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现代诗歌阅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26837660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7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现代诗歌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现代诗歌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现代诗歌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二轮专题训练:现代诗歌阅读.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考专题现代诗歌阅读 训练1合唱社团负责展示“青春之声”合唱作品,同学们准备在合唱中加入一段朗诵,对如何读好这段朗诵词进行了讨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青春是我们生命中最美的诗行,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萌动。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向前,向前,因为我们选择了远方裹足不前?不,我们无惧担当;墨守成规?不,我们自有新的篇章。同学们,让我们以青春之名,承青年之约!A“蓬勃坦荡”“普照四方”“迎风绽放”是三个类型一致的短语,朗读时都要重读短语的后半部分。B“向前,向前”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朗读时语调应渐次上扬,表现出青年人追梦的勇敢

2、与执着。C两个设问句的朗读,问句语调虽上扬但不应表达疑惑之意,答句不能表现出犹豫迟疑,问答间不能有太长的停顿。D第一人称“我们”的反复使用,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朗读时既要饱含真情又要表达出共勉之意。【分析】本题考查诗歌朗诵技巧。朗诵要在掌握诗歌主旨、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停顿、语气、重音等,达到感染读者的效果。【解答】A.有误,“蓬勃坦荡”是并列短语,“普照四方”是动宾短语,“迎风绽放”是偏正短语,三者类型不一致。BCD.正确。故选:A。2对下面诗歌的解说和赏析最不恰当的一项是()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林徽因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

3、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A诗中“四月天”是主意象,“云烟、星子、雨点、百花、圆月、白莲”等是次意象,共同构成一个充满诗意的庞大意象群,抒发了对“你”的热爱与赞颂。B本诗的排行别具一格,如“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采用倒装句式,又在押韵处出人意料地转行,形成一种新颖、跳跃而又和谐的节奏形式。C诗人不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而说“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更加突出了“你”在“我”心中的独特性;“我”的爱是不为他人所动的,是执着而坚定的。D四月是蕴含希望与梦想的季节,也是洋溢着忧愁与怀思的季节,因此,诗人用四月天比喻的情感中,既有淋漓尽致的“爱”与“暖”,也有难以释怀的忧伤。【分析】这首诗的魅力和优秀并不仅仅在于意境的优美和内容的纯净,还在于形式的纯熟和语言的华美。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林徽因的诗,说她的诗如其人,就像四月天刚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冷峻,但却温柔,却绵软,读来如微风拂面,让人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

5、颤!【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诗人在诗中表达出了她对对方的无比的喜爱之情,以及从对方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和活力。没有难以释怀的忧伤。故选:D。3有同学朗诵艾青的树,并且分享了自己的朗诵心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注:树写于1940年春天,抗日战争进入了艰苦的相持阶段。A朗诵“一棵树,一棵树”时,节奏应该是急促的,本来短句就适合快读,这里又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表现了轻松而急切的情感。B朗诵“但是”一词前后可有较长停顿,从看得到的地上到看

6、不到的地下,从“孤离”到“纠缠”,写出了树的生存状态。C“在看不见的深处”中“深处”一词可以重读,强调从表面来看,树虽然是一个个孤立的存在,但深层的血脉和情感始终在不为人知处涌动。D朗诵全诗,语气要坚定,语速要缓慢。诗人以自然景观写社会景观,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华儿女面对民族危亡所产生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现代诗歌的朗读能力。【解答】A.有误,根据诗歌中“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它们的根生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可知,树不仅自然界的一种具体事物,诗人还托物于树,赞诵了一种独立向上,又根须相连的团结战斗的精神;在朗读时应读的舒缓而坚定。BCD.正确。故

7、选:A。4朗诵叶赛宁的夜时,应采用的语调是()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A舒缓B欢快C激昂D深沉【分析】本题考查现代诗歌朗读能力,包括:一.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由“悄悄”“失去喧嚣”“沉寂”“不再欢嚷”的词语可以看出:本诗主要写夜的静谧,因此应采用舒缓的语调;故选:A。5一位同学想把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推荐给大家,下列对这首诗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都正确的一项是()我为少男少女

8、们歌唱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A开头连用四个“我歌唱”构成排比,以“早晨”“希望”来赞颂少男少女,表达作者对早晨的喜爱之情。B“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一句比喻新颖,含蓄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受到年轻人欢迎。C

9、用“微风”“阳光”作喻,形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我的歌”既能像微风触动年轻人的心弦,又能像阳光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光明。D“血流得很快”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血”的流速之快意指旧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降临。【分析】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解答】A.有误,开头连用四个“我歌唱”构成排比,以“早晨”“希望”来赞颂少男少女,表达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有误,“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一句比喻新颖,含蓄表达了诗人希望快乐或好的思想广为流传;C

10、.正确;D.有误,“血流得很快”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血”的流速之快意指诗人对生活的的热爱和期待。故选:C。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题目。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注】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关于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托物抒情的诗,诗歌以点带面,小中见大,在冷静的客观描述之中寄寓了丰富的思想内容。B“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运用拟人的手法,把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关系写得生动感人,而且人格化了。C这首诗主要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地面上树的间隔、地面下根的纠缠,

11、体现了革命者的心紧密相连的特点。D这首诗运用象征的手法,用树的生存景观象征了当时的社会景观,两种景观相通的纽带是表面上孤离兀立,实质上团结一致。【分析】本诗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我们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诗人艾青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产生灵感和联想,写作了这首诗。本首诗从原野上一棵棵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关于“根”的形象联想,进而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解答】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

12、正误即可。ABD正确;C有误,应该是运用象征的手法。故选:C。7阅读礁石一诗,完成下面任务。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请选择一处进行批注,可以是一个词语或一句话。示例:“像刀砍过一样”: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浪比作刀,写出了礁石受到的打击之大。批注:“扑”这一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浪主动挑战礁石的样子。(2)礁石一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现代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手法的分析。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

13、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的批注。题干要求对诗歌任意一处进行批注,可选择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或是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按照示例分析词句的表达效果。比如“无休止的扑过来”中的“扑”字,“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中的“依然”,等等。(2)本题考查诗歌写作手法的分析。阅读全诗,可以看出这首诗所描绘的礁石的形象,正像一个久经斗争考验的人,无论东西南北风

14、,无论多少的伤害打击,都不能让它移动一步,都不会让它失去生活的信念和信心。由此可见,诗歌运用的是象征手法,以经受刀砍浪打依旧微笑地面对海洋的礁石象征历经磨难依旧勇敢坚强地活着的斗士。答案:(1)示例一:“扑”这一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浪主动挑战礁石的样子。示例二:“依然”一词表现了诗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示例三:这首诗运用象征的手法,礁石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2)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勇敢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不畏艰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8阅读我爱这土地,回答问题。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

15、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课文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 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2)第二行“嘶哑的”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3)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诗句中的“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有何象征意义?(4)诗中“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追求?【分析】中国的土地是安徽芜湖诗人刘湛秋创作的现代诗。第一节诗侧重描写祖国秀美的山川。第二节诗侧重描写祖国人民的

16、性格特征,写这块土地上人民的“美丽”,先写外貌之美,次写性格之美,再写思想成熟之美,这样由外而内、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井然有序,将思想一 步步深化,把感情逐渐推向高潮。【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能力。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内容,因为当时正处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内一片混乱,所以诗人不能直接表达目睹这一切的痛心,只好婉转地以鸟自况,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土地”在这里指的是祖国,“鸟儿”指的是自己。(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明确态度“不能删去”,再分析词语的意义和作用。“嘶哑的”用来形容歌唱时的喉咙状态,歌唱祖国时喉咙都嘶哑了,说明“我”一直在歌唱,

17、由此可以说明“我”对祖国热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3)本题考查事物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可知“土地”在这里象征着祖国大地,“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4)本题考查作者的情感的理解。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

18、骨铭心、愿为祖国献身、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答案:(1)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2)不可以,因为用“嘶哑的”更能表现出饱受磨难的“我”对“土地”的深爱的程度,去掉了会影响表达效果。(3)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的国土的写照)。(4)深爱和眷恋土地;愿为多灾多难的祖国献身的精神。9阅读艾青诗选中复活的土地一诗的选段,完成问题。复活的土地(节选)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让流水冲洗得快要不留痕迹了;河岸上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而从那边的丛林里也传出了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高亢的歌唱。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

19、金色的颗粒。就在此刻,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久久负伤着的心里: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苦难也已成为记忆,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1937年7月6日(1)你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义?(2)本诗中“土地”象征什么?如何理解“复活的土地”的含义?(3)“土地”是艾青诗歌常用意象,除了“土地”,诗人还用过哪些意象?请你列出一个,并写出这一意象的象征意义。【分析】复活的土地是艾青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本诗写了腐朽的日子,河岸上,播种者的意象,突出了诗人对新时代的憧憬与向往,预

20、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也体现了诗人对解放的向往与爱国之情。【解答】(1)本题考查诗句含义的理解。首先抓住关键词“悲哀的诗人”“拂去往日的忧郁”“应该”。1937年正是抗战全面爆发的阶段,作为忧国忧民的激进诗人,这里既是宽慰自己更是激励别人。所以“悲哀的诗人”应该首先指作者自己,艾青希望自己不要沉溺于消极的情绪中不可自拔,这里意在鼓励自己,激活内心,暗示自己光明即将到来,要充满信心,勇敢走出阴霾;当然诗人创作的用意更在引领读者、民众,他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大家:水深火热的黑暗日子必将终结,勉励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人们拂去往日的忧郁;艾青是爱国诗人,他爱国家爱百姓,作为民众的一员,诗人的情感

21、其实抒发的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考生还要深入去理解,这里是在劝慰鼓励自己更是在感召激励人民大众。(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要根据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第一问,1937年,艾青在沪杭路车厢里写下这首复活的土地,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即将来临。他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天在古老的卢沟桥响起了划破历史长空的枪声。诗人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与苏醒的大地一起迎接战争的欢欣和誓言。因此,“土地”表面上指的是诗人在车厢里看到大地,实际上指的是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第二问,“复活的土地”一语双关,点明了主要意象,比拟的手法等,“复活的土地”指播种者的土地在春回大地时将迎来复苏,充满生机;也指诗人

22、和战斗者奋战的地方将战胜敌人,迎来光明。“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联系题干中的“预言家”和写作时间、地点,这一题目预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来临,暗示着中华民族的觉醒,表达了诗人对战胜日寇的信心。“复苏”的不仅是大地,还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因此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生活前景的向往与追求。(3)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后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写了长诗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主义

23、,字里行间饱含着者智的哲思。在其作品中,其诗歌意象“太阳”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以及美好的未来;“土地”象征着中国和中华民族以及坚强勇敢,坚持不懈的品质;“光”象征着文明、知识、智慧和自由。答案:(1)“悲哀的诗人”指作者自己,作者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众的情感,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勃励人民大众。(2)“土地”象征美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复活的土地”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地充满生机。这里“复活的土地”采用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

24、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党慧充满信心。(3)示例:太阳: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光:象征着真理,社会文明、社会正义以及人类一切光辉的创造和伟大的理想。黎明:象征着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光明的到来和人们渴望的幸福美好生活的到来。10阅读艾青诗选的以下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而在那潼关啊潼关在黄河的彼岸它庄严地守卫着祖国的平安(选自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二)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与时

25、日的光辉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那天边疾奔而至的呼啸带来了恐怖疯狂地扫荡过大地这来自南方的旅客,却爱这悲哀的北国啊。扑面的风沙与入骨的冷气决不曾使我咒诅我爱这悲哀的国土一片无垠的荒漠也引起了我的崇敬(选自北方)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火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艾青在 20 世纪30年代创作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诗作或悲悯下层人民的苦痛,或忧伤祖国的命运,亦或是鼓励苦难中的灵魂向往光明。请在上述2个篇目中任选一首诗,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和创作背景,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分析】艾青诗选是近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五四”战

26、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在这些诗歌中,诗人艾青以激越抒情的笔触,吟唱多灾多难的祖国大地和旷野农村,礼赞太阳、黎明、火把,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理解诗歌要熟悉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境遇、情感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是艾青发表于1937年12月28日的诗歌,最初刊登在北方。20世纪三十年代,艾青离开浙江老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大都市武汉,却没有看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而到处是无家可归的难民和流浪者,于是于深夜

27、在武昌的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完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由“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可体会到诗人对中华民族深重灾难的痛苦之情。“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表达了诗人渴望为祖国、为民族奉献力量的意愿。答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热情,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患意

28、识与赤子之心。11阅读艾青诗选礁石,完成问题。礁石艾青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954.7.25(1)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这首诗歌除了礁石之外,还有哪两个主要意象?(2)仔细阅读诗歌,说说“礁石”象征着什么?诗人想通过“礁石”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礁石是现代诗人艾青于1954年7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此诗语言凝练,采取烘托、比拟等手法,以冷静客观的描写手法,以旁观者的叙述视角作

29、形象的勾勒,不作意义或感情的阐发,把其中的意韵留给读者去体会,十分富于诗歌美。【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诗的第一节先描述“浪”,“一个”“一个”无休止地扑过来,一个“扑”字凸显了浪之气势汹汹。然而这样的敌人却“每一个”“都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在它的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照应诗题,“它”对“浪”的粉碎,就是礁石的胜利。诗的第二节聚于礁石,对此作出了明确答复。“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这是礁石搏击海浪留下的伤痕,也就是礁石胜利的代价。(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主旨。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不仅使礁石人格化,而且赋予礁石以“弦外之音

30、”和“象外之旨”,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礁石屹立在海上,为了生存,它顽强地同海浪进行搏斗,总是把“扑过来”的每一个海浪都“打成碎沫”,尽管伤痕累累,仍巍然屹立。“礁石”是一切被压迫民族、一切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旧势力的力量的象征。答案:(1)浪、海洋(2)礁石象征着乐观、永不屈服的精神。诗人通过礁石来表达不向命运低头,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思想情感。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12阅读诗歌,完成题目。树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1)小州读了艾青诗选中的树,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

31、。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团结很重要或者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表现(赞美)了革命者在敌人的视线下紧密团结和英勇顽强。(2)下面是艾青诗歌镜子中的几句,请你另选事物(如:高山、松树、梅花)仿写一段。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爱真实/决不

32、隐瞒缺点仿写:高山仅只是一堆岩石却又容纳所有它最爱勇敢决不姑息懦弱【分析】树,写于1940年春天,当时伟大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多,正转入艰苦的相持阶段。这场伟大的民族战争正给予我们全体人民一次洗礼,使他们的灵魂在战争中经受严酷的磨练,日益走向精神的觉醒。诗人艾青清醒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产生灵感和联想,写作了这首诗。本首诗从原野上一棵棵树的意象获得灵感,产生关于“根”的形象联想,进而联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觉醒。【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主旨的理解。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具体分析。根据“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应是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根

33、据“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诗歌的主题应是赞美中华民族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2)本题考查语句仿写。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解答时注意通过事物的特点体现人的精神品质,如通过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体现人的坚韧品质。答案:(1)团结很重要或者认识事物有时不能只看表面,还要看根本;表现(赞美)了革命者在敌人的视线下紧密团结和英勇顽强。(2)示例: 高山仅只是一堆岩石却又容纳所有它最爱勇敢决不姑息懦弱13请任选两种鉴赏角度,赏析这首诗歌。当黎明

34、穿上了白衣艾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提示:色彩、动词、写作手法,意象,修辞等)【分析】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这首诗,就充满了诗人对于光的崇敬。这首诗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当时诗人才22岁。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解答】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要求从色彩、动词、写作手法,意象,修辞等方面任选两方面进行赏析。诗从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了辽阔而美丽的景色中去。“紫蓝的林

35、子”“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的原因,不仅在于诗人精心地选择了三个色彩鲜明的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而更在于诗人在诗句上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有层次的诗句,把画面有层次地展开了,诗句的层次和画面的层次极为和谐。而且好像是随着诗人的眼光,一层一层展开的,自然而贴切。前面几句都是静的描写:林子、山坡、草原。而这一句“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作了动的描写:“草原上流着的烟”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静与动的巧妙刻划,是构成诗人卓越诗艺的奥秘之一诗人在许多诗中,都特别注意静与动的结合。

36、 对于草原上流着的烟,诗人是这样写的:“新鲜的乳液似的烟”这把黎明时的田野景色进一步描绘出来了。黎明时,空气是新鲜的,四周那么安静,这烟也是新鲜的。这种感觉极为准确。“乳液似的”,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摸。以“乳液”来形容烟,可谓精妙绝伦!“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光已暗然失色了。黎明,以它辽阔的、无所不至的、清新的光,照向田野,使田野的美清晰地呈现出来。灯光,与黎明之光无法比拟,也

37、无法抵挡。灯光显得窘迫,无论灯光怎样“挣扎”,怎样不愿“让位”,但已无济于事。这里,可以说有几层意思:一、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划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二、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

38、作用和份量。可见,诗人在用这两个“看”字时,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写诗最忌重复,但这两个“看”字“重复”得好!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的景色,无论是从构思上,还是从词句的选择上,以及深切的含意上,都可以说是上乘之作。这是由于:诗人不仅对这景色有着深切的感受,还有着把握能力和表现能力。观察之细微,表现之准确,更使人惊叹。据此分析进行概括即可。答案:示例:1:动词:“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这两个“看”字,同是一个字,但在不同的位置,则有了不同的作用和份量。示例2:色彩:“紫蓝的林子

39、”“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色彩丰富而鲜明。构成这一美丽图画。示例3:写作手法:“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运用衬托手法,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划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示例4:“新鲜的乳液似的烟”,“乳液似的”,运用比喻修辞方法,把烟的清新、流动感、质感以及烟之美描绘出来了,而且可看可触摸。以“乳液”来形容烟,可谓精妙绝伦!示例5:意象:“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14阅读

40、下文,回答问题。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2)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天上的街市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结局有所不同,这样想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人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成是点着无数街灯的

41、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之情。全诗风格恬淡,用自然清新的语言、整齐的短句、和谐优美的韵律,表达了诗人纯真的理想。【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写作思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景物。即:诗人想象了牛郎织女在天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想象过程:街灯 (明星)天上的美丽街市街市上陈列的珍奇物品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2)本题考查本文主旨的理解分析。结合本文主旨写作背景明确现实和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的不同,体会作者写作目的是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丑恶现实的不满。答案:(1)夜晚,诗人仰望美丽的天空,星

42、光闪烁,心情变得开朗起来。瞧,明星如灯,缀满天幕,熠熠生辉。地面呢,街灯如星,点点成线,摇曳生姿。缥缈的空中有一个繁华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着许多人间没有的珍宝。那被浅浅天河分隔开来的牛郎和织女,正骑着牛儿在那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闲游。那流星,就是他们手中提着的灯笼。(2)诗人所描绘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幸福的、安定的,没有悲剧色彩。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黑暗现实的憎恶与痛恨之情。15仔细阅读下面这首小诗,完成问题。礁石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于1954年7月25日(选自艾青诗选,人民

43、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诗中的“它”指代的是什么?有什么象征意义?(2)“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它表现了礁石什么样的精神?(3)艾青诗选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列举一首诗歌,具体说说土地或太阳的象征意义。【分析】礁石是中国现代诗人艾青所写的一首诗,采用旁观者的叙述视角,描绘了无数浪花被礁石打成碎沫以及礁石面对浩瀚的海洋屹立不动的画面。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这种坚韧顽强的生命存在的由衷赞美,亦对正处在种种困扰和挤压中的祖国人民以深切的鼓舞。【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全面把握诗歌内容结合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第一问,通过诗歌题目礁石和诗中“一个浪,一

44、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等内容可知,“它”指代的是礁石;第二问,通过“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等内容可知,在诗人的笔下,“礁石”具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英勇顽强的抗争精神,任凭“无休止”的狂风恶浪吹打,依然昂首挺胸;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像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归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带着必信的信心和无比乐观的精神,笑迎更猛烈的挑战,承受更严峻的冲击,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显然,这“礁石”象征着英勇顽强、不畏强权

45、、不息抗争、乐观豁达的人们。(2)本题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时,把握诗文内容,结合诗句采用的修辞手法,围绕语境来进行分析。通过“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等内容可知,“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结合全诗内容来看,尽管脸上和身上留下了“像刀砍过”的累累伤痕,却毫无畏惧、决不退缩,照样岿然不动,并且还“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说明了礁石丝毫不惧怕汹涌巨浪的冲击,依旧对大海充满着热爱,表现了礁石不惧艰难困苦,乐观自信,热爱生活的坚定信念。(3)本题考查对诗歌意象和情感

46、的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以及对大地母亲挚诚的爱,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深深的担忧。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达地最为淋漓尽致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痛苦多于欢乐,心中郁结着过多的“悲愤”“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然而,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死了”以后连“羽毛”也要“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了作者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两句诗真实而朴素,却是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来自民族生命深处,具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在诗人眼中,“太阳”这一永恒主题,是中国光明前途、也是中国必胜信的象征,它蕴涵着诗人对光明、理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这一时期,写的最好的光明颂有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向太阳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歌颂了抗日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