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生物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20192019 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试题生物试题生物试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 核糖体、染色体均含有生物的遗传物质C. 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D. 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和 H2O【答案】A【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A 正确;核糖体中的rRNA 不作为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B 错误;水解酶的合成是由核糖体完成的,C 错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氧化分解为 CO2和 H2O,D
2、错误。2.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B. 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C. 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D. 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答案】C【解析】在 t 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底物数量的限制,A 错误;丙组产物浓度达不到平衡点,说明高温使酶变性失活,在 t 时刻降低丙组温度,不能使酶的活性提高,
3、B 错误;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C 正确;甲组比乙组提前达到平衡点,说明甲组更接近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可能大于甲组温度,2D 错误3. 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图乙表示该动物的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 DNA 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图甲、乙、丙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中基因 A、a 所在的染色体是 X 染色体B. 图甲可对应于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kl 段C. 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
4、胞分裂的同一时期D. 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段形成的原因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图甲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该细胞含有 Y 染色体,因此基因 A 和 a 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 X 染色体,A 错误;图甲种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对应丙图中任意一段,B 错误;bc 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hj 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图乙中的 bc 段和图丙中的 hj 段不可能对应于同种细胞分裂的同一时期,C 错误;图乙中的 cd 段和图丙中的 gh 形成的原因都是与着丝点的分裂有关,D 正确。【点睛】本题通过具体图表,考查减数分裂及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5、规律,题目给出的图像和我们平日训练时的图像基本相同,但该题的关键是图乙中的纵坐标代表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一条染色体上最多两条 DNA,最少一条 DNA)而不是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含量。4. 将一个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两条链用32P 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32P 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 DNA 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 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以及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A. 2/n 1/2n B. 1/n 2/nC. 2/n 1/n D. 1/n 2/3n【答案】C【解析】由于 DNA 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
6、一个含有32P 标记的双链 DNA 分子经半保留复3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 DNA 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 n 个噬菌体中只有两个带有标记,所以含有32P 的噬菌体的比例为 2/n,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 2 条,脱氧核苷酸链总数为 2n 条,所以含32P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n,故选择 C。5. 将燕麦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用 4 种含不同浓度生长素(m1、m2、m3、m4)的琼脂快分别放在 4 个相同的去顶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角度(如图) ,其中 a1a2a3a4,下列对此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素浓
7、度大小关系是 m1m2m3m4B. 该实验可以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C.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位于 m3、m4之间D. 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最适浓度可能位于 m1、m2之间【答案】D.6.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可以流向生产者B. 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稳定性提高C. 测定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D. 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B【解析】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A 错误;农田弃耕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更复杂,物种更丰富,稳定性提高,B 正确;测定甲地
8、蒲公英种群密度应计数样方内蒲公英总4数再除以样方面积,C 错误;高山不同海拔地区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不同,反应群落的水平结构,D 错误。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7. 研究人员将光照突然转换为黑暗条件,测得某植物 CO2吸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曲线所示。(1)光照条件下,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 ADP 转移方向是_,光反应的产物是_,暗反应的能量变化是_。(2)t 时刻光照转入黑暗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C3和 NADP+含量分别发生_(填“上升” “不变”或“下降” ) 。(3)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短时间内 CO2释放速率达到_mol.m-2.s-1,随
9、后逐渐减慢并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推测,该植物可能存在一个与黑暗中不同的呼吸过程,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 CO2的速率是_mol.m-2.s-1。【答案】 (1). 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 (2). ATP、H和氧气 (3). 由(AT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4). 上升和下降 (5). 7 (6). 12【解析】试题分析:分析曲线图,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 t 时间点之前,植物在光照条件下,此时的曲线中的 5molm-2s-1表示净光合速率;而 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说明转换为黑暗条件,此时植物进行能够呼吸作用。(1)光照条件下
10、,光反应正常,光反应场所是类囊体膜,合成 ATP 需要 ADP,植物叶肉细胞叶绿体内的 ADP 转移方向是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光反应的产物是 ATP、H和氧气,暗反应的能量变化是由(AT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t 时刻光照转入黑暗后,光反应立即停止,ATP 和H合成受阻,NADP+使用量减少,含量上升; H和 ATP 下降,C3的还原减弱,而 CO2 的固定则继续进行,使 C3上升。 (3)图中可以看出 t 时刻后植物迅速由吸收 CO2转变为释放 CO2的状态,短时间内 CO2释5放速率达到 7mol.m-2.s-1,随后逐渐减慢并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平。可以推
11、测,该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为 7mol.m-2.s-1)同时进行,光照下利用 CO2的速率是 12mol.m-2.s-1。【点睛】与传统题目相比较,该图像最明显区别是在遮光后短时间内 CO2释放速率明显超过细胞在同等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释放 CO2速率,对此能否准确理解是题目的难点也是关键点。8. 鹌鹑羽色受 Z 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示鹌鹑羽色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分析回答:注:B 基因控制羽色的显现; b 基因是突变产生的白化基因,会抑制羽色的显现,产生北京白羽鹌鹑品种。B 对 b,Y 对 y 都为完全显性。(1)现选用两亲本杂交,子
12、一代雌鹑羽色为黄羽,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_。(2)子一代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白羽,则可推测亲本的雌鹑表现型为_。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 3 种羽色,则可推测子一代的_细胞中两条_染色体的非组妺染色单体的_(用字母表示)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答案】 (1). ZBYW 或 ZbYW (2). 白羽 (3). 初级精母 (4). Z (5). By、bY【解析】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只遵循分离定律,且两对等位基因 Z 染色体上,W 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根据图中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可知,同时具有
13、B 和 Y 基因时表现为栗羽,只有 B 没有 Y 时表现为黄羽,没有B 时表现为白羽。(1)现选用两亲本杂交,子一代雌鹑羽色为黄羽(ZByW)说明亲代雄鹑基因型为 ZByZBy,子一代雄鹑均为栗羽(ZByZbY或 ZBYZ ) ,则亲本的雌鹑基因型可能为 ZBYW 或 ZbYW 或 ZByW,若亲本雌鹑 ZByW,则可能产生 ZByZBy(雄性白羽) ,故亲本的雌鹑基因型为 ZBYW 或 ZbYW。(2)若子二代的雌鹑出现白羽(ZbYW) ,由于子二代的雌鹑 b 基因来源于子一代的雄鹑,6子一代的雄鹑的 b 基因来源于亲本的雄鹑和雌鹑,又由于亲代雄鹑基因型为 ZByZBy,所以子一代的雄鹑的
14、b 基因只来源于亲本的雌鹑,亲本雌鹑基因型为 ZbYW 即表现型为白羽。子一代中雌雄自由交配,即 ZByZbYZByW,正常情况下,子二代的基因型为ZByZBy、ZbYZBy、ZByW、ZbYW,现在发生了交叉互换,使子二代雌性个体产生 3 种羽色,说明子一代雄性个体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两条 Z 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 By、bY 或 By、bY基因之间发生了一次交叉互换,导致重组配子的产生9. 航天员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英雄,进驻太空后机体会产生多种失重效应:(1)航天器和航天服中的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了类似于地面的环境,有利于航天员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_。(2)失
15、重环境中航天员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_(填“促进”或“抑制” ) ,出现体液转移反射性多尿现象。(3)经专业训练的航天员可通过位于_的神经中枢调节,增强身体的平衡能力,减轻体位翻转症状。(4)失重会引起 T 淋巴细胞减少,导致由它增殖分化产生的_减少;同时,由于淋巴因子的产生减少,导致浆细胞分泌的_也减少,人体免疫力下降。【答案】 (1).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 抑制 (3). 小脑 (4). 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5). 抗体(1)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头部体液增多,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排尿增多;(3)身体的
16、平衡中枢位于小脑;(4)T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点睛】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是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和关键所在。10. 某草原生活着黑线姬鼠、鹰等种类繁多的动物。7(1)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140hm2)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 100 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 280 只,其中有 2 只带有标记。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只/hm2) 。进一步调查发现了黑线姬鼠的标记物有脱落的现象,则上述估计的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_(填“偏大”或“偏小” ) 。(2)若年初时黑线姬鼠
17、有 10000 只,年末时有 11000 只,其中新出生的 2000 只,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_,另外 1000 只减少的原因可能是_。(3)鹰大量繁殖会导致黑线姬鼠的数量减少,该草原群落物种的丰富度_(填“增加” “减少”或“不变” ) 。【答案】 (1). 100 (2). 偏大 (3). 20% (4). 死亡和迁出 (5). 不变【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标志重捕法是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
18、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定期限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的个体占总捕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1)根据标记重捕法的原理,用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的数量,利用公式 100:X=2:280,得 X=14000 只,进而计算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140=100 只/hm2,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标志个体数,标志物部分脱落
19、,重捕标志个体数变小,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大。(2)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00/10000=20%,另外 1000 只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死亡和迁出。(3)鹰大量繁殖会导致黑线姬鼠的数量减少,但群落物种种类不变,丰富度不变。11. 多种微生物在中国的传统发酵技术中得到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果酒果醋的两类微生物分别是_。果醋制作过程中菌种的呼吸方式是_。(2)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_,发挥作用时主要利用其产生的_酶。(3)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制作时杀菌很重要,牛奶一般用_法,所用仪器如接种环常用_法。8(4)乳酸菌也常用于泡菜的制作,腌制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是_。【答案】 (
20、1).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 (2). 需氧型(或“有氧呼吸型” ) (3). 毛霉 (4). 蛋白酶和脂肪 (5). 巴氏消毒 (6). 灼烧灭菌 (7). 先增加后减少【解析】分析:果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 1825,因此酒精发酵的条件是无氧且温度控制在 1825,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发酵过程是否产生酒精;果醋制作的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将葡萄糖或酒精转化成醋酸,醋酸菌是好氧菌,最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3035,因此醋酸发酵时应该持续通入氧气并将温度控制在 3035。(1)制作果酒果醋
21、的两类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杆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所以果醋制作过程中菌种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2)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发挥作用时主要利用其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3)利用乳酸菌进行酸奶制作时杀菌很重要,牛奶一般用巴氏消毒法,所用仪器如接种环常用灼烧灭菌法。(4)在泡菜发酵初期,泡菜中的微生物生长的很快,它们将泡菜中的硝酸盐氧化成亚硝酸盐。与此同时泡菜中的酚类物质与维生素 C 也将亚硝酸盐类还原成硝酸盐,但是生成的亚硝酸盐远远大于被还原的亚硝酸盐,因此随着时间的增长亚硝酸盐浓度也在升高。随着微生物活动的增强,氧气被消耗殆尽,泡菜坛中的环
22、境不利于除乳酸菌以外的其他微生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由于被氧化而减少,因此,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下降并趋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12. 在含有 X-gal 和 IPTG 物质的培养基上,大肠杆菌质粒上的 lacZ基因如表达出产物-半乳糖苷酶,则能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基因工程中常利用该原理从导入质粒的受体细胞中筛选出真正导入重组质粒的细胞。请据图回答:9(1)限制酶 EcoRI 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是-G,AATTC-,SmaI 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是-CCCGGG-,图中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相应的末端,连接的末端序列是_。限制酶
23、EcoRI 在质粒上的酶切位点在 lacZ基因中,故该基因工程中,lacZ基因的作用为_基因。(2)获取目的基因后,常利用_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此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叫_。(3)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_处理,使其成为_细胞。(4)颜色为白色的是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原因是_。【答案】 (1). -TTAA (2). 标记 (3). PCR (4). Taq 酶(或“耐高温的 DNA聚合酶” ) (5). Ca2+(或 CaCl2溶液) (6). 感受态 (7). lacZ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达出 -半乳糖苷酶,故菌落为白色【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左侧有限制酶 EcoRI
24、 的识别序列,右侧是限制酶 SmaI 的识别序列,而质粒上只有限制酶 EcoRI 的识别序列,所以需要用限制酶 EcoRI 来切割质粒,用限制酶 EcoRI 和 SmaI 来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 DNA 分子,这样就使目的基因右侧无法与质粒连接,所以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限制酶EcoRI 切割形成的末端,即-TTAA。用限制酶 EcoRI 切割质粒时,会破坏质粒上的 lacZ基因,但切割后的质粒自身环化后,lacZ基因又被修复,能表达产生 B-半乳糖苷酶,在 X-gal 和 IPTG 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所以菌落呈现蓝色;菌落导入的是重
25、组质粒,其 lacZ基因被破坏,不能表达产生 B-半乳糖苷酶,在 X-gal 和IPTG 存在下,菌落颜色为白色。(1)由图可知,目的基因的左侧有限制酶 EcoRI 的识别序列,右侧是限制酶 Sma I 的识别序列,而质粒上只有限制酶 EcoRI 的识别序列,所以需要用限制酶 EcoRI 来切割质粒,用限制酶 EcoRI 和 Sma I 来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 DNA 分子,这样就使目的基因右侧无法与质粒连接,所以目的基因被切割下来和质粒连接之前,需在目的基因的右侧连接限制酶EcoRI 切割形成的末端,即-TTAA。lacZ基因的作用为标记基因用于目的基因的鉴定和筛选。(2)获取目的基因后,常利用 PCR 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此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叫Taq 酶(或“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 ) 。(3)转化过程中,大肠杆菌应先用 Ca2+(或 CaCl2溶液)处理,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4)lacZ标记基因区插入外源基因后被破坏,不能表达出 -半乳糖苷酶,故含有目的基因的菌落为白色。10