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十二):细微之处见真章公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四十二):细微之处见真章公开课.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细微之处见真章背景:有人曾说: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精心地设计细节、敏锐地捕 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学细节上。07年底,我市举行了首届特级教师送教下乡活动, 我有幸聆听了省特级教师陈彤执教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课中,陈彤老师以他 那精湛的教学功力给与会的听课者展示了一节精彩的科学课,许多老师都为陈彤老师课 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所折服,学生也在老师的艺术式的组织下愉快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课 后,我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我也上过这课,为什么我上得不成功?我反思自己上课的 经历,细细回味着陈老师这节课,寻找着自己与陈老师之间的差距,“细节”一词出现 在我的脑中。显然,陈老师成功与他深厚的教学功
2、力是分不开,但细节的成功处理却是 这堂课精彩之所在。人常说少年老成,三岁看透一生,虽然牵强很多,附会不少,但不 可否认其准确,为的又是什么?其实其中的方法很简单细微之处见真章。由此可见, 我们科学课堂要关注细节,要向细节要质量。案例描述:片段一:我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一课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在准备学生实验材料 上,当我把材料都准备好后,便把材料分组放在学生的实验桌上,其目的是想节约上课 发放材料的时间,看着学生实验桌上的一组组材料,想像着学生拿到材料细心研究的样 子,我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预备铃响后,学生们整齐的走进了实验室,当学生一入座,面对着桌上的实验仪器, 孩子的天性就表现出来了,他们抢着
3、各种仪器,敲击着小鼓、长尺等发出各种声音,实 验室里发出了一阵嘈杂声,看到这种情况,我脸上的笑容不见了,转而板着脸,喝令同 学们把仪器放好,学生们在我老师的威严下,逐渐静了下来,在接下去的教学中,我发 现很多同学的注意力不在我这了。片段二:课前1 5分钟,学生还未进入教室。陈彤老师在熟悉了教学环境后,选择 了黑板前右侧角落的一块不太引人注意的小空地,他把学生实验仪器分类放在此角落, 并细心的检查着每一组仪器的数量和质量。在检查完毕后,他从纸箱中拿出一块白布小 心的盖在这些材料上,这些实验材料,在外人看来,经白布一盖,已变得很不显眼,这 时,我发现陈老师脸上呈现出自信的笑容。课前5分钟,学生们陆
4、续的进入课堂,在整齐入座以后,陈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了简 单的互相介绍后,便开始进入上课的状态,白布盖着的仪器完全没有引起学生的注意。评析一:两个教学片段,同上一样的内容,却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情景。显而易见, “材料”出场的安排是导致两节课学生上课不同状态的原因之一。一节科学课在动手实 验前,经常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测,实验设计,然后才会用材料做实验,所以多数情况下 建议实验材料以“隐身”形式出现,以避免材料引起学生注意,分散注意力,发生第一 种现象,如何隐身出现呢?陈彤老师的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成功范例,他细心的考虑 教学的每个细节,关注实验器材出现在的时机、位置,避免一切干扰学生学习的因素, 让学
5、生的心回归到教学中来。平时的教研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老师的环节设计 非常精彩,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因为器材的发放细节处理的不恰当,导致课堂进入“混 乱”。应该说陈老师课前这细心处理的一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片段三:“科学课要关注细节”是在我的教学反思中出现的最多的一句话,因为我 发现在教学过程进行不如意时,很多问题都是出现在细节的处理上。如我在执教三下磁 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时,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实验前,一切都进行的很顺利, ”问题的出现一一分析推测一一实验设计”,然后我进行必要的实验提示后,学生也开 始有序的实验探究了,在汇报的时候,问题出来了。当时统计的学生实验数据是这样的:
6、一块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两块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三块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四块磁铁吸回形针的个数第一组691112第二组791010第三组681411第四组57910第五组7111012很明显,第三、五两组的实验数据不能说明“环形磁铁相加,磁力会逐渐加大”的 原理,但这是学生做出来的,难道能忽略这两组的数据吗。为了寻找原因,我请这两组 的同学再做了一次,在他们操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有一部分的回形针没有挂在第 一枚下面,而是直接吸到磁铁下面被计算在内,导致数据不正确。这里当然有学生操作 不规范而产生岐义的原因,但作为老师的我,没有考虑材料的细节,一昧的按照书上提 供材料,而没有自己亲手动一动,才是学
7、生实验出现失败的原因。在另一个班上同样的 内容时,我改了实验的材料,把挂在下面的回形针改成一枚回形针下挂多个铜圈,避免了回形针被吸而影响数据统计的情形,就这小小的改动,整节课的教学就顺利了。片段四:陈老师在课中,有许多出彩的地方,这些地方,很多都是出现在他的细节 处理上。下面是课堂中当学生已猜测“声音是振动产生”后的一段实录。陈:大家说说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生:做实验(说这句话的时候,看的出有的学生开始兴奋了。)陈: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做实验,但有三个要求,一,实验前讨论怎样做, 做完一个再做下一个。二,注意观察物体发声前什么样,发声时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 次。三,认真填写活动
8、卡。都清楚要求了吗?陈:请组长排队到前面资源角领取材料进行实验。学生们有秩序到讲台旁领取材料,并进行实验观察一段时间后,学生们逐渐的投入到实验之中,教室里科学课的“特色”现象也开始 出现了,实验中敲鼓的声音开始显得不合协了。这时,陈老师手拿一面小锣,敲了一下, 此时学生都停下手中的实验,注意力集中在陈老师这了。陈老师又敲第二下,并提示各 小组有序地把实验材料放回原位。陈:哪个小组能说说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我们小组发现鼓发出声音时,鼓皮在振动。陈:那么,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物体振动产生的。陈:就观察一个鼓就能说明所有声音都是物体振动吗?学生沉思了一下:鼓的声音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陈:锣的
9、声音呢?生:也是由锣面振动产生的。陈:如果要锣声停止,就是要它怎么样?生:停止振动。陈:怎么做?生:用手握住。一学生上台演示。评析二:片段三中教师对实验材料的小改动,通过“回形针改成不被磁铁吸引的铜 圈”,学生的探究就能有序的进行例子,也就更好的说明科学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的每个 细节,对教学中的每个实验都应该亲自做一做,不要一味的相信书,这样才能清楚地知 道学生实验时会出现的问题,也就能更好的处理教学的每个环节。在片段四的教学中,陈老师“小锣”的出现,看似平常,却体现他设计的用心,通 过小锣三次的敲响,代表着三次不同的活动的开始,而且“小锣”的出现,即没脱离本 课“声音”教学探究,又是学生下一步
10、反证“物体停止振动就停止发出声音”活动的探 究材料,出现的不牵强、不附会。这样自然的过渡,是陈老师精心设计细节的结果,也 是学生能有序开展研究的前提之一。我的感想:陈老师课中细节的恰当地处理当然不止我上面反映的这些,还有很多精 彩的地方,比如课中前后三次问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研 究之后,三次不同的回答,使整堂课主线显得极为显明,学生经历“肯定一一否定一一 肯定”,在问题驱动下,不断的主动的进行探究。又如,课中,陈老师关注学生的回答, 一再追问,引发学生向深度思考,也是教师细心的一种表现。回顾陈老师的教学,细节 处理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对于细节的处理,给我带来了极
11、大的收获,可以从以下 方面谈谈:1、实验器材处理要细。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教学中实验器材的细节,让课堂出现 各种混乱的现象,有的是让教学环节出现问题,有的会导致课堂纪律不可控制。所以, 我们在考虑实验器材的细节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课前,老师试着做做教学中的 实验。通过教师的试做,才能更好的发现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2)在学生明的 实验目的后,才分类发放器材。教学中常发现,无论教学器材准备得再充分,只要是在 没有充分明确目标的情况下,学生的实验总是漫无目的。即使是明确目标,很多时候学 生也会忘记自己研究的目标,而关注起其他的事情。(3)及时收回实验器材,并放到指 定地方。学生做完实验
12、后,还会玩实验器材,这是常见到的事,因此,教学设计时,就 应考虑实验器材的收回与整理,以便学生的注意力能集中到课堂交流中来。2、教学语言设计要细。(1)教学问题要细心设计。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考虑到 位,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能听的明白,这样,学生才能参与到教学中来。(2) 评价学生的语言要真。所谓的真即是真实,要说到点上,要做到这点,就要求老师要细 心听取每一同学的发言,遇到问题,还可以通过不断的追问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3) 教师的语言要珍惜。这里的珍惜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或提问时,说的话不能太随意, 因为太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引发学生理解的偏差,导致课堂教学的不顺利。3、教学环节过渡设计要细。要做到像陈老师的小锣出现一样,即围绕着课堂教学 内容进行,又使教学环节自然过渡,一点也不牵强,就必须要求老师设计时,考虑要细 致、到位。总之,细节虽小,却不容忽视,细节虽小,却能闪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环;细节虽小, 却是“生命”的智慧创造“不积陛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一节成 功的课,就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让我们认真对待细节开始,使我们的科学教学在“细 微之处见真章”,构筑起艺术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