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ppt课件.ppt(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兴盛于60年代。1945年,Charles Fries在作为外语的英语教学与学习(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提出对比分析的思想。1957年,Robert Lado在跨文化语言学(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中系统阐述了对比分析的内容、理论依据和分析方法。一、对比分析Lado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会把母语的特征迁移到目的语中,因此,对两种语言及其文化进行系统对比,可以预测和描写可能引起和不会
2、引起的困难的地方。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就是“母语的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ence of Mother Language)。对比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tic Psychology)Watson&Skinner:刺激(Stimulation)反应(Reaction)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家J.B.Watson创立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语言获得主要是模仿成人,经过操作条件性刺激(operant conditioning)及强化(reinforcement)来获得语言,代表人物是美国的Skinner,他认为语言的习得纯粹是学习一套行为习惯,行为主
3、义的语言习得理论否定人脑的认知结构的现实性。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结构和分布,强调对语言特征进行客观、静态的科学描写。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Chomsky语言学理论的建立,对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影响,使语言习得研究完全抛开行为主义理论的限制,为以后的儿童语言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框架。乔姆斯基理论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语言习得的解释,即语言天赋论,这种理论认为儿童天生就具有一种语言能力,儿童掌握语言并不是一种“学习(learning)”的 过 程,而 是 一 种“习 得(acquisition)”过程,儿童最终学会的
4、语言要比儿童接受的语言训练复杂、细致得多。Chomsky理论语言学习理论的发展 Chomsky的理论由于过分强调语言习得的内在机制而走向与行为主义相对立的另外一个极端,因而,也存在很多的争论。于是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观点认知派理论,认知派以瑞士儿童心理学家J.Piaget的认知论为理论依据。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认知过程中有两种不同的组织功能(organizations),一种是来自遗传的心理功能,叫做“功能的不变形式”(functional invariants),另一种叫做“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s)。认知派理论这种功能是前一种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认知结构会随着
5、儿童的发展而产生变化。认知学派认为在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功能的不变形式是关键,包括同化(assimilation)和适应(accommodation)等,儿童语言的获得是客观的语言环境和儿童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二、对比分析的基本内容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分析方法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对比分析的基本假设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母语的语言形式、意义及其分布、文化迁移到第二语言系统中去;目的语与母语结构特征相似时,产生正迁移,反之,负迁移;差异(difference)=困难(difficulty)对比分析的分析方法对比(Contrast)音位(phoneme)、语法(gramm
6、ar)、书写(writing)、文化(culture)分析(Analysis)对比分析的两种观点强势说(strong form)弱势说(weak form)三、对比分析的步骤和难度等级描写(description)选择(selection)比较(comparison)预测(prediction)难度难度等级等级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举例举例1两种语言中语言成分相同语序:svo;词性2母语中两项在目的语种合并为一项borrow、lend在汉语中都是借3母语中的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项格、定冠词、时体标记、“把”字句4母语中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然有对应项,但形式和分布存在差别
7、被动句:汉语有标和无标并存5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母语中没有对应的形式汉语有声调,英语没有6母语中的一个语言形式在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动词visit在汉语的对应义四、对比分析的局限首先,对比分析的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核心思想是“刺激反应”理论。人是有语言能力的,语言的产出是有创造性的。其次,结构主义语言学并没有为对比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第三,对比分析将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等同于语言习得的“难度”是不符合逻辑的。“差异”是语言学范畴,“难度”是心理学范畴。实验研究和教学实践也对对比分析提出了挑战。五、对对比分析的重新评价对比分析仍是一种分析手段,是语言系统的一个良好起
8、点。(Selinker,1992)母语迁移的假设:语言迁移并非或有或无(all-or-nothing)语言迁移不是简单的行为过程,是人主动参与的心理过程学习者的偏误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母语干扰是其中之一语言迁移在两种相近的语言中更容易发生第一语言是学习策略的一部分第二节 偏误分析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比分析不断受到挑战,偏误分析(Error Analysis)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偏误分析产生于60年代,兴盛于70年代。70年代后期,偏误分析因为在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围上的问题开始衰落。有的学者认为,80年代末90年代初,偏误分析开始复苏。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偏误分析的相
9、关研究偏误分析的意义和局限一、偏误分析产生的背景 上世纪60年代,对比分析缺乏对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的研究,而偏误分析则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理论,并提出了对学习者语言系统进行描写和分析的系统方法,因此学者们认为偏误分析是SLA研究恰当的起点。60年中后期开始,Corder发表了一系列偏误分析的文章(Corder,1967&1974),是偏误分析成为研究习得过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特别是Corder(1967)学习者语言偏误的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是开启SLA研究的经典之作。区分了:“失误失误”(mistakes):无规律、无系统、偶然性
10、“偏误偏误”(errors):有规律、成系统、必然性 Corder关于学习者语言偏误的认识改变了人们以往排斥语言偏误的看法,学习者的语言偏误进入SLA研究的视域。二、偏误分析的五个步骤1.收集资料收集的方式收集的范围影响偏误的因素2.鉴别偏误偏误的标准偏误和失误的辨别隐性偏误和显性偏误的鉴别3.描写偏误表层特征分类(surface feature of errors)表层策略分类(surface feature of strategy)Corder(1974):前系统偏误(presystematic errors),系统偏误(systematic errors),和后系统偏误(postsyst
11、ematic errors)。4.解释偏误 从偏误的来源和过程看,偏误的形成有心理学方面的,有社会学方面的,有认知方面的,也有语篇方面的。Taylor(1986)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偏误进行了解释。Richard(1971)将偏误分为三类:干扰偏误(interference errors),主要由母语干扰形成;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是过度使用目的语的结果,过度泛化;发展偏误(developmental errors),是因为语言知识有限所以建立了错误的假设。语际偏误(interlingual errors)和语内偏误(intralingual errors),
12、前者发生在两种语言之间,由学习者的母语对目的语的干扰造成,后者发生在目的语内部,对目的语的规则掌握得不完整或归纳错误造成。五、评估偏误哪类偏误问题更严重母语者和非母语者对偏误的评估是否相同评估的标准三、偏误分析的相关研究鲁健骥(1984)中介语理论与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是汉语作为SLA研究的开端。1987、1993、1994相继发表偏误分析的文章。研究的领域:语音(语音要素和声调)、词汇(构词和词语习得)、语法(偏误的规律和来源)、语篇(语篇衔接)、汉字(书写类型和认知策略)以及非对比性偏误等几个领域。外国人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从产生中介语的几个主要根源来看,外国人学习汉语时的语音偏误主
13、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母语的负迁移母语的负迁移用母语的语音规律代替目的语的语音规律,是中介语语音的最直接的表现。如:外国人汉语发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时发生的困难,就是典型的例子。shishe,shir,shei sisei,se i,ei,iu,u,I 外国人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班图语系非洲学生和次大陆学生发-ng时,常常带一个轻微的g音,这是因为他们的母语中没有,字母n和g一起出现时,n自成音节,g与其后的元音拼合成一个音节。声调对母语是非声调语的学生是有特殊困难的,往往将声调与语调相混。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常把汉语陈述句中和疑问句句尾的第一、二、三声音节都发成近似英语的升调,而把句尾的重读的第一、二、
14、三声音节发成近似英语的降调,也是源于此。外国人汉语语音偏误分析2.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负迁移 学生由于掌握目的语的知识不足,把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这种偏误在心理学上叫做“过度泛化”。如:字母在与j、q、x相拼或自成音节前加y时,省去上面的两点。从这个角度说,字母u代表了两个元音音位。、e分别四个和三个音位变体,e还代表两个不同的音位e和。3.训练问题训练问题 所谓训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教材或教学过程中的解释不够严密,或该讲而没有讲,或训练方式不当而使学生发生偏误。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超音段音位的处理上,主要是轻重音、升降调的问题。
15、重音:汉语无论是双音节还是三音节、四音节以至更多音节重音:汉语无论是双音节还是三音节、四音节以至更多音节的词,重音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而英语恰恰相反。不带的词,重音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而英语恰恰相反。不带前缀的双音节词,重音多落在第一个音节上;多音节词的重前缀的双音节词,重音多落在第一个音节上;多音节词的重音则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音则多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食堂shtngshtang 宿舍sshsshe 教室jioshjioshi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词语偏误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1.目的语的词与母语的词之间在意义上互有交叉。厚:厚:thick *这个铅笔很厚。*前边有个厚树林。thick只
16、有一个意义与“厚”相对,其他意义分别与“粗”“稠”“浓”“密”等一个活几个意义相对。“粗粗”thick、coarse、vulgar、rough、careless等对应。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2.两种语言中对应词的搭配关系不同。“开开”(打)开 (1)灯、收音机、电视turn on (1)打 开 (2)书 (2)(打)开 (3)门、窗户、柜子 (3)张 (开)(4)嘴 (4)睁 (开)(5)眼 (5)open3.两种语言中意义上有对应关系的词语,用法不同。“这这”、“那那”this、that 这就是我们访问中国的目的。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That is the aim of our visit
17、 to China.4.两种语言中的对应词语,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使用场合等方面有差别。“恨恨”hate He hates fish.“吹捧吹捧”flatter Oh,you are flattering me.外国人汉语词语偏误分析语法偏误的四种基本类型: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错序偏误外国人汉语语法偏误分析遗漏偏误遗漏偏误,指由于在词语或句子中遗漏了某个/几个成分导致的偏误。l某些意义上比较“虚”的成分容易被遗漏。不管【都】可【也】除了以外,【都】一点儿【也】不 记【住】、看【见】、吃【完】、跑【到】、寄【给】遗漏偏误l同类词语中用法特殊者容易被遗漏。一天、一(个)星期、一年月月 一一个
18、个月月l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需要重复的成分容易被遗漏。*打球打球【打打】了三个小时。了三个小时。*看小说看小说【看看】累了。累了。*他有照相机,也他有照相机,也【有有】ipad。*李老师教汉语,也李老师教汉语,也【教教】英语。英语。l附加成分,如词尾、结构助词等,容易被遗漏。*他们打他们打【得得】很好。很好。*他们看他们看【的的】木偶戏非常有意思。木偶戏非常有意思。*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上星期日下午玛丽看【了了】三个小时小说。三个小时小说。遗漏偏误l汉语中是复合成分,英语中是单纯成分时,常常受母语影响出现遗漏偏误。*从他【那儿/家/左边/身上】*往嘴【里/边】*在河【里/上/边/对岸】l表
19、达中需要,但还没有学到,或者学到了还没有掌握时,会出现偏误。*左边(的)【那】张床是我的。*你不【要】做那件事。误加偏误形容词谓语句:在affirmative sentence里谓语形容词前要用一个意义弱化的“很”,如果不用,则句子就有比较的意味。*你非常【很】漂亮。*你【很】非常好。*啊,你的房间多么【很】干净啊!误加偏误 “了”是一个带有语法标志性质的词尾,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标志,使用起来灵活性比较大。但外国学生则将其看成一个完全的语法标志,并且把它与英语中的某个语法范畴等同起来。*从前我每星期都看【了】一个电影。*我是一个星期以前来【了】的中国。*我们是在国贸大厦看见【了】谢莉尔的。*
20、我们是跟老师一起去【了】颐和园的。误加偏误“被”在汉语中被认为是被动句的标志,但只适用于一部分有使动意义的动词。汉语中有为数不少的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不能使用“被”。*房间【被】打扫干净了。*那篇文章【被】修改完了。*面包【被】吃完了。误代偏误1.词语的误代:或者/还是、一点儿/有点儿、二/两、不/没分/分钟、刚/刚才、才/就、次/下儿2.语法形式的误代:【太晚】来、【迅速一点】发展、【很多地】应用 他唱【好极了】、今天下雨【很大】3.句式的误代:*可以扔石头到海里去。*请你带这本词典给小李。*我把中文学得很努力。错序偏误单个成分的错序状语的错序:*你们去颐和园?【也】我。*【常常】我们去旅
21、行。*我不吃饭【在食堂】了。*我起床【八点半周末】。定语的错序:*情况【关于那个工厂的】*生活【在中国的】*那本书【我买的】错序偏误成分组合的错序词组内部成分的错序:楼十、九月去年、六点早上并列成分的错序:*一个我朋友*一个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他借来的书*都也、*都就、*给他及时、*在北京昨天外国人汉语语用偏误这星期六下星期六“是”“否”“这”“那”称呼:family name打招呼:吃了吗?道别:走好、慢慢走谦虚:哪里哪里、差得远呢外国人汉语非对比性偏误分析替代:口语和书面语瞎/盲、丢/遗失、掉下来/跌落类推:*泰德全星期都很着急。(整个)*海伦脱下眼镜。(摘)回避:?两天,我的头【】疼得
22、厉害。(一直)?甚至【】五分钟吃饭的时间【】没有。(连也)外国人汉语非对比性偏误分析简化:?他气得没有话说。(连话也说不出来了)?那个女人生气了,出去了。(生气地走出去了)诱发:“的”(教材或教学诱发)*他离开了他家,他国家。(他的国家)*很长的时间以来,他没有工作。(很长时间)*我们在湖边要种树。(我们要在湖边种树)*他已经三天没吃没喝。(了)*已经有一会儿没人说话。(了)四、偏误分析的意义和局限意义:意义:偏误分析是第一个关注学习者语言系统的研究方法偏误分析为70年代心灵学派与行为主义理论进行的论战提供了有力证据偏误分析提出了一套系统描写和分析SLA学习者语言偏误的程序和方法局限:研究方法:收集的材料常常不是自然的在第二语言习得环境中获得,而是通过测试,不能准确地反映学习者的习得情况。研究范围:偏误分析只考察学习者的偏误,忽视学习者系统中正确的部分。横向研究多,纵向研究少。学习者对困难的语言项目采取回避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