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上传人:qwe****56 文档编号:6956584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PDF 页数:53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5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姓名:刁洪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指导教师:宫淑红20080406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因而应该具有完全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人才培养类型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这是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纠正这一偏差,必须进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高职教育既有普通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又有其

2、自身的特性。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实践技能培训的效果等,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学科中的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对于解决高职教育与人才培养中各种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问题,从而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按照事物的内部逻辑,依次对高职教育的概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五位一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予以逐一理清、阐述与回答。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力求在已有丰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高职教育的

3、特殊性,按照系统论的方法,专门研究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高职人才培养的各个核心环节的模式创新问题,提出了“五位一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论述。“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让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的五大核心环节全面整合,针对每个环节的高职教学特点,积极采取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解决传统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瓶颈问题。“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优势:】有利于“双师型”教师培养;2 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山东师范大学硕七学位论文3 有利于

4、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4 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5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关键词:高职教育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分类号:G 4 3 4H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i sp a r to fb o t h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 I ti sd i f f e r e n to fr e g u l a rh i g h e r

5、e d u c a t i o n,S Oi ts h o u l dh a v ea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n o d et h a tt o t a l l yd i f f e r e n tf r o mt h er e g u l a r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 T h ec u r r e n t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h a sas y s t e m a t i cd e v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t h et

6、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t y p ea n ds o c i a ln e e d s,a n dt h ed e v i a t i o ni sc o n c e n t r a t eo np e r f o r m a n c eo fd i f f e r e n c ea n dd i s t a n c eb e t w e e nt h e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e f f e c ta n dt h em a r k e tn e e d s T h i si st h em o s ti m p

7、o r t a n tr e f l e c t i o n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q u a l i t y,a n da l s oi sa ni m p o r t a n tr e a s o nt h a ta f f e c t s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o r d e rt oc o r r e c tt h i sd e v i a t i

8、o n,t h ei n n o v a t i o n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i sn e c e s s a r y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b o t hh a sn o r m a ll a wo fr e g u l a rh i g h e re d u c a t i o na n di t sp a r t i c u l a rc h a r a c t e r T h ek e yo f

9、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i sa b o u th o wt oo p t i m i z ec l a s si n s t r u c t i o nm o d e;i m p r o v et e a c h i n g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i ng r e a t e s td e g r e e;s t r e n g t h e n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o fp r a c t i c a ls k i l l s

10、t r a i n i n ga n dS Oo n 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san e wb r a n c ho fe d u c a t i o nd i s c i p l i n eg r o u p s,w h i c hh a si m p o r t a n ts i g n i f i c a n c ea b o u ts o l v i n g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p r o b l e mi n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

11、e d u c a t i o na n d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 I th a sm o r ep r a c t i c a ls i g n i f i c a n c et oa p p l y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i nr e s e a r c h i n gi n n o v a t i o n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S Oa st os o

12、l v et h ec o n t r a d i c t i o n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a n ds o c i a ln e e do fh i g h q u a l i t ya n dh i g h l y-s k i l l e dt a l e n t s 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i n t e r n a ll o g i co ft h i n g s,t h i sp a p e rs o r t s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

13、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t h ef e a t u r e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14、no f”F i v ei nO n e”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F i v ei nO n e”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o u to n eb yo n e,a n ds e t so u tt oa n s w e r B a s e do nt h ea b o v eu n d e r s t a n d

15、 i n g,w ek n o wt h a to nt h eb a s i so fr i c hr e s u l to fb e f o r ea n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s p e c i f i c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e d u c a t i o na n di na c c o r d a n c ew i t ht h em e t h o do fs y s t e m a t i ct h e o r y,t h ep a p e rs o u g h tt or e s

16、 e a r c ho nt h em o d ei n n o v a t i o no fs o m ec o r el i n k so f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t h a tb a s e do n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a n dt h e np r o p o s e F i v ei nO n e”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17、 t i n gm o d ea n di t sd e t a i l e de x p o s i t i o n T h ec o n n o t a t i o no ft h e F i v ei nO n e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i sa sf o l l o w s,f i v ec o r el i n k so f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a n dh i g h e rv o c a t

18、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a r ef u l l yi n t e g r a t e d,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f e a t u r eo fe v e r yl i n ki n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i n s t r u c t i o n,a c t i v e l ya d o p tm o d e r n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 Sc o n c e p t;m e t h o da n dm e a

19、 n s,g i v ef u l lp l a yt ot h ea d v a n t a g e so f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o p t i m i z et e a c h i n ga n dl e a r n i n gp r o c e s s,i m p r o v et e a c h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a n dc u l t i v a t ei n n o v a t i v et a l e n t s,i m p r o v et e a c h i n g

20、q u a l i t y,S Oa st oe f f e c t i v e l ys o l v et h e b o t t l e n e c k”p r o b l e ma b o u ti n n o v a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 F i v ei nO n e 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h

21、 a sa d v a n t a g e sa sb e l o w:1 B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t h ec u l t i v a t i n go fa c a d e m i c p r a c t i c a lt e a c h e r2 B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o p t i m i z et e a c h i n gc o n t e n ta n dc o u r s es y s t e md e s i g n3 B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o p t i m i z e

22、t e a c h i n gp r o c e s sa n di m p r o v et e a c h i n ge f f i c i e n c y4 B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t h ec u l t i v a t i n go fs t u d e n t s s e l f-R e g u l a t o r yl e a r n i n gc a p a b i l i t ya n di n n o v a t i o nc a p a b i l i t ya n dc o l l a b o r a t i v ec a p a b

23、i l i t y5 B ea d v a n t a g e o u st ot h ec u l t i v a t i n go fs t u d e n t s p r a c t i c a lc a p a b i l i t y K e y w o r d s:H i g h e rV o c a t i o n a lE d u c a t i o n,M o d e mE d u c a t i o n a lT e c h n o l o g y,F i v ei nO n e,T a l e n tC u l t i v a t i n gM o d eC a t e g

24、 o r yn u m b e r:G 4 3 4I V独创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注:如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己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躲押酬翩粹乞e 江卜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堂

25、撞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狮圳导师签字:锄k f L签字日期:2 0 0(弘V 够月6 同签字日期:2 0 0 扩年q 月么日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引言帚一早jIi高职教育是我国国民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业已占据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必需清醒地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已经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

26、高职教育挑战与机遇并存,有很多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则是高职院校的首要课题。1 1 研究背景1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系统性偏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 2 0 0 0 2 号文件)提出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特别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n 3根据教育部重点课题“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科系统化课程是我国普通大学本科教育普遍使用的课程模式。由于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毕业于普通高等学校,接受以学科系统化课程为主的高等教育,因此在高等职业教

27、育中,许多课程方案的开发事实上成为从这些学科知识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并按照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加以简化或压缩的过程。另外,由于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三年,这也使得贴近四年制本科的课程方案比较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操作。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因此,学科系统化课程从根本上难以满足就业市场的要求。这些现象说明了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存在人才培养类型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系统性偏差,这一偏差集中表现为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异和距离,这是高职教育质量问题的最重要体现,也是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我们提出要打破

28、学科压缩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打破后应建立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什么样的“系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等等一系列重要的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没有解决,这就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山东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原因瞳1。2 来自工作实践的反思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人才。但现实中,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结果与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偏差,归根结底还是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主要表现在:(1)师资培训模式落后,无法达到高职教育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要求。高职院校都明白要打造“双师结构”或“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实现的途

29、径就是加强培训,但现实中,由于传统的培训方法落后,造成培训费时费力、效果不明显。(2)理论教学效果不理想。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先导和基础,由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往往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3)实践教学模式落后,不能突出学生技能培养。学生的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关键环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不能有效的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因此,高职院校的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相对较为传统,而能够促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先进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微格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实践教学模式等还都未全面展开;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的教学模式还相对落后,

30、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就是在以上背景下,提出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五个核心环节“双师型”教师培养环节、校内理论教学环节、校内实践教学环节、校外顶岗实习环节、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评价环节,并将每个环节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形成了“五位一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1 2 研究现状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的探索阶段,大多数研究是对国外成熟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例如天津大学刘春生的职业教育学;也有比较研究国外各种成熟理论和实践的利弊,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石伟平对于各国2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比较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在国

31、内,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中还有许多处于争议的问题,例如,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类型的分类、职业与技术的关系等等。从国内研究的成果来看,这些研究多数是对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虽然有对于国内某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调查问卷或访谈录,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套能运用到具体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体系。总之,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构建。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基本遵循“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注重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来组织教学。但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其针对性狭窄,使学生形成的岗位能力难以适应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要求。因而,近年来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效能多持批评态

32、度,对高职教育人彳。培养模式改革呼声高涨,迫切要求进行改革。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有很多,如美国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起源于“学徒制”,其中的一元是学校,一元是企业实践,强调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英国的“三明治”(实行边学习边工作的办学模式,也称“工读交替”)和日本的“产学结合(强调企业生产实践在培养学生中的作用,把实践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研究放在学校的科研工作中进行);此外还有前苏联的“基地企业模式”(即为专业理论的学习建立实践学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学习创造真实的生产场所);通过对这几种模式的分析和比较,国际劳工组织提出了以公

33、立为主体、突出特色和强调实践性的办学模式“M E S”3 j。这些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在各自的国家都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局限于自身的缺点,国外对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也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1 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 研究的目的针对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对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人爿培养模式的整合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高职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有效解决高职人3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高职教学过程,提高高职教学效率与效益。2 研究的内容(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常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4、及特征;(2)“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优势;(3)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矛盾及亟需解决的问题;(4)“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法。通过各种方式,查阅、整理、分析、总结和运用有关资料,寻求理论支撑的数据和材料,用来丰富和加深所论证的课题内容。2 调查与考察法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教育技术工作者、教师的抽样调查与考察,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便使理论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指导实践。3 访谈法访谈法也是本文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对一些被调查者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访谈。在与他们的沟通中也掌握了一些重要的

35、信息。1 4 相关概念界定1 高职教育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和层次。和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实用性或职业性)人才【4 1。2 人才培养模式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师资队伍、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裂5 1。4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征2 1 高职教育的概念对于高职教育的界定,有好多种代表性的说法。吕鑫祥教授

36、认为: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教育,它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部分;高职教育的学历教育可以有多种层次,即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由于我国当前的高职教育大部分为大专层次,所以它与我国高专教育的主要特征是相同的,同属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第五层次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非学历教育是一个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幅度较大的领域,其主要进行的是技术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教育。中国教育百科全书对于高职教育的解释是:通过学校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把那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普通高中毕业生及具有相应文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中级技术工人,进行为期2 3 年(若专业需要还可有4-5 年)的教育后,其中

37、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使其成为社会生产部门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畸1。教育大辞典对于高职教育的解释为:高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和技术教育,它们同属于第三级教育层次,这种教育可以是就业前的职业技术教育,也可以是从业后的有关继续教育。主要培养文科、理科、工科、农林、医药、政法、财经等7 个科类的专业人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和不同的国家,高职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口1。目前国内普遍的观点是:高职教育是一种高等技术教育,主要培养高等技术、生产、管理和职业型高级人才,它的课程设置要面向生产实际,让学生获得从事某类职业或某一职业所必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使其成为生产实践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通过以上

38、对于高职的定义,我们会发现,高职教育是一种时代性和地区性较强的高等教育类型,要准确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质,我们要从它的内涵去认识。2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2 2 1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用人单位根据教育目标共同确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培养方式和保障机制的总和,并在实践中形成的定型化范式。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这一定义包含了四方面的内涵:1 教育的目的性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的总体要求,对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起着决定作用。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依据。2 主体的多元性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

39、、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因此,确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及其规格应当强调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及用人单位共同商定的原则,同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3 内涵的层次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据此,人才培养模式应包括三个层级的内容。第一层级:目标体系,主要指培养目标及规格:第二层级:内容方式体系,主要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培养途径等;第三层级:保障体系,主要指教师队伍、实践基地、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等。4 模式的实践性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晶,尤其应当强调具有坚实的实践

40、基础。经过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代表性模式,才有生命力,才有借鉴作用。2 2 2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丰富和发展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改革与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1 培养目标及其规格层面一方面,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校和用人部门共同确定,培养以高等技术应用性为主体的实用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较宽泛的频带,其上限为技术型人才,下限为技能操作型人才,而主体则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另一方面,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提高职业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6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 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层面在教学内容和

41、培养方式上,在四个方面有了发展:第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特征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交融的三大体系。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是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旨来构建的。即根据职业活动系统,进行职业分析,然后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以应用性与实践性为特征,进行教学设计,从而使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具有高职教学自身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系统性不同,因为后者是按照学科知识的“衍生”来设置课程的。高职教育更新教学内容以2 1 世纪技术应用的需要为基本特征,并强调“理论技术”和“智能技术”应用的需要。多数试点专业坚持了“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42、专业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指导思想,但已经慎重提“必需、够用”为度,而倾向于“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和“知识面较宽”。第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在培养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在新一轮专业教学改革中更为突出。三年制专业的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都超过了4 0。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不少专业已超过1:1。第三,高职院校和产业部门合作,教学与生产、科研工作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培养人才和提高质量的基本途径。高职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合格的实用人才,这项根本任务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实施以职业活动、劳动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并据此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组织。因

43、此,所有试点专业都制定并实施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计划。第四,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这是教学改革十分活跃的领域。2 3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有六条基本特征盈1:即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根本任务;以社会需求为目标、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7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课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

44、,在教学计划中有较大比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高专教育成功的关键;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其特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市场导向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导向性特征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的。社会对某一类人才的需求会因时、因地而变化,与一定的市场、职业、技术等条件有紧密的联系。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学预测,未雨绸缪,适时、超前地开办有发展潜力的专业。第二,能力本位。目前,职教界存在三种能力观,一是任务能力观,即将任务的叠加当做能力;二是整体能

45、力观,认为个体的一般素质决定工作的能力;三是整合能力观,这种观念谋求克服前两种能力的缺陷,融合其优点,认为应将一般素质与个体所属的职业岗位或工作情境相结合。从现实情况看,笔者认为,第三种观念较为适宜。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生存能力、应变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第三,学练并重。改变过去职业教育沿袭普通教育那种注重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轻视实践操作的高分低能的教育模式。采用整合的能力观,通过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此来设计、开发课程,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因此,学练并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特征。第四,学研产训结合。充分利用学校、

46、企业、社会培训部门、科学研究机构的教育资源,使社会有关部门广泛参与。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这样,才有可能树立起真正的职业教育观,形成办学类型多样和办学形式灵活的大职教格局,培养人才的社会认可度才可能提高。8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五位一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优势3 1“五位一体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人才需求调研与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组织与实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及反馈”四个部分。其中,“教学组织与实施”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分

47、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校内理论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习”、“学习过程及结果评价”五大核心环节。见图3 一l 所示。图3-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基本过程“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让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五大核心环节全面整合,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积极采取现代教育技术理念、方法和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有效解决传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瓶颈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五个核心环节的整合示意图如图3 2 所示。,9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3-2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职人才培养五个核心

48、环节整合示意图“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构表见表3-1 所示。表3-1“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结构表“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环节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的教学模式主要教育技术理论依据与方法“双师型”基于E 1 e a r n i n g 的“舣师型”教E l e a r n i n g 学习平台建设、教学包的开教师培养师培养模式。发与应用、远程一协作式学习模式。基于“主导一主体”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媒体校内理论教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势的有效应用、“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校内理论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于P B L 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校内

49、实践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势的校内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践教学模式。基丁绩效技术的校外顶岗实习校外顶岗实习绩效技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学习过程及结果基于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的学电子档案袋评价技术。评价习过程及结果评价模式。3 2“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1 有利于“双师型 教师培养“五位一体”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校企双方共同合作,利用网络和多媒体制作出集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软件包,使教l O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师在不进入企业内部的情况下就能够学习到企业的最新动态、企业文化、经营(运作)方式、所需人才的要求、操作(管理、工艺)流程

50、、在生产科技中的成果、在以后的发展方向和科研方向等,并可以通过远程双向网络交流平台进行讨论、寻求答疑等。能够减少教师的培训时间,有效解决教师没有大段时间到企业集中实践或挂职锻炼的矛盾,从而提高培训的效率。2 有利于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分为理论教学和技能培养两个层面。根据高职院校要突出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的要求,实践教学总课时与理论教学总课时基本保持或超过1:1,实践教学课时的高要求导致了理论教学时间大大减少,于是造成了有限的授课时间和较多的课程安排之间的突出矛盾。在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计时,可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一方面,在充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财经金融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