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精选说课稿集锦九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精选说课稿集锦九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精选说课稿集锦九篇精选说课稿集锦九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说课稿 篇1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燕子(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教材分析燕子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
2、喜爱之情。学情分析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尽管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但对于事物的观察还远远不够,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只能说是少之又少,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熟知字词句,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句。(知识目标)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能力目标)3、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标)教学重点: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2、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是第二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三、说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读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
4、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3.图文结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资源,以直观的方式,引导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欣赏燕子飞行、停歇时的优雅姿态。4小组合作学习法: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情感,在合作中发现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四、说教学手段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拥有充分的交流时间,提供展示
5、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展示,精彩炫我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课前预习中在网上搜集的有关于燕子的图片,并简单概括一下你展示的这张图片中燕子的形态和特点。这一环节可以刺激孩子对网上搜集资料增添兴趣,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展示。(二)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视频,即触动孩子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也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三)细读品味,质疑探究1、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
6、了燕子这篇,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中标注出来。”设计理念: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叶、花、)“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赶集、聚拢”这两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
7、春天。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设计意图: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2.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中哪个自然段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教
8、师跟进板书。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请学生朗读的同时,根据学生朗读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在学生交流完展示问题答案的同时,教师跟进板书(飞行美:快 )。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作者打了哪
9、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教师跟进板书(停歇美:五线谱)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1)关键词:斜着 掠过(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掠”表现了
10、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4)再读第三、四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教师跟进板书(动静结合)。(四)总结归纳,升华情感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五)扩展延伸,自由创作。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我设计了以下课后作业,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仿写: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请你模仿举一反三写燕子的写法,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一段话。(运用第一段写作方法,学以至用。)积累:在文中找出你喜
11、欢的优美词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积累,引以至用)绘画: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画一幅春燕图,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展示。(与感悟相结合,文即是画,画也成文。)六、板书设计好的板书是整篇的袖珍版,是直观教学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设计了词语式的板书形式,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上饶时的一篇名作。它以自然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图。我对这节课的定位是:以诵读来“帮助”解析。二、说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概括起来为三个字,即:读、品、悟从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形式来说,即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12、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语言文字,融入自己丰富的想象,感悟这首词所描绘的意境。3、通过朗读,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热爱大自然,企盼丰年的思想感情。三、说重难点:感受词中所表现的自然美,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词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怀。四、说教法、学法: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六年级学习诗词的要求:“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想象等来体现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考虑到本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课堂活动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品读词文,通过想象,把平面的词句想象成为一幅鲜活的画面,一幕立体的场景,进而理解词句的内涵,体会词中的情感。一幕幕立
13、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人所想。五、说教学过程:结合课标要求、我设想了五字课堂教学模式。1、导通过曲调破阵子和西江月的对比,使学生了解词牌名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选择什么样的词牌名就决定了词的风格。2、读让学生在诵读中“看见”另一片天空,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实现对古诗词大意的把握。另外,悟诗人之情,要读懂诗词的景,词的意境就呈现在眼前了。3、赏赏析古诗词,不在诗句的字面意思,而在诗句背后的情趣和意蕴。以诵读想象来“帮助”赏析,带学生感受词的意境美。4、悟在赏析中,体会此人对景的喜爱之情和期盼丰年的喜悦之情。5、写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做到文景合一,身临其境。六、
14、说板书:根据板书的科学性、直观性、艺术性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板书。此设计内容精炼,条理分明,既显示了课文的结构,展示了课文主要内容,又主题突出,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景(美)情(真)说课稿 篇3我执教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主要写了妇人帮助过的两个不同的乞丐。一个是独臂乞丐,当妇人让他搬砖挣20元时,开始他很生气,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靠别人的施舍生活。后来妇人的做法感染了独臂乞丐,
15、他辛苦的搬完砖后,明白了自己也是可以靠劳动生活,也是有尊严的,从而靠劳动变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董事长。另一位乞丐是一位双臂健全的乞丐,他虽然有劳动能力,但他宁可不要20元钱也不肯搬砖,因为他觉得靠劳动挣钱不如乞讨来得容易。两个乞丐从外形到内心到做法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在故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隐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去思考探究。要理解这样一篇情节复杂的故事,并悟出文章的中心,对生活阅历较浅的四年级的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备课中反复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找出了本文的一个主要的矛盾点加以突破。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思路。教学目标:1、学会认读本课1
16、7个生字;会写11生字。2、联系上下文理解“慷慨”、“鄙夷”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孩子、双臂健全的乞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第二课时)。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教学设计: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因为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已对“尊严”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我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他们能通过预习,自学生字,积累对自己有用的词语和句子,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采用检查预习的方法导入新课
17、。设计了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几个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课文,而且调动了学生预习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明白要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二、质疑问难,主动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备课中我首先设计了请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一边发问,我随手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想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是因为我班学生有这个实力,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
18、培养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及时提出问题让全班讨论,学生们都以自己的问题能引起大家的争论为自豪。因此学生已具有了在读书中边读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比较有讨论的价值,也比较集中。这样做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说课稿 篇4一、导读:幼儿处在生长发育的阶段,他们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包括生活卫生习惯与自理能力、动作发展与体能发展、自我认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为了引导幼儿学习生活自理的技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将以包饺子为切入口,激发幼儿学习包饺子欲望,加深幼儿对饺子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生活。通过这次活动,也使
19、幼儿的心、脑、手等各个器官得到很好的协调和统一。二、活动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向幼儿介绍饺子这种食物,简单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尝试自己包饺子。三、说重难点: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并学会包饺子。四、教师准备:为了让幼儿对包饺子的过程更形象、逼真、具体,我准备了饺子的图片、和好的面团、饺子馅、过新年的音乐。五、说教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在教法上主要采用了提问法、观察法和引导发现法等,在进行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和动手操作的环节时,我采用了分组的活动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幼儿获得学习的技能,并体会到学习的
20、乐趣。六、说学法:在幼儿学的方面我注意到让幼儿更多的主动参与到活动中,能主动去发现和学习知识,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我则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学习,再适时给他们以启发和指导,帮助他们的活动顺利进行。七、说活动过程1、自由交流,引入主题问题:(1)你们喜欢吃饺子吗?都吃什么馅的饺子?(2)你们在家里看见过爸爸妈妈包饺子了吗?说一说他们是怎么包饺子的?在这一环节,我采用了直接导入法,简洁明了,直接将幼儿带入本次活动的主题。2、播放课件,观察想象。播放课件,让幼儿了解制作的过程(教师讲解),这样会激起孩子们回想在家里看父母包饺子的过程。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教师边说儿歌包饺子,边做相应的动作。以巩
21、固孩子对包饺子过程的回忆。3、认真观看,教师示范。这个环节是幼儿学会包饺子的关键。我让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面团,馅儿料。这时我会告诉他们先擀皮,再放馅,最后把皮对折捏在一起,以及在包饺子过程中要注意皮擀得太薄,馅不能太多,一定要捏住。这后教师包一个完整的饺子做示范。4、分组活动,动手实践。这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采用了在轻松的音乐中分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我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六人,让他们自由想象、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包出属于自己特色的饺子,这样他们会包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饺子。在幼儿进行活动的同时,我会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让幼儿完一个满意的作品,树立他们做事
22、情的信心。5、活动结束,展示作品。请幼儿把包好的饺子放在餐盘上,大家互相欣赏和交流,进一步肯定幼儿的劳动成果,教师给予小小的奖励,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八、活动延伸我趁着孩子们还未从活动热情中走出来,趁热打铁,让他们回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作为这次家庭作业,品尝一下自己的劳动果实,同时体会劳动是光荣的!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教学扇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2、教材的重点及难点重点:是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难点:能根据统计图中
23、提供的信息作出合理判断,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地表达看法。3、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a、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b、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c、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a、体会研究有关问题的方法;b、能从各种途径获取有用信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信息、感受生活中的数据,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二、说教法从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出发,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难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问题情境引入性充分利用多媒体引入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的广泛性,引导学生体会到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
24、、作出决策,从而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感到学习扇形统计图的必要性。2、问题的开放性教师在设计时,对教材上的例题和有关练习作适当的调整,从书本指向性非常明确的问题改成了比较开放的问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识图能力,增强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三、说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地少讲,多给学生思考、发言的机会,并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1、学会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对一次事项作出正确的决策;2、通过实例、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3、培养对扇形统计图的敏感性4、掌握获取信息的途径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出示一组事先收集的在报刊、杂志、网络等
25、出现的扇形统计图,说明这些也是一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忆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都有哪些特点?(折线和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的看清楚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既可以看清楚数量的多少,还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二)、出示图形,隐射教学重点通过我国陆地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领悟怎么获取信息,并归纳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1、出示扇形统计图。提问:(1)图中的这个圆被分成了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图形是什么形状?(2)这个圆表示什么面积?我国的国土面积按地形分,被分成了几类?(3)从这个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揭示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并强调扇形统计图中的圆
26、表示的是总数量,圆中的各个扇形表示的是各部分与总量的关系。说明:我国国土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可以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各类地形的面积后,可启发学生把算出的各类地形面积相加,看结果是否等于960万平方千米,以达到检验的目的。2、小结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3、做“练一练”第1题。提问:统计图里的圆表示什么?这个扇形统计图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计算书上的前2个问题。指名口答结果。最后提问回答。4、做“练一练”第2题。提问:观察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在班级里交流。(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引导学生对两个统计图中的项目进行具
27、体的比较,再交流。2、练习十五第2题组织学生交流。3、练习十五第3题先出示中国地图先让学生说说我国这几个海域的大体位置,再让学生对照统计图说说体会。算出各海域的面积后,也可让学生通过求和以达到检验的目的。五、课后反思1、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与已学过的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都有它独特的作用。2、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生活中选择数学元素,会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
28、生活。3、给学生提供讨论交流的平台。围绕某一问题展形讨论,学生会相互补充,产生各种灵感和火花,在讨论中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无论涉及哪些版本,基本都可以通用,大家都可以参考借鉴,无论是人教版、北师大版 苏教版等,可以互用!更多请访问本站的说课稿频道,谢谢!说课稿 篇6小数的意义是一节重要的概念课,对于学习小数的性质,单名数与复名数改写都有着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新课标提出重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重视学生对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知识发展的过程当中。小学四年级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在日常生活中已有所接触,但是由于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特殊表现形式,对其意义的理解
29、学生会感觉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找出生活与小数知识的契合点,利用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四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2、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充分利用直观教具,以长度为单为例,说明小数实际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在学生初
30、步认识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认数范围扩展到三位小数,使学生明确小数表示的是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并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说教法。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设置情景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集体讨论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周边的客观事物,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心理状况。当然老师自身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
31、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渴望,并且要培养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说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教学过程:详见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例如商品的价钱,(举例)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在进行测量
32、的时候,往往不能正好得整数的结果,常常用小数表示。(实际测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数。(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二、 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小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2、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过程,感知知识与生活以及知识间的密切联系,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习方法三、自学指导:(1)通过观察米尺,引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都可用小数表示。先想想,米、分米、厘米、毫米的进率分别是多少?观察米尺。思考: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写成分数是几米?写成小数是几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呢?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份在尺子上是多
33、少?(1毫米) 千分之一米怎样用小数表示?我们还可以照前面的方法继续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小数?四、先学1、自学看书50页,认识一位小数。2、看书自学51页,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3、师:这些小数都是怎么得到的呢?五、后教:明确: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十分之一或者十分之几,写成小数就是0.1或者0.几,师;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后面都是只有一位,我们就把这样的小数叫做一位小数,那么象这样的一位小数表示什么呢?(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师: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认识两位小数,知道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就是1厘米,1/100米,0.01米,两份就是2厘米,2
34、/100米,0.02米,-;小数点后面有两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为了测量的更精确,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1毫米,1/1000米,0.001米,两份就是2毫米,2/1000米,0.001米,-,小数点后面有三位的就叫两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延伸:这样继续分下去,可以把1米平均分成10000份,100000份-,表示这样的1份就是0.0001米,0.00001米-,六、总结小数的意义:师:回顾刚才的认识学习,小数到底是什么样的数?它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明确:小数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一位小数就表示
35、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就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简单的用一句话概括:小数就是 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七、课堂练习,运用反馈:a)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0.3元 0.45米 0.089千克b) 7厘米=()分米=()米 56克=()千克c) 一块蛋糕两人平均分吃,每人分得()块?八、全课总结:你获得什么知识呢?九、布置作业。说课稿 篇7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本课中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能够主动积累词语,在学习中提高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和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抓住文章关键词、句子
36、来自主、合作理解文章,领悟道理的阅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懂得保护森林、保护树木的重要性,懂得人类只能根据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能随意破坏自然的深刻道理。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书写本课14个生字,懂得橄榄坝这个傣族小村寨紧靠森林,人们还要大量种植树木的原因。2理解课文最后两个重点句子的意思。三、教学准备:橄榄坝小村寨和热带雨林图片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四、教学流程:本课我设计两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教师播放热带雨林图片,触激学生的视觉感官,接着启发学生谈自己内心感受,揭示课题,(板书)(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37、课文内容。、教师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师生共同纠正字音,(教师展示字词课件)齐读。3、学生展示读,学生之间合作互评,提高朗读水平。(三)、合作交流,细读感悟、默读课文,找出关键字词,句理解课文,(展示课件)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师生共同总结。2、延伸学习,加深理解。学生试想这里的人们如果不是这样做,而是肆意地破坏结果会怎样?作者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课件展示问题),学生思考,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四)、探究实践,拓展延伸 (展示课件)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在保护森林和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能做些什么?(五)、小结:学生谈收获,教师鼓励学生做环保小卫士。八、板书设计15、紧靠森林,为什么还要种树百
38、宝园植物资源、农、林动物资源、牧、副五业兴旺水资源、渔保护森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九、教学反思:本课我充分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学生的特点设计,播放橄榄坝的傣族村寨图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问题牵引学生自读自悟,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全班交流找出问题答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通过字词的品读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使学生从内心去理解保护森林、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说课稿 篇8大班语言活动方脸和圆脸是一篇短小精悍,富有趣味的故事。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上来看,大班幼儿已经对方和圆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故事中方形和圆形的物体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如:钉子、被子、南瓜是符合幼
39、儿生活经验的。从活动材料上及自己设计上展开我的说课:方脸和圆脸从材料价值的挖掘上来看有认知方面、情感态度方面及其他方面的知识。在最先考虑活动设计上在,自己不够理性自己不够理性,想在一个活动中把方脸和圆脸这个活动材料所有对幼儿学习有价值的东西都体现出来。想在活动中体现幼儿的认知能力,让幼儿掌握更多的关于物体形状的知识和经验,又想在情感能力上使幼儿理解一家人在一起要开开心心的。这样面面俱到,反而使整个活动看上去很乱,给人一种不清晰地,活动重点不突出。于是通过和老师交流,重新审视了材料,最后决定把重点放在了情感态度方面,希望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是,也要尊重别人的喜好。”知道一
40、家人有时会吵架,但是,常常很快就又好起来了。“希望通过这一活动推动幼儿爱家的情感。为了很好的让幼儿理解这一情感,教师主要在活动中用引导性的提问和对话,让幼儿充分理解故事内容,然后用比较完整地语言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这一情感”爱家“。说课稿 篇91、 说教材:圆的认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一册最后一单元第一教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它也是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的最后一种平面图形。本节课主要内容有:圆的特征、圆心、直径和半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根据课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等圆和同圆中半径
41、与直径的关系。教学难点:画圆的步骤和方法。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圆,知道并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2)在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在发现,在创造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3)让学生从欣赏中体验圆的美。总的来说,通过让学生对圆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看,使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了基础。2、说教法:本节课,我重点引
42、导学生通过“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使学生从操作中理解半径、直径、圆心以及等到圆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其次,课堂中我让学生从操作中去发现,去理解圆的特征。在画圆时,我运用直观演示法,给学生演示怎样画圆。使学生看得清楚直观。另外,课堂中我借助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能直观的感知圆的特征。3、说学法: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有:动手操作法、同桌交流互动法、对比法、归纳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同桌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从对比中使学生感知到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区别。课堂中,教师始终引导学生归纳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从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
43、力。4、说程序:在本节课上,师生先一起玩“甩小球”,让学生观察小球运动的轨迹,从中引出“圆”。接着师生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共同欣赏生活中的圆。(古代人们在发明指南针之前,发明了指方向的罗盘。古代的圆形建筑、奥运会吉祥物、圆桌、水波纹、碟片、车轮、圆形项链坠。)从欣赏中让学生体验圆的美。接着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对比以前学的平面图形与圆的区别,使学生从对比中感知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然后我重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了解圆内、圆外、圆上以及圆的特征,并明确同圆等圆内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认识了圆的特征后,我及时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接下来,我问学生:“这么美的圆,你们想画吗?”然后很自然的引入
44、怎样画圆,我首先给学生介绍了画圆工具圆规,接着讲画圆步骤,并给学生示范画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最后让学生共同讨论画圆的方法还有哪些?从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练习题的设计,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学完本课,我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并布置作业(1、用圆拼图案;2、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这样的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体现出数学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37页 共37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第 37 页 共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