制定网络反腐行为规则、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措施、对提供反腐线索的奖励、判断举报线索真实性的方法对公众采用网络举报方式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对网络反腐的态度和政策对公众采用网络举报方式有显著影响。政府对网络反腐没有表态和政策导致公众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是政府对网络反腐明确表态并制定相应政策的 0.118 倍;反过来说,政府网络反腐态度明确和政策清晰促使公众采取网络举报的可能性是政府网络反腐态度不明确和政策不清晰而采取网络举报的 8.47 倍。这表明政府关于网络反腐的态度和政策取向,对公众是否采取网络反腐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政府需要明确对网络反腐的态度

19、并制定行为和管理规则,这将有助于公众运用网络举报平台和网络资源开展反腐败斗争。表 5?影响公众采用网络举报方式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回归分析变量BSig.Exp(B)性别-.188.778.829高中或中专-.319.817.727本科-.502.680.605研究生1.866.1806.463大专1.136.3893.113团员-1.629.038.196群众-2.398.018.091民主党派.185.8841.204公众对网络反腐的态度1.164.1493.202承担道德责任1.801.0066.057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3.114.03622.508对举报处理结果的满意度-.

20、093.831.911发表网络反腐议论.120.8581.127腐败与自身利益的关系-1.820.029.162网络基础设施建设-1.247.063.287建举报平台.514.3981.672制定网络反腐行为规则-.423.579.655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措施-1.097.088.334政府对网络反腐的态度-2.138.015.118建官方网站发布信息.883.1752.419澄清事实阻止小道消息流传-.071.915.932弘扬正气引领网络舆论方向2.063.0057.869Constant.544.8721.723-2Log likelihood96.714R Square0.431Sig.

21、018?注:在 0.05 显著水平上,具有统计意义的虚拟变量选择的参照组分别是党员、承担法律责任、没有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腐败与自身利益无关、政府不支持网络反腐、媒体没有弘扬正气引领网络舆论方向#9#肖云忠,等: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在主流媒体对网络的态度变量中,建官方网站发布信息、澄清事实阻止小道消息流传对公众是否采用网络反腐没有显著影响,而弘扬正气引领网络舆论方向对公众是否采用网络反腐有显著影响,主流媒体积极引领网络舆论方向促使公众采取网络举报的可能性是没有引领网络舆论方向促使公众采取网络举报的 7.869倍。这表明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的明确导向,将有助于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加

22、反腐败斗争。在公众行为规则与意识变量中,公众对网络反腐形式的认知、对反腐行为自律性的看法、对举报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和发表网络反腐议论对公众是否采取网络举报方式没有显著影响,而腐败与自身利益的关系、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和举报人责任对是否采取网络举报方式有显著影响。腐败现象没有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的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是腐败现象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而采取网络举报方式的 0.162倍;反过来说,当腐败现象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而采取网络举报的可能性,是腐败现象没有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的 6.173倍。这表明利益的相关性是公众采取网络举报的内在动力,公众往往为了维护自己或单位的利益而积极采

23、取网络举报行动。公众具有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而采取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是没有网络举报经历的 22.508 倍。这表明网络举报经历增加了对网络举报程序、功能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采用网络举报方式参与网络反腐败斗争,而让公众知晓网络举报系统及其操作方式则成为促进公众采取网络反腐败斗争的基础。认知举报人承担道德责任的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的可能性,是认知承担法律责任而采取网络举报方式的 6.057 倍。这表明公众在对举报行为的约束条件方面倾向于道德约束。这样如果出现举报失实或诬陷当事人的情况时,举报人可以减轻自己的责任。这种倾向是举报人自我防卫机制的体现,这也说明在保护当事人安全方面需要技术和制度的支持

24、,举报人也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行动。四、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通过对成都地区五百余名公众进行的调查发现,公众利用网络参与反腐败斗争处于初期阶段,即仅仅停留在对腐败信息及事件的感知层面,深度介入的网议和举报行为发生率较低。也就是说,近一半的调查对象关注网络上有关腐败官员的信息,对腐败事件反应敏感;公众网络议论行为发生率不高,但社会责任感强;公众网络举报行为发生率低,对反腐败处理结果满意度不高;传统举报与网络举报并用已成为主导方式,其中网络举报方式得到认可,1/3 的公众倾向于使用网络方式举报腐败现象。经对调查结果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可以看到,党员比团员和群众更倾向于采用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

25、争;政府网络反腐态度明确政策清晰更有助于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主流媒体对网络舆论的明确导向有助于公众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加反腐败斗争;公众具有运用网络举报的经历、举报人承担道德责任而不是法律责任、腐败现象损害自己或所在单位利益时采取网络举报方式参与反腐败斗争的可能性相对要大一些,而公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公众对网络反腐形式的认知、对举报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制定网络反腐行为规则、保护举报人的安全措施等变量对公众是否倾向于采用网络举报参与反腐败斗争没有显著影响。对此,要进一步促进公众网络反腐参与行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充分发挥党员在网络反腐中的积极性和示范作用。从知道各级政

26、府开通的网络举报平台的公众所占比例来看,党员之中知道的比例为 39.1%,其后为群众(23.7%)、团员(23.4%)、民主党派(23.1%)。党员比较熟悉党章规定和党的重大决策及部署,对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领会较深刻,更能够率先运用网络载体参与反腐倡廉活动,并为群众网络反腐提供示范。(2)政府要明确网络反腐态度并制定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网络反腐活动。各级职能部门要通过廉政宣传方式提高公众对网络举报平台的知晓度和使用流程,以方便公众正确运用举报平台开展活动。要制定保护举报人安全的规章制度,在网络技术上保护举报人安全,解除其后顾之忧,充

27、分发挥网络反腐的优越性。(3)主流媒体要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引领网络反腐倡廉舆论方向。要通过官方网站建设,适时发布信息,做到信息公开;适时澄清事实,阻止小道消息流传。(4)教育和引导公众正确处理自身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加强网络反腐倡廉活动的法制意识和#10#肖云忠,等: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自律意识。既要争取自身合法利益,又要维护国家和社会整体利益,如果把自身利益凌驾于整体利益之上,就容易不顾事实依据,在网上造谣滋事;公众既要发挥公众网络反腐倡廉的积极性,又要加强责任心和法律意识,使网络反腐在法律范围内进行。参考文献:1 刘序明.从群众运动反腐到网络民意反腐 J.宁夏党校学报,

28、2010,12(4):29-32.2 秦昊扬.互联网时代的反腐倡廉 J.大连干部学刊,2008,10(23):42-44.3熊富标.论网络反腐 J.理论界,2005,(12):47-48.4李元成.运用信息网络科技创建村(社)级惩防腐败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廉政文化研究,2010,(2):44-48.5肖文超.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述要 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2):89-91.Analysis of the Behavior Condition and It%sFactors of Public%s Web?Based Anti?CorruptionXIAO Yun?

29、zhong1a,ZHANG Meng?ying1b(1.Chengdu University of T echnology?a.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b.Party Aids,Chengdu?610059,China)Abstract:Public%s web?based anti?corruption is be empirical researched using the Survey data in Chengdu.The resultsshow that the public%s behavior of web?based anti?corrupt

30、ion is at an early stage,which is a perception level.The probability ofdeeply involved network discussion and report behavior is low.The level of satisfaction with the results on report is low.Thenetwork report ways is be accepted by public.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ublic of party

31、 member,having thenetwork report experience,undertaking the moral not the law responsibility,interest of own or units being Damage,are moreactive in web?based anti?corruption.Government%s clear attitude and policy to web?based anti?corruption and mainstreammedia%s clear network public opinion are helpful to encourage public participate in web?based anti?corruption.So,improvementmeasures may be formulated based on the conclusion.Key words:public;anti?corruption network;participat责任编辑:刘玉邦#11#肖云忠,等:公众网络反腐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