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试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XX中学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试行)为加强我校高中新课程的实施与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我校高中新课程 体系,提高我校高中的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稳妥实施我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 验工作。根据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 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教材(20203号)文件精神和 昭通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结合 我校实际,特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设置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依据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 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
2、导性,推动人才培养 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课程设置1、学制与课时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 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每周40课时,每课时40 分钟。20课时为1学分。2、课程类别、科目、学分普通高中新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其中,必修 课程是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的,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完并进行合 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1、合理而有序地安排课程高中一年级主要
3、设置必修课程;高二年级设置选择性必修,逐步增设选修课程,践行跨班级选修(行政班与教学班分开);高三年级设置部分 选修课,重点进行高考复习。同时,年级部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育、 艺术等活动时间,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补 足高中所需学分。年级部在保证开设好所有必修模块的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开 设选修课程的规划,逐步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为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高中三年以 行政班和教学班为单位进行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2、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年级部要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行之有效的级内
4、选课指导制度,避 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学校指导年级部提供课程设置说明和选课指导手册, 并在选课前及时提供给学生。班主任及其他教师有指导学生选课的责任, 并与学生建立相对固定而长久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符合个人特点的、合理 的课程修习计划提供指导和帮助。学校要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和帮助学生选 课。年级部要鼓励学生在感兴趣、有潜能的方面,选修更多的模块,使学 生实现有个性的发展。3、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备课组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 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 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学校将
5、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 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4、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为保障高中课程的实施,年级部在学校指导下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 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同时,学校将加强校际之间以及 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充分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可以校独立开发或联校开发,也可 以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开发。要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 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5、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年级部应根据 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
6、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 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 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教学主管部门对高中教育 教学质量进行监测。七、保障措施1、资金保障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并结合我校实际,在争取的基础 上,自筹专项资金,用于对实验室、图书馆、阅览室、信息化装备建设和体育、 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用于外出参观学习、 教师培训、学习资料的征订编印等,帮助解决课程开设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确 保新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2、制度保障学校加强对我校课程和学分管理工作指导、监督,对教学质量作出评估,并定期
7、公告。检查评估结果作为评价普通高中贯彻教育方针和课程方案情况及 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教务处、教科处要增强“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在普通高中新课程 改革中,开展课堂教学、教育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研究工作,规 划研究课题,推动改革进程,总结经验和方法,提高我校改革发展的整体水平。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 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选修课程,由我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昭通社 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校积极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 生物学、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艺术
8、(或音乐、美术)、体育与 健康科目和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等国家课程,以及校本课程。具体学分和课 时指导意见如下:课程类别必修学分及课时安排选择性必修学分选修学分国家课程国家课程(选修课程) 校本课程科目学分总课时(40分钟每课时)学分学分语文81600-60-6数学81600-60-6外语61200-80-6思想政治61200-60-4历史4800-60-4地理4800-60-4物理61200-60-4化学4800-60-4生物4800-60-4技术(信息、通用)61200-180-4艺术(音乐、美术)61200-180-4体育与健康122400-180-4综合实践活动8160研究性学习6120
9、劳动6120合计881760,42N14说明:(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2)根据学生发展和各类考试需要,各学科课时量的安排可作适当调 整。(3)以学年为单位,在第一学年完成必修国家课程并进行合格性考试, 个别学科因课时容量不足可作适当调整至高二开展。(4)艺术可与音乐、美术两科相互替代,具体开设科目由学校统筹安 排。体育与健康的必修内容,必须在高中三学年持续开设。(5)高中3年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 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学生毕业学分最低要求为144 学分。其中,必修课程88学分
10、,选择性必修课程42学分,选修课程14学 分。(6)综合实践活动共8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党团活动、军训I、社会考察等。研究性学习6学分(完成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 科研究为主)。劳动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在课外时间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其余4学分内容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本 课程内容统筹。三、教学安排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并结 合我校实际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新课程。年级部按计划开设好所有必修模 块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开设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年度计划,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开好各类选修课程。高中三学年教学安排指导意见如下:科
11、目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语文必修上必修下选择性必修教材分上、中、下3册开设部分选修 课程(校本课 程)和总复习外语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必修第三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选择性必修第四册数学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思想 政治必修1、必修2、必修3、必修4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历史必修上必修下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地理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 3物理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 必修第三册选择性必修第一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选择性必修第三
12、册化学必修第一册必修第二册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生物必修1必修2选择性必修1、选择性必修2、选择性必修3信息 技术必修1必修2必修课程根据课时容量情况可作适当调 整。选择性必修模块较多,年级部根据实通用H际决定选择修习。必修1必修2音乐普通高中音乐必修3学分,在高一或高二开设。课程必修课程(六 个模块):音乐鉴赏、歌唱、演奏、音乐编创、音乐与舞蹈、音乐 与戏剧。选择性必修以兴趣特长班形式开展,课程六个模块为:合 唱、合奏、舞蹈表演、戏剧表演、音乐基础理论、视唱练耳。3学分 的获取方式由艺术备课组制订,学校认定。美术美术必修3学分。美术鉴赏1学分;美术表现内容系列2学分,学 生
13、从绘画、中国书画、雕塑、设计、工艺、现代媒体艺术等模块中 选择修习其中两个模块获得2学分。课程在高一或高二开设,学分 的获取方式由艺术备课组制订,学校认定。体育与 健康高中学生在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需上满216课时(或240课时,每周2节 课时,三年共120周),修完12个模块,获得12个学分。平均每学年修习4个模 块,1个模块一般为18课时(或20课时)。12个模块包含体能1个模块、健康教 育1个模块、运动技能10个模块。从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田径类运动、武术 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游泳、新兴体育类运动等运动技能系列中至少选择开设10 个模块,共10学分。每修完1个模块,经考核和评定,
14、达到学业要求即可获得1 个学分,修满12个学分并达到相应学业质量,准予毕业。综合 实践 活动共8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6学分,年级部和学生根据实际,从自然、社会和学生 生活中确定2个课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以开展跨学科研究为主。其中,高中一年级、 二年级各1个。每个研究性学习3分,共6分。其它2学分为党团活动、军训、社 会考察等。以上实践活动均可利用高一或高二寒暑假时间段实施,同时学校要建立 健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机制,以免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现象。劳动共6学分。志愿服务2学分,安排在课外进行,三年不少于40小时。根据年级部 和学生实际,确定志愿服务内容,如学工学农、服务社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公益
15、活 动、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剩余4学分,可与通用技术的选择性必修内容以及校 本课程内容统筹完成。劳动实践活动尽可能安排假期完成,并做好考核评价工作。校本 课程我校将根据有关规定自主开发和安排校本课程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高考 新政策、学生自我认知、社会现实认知、生涯规划、就业和创业、课程实施计划、 课程评价等,设置1学分,18课时,于高一年级开设。积极开发其它校本课程供学 生选择。四、课程的编排1、成立课程领导组学校成立课程管理指导委员会,由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处、年级部组成,同时组建学科课程研究小组,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计划。2、课程编排程序(1)学校的课程编排在分管副校
16、长领导下,由教务处指导年级部具体负责。(2)各年级部和学科教研组,按学校课程计划提出本学科的必修课和选 修课开设方案及课程说明,报学校教务处;教务处进行汇总和调整,排出必修 课课表和选修课清单,报校长批准后实施。(3)年级部、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据必修课表和选修课清单进行选课。班 主任对本班学生选修情况进行统计,报年级部和教务处。(4)教务处对全校学生选课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调整,为下一学年的 选修课安排提供依据。(5)根据本校实际,必修课年级部统一安排,让学生统一学习。选择性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由年级部于高一下学期期末(或高二)编排好后让学生自 由选择。(6)学生选课指导根据教学情况和上级文件另
17、行制订。五、教学实施与管理1、行政班和教学班管理(1)新课程实施后,年级部实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班级管理模式。在 高中三年中,主要以行政班为单位进行学生管理,必修课按照行政班安排。选 修课则应当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组织教学班。(2)行政班是开展班级活动的集体组织,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发展学 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场所。年级部应保持班主任的相对固定,便于对 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导。(3)教学班主要负责对学生选修课的学习管理,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习 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教学班可通过班委会或科代表来协助管理。任课教师要本着教管合一的理念,加强与行政班班主任的联系,及时向他们反映学生的
18、学 习情况和具体表现,处理各种偶发事件,承担教学班“准班主任”角色。(4)年级部应建设好两个班集体,重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干 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保持行政班相对稳定,保证教学班的正常教学。教学 班的基本任务是完成模块教学,任课教师应当组织好教学班的教学活动,培养 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年级部对教学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行政班 和教学班关系的处理和协调等方面要提出具体要求,要本着对学生发展高度负 责的态度,如实做好学生的各项评价工作。2、教学实施与教学场所(1)行政班与教学班并行后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能够岗位明确,也要 求班主任与教学班任课教师之间能够经常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19、,教师的 责任应当侧重在组织、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应安排教师指导,尽量考虑 教师的专业与特长。(2)由于新课程大量增加选修课程,学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调动教师 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多学科教师合作开设综合性选修课。为保证教师有足够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新课程改革工作,学校将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量,帮助教师处 理好教学、研修之间的关系。(3)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校内外各种场所的作用,以满足新课程教学的需 要。技术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部分选修课程可以利用社会资源为教学所 用。学校在自己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 有效方式,尤其要重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机整合。3
20、、课堂教学管理(1)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强新课程实验中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在 抓好备课、上课、辅导、活动与研讨、作业布置与批改、评价与考试等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实验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营 造促进学校和教师积极实施新课程、实验新理念的良好氛围。(2)建立和完善适应新课程的学校课堂教学管理制度。在落实课堂教学 常规管理基础上,备课组要积极引导、促进新课程理念在本学科课堂教学中具 体落实,使课程改革目标的协同、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的协同、课堂实施与课 程开发的协同、教学方式与学习方法的协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教师 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
21、体作用,引导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是 学习的主体和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大胆质疑, 达到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造精神的目的。建立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 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学 习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发 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注重每一个学 生的个性特长,并不失时机地给予关照和偏爱,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 所长。(3)教师的教学活动要讲究实效性和时效性。教师教学要针对学生实际, 定位要准确,从夯实
22、学生基础出发,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现代教育信 息技术手段,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序开展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 率。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确实提升学科素养。4、教学研究(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从实施新课程,解决建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以备课组为基地,以解决课改实验急需解决的问题为重点的新型校本教研模 式,通过校本研究活动,促进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养成不断自我反 思、总结教育教学工作的习惯,积极探索实施新课程理念的途径和方式,将新课程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之中。备课组要着力构建学习、教学、研究三位 一体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建设民主、互动、合作、分享、探究和对话的新型
23、教研文化。(2)积极开展新课程实施研究。教学教研活动中,一是开展新课程理念 指导下的课程结构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积极探索课程结构的合理化和适应 新课程结构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必修和选修课程编排的方案、学分认定方案、 适应教学班的教学管理模式等方面积极开展研究,保证新课程实验的顺利进 行。二是认真开展教学过程的研究。为落实新课程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教学 质量的稳定,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扎实解决新课程教学层面的问题,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加强教研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一是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研机构建设, 对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和教研部门的有关工作予以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人、财、 物和教育质量评估
24、导向方面为教研机构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 管理和指导,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和分析存在问题,及时提出调整改进意见。 二是要利用信息网络,建立校本教研的服务平台,组织和引领备课组开展教研 工作,帮助备课组提高校本教研工作的水平和层次。三是成立校本教研领导机 构和执行机构,做好校本教研计划、组织、监督和评价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 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通过校本教研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带动学 校的特色发展。同时,加强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的联系,建立有效推动新课 程改革发展的多方协作机制。(4)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组织的建设。重视学生会、团支部等学生组织 的建设,充分发挥其重要影响和作用,同时注意加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社团组织的建设。六、课程实施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