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责任编辑:周卫群出版日期:2010年8月IDPN:308-2010-75课件章数:10作者作者 :陆根尧陆根尧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第六章:宏观经济政策l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l第二节 财政政策l第三节 货币政策l第四节 财政政策效果l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果l第六节 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战后西方各国普遍采用的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措施,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个主要方面。围绕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四个主要目标,各国政府在实践上各有侧重。实践的效果在20世纪60 年代中期前比较好,进入60 年代中期后、特别是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的“滞
2、胀”,使得凯恩斯理论陷入困境。因此,对付“滞胀”成为各国宏观调控的最大难题。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改进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而有意识和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政策工具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而制定的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实现充分就实现充分就业、消除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业、消除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收支平衡。从长期长期来看,这四个宏观经济目标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但是,在短期短期中,从迄今为止的各国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来看,这几个目标之间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是相互之间存在着矛盾。第
3、二节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财政政策是一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对政府收入、政府支出和公债水平所作出的决策。二、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是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政财政支出政策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收入政策进行的。l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是转移支付,与政府购买性支出不同,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的社会福利等支出,如卫生保健支出、收入保障支出、退伍军人福利、失业救济和各种补贴等方面的支出。l在政府的收入中,税收是最主要的部分。l税收既是西方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又是国家实施其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与政府的购买性支出、政府的转移支付一样,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政府税收的变
4、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成倍的作用。l公债是政府向公众举借的债务,或者说是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它是政府财政收入的另一个组成部分。l扩张性财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或二者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解决衰退和失业问题;相反,当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政府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如减少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税收或二者双管齐下,以抑制总需求,解决通货膨胀问题。三、自动稳定器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l自动稳定器也称为内在稳定器,是经济中一种自动的作用机制,它可以自动地减少由于自发总需求变动而引起的国民收入波动,使经济发展较为平稳。l它的功能表现在:当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出现萧条时自动减
5、轻萧条,而不需要政府采取任何措施。自动稳定器是通过以下几项制度发挥其作用的:l首先是政府税收l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l最后是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总之,税收、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动和农产品的价格维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宏观经济运行起到了稳定的作用,成为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器和防止经济大幅度波动的第一道防线。各种自动稳定器一直都在起减轻经济波动的作用,但效果有限。四、功能财政与平衡预算财政 根据上述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实施积极的政策主要目的是实现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了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的,也可以是赤字的。这样的财政称之为功能财政。五、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 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充分就业
6、预算盈余是指既定的政府预算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即潜在国民收入水平)上所产生的政府预算盈余,它是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而不是实际国民收入水平来衡量预算状况的。如果以BS 倡代表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BS 代表实际的预算盈余,yf 代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 表示实际国民收入水平,t、G、TR 分别表示边际税率、既定的政府购买支出和政府转移支付支出,则:lBS*-BS=ty f-G-TR-(ty-G-TR)=ty f-ty =t(yf-y)l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大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 y 时,则有:BS*BS。l反之,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
7、高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就小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 y 时,有:BS*BS。l如果实际国民收入水平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则充分就业预算盈余等于实际预算盈余,即yf=y 时,有:BS*=BS。六、公债与赤字l财政赤字是国家的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l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有二:借债和出售政府债券。l政府借债又有两种方法:一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另一种方法是发行公债包括内债和外债。l公债作为政府取得收入的一种形式起到了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政府发行公债毕竟是一种负债。与税收不同,发行公债是要还本付息的,当每年累积的债务构成了巨大的债务净存量时,这些债务净存量所支付的利息又构成政
8、府预算支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l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债务累积额都在不断增加。第三节货币政策一、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1.银行的分类 大体说来,主要包括中央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两类,金融中介机构中最主要的是商业银行、专业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种类繁多,主要有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3.中央银行的职能l作为发行的银行,独享发行国家货币的权力。l作为银行的银行,一方面通过票据再贴现、抵押贷款等方式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另一方面为商业银行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还为各商业银行集中办理全国的结算业务。l作为国家的银行,第一,国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款,即由中央银行用贴现
9、国家的短期国库券的形式为政府提供短期资金,也可以帮助政府发行公债或以直接购买公债方式为政府提供长期资金,帮助政府弥补政府预算中出现的财政赤字。第二,代理国库,一方面将国库委托代收各种税款和公债价款等收入作为国库的活期存款,另一方面代理国库拨付各项经费,代办各种付款和转账。第三,充当政府在一般经济事务和处理政府债务等方面的顾问。第四,监督、管理国家的金融市场活动,代表国家处理与外国发生的金融业务关系。第五,根据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配合,为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服务。与一般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中央银行具有如下特征:l第一,不以营利为目的;l第二,不经营普通的银行业务,只与
10、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往来,不办理厂商和居民的存贷款业务;l第三,具有服务机构和管理机构的双重性质,有执行金融监管、扶持金融发展的双重任务;l第四,处于超脱地位,在一些国家中甚至独立于中央政府,免受政治周期的影响。4.供给货币的问题l货币被定义为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债务的清偿中作为交换媒介或工具而被法定为普遍接受的物品,最符合这个定义的就是硬币、纸币和活期存款。l货币的供给中活期存款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更主要的是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还会创造货币。二、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1.存款创造货币的前提条件 第一,准备金制度。第二,非现金结算制度。2.货币创造的过程 存款总额(用D 表示)同原始存款(用R 表示)
11、及法定准备率(用rd 表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D=R/rd或者:1/rd=D/R。l3.简单的货币创造乘数(1)货币的供给不能仅看到中央银行最初发行了多少货币,而必须更为重视派生存款或派生货币。(2)货币创造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中央银行新增的货币量,而且取决于法定准备率,法定准备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越小;反之,法定准备率越小,货币创造乘数越大,两者呈反比关系4.高能货币与货币供给高能货币=准备金 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超额准备金)+流通中的现金三、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1.法定准备率2.贴现率3.公开市场业务 以
12、上三大政策工具要配合运用。货币政策除上述三种主要工具外,还有其他一些工具,像道义劝告、借款垫头规定、指令性贷款指标等。四、货币政策的局限性l1.经济运行状况处于不同的时期采取同一货币政策产生的效果会有所不同l2.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影响利率的高低是以货币的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的l3.货币政策存在的时滞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五、货币主义者的货币政策l第一,货币政策应该将中央银行能控制的货币数量作为政策目标,而不要将无法驾驭的利率作为政策目标;l第二,要避免政策的剧烈波动,保持一个稳定的货币增长率才是最好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单一政策规则。第四节财政政策效果一、财政政策效果
13、的IS LM 图形分析1.IS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2.LM 曲线的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3.财政政策乘数 Dy/dg /(t)+dk/h二、挤出效应l1.挤出效应的概念l2.挤出效应的产生原因l3.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 “挤出效应”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和投资的利率弹性。第五节货币政策效果1.IS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l2.LM 曲线的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l3.货币政策乘数 dy/dm=/(t)h/d+k第六节两种政策的混合使用一、政策的选择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使用 从IS LM 模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能使政策效果得以最好发挥的方法是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起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