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二轮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之:现代诗歌阅读专题训练III内容理解,艺术特色赏析(教师版)【学习目标】一、了解考纲考情,积累现代诗歌阅读“内容理解,艺术特色赏析”的方法和知 识。二、明确现代诗歌阅读“内容理解,艺术特色赏析”的题型,通过阅读训练,提 高理解能力和水平。【导入学习】 了解“内容理解,艺术特色赏析”有关知识:【自主学习】现代诗歌鉴赏选择题解题2步骤【合作学习】 典题示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一片槐树叶 纪弦 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
2、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呦,啊啊,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 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B.第三节第一句再次点明“槐树叶”,它“蝉翼般轻轻滑落”,既表现槐树叶 轻而且薄,也抒写了主人公小心翼翼、倍加爱护的心态。C.第三节中“沾着些故国的泥土”的槐树叶,使诗人感情激荡,禁不住用了
3、 “故国呦”的呼告语,再以“啊啊”的叹词强调,从而把全诗的感情推向了高 潮。D.第三节结尾一句和首句呼应,从视觉再一次写槐树叶,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完 成了全诗中心意象和整体构造,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解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见题目) 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对应的诗歌内容分析推断A项对应诗句:“薄薄的,干的, 浅灰黄色的槐树叶。”这两句描写槐树叶的特点,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引出 下文的抒情,因此,A项表述正确。B项对应诗句:“蝉翼般轻轻滑落 的槐树叶。”此句运用比喻,表现了槐树叶轻而且薄,抒发了主人公 倍加爱护的心态,因此,B项表述正确
4、。C项对应诗句:“细看时,还沾着 些故国的泥土哪。/故国呦,啊 啊,要等到何年何月。”第三节中用“沾着些故国的泥土”的槐树叶触发主人 公对祖国的情感故国呦,啊啊”等叹词的运用,把全 诗的感情推向了高潮,因此,C项表述正确。D项对应诗句:“去享受一个世界 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 的季节?结尾“淡淡的槐花香”是清香逸迹的嗅觉意象,视嗅交 感,加强了诗的感染力,诗的第一节写的是视觉意象, 因此,D项“从视觉再一次写槐树叶”说法有误。答案:D。;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 叠用,层层推进,增加
5、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第一节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 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 了全诗情感的基调。C.第一节的四行诗采用白描手法,从外形和意蕴两方面对“一片槐树叶”做了 集中的描绘,突出了全诗的中心意象,加强了感情渲染。D.第三节一个长句分四行来写,既是为了诗的外在形式的需要,也是为了表达 主人公思乡之情的悠远深长。【解析】选C。只有第四行是白描手法。【解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B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见题B)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答案:c对应的诗歌内容分析推断A项对应诗句:“这是全世界最 美
6、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 的一片。”这两句中三个“最”字叠用,抒发了主人公的欣喜、 赞美之情,因此,A项表述正确。B项对应诗句:“而又是最使人 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这两句中“而”表转折,“最使人伤心,最使 人流泪”,情感由赞叹欣喜变为伤感悲泣,两 个“最”字重叠强化了悲伤之情,因此,B项表 述正确。C项对应第一节四行。第一节前三行“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 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 使人流泪的一片”是议论,最后一行“薄薄的, 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运用了白描的手 法,因此,C项表述错误。D项对应诗句:“故国呦,啊啊, 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让我回 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
7、这一长句分四行来写,通过外在形式,表达主 人公思乡之情的幽深,因此,D项表述正确。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 花香的季节?”【应用学习】 即学即练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中国的土地 文小甚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嫣红婢紫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砂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歌颂祖国,赞美人民,这是诗歌创作中古
8、老的主题。作品写“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的这块土地,华夏子孙都深深眷恋着这块故土。B.作品所举的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葡萄树、海浪等意象,看似随意拈来, 实则精心挑选,代表中国的东南西北,有极高的概括性。C. “中国的土地”在诗人的眼里之所以“神奇”、“美丽”,一是因为自然景观,一是 因为人文景观。D.本诗除表达对祖国土地的热爱,还歌颂了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同时,饱含了诗人对未 来的期待,以及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解析】选B。作品所举的意象是杜鹃花、三峡、神女峰、冻土层、椰子林、海浪。2.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凝练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张力“叹息”“
9、抚爱”无不表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 爱,对祖国“黄金般的相思”在这里深深“埋藏”。B.诗中描绘生活在这块神奇土地上的人民,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先写 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之美,层次井然有序,思想逐步加深。C.因为“顽强勇敢”,我们的人民才能走完“长征”、走向独立、繁荣、富强;因为勤 劳,才能享受到“葡萄下跃动着欢乐”。D.诗人以“微风下的湖水”比喻中国人民“敦厚的性格”,以“长江一泻千里”比喻 中国人民“顽强勇敢”,化抽象为具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解析】选B。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 思想之美。3 .如何理解“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
10、欢乐/坚硬的核里已绽开复兴的契机”的含意?(4分) 答: 答案:这里诗人将人文景观融合到自然景观中,“跃动着欢乐”“复兴的契机”不仅饱含 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充满希望的未来的热烈欢呼。一个伟大的转型期的到来, “中国的土地”因此会更加神奇,更加美丽,更加充满生机。4 .如何理解“黄金般的相思”的含意?(6分)答:答案:“黄金”,色彩鲜艳,分量沉重,永不褪色,不易改变。用“黄金”修饰“相思”,形 象地表现了华夏子孙对祖国深沉凝重的眷念之情。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16分)炉中煤眷恋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11、 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底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1920年1、2月间作.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祖国对诗人的养育之恩,这是诗人思念祖国的基础。因为是在对作为喻体的“年青 的女郎”倾诉,所以这里也比喻性地用了 “殷勤”。B.第一节中的“思量”,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对山川土地的思念。C.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
12、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 “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念祖国的真挚、 热烈的思想感情。D.诗人将祖国、民族的新生和自我的新生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自己与祖国不能相分离 的密切关系,把发自内心的爱国激情抒写唱得格外动人。【解析】选B。不仅是指“对于作为地理概念的祖国的思念,对山川土地的思念”,而且 是具有更深含义的一种期望,是希望祖国不断发展,日益强盛、进步。6 .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倾诉衷肠,抒 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
13、为祖国献身的愿望。B.诗歌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诗人自己比喻成为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 通过“炉中煤”对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念。C.诗中的韵脚是“郎、量、样”,“郎、莽、肠”,“郎、梁、光”,“郎、乡、样”, 每节换韵,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富有变化美。D.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 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解析】选D。内容分析错误,应为:诗人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卑贱却有着伟大的 人格本来也是栋梁之材,但被旧制度埋藏不能发挥;但是,也正是“活埋”的痛苦使 诗人变成发热发光的煤,效力之机已
14、来,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7 .“啊,我年青的女郎”这句话的反复出现有着怎样的效果?首尾两节呼应又有何作用?(4 分)答:【解析】第一问,分析诗句反复的表达效果,要结合反复在突出表达内容、思想感情这方 面的作用。第二问,首尾呼应的表达作用,一般从其表达的内容和产生的艺术效果等方面 回答。答案:(1)这句话反复出现,形成了 一种反复咏叹的效果,使情感渐趋热烈深沉,同时也显 示了因果的脉络。(2分)(2)首尾两节的呼应,强调了 “我”对祖国的苦恋与奉献,也使得 诗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2分).“炉中煤”的前身、过去、今朝各是怎样的?其深层含义是什么?(6分)答:答案: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
15、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今朝“才得重见天光”。 (3分)从字面上讲的是煤的形成过程,其深层含义是说自己原本是国家有用之才,但在过 去黑暗现实的压迫下,爱国之情深埋心中,不得抒发,空怀报国之志,却无报国之门。今朝, 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祖国焕发出新的青春,诗人的爱国情感不可抑制地喷发而出,报效 祖国的时机终于来了。(3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16分)风 景辛笛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比邻而居的是茅屋和田野间的坟生活距离终点这样近夏天的土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惯爱想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却是一般的黯淡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都是病,不是风景!一九四八
16、年夏 在沪杭道上.对本诗意思的理解,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本诗一、二句交代了看风景的地点,指出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与最后一 句中“不是风景”相呼应。B.三、四两句阐明了社会问题的具体内涵,即人民生活困苦。“终点”即“田 野间的坟” o形象地写出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生死难料。C.五、六两句把“绿得丰饶”的土地与“兵土的新装”放在一起,揭示出了造 成这种社会问题的根源:虽然土地丰饶,但国民党挑起的连年内战使人民难 以过上安定的生活。D.七、八两句“一路来行过的地方”“说不出生疏”,表明这种社会问题普遍 存在,而“却是一般的黯淡”,语意陡转,说明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 成自己
17、苦难命运的原因漠不关心。【解析】选Do无中生有,“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因漠 不关心”诗中没有依据。“却是一般的黯淡”说的是社会问题同样存在,揭示出社会 问题的普遍性,并不能反映出“当时劳苦大众已经麻木,对造成自己苦难命运的原 因漠不关心,故选D项。1 .对本诗的赏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A.对连年战乱带来的灾难,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穷兵疑 武的反动政府的痛恨。B.作者以“风景”为标题、透过车窗看到了茅屋、坟、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 表明“风景”其实是病态的社会、是连接不断的“社会问题”。C.全诗围绕“社会问题”展开,并以此为线索,反映了旧
18、中国在反动统治下阶 级压迫日益深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社会现实。D.全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运用了比喻、对比等手法,使全诗形象生动、富有 感染力。【解析】选C。C项,无中生有,“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诗歌中没有体现。3,诗歌取名为“风景”有何妙处?请结合全诗分析说明。(4分)答:1解析】本题要求答出诗歌取名为“风景”的妙处,考生需要通读全诗,结合诗歌内 容,从手法、主题表达、表达效果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全诗内容来看,诗歌写的是 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所看到的都“不是风景”,而是“病”,因此从手法上 来看,题目与诗歌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表达效果来看,具有明显的讽刺意味。 从主题表达来看,诗
19、人回到祖国本想看到风景,但看到的却是中国的社会问题,而 且社会问题还很多,“一节接着一节”,很普遍一路来行过的地方”都有相同的问题, 最后诗人痛苦地大喊“都是病,不是风景!”可见以“风景”为题,能够表达出诗人内 心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答案:题目与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有讽刺意味。充分表达诗人内心 的愤懑与痛苦,使诗歌更有感染力。(答出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4.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主旨,请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6分)答:答案:这首短诗运用对比的手法,造成强烈的反差,含意非常深刻。(2分)“夏天的土 地绿得丰饶自然/兵士的新装黄得旧褪凄惨”,在对称的两句中运用色彩的不同,表 现出自然与人的对比,而后一句的“新”与“旧”则显露出同一对象本身的反差,恰当 地形容了被迫当壮丁的士兵命运何其可悲。“瘦的耕牛和更瘦的人/瘦”字的重复 使用,着重比较出瘦的程度,与首句的“肋骨”遥相呼应,由此顺理成章地得出结 论:“都是病,不是风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